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知易子评真诠 命理随笔-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日月江河不可废

“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也”。

余研习命理十载,览命书无数,初观二书序中此言,甚感厌恶,只觉言语未免太过自大。已将二书之价值奉为命学宝典,命理之颠峰。着此说来,将其参透,岂不是穷通之数尽了然于胸乎?后也偶读二书,虽感其中理论也不无道理,但并非如江河日月之功,不可废也。常与易友往来,亦有专攻此书者,置破书数卷,与之论命,未见其有奇特之处,亦乃平庸俗辈,始觉此书言过其实,不足信矣。

世纪之交,初逢辛巳。新结识河北易友赵知易先生,与之说易论命,其理反朴归真、通与自然,实战快速准确。然与当今命学界诸派之法均有差异,疑惑不解,请教其理法之根源,得知乃《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之理法也。方信其真如江河日月之功,不可废也。而后常与知易先生往来,其言语毫无保留。每谈起二书,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原来此二书之精髓皆在原著,任氏、徐氏之注解多有偏差,难怪今人多习而无功。又观当今诸多大师,往往参透一、二,便以此招摇,更有甚者冠以自悟、独创,欺世盗名,疑惑后学。今再观二书,方觉诸多大师之诀窍,实乃其中之皮毛而矣······。

今知易先生从命学实战角度出发,再评注此二书,以正后学。为弘扬祖国易学文化,定立不沫之功。癸未岁末,《滴天髓命理随笔录》、《子平真诠命理随笔录》、《穷通宝鉴命理随笔录》稿成,其笔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理法,大道至简、回归自然。阅后有金鼓雷鸣之感,使人茅塞顿开。其中之理论与思想,完全成为用古老易学开启命运之门的金钥匙。为新世纪的命学界树立起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相信此书一出,再创昔日洛阳纸贵之佳语!!!

易友 董小明

                                                            癸未年末


序    言

八字预测是千百年来周易预测之大成,是预测之精华。她可以通过五行的旺衰对日主的喜忌来推演描绘人生,推算吉凶祸福,预知未来。而古今书籍虽千书万卷,但没有能比《子平真诠》、《滴天髓》、《穷通宝鉴》命理之深之精。但千百年来很少有人从真正的命理角度去分析她。把她的精华体现于大家。任铁樵先贤结合一生之论命技巧,进行释解,但还是许多地方没有到位。今天笔者把她结合古今命理和实战技巧,进行释解,希望能对广大周易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命理精华,进入周易的神奇世界。书中解释如有不正之处,请大家指正。

命理格言:“富贵天干定,旺衰坤元评,吉凶作用辨,学理贵活用。组合决定行运,行运决定变化”。虽然只有六句话,但却包含着数条断语的修正与命理精华。用神、忌神只是对确定格局有一定帮助而不能真正是用神应吉,忌神应凶,而是经过复杂的作用关系,进行论证。

   联系地址:河北省任丘市11-812信箱    张艳荣

   电    话:0317-2736719  13111770981                                    

赵知易  

癸未年冬月

于知易易学研究中心

一.论十干十二支 

天地之间,一气而己。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 

徐注:阴阳之说,最为科学家所斥,然天地间日月寒暑,昼夜男女,何一而非阴阳乎?即细微如电子,亦有阴阳之分。由阴阳而析为四象,木火金水,所以代表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也。大地之中,藏水,以及金属之矿,孰造成之?万卉萌生,孰使令之?科学万能,可以化析原质,造成种子,而不能使其萌芽,此萌芽之活动力,即木也。故金木水火,乃天地自然之质。万物成于土而归土,载此金木水火之质者,土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暖气,火也;流质,水也;铁质,金也;血气之流行,木也。而人身骨肉之质,运用此金木水火者,土也。人生秉气受形,有不期然而然者,自不能不随此自然之气以转移也。 

赵注:此言天地之气,本为相同,有动有静,而分阴阳。天在上为阳主动,地在下为阴主静,天于行之,地于呼之,相互相乘。地球的表面没有温度,地球上的四季形成(五行概念)完全是有太阳对地球的阳光折射温差造成的。太阳地球的不停转动,形成阴阳变化。从冬至到夏至,阳长阴消,故为阳极。从夏至到冬至,阴长阳消,故为阴极。在阴阳二仪中,又出现了四象对立,即老阳、少阳,老阴、少阴。老阳、老阴都是气势旺极之时,少阴、少阳都是阴阳初交之时。四象有三层含义,一者时序循环,春夏秋冬;二者感觉四气,寒暖燥湿;三者行,金水木火。水为老阴之气,时冬、气寒;火为老阳之气,时夏、气暖;金为少阴之气,时秋、气燥;木为少阳之气,时春、气湿。土者,阴阳老少之间的过渡气,为四气冲凝所至,寄寓四隅。

