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神话]问道太初-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原来是客,此为我长安城中地形分布及些许禁忌,还望公子不吝收下。”
    如此这般了,方带着那兵士退下。
    将那为首之兵士所赠之玉简收下,印于额际,种种状况了解了。这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势力分布,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蓦地心下微动,隐隐约约间似是抓住了什么,不甚分明。目光在那西边之地长久驻留,似是有无数梵音佛唱回荡耳边,数不尽的僧人身影一闪即逝,恍恍惚惚间好似明悟了什么。
    一念既起,江宁也不迟疑,却是按下了往城门口而去的意向,转而向着此长安城中佛门势力所在而去。
    万邦来朝天人共敬,此大唐仙朝,乃诸天万界有数之大势力。亦有无数能人异士、势力宗门,效力其间。佛门于此诸天万界传播,其声势之大,犹在道家佛门之上。长安城中,自由其驻地。
    却是一方占地极广的寺院,名之曰净土寺。
    李唐皇室信奉道家,自谓太清教主门下,三清后人。然此净土寺一脉,不仅曾在某次叛乱中立下大功劳,护佑皇室。更曾收留先皇后在此修行,躲避倾轧。乃是这大唐仙朝中一等一的大势力。
    只是从多年前起,老住持便得了大日如来谕旨,闭门不出专心修行,等那缘法到来。昔日封神一战,那位身与道合修为贯彻天地的鸿钧老祖曾有言,此局当兴在佛门。
    然命数一道,莫说是大日如来等近乎站在这诸天万界顶端的,便是如三清教主等,不也是卷入其中无法自拔。且佛门兴盛,乃是自其前身西方教开始便尽力谋划之事,不容轻忽。
    那老住持驻守于这长安城净土寺中不知多少载,潜心向佛度化众生,在大唐仙朝亦广有盛名。可再怎样的功名利禄世人敬仰也比不得听到佛祖法旨时那一刻的心绪变动。
    而在不久前却是有佛门观自在菩萨本尊真身亲自降临了,对外宣称为化身投影,隐匿在这寺庙之中。
    又有陈氏子,父母亲族尽皆戮殁,少而聪颖,有慧根,心性宽和容若。有心入此寺庙之中,求那普度众生法。
    老方丈闭关若干载,甫一见那陈氏小儿,便觉有缘。另有一桩奇异事,此陈氏小儿虽不过四五岁年纪,辩论驳斥,讲谈佛理,皆有其道理可言,非是胡为。又有好事者起哄,这陈氏子每至一方,拜会诸路仙神,香案尽皆迸裂,不敢受这小儿之礼。故而又有传言,这陈氏子乃是佛祖座下金蝉子下凡,正兴佛门。
    且不管这传言为何,那观自在菩萨本尊真身甫一降临,便将陈氏子收入门下,日日传以妙法大道,并亲此法号玄奘。似乎坐实了金蝉子转世的传言。
    江宁至得这净土寺范围时,恰是正午时分。一片喧喧嚷嚷,大不同于江宁印象中的佛门清净地。无数善男信女们或持着香炉、或拿着花朵、清水等诸物品者,等候在那寺庙的周围。
    虽不时地有僧人维持着秩序,也无法浇熄众人满面的热情与憧憬。又过了片刻,但闻得一声钟响,好似被按上了某种发条般,一切恍若静止。等到江宁再看时,便见无数善男信女跪拜在那地面之上。华盖摇摇,诸多穿了缁衣的僧人簇拥之下,走出两身形气度皆是大不同的僧人来。
    一者宝相庄严,虽是一派温和容若之色,观之可亲,可乍一望过男女不辨、雌雄不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看不清老幼,辨不明虚实。便好似那花开花落,弹指繁华间百千念,皆作虚妄。
    一者眉清目朗,唇红齿白,行走走动间尘泥不染,皎皎似天上月,浩浩乎如冯虚风。任是谁人见了,都得赞上一句好一个俏公子俊秀郎君。只那一脸的悲悯慈悲,却也让人半点都生不出亵渎来。
    正是那观自在菩萨及其亲赐法号的陈氏子,玄奘大师。
    口诵阿弥陀佛,双手合十见过了,那观自在菩萨方才上前一步,单手向前一拖,现出一羊脂玉净瓶来,上有柳枝插于其中。莹莹清光流转,一手捏着柳枝,于虚空划过,垂下点点清露来。
    蓦地周遭风云一阵变化,隐隐约约间但见金光照耀,虚空中大放光明。无数梵音佛唱响起,天降金花遍涌金莲,清露化雨,遍洒诸善男信女周身。沉珂既去智慧通达,耳清目明,皆是生出安静祥和之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色。。。。。。”
    少年僧人清清朗朗的诵经声响起,清亮醇厚,好似炎炎夏日里的一杯清茶,又好似空山古寺一缕佛音。
    众人见此,具皆双手合十,口诵《观音心经》。
    一时之间,梵音佛唱,善男信女,以及那天际种种异象交相辉映,凭空滋生出那说不清的庄严肃穆,道不尽的清圣功德来。
    净土寺上方风起云涌,灵机一阵变换,长安城中诸多势力自是有所察觉。
    钟磬声响,有古圣贤法相出现于虚空之中。
    人之初,始蒙昧。上古有大德者,授之以工具、医药、食物、结网捕鱼狩猎诸术。又有大圣贤,立文字、创礼法及诸物事者,人文之火衍生。道道经书典籍汇集,三千学子诵而歌,吟咏古诗典籍,却正是那长安城中国子监方向。无数浩然正气冲天而起,其声其势,毫不弱于净土寺地界。
    又有千丈妖身起,充斥此一方天地,无尽妖气衍生开来,便是那长安城传承万载之阵法禁制亦为之一滞。
    。。。。。。
    如是种种者,不一而足。
    俱是此诸天万界中大势力,在这长安城中,亦有一席之地。
    对视一眼,皆是一脸的阴沉。秦王李怀意摸了摸鼻子,却是好以暇整的对着以墨扇敲打着手心的二郎显圣真君问道:
    “真君大人不去凑那个热闹吗?”

  ☆、第70章 文昌归位,唐皇

目光微凝,冷哼一声。便见那杨戬将手一扬,出现在半空之中,现出了银铠黑氅、执三尖两刃刀戴三山飞凤冠的司法天神模样。单手蓦地凭空一拖,显出一卷不知材质的谕旨来。
    将此谕旨凭空一挥,银光大作,似篆非篆的神文显现出来。凌空投射,便曜此诸方天地,三界六道,众生茫茫。
    “天地轮回,众生茫茫。宇宙空时,岁命无有。兹尔三界六道,仙凡路迥,神鬼殊分,业冤相逐。”
    此音既出,勿说这长安城中,便是这诸天万界、天地*,俱是可闻。却也非是由那中央天庭司法天神、二郎显圣真君杨戬亲自念出。不诉于口,但闻于心。虚空动荡,隐隐约约间又似有天地业力加持于那谕旨之上。至尊至贵,正大光明,横绝此诸方天地。
    “今有梓潼神张亚子,敏政机、通人和。。。。。。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皆由其管理。”
    “即日归位。”
    “钦哉!”
    此音既落,天地*皆是一静,时空好似凝固停止。便是那长安城上空诸般声势,亦归于无形。眉目轻扬,杨戬以手按于腰间,目光幽深,却是正对着那国子监方向。
    杨戬与梓潼神张亚子明争暗斗若干载,彼此间却是再熟悉不过。那梓潼神心气狭窄,平日里最是喜欢与杨戬较个高下。只不过随着杨戬就任中央天庭的司法天神,一切皆是大不同来。张亚子自是没了这个能力同杨戬相较。但随着此谕旨的颁布、传遍此诸天万界,张亚子就任文昌帝君一事再无转变。
    而杨戬与张亚子之间的局势,亦将变得扑朔难明起来。
    只不过御座上的那位玉帝陛下虽然喜好争权,诸多种种帝王平衡之道也是玩得得心应手,却也是个知道轻重的。此次大唐之局,牵连涉及之广,事关重大,不可轻忽。因而在这谕旨中却是早有言明,让那梓潼神张亚子即日归位前往中央天庭谢恩。至于杨戬,却是留在此大唐仙朝。
    “善!”
    遥遥闻得那国子监方向又是一声钟磬声响,从中飞出一样貌气度俱是威严无比的中年人来。凌空虚度,脚尖于虚空中走过,弹指瞬息间便跨越百千丈的距离,出现在杨戬面前。
    穿了一身宽大的对襟儒袍,发冠高束面目威严,鼻直口方,双目如电。正是那少央之父、梓潼神张亚子,也是新任的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起袖打一稽首,对着谕旨方向长施一礼,便见得那梓潼神身上神光大作,霞光异彩辉映开来。妙音响起,遍地金莲翻涌,金花落下。其身形亦是发生了变化。
    淡黄色袍袖于虚空划过,种种异象消逝,现出那张亚子的身形来。却是一副衮服冠冕打扮。
    虚空中的御旨不知何时已是握在了掌中,对着杨戬深深地望了一眼。口中轻笑一声,新上任的文昌帝君对着杨戬拱了拱手,口中言道:
    “有劳。”
    “分内之事。”
    微微侧身避过了这一礼,掌中三尖两刃刀收回,转而化作了白衣墨扇的模样。眉目间一派沉凝,却是对着这老对手淡淡拱手道:
    “恭喜帝君。”
    将手一挥,那停留于星河水面之上的千丈龙舟蓦地大放光芒,寸寸缩小开来。转瞬之间便化作了巴掌大小,飞落入杨戬手心。
    手掌阖上,光芒闪过,却是将那龙舟收入法宝空间之中。
    袍袖轻拂,张亚子也不理会杨戬种种,却是化虹光向着少央之处而来。对着秦王殿下微微颔首,复将目光转向少央,略带复杂。
    隐于袖中的手无意识握紧,嘴唇动了动,眸中厉色闪现。少央却是蓦地上前一步,直视着这并未尽到多少职责的生父,冷声道:
    “我不会和你走!”