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支乎?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有是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

徐注:五行各分阴阳而有干支。天干者,五行在天流行之气也;地支者,四时流行之序也。

赵注:同是五行,为什么有天干、地支之分?天干主行,地支随之,地球上的雨雪风雹,都是有天干外因引起,天干为外,地支为内,外因影响内因。都是在寅月,由于天干的流动,造成了寅月的温差不同。也就是说,地球上月令不变,由于天干外因的变化流动,造成地球上的气温发生变化。只有把天干、地支分开,才能真正表达天地之间的规律变化。至于甲乙的不同,实则阴阳变化之妙。昼夜循环,阴阳交换,都是在春天,可是白天与晚上的气温存在着变化,白天为阳甲之气流行,晚上为阴乙之气流行。此天地之道,自然之秘也。五行并非五种物质,实是天地之间运行的五种气场。

何以复有寅卯者,又与甲乙分阴阳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阴阳,则甲为阳,乙为阴,木之行于天而为阴阳者也。以寅卯而分阴阳,则寅为阳,卯为阴,木之存乎地而为阴阳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阴阳,则甲乙为阳寅卯为阴,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也,而甲乙施焉。是故甲乙如官长,寅卯如该管地方。甲禄于寅,乙禄于卯,如府官之在郡,县官之在邑,而各司一月之令也。 

徐注:甲乙皆木,同为在天之气。甲为阳和初转,其势方张;乙为和煦生气,见于卉木之萌芽。虽同为木,而其性质有不同。甲乙为流行之气,故云行乎天;寅卯为时令之序,故云存乎地。流行之气随时令而转移,故甲乙同以寅卯为根,而亥未辰皆其根也(见下阴阳生死节)。天干通根月令,当旺之气,及时得用,最为显赫,否则,虽得为用,而力不足,譬如府县之官,不得时得地,则不能发号施令,不得展其才也。 

十干即是五行,而分阴阳,然论其用,则阳干阴干各有不同。《滴天髓》云:“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盖阳干如君子,阳刚之性,只要四柱略有根,或印有根,则弱归其弱,而不能从;五阴则不然,四柱略有根,或印有根,则弱归其弱,而不能从;五阴则不然,四柱财官偏盛,则从财官,即使日元稍有根苗,或通月令之气,亦所不论。然或印绶有根,则又不嫌身弱,不畏克制。此阴干阳性质之不同也。如伍廷芳造,壬寅、丁未、己卯、乙亥,己土虽通根月令,而见木之势盛,即从木,所谓从势无情义也(见下用神节)。又如阎锡山造,癸未、辛酉、乙酉、丁亥,乙木只要有印通根,不怕身弱,煞透有制,即为贵格。又如许世英造,癸酉、辛酉、乙丑、辛巳,十九误作从煞,不知印绶有根,即不嫌身弱,仍喜制煞之运。此又阴干之特点也(见下格局高低篇)。阳干则不然,如虞和德造,丁卯、丙午、庚午、己卯,庚金虽弱,透印有根,即不能从,身弱自为其弱,运行扶身之地,自然富贵,特劳苦耳。此不同之点也。然阳干亦非绝对不能从者,如逊清宣统造,丙午、庚寅、壬午、壬寅,印比皆无根,则不得不从。此所谓从气不从势也,其理甚深,非可猝喻,学者多阅八字,经验积久,自能会悟,非文字所能达也(按本章论干支性质,虽为初步,实为最深;命理精微之点,即为干支阴阳性质之别,学者不妨置之后图,俟研习入门之后,自知其重要也)。 

赵注:甲乙为木,为天之木气,为何又有地支寅卯?此乃天之气与地之气相配,甲乙为木有阴阳之分,而地支寅卯在下,同分阴阳,以寅为阳,以卯为阴;如甲乙寅卯相比,甲乙天干为阳,地支寅卯为阴,甲乙天干为外,地支寅卯为内,甲乙如官长在上,寅卯如县官在下,而司各月之令。此处应注意,天干为用必以地支为根,而地支为用必透干方显其功,天干地支相配方可富贵。学者必多阅八字方可领悟天地之奥妙,虽为基础,但应明其理,以备后用。