    斩钉截铁,无有丝毫转圜。
    含着浓浓讥诮的眉梢眼角有片刻的怔忪,很快的,又回复过来。秦王李怀意却是不动声色的将少央挡在身后,正对着张亚子,挑了挑额间的头发,满不在乎的看了看大不同于往日的长安城上空,好心提醒道:
    “时辰不早了,张先生还是早些回转中央天庭谢恩吧。”
    面上神色晦暗难明,手掌抬了抬,似是要做些什么。却又在触及到秦王殿下那满含讥诮的目光时凝滞。将袖一拂手掌放下,新任的文昌帝君深吸了一口气,蓦地回转到国子监那一方天地,三千太学生所在。对着杨戬所在方向拱了拱手,却是朗声道:
    “张亚子幸逢两位陛下与列仙友看重,就任文昌帝君一位。本不当推辞,然我儒家之道,修齐治平以立当世。上古有大贤,穷毕生之力以教化众生,今张亚子身未修、家未齐,万不可当此高位!”
    言毕,竟是不理会一脸惊愕复杂之色的众人,径自投遁光入那国子监中去了。半晌,复有琅琅读书声传来,其声其势,竟是比先前更是浩大几分。
    “沽名钓誉!”
    却是那秦王殿下冷哼一声,满面讥诮不屑。若当真是有那心,又为何不将那谕旨撕毁了好生做他教书匠学他的圣人道。要知道那二郎显圣真君当年,可是提笔写下了听调不听宣五字来着。虽然……
    目光自那虚空中白衣墨扇的青年划过,秦王李怀意蓦地大笑一声,却是一手拽着少央的衣领,将他拖上了虚空。
    “阿弥陀佛”
    净土寺前,观自在菩萨口诵一声佛号,周身蓦地大放光明,本尊真身显现。脚下莲座升腾,至得那虚空之中。
    对着杨戬与秦王殿下所在方向微微颔首,掌中杨柳玉净瓶上清光流转,以指尖捻了杨柳,对着虚空洒落。弹指瞬息间变作雨滴降落。
    此雨却又非同寻常,乃是观自在菩萨本命法宝玉净瓶中甘露所化,自有其生机流转。莫说与普通凡人而言有祛除疾病延年益寿之功效,便是对那修行众人,也有诸多种种不可言说之妙用。
    观自在菩萨宽容济世、慈航普渡的名声遍传此诸天万界,其声名却是比之一般的菩萨佛陀更为响亮。又施此*术,一时之间,不少受其恩惠的众生尽皆感念。香火功德萦绕,那观自在菩萨的本尊真身竟是愈发的庄重高贵起来。
    见此情形,那余下的诸方势力皆是一凛,暗叹这观自在菩萨倒当真是深谙积聚蛊惑人心一套。唯有那二郎神杨戬与秦王李怀意面上露出点点异样来,却是一派讥诮。只这神色很快便化作了惊讶,但见观自在菩萨手掌伸出,向着先前妖身出现的那一方地界按下。
    那手掌纤长秀美,白皙如玉,却是好一双素手柔胰。传闻这位观自在菩萨前身,乃是玉清教主门下、阐教十二仙之一的慈航道人。封神一战后归于西方教门下,而后机缘巧合,投了女身。又有一俗家姓名曰妙善。在佛门也就是之前的西方教传播演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乃是佛门四大菩萨之一。
    如此一位菩萨,自不会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办起事来,也是雷厉风行。
    那是一只女子的手掌,从观自在菩萨那未曾托着玉净瓶的另一只袍袖中伸出,柔柔弱弱好似全然无力般,有金色的光芒从那手底扩散开来,渐化作一个巨大的金色手印,横绝一方天地,向着那先前出现了妖身的地方压下。
    “阿弥陀佛”
    又是一声佛号,面上仍是慈悲一派。无有丝毫波澜,倒是好一派风云不惊镇定自若。
    “放肆!”
    却是陡然间那下方传来一声冷喝,无数禁制阵法光芒亮起,有龙吟之声自皇城中发出。与向下压来之佛印碰撞开来。
    光波激荡,却又很快被笼罩全城的阵法消泯,一身着九龙袍服,戴平天冠,脚踏飞龙翔天战靴的中年人。面目威严身形冷肃,却是那大唐仙朝当今的皇帝陛下。
    俄而又闻得凤鸣声起,有穿着了百凤朝阳凤袍,一颜一容皆是高贵典雅气度非常的女子出现在那中年人身旁。
    大唐仙朝,当今皇后长孙氏!
    传言此为皇后乃是大唐仙朝一高门大族、长孙氏嫡女。贞静贤惠不同寻常,与唐皇感情亦是甚好。
    这两人一出,长安城上上下下俱是安静下来,不多时却是纷纷反应过来,对着那虚空中的唐皇及长孙皇后施礼。便是那观自在菩萨,也收敛了神色,对着两人颔首为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