此章中的阐述只是入门,还没有涉及真正的干支性质,这是命理最精微的部分,不理解领悟这个章节,以后的学习举步艰难。另外徐氏在上面对几个八字的解释有误。伍廷芳造,壬寅、丁未、己卯、乙亥,己土虽通根月令,而见木之势盛,即从木。此造丁未月,火土当权,何来从木?月令印旺生身,足可以任其财官。此点错误,是因为徐氏对地支三合局的应用错误。阎锡山造,癸未、辛酉、乙酉、丁亥,乙木只要有印通根,不怕身弱,煞透有制,即为贵格。阎造乙酉日元,实为七杀当令弱极,何以受生?只有顺应财官之势,何来用印?从阎氏的行运足以证明。许世英造,癸酉、辛酉、乙丑、辛巳,十九误作从煞,不知印绶有根,即不嫌身弱,仍喜制煞之运。许造乙丑日,木临寒地,生于八月,酉金当令而旺,时上巳火制杀,运行火地而贵,何来用印?虞和德造,丁卯、丙午、庚午、己卯,庚金虽弱,透印有根,即不能从,身弱自为其弱,运行扶身之地,自然富贵,特劳苦耳。此造木火势旺,庚临绝地受克,何以用印?逊清宣统造,丙午、庚寅、壬午、壬寅,印比皆无根,则不得不从。此造印比无气,虽是相从,可是初春气寒,壬水有气,从之不真!

甲乙在天,故动而不居。建寅之月,岂必当甲?建卯之月,岂必当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迁。甲虽递易,月必建寅;乙虽递易,月必建卯。以气而论,甲旺于乙;以质而论,乙坚于甲。而俗书谬论,以甲为大林,盛而宜斩,乙为微苗,脆而莫伤,可为不知阴阳之理者矣。以木类推,余者可知,惟土为木火金水冲气,故寄旺于四时,而阴阳气质之理,亦同此论。欲学命者,必须先知干支之说,然后可以入门。 

徐注:天干动而不居者,如甲己之年,以丙寅为正月;乙庚之岁,以戊寅为正月也。地支止而不迁者,正月必为寅,二月必为卯也。论气甲旺于乙,论质乙坚于甲者,甲木阳刚之性,乙木柔和之质,其中分别,详下附录《滴天髓》论天干宜忌节。大林微苗之喻,本为纳音取譬之词,俗书传讹,而无知之人妄执之耳。学命者先明干支阴阳之理,察其旺衰进退之方,庶不致为流俗所误也。 

赵注:天干主动,动而不停,地支主静,止而不迁。但是寅月寅木当令之时,未必是天干甲木值令,卯月之时,未必是乙,这就是宇宙运动的真谛所在。由于天干的轮流变化,造成对同样季节的温差、气候不同。那么干支的本身属性就发生了改变。以气质而论,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天干的流动变化,已经影响了月令寅木的气场变化,如果你还是用“不易”的思维来看今天“变易”的干支组合,就失去了阴阳辩证的真理。 

二、论阴阳生克 

四时之运,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即相生之序,循环迭运,而时行不匮。然而有生又必有克,生而不克,则四时亦不成矣。克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机,故曰“天地节而四时成”。即以木论,木盛于夏,杀于秋,杀者,使发泄于外者藏收内,是杀正所以为生,大易以收剑为性情之实,以兑为万物所说,至哉言乎!譬如人之养生,固以饮食为生,然使时时饮食,而不使稍饥以待将来,人寿其能久乎?是以四时之运,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 

徐注:“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二语,实为至言。有春夏之阳和,而无秋冬之肃杀,则四时不成;有印动之生扶,而无煞食之克泄,则命理不成。故生扶与克泄,在命理之用,并无二致,归于中和而已。 

然以五行而统论之,则水木相生,金木相克。以五行之阴阳而分配之,则生克之中,又有异同。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克木,而局有官煞也。印绶之中,偏正相似,生克之殊,可置勿论;而相克之内,一官一煞,淑慝判然,其理不可不细详也。 

阴阳配合,与磁电之性相似。阳遇阳、阴遇阴则相拒,七煞枭印是也;阳遇阴、阴遇阳则相吸,财官印是也。印为生我,财为我克,或偏或正,气势虽有纯杂之殊,用法尚无大异。官煞,克我者也,淑慝回殊,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