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郭德纲话说北京 郭德纲 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仙翁没了,丁三一看:“哎,老……”一喊,醒了。敢情做了个梦。
  第二天吃完饭,丁三心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来到院子里一看院子角儿这,跟昨天梦的一样,干脆挖个试试吧!回屋拿了一把铁锨,三挖两挖,哎,真有东西!敢情一刨,是个坛子,一开坛子盖,哎哟!黄的是金子白的是银子!天哪,这是真的么?丁三心说,我不是做梦吧?伸出手来,“吭”一口,嗬!真疼!你倒轻点咬哇!急忙又埋上,把土弄好。回到屋里,心说,怎么回事?东家埋的?不能哇,东家临走的时候,连耗子窟窿里都拿开水灌了一遍。谁的呢?干脆,找章四商量一下。章四跟丁三是朋友,俩人特别好。章四现在东直门一家饭店当伙计,对,找他去。
  章四听丁三说完之后,一拍桌子:“兄弟,你发财了!老天有眼哪!”丁三说:“四哥,走好运一块走,有我的就有你的,有福同享!”“兄弟,这事这么办,回去你先摸一下缺大德的底,你就说成天闹鬼,干脆把房卖了。如果银子是他的,他必不同意卖房;如果不是他的,他的态度就不一样。探出底细,咱再说!”“好嘞!”
  丁三回去跟缺大德一说,缺大德一想:“卖掉当然好,可谁不怕鬼呀?”丁三一听,有门儿,“老爷,干脆卖给远处的人,一手钱一手货,卖完之后,再闹鬼也找不着咱了,要不这成天闹也受不了!”“好吧,你去找个主,远远的。”“哎!”
  丁三回来一说,章四乐了,“兄弟,这银子、房子都是你的了。回去跟缺大德说,找好主了。过几天看房。今天夜里你挖金银,提一小部分当房钱,我出面去买。”
  过了几天,丁三带着章四来了。嗬,穿的戴的都讲究。一看就是有钱人。缺大德高兴,闹鬼的房子卖出去了。一个急着卖,一个乐意买。当下谈妥,一手交钱,一手立字据。从此,这所房子可就不姓缺了。
  章四住下之后不久,丁三也辞了缺大德的活,也来到大院住下。二人谦来让去,最后房子平分,一人一半,金银也一人一半,分头做买卖。他们对人和气,经常周济穷人,不像缺大德那么害人。从此,这大院就叫丁章大院,这条胡同也就叫丁章胡同了。

 
养蜂夹道藏皇上
 
  北海旁边北京图书馆往西,过去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叫养蜂夹道。在距今五百年前的明朝成化年间,这里发生过一件骇人听闻的重大事件。小皇子朱右樘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这里藏了六年,演出了一场大明朝的悲剧:太子逃国。
  明宪宗朱见深十六岁登基坐殿同时册封了一位妃子,这位就是后来搅闹得后宫大乱的万贵妃。
  早在宪宗皇上年幼的时候,万宫人就日夜照料他。宪宗对这位比自己大十九岁的既像母亲又像保姆的万宫人是言听计从。他即位之后,马上册封三十五岁的万氏为妃,从此万贵妃就牢牢控制了这位小皇帝。
  万贵人在宫中专横跋扈,简直是横着走道。贤惠正直的吴皇后看不惯万妃的所作所为,一次当众指责其过,吩咐“刑杖伺候”。哎哟,这顿打呀,打得万贵妃直学狗叫唤!从此,与吴皇后作了对,在皇上面前屡进谗言。谎言超过一千次就是事实。经过万妃的百般挑唆,宪宗皇上终于下诏废掉了吴皇后。
  万贵妃的第一个打击对象吴皇后被她迫害成功,那么第二步,万贵妃决定得生下一个皇子,这样,才能巩固她在宫中的地位,而且可以控制两代皇帝。可也奇怪了,这么多年了,别说皇子,连黄瓜也没生一个。怎么办呢?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广集名医,各种名贵补药,大吃特吃。拿人参当白薯那么吃,吃得鼻子眼儿直冒血。为了生孩子,各种偏方全试了,不管用。后来也不知是谁告诉她一个偏方,把汉白玉石头碾成末儿,和上麻酱,天天吃,连吃七七四十九天,准能得皇子。万贵妃真听话,找来一大筐汉白玉石头,碾成末儿,和上麻酱,天天嚼,也不嫌牙碜,还说呢:“七七四十九天恐怕不行,我得吃九九八十一天!”这不倒霉催的吗?天天吃,连吃了八十一天,别说,肚子真见动静,赶紧找太医,大夫一号脉,敢情不是怀孕,肾结石!
  她自己生不了孩子,也就开始特别注意别人,凡是妃嫔宫女谁因皇帝“临幸”而有了身孕,万贵妃必定想方设法迫害,甚至连孕妇也下毒手。就这样,皇上直到中年仍然没有儿子。这在封建皇家是一件大事,一些大臣联名上奏,规劝皇上摆脱万贵妃。可是宪宗朱见深始终未能摆脱控制,相反,万贵妃却勾结了内部宦官与朝中奸佞,结成了一个有权势的集团。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一位宫女怀了孕……
  明代前期,为镇压南方少数民族起义,曾经有过多次的“征蛮”之举。每次,都是残酷的烧杀抢掠式的镇压。成化朝有一次征讨广西,有一位姓纪的土司被官兵杀掉,他的女儿被俘后带到北京,贡入皇宫充当女史,这位纪宫人管理宫内藏书。有一天,宪宗皇帝游玩从这路过,遇见了这位从广西来的纪姑娘,一看这纪姑娘娇小玲珑,清纯可人,薄施脂粉,淡扫娥眉,而且对答如流,当下龙颜大悦。皇上高兴了,心说:“没想到苗蛮之地有此绝代佳丽,这真是旱香瓜另个味儿,蝎子屎独一份儿,澡堂子鞋没有对儿!”皇上还满肚子俏皮话。
  当下,皇上“临幸”,时隔不久,纪宫人身怀有孕。这对于身份低贱的纪宫人来说,简直是“福分”。可谁知道,纪宫人却因福得祸,惨遭大难!
  万贵妃一听,怎么着?有人怀孕了?哎哟,没把万贵妃气死。天天跟着了魔似的,从这屋走到那屋,从那屋走到这屋,晚上一宿宿地不睡觉,早晨起来刚吃早点又闹着要洗脚。宫女们一看,坏了,贵妃娘娘要变气迷心。
  万贵妃实在忍不下去了,派一个心腹宫女去给纪宫人打胎。可这宫女十分同情纪宫人,不忍下手,回来编个谎话,说纪宫人不是怀孕,是大肚子病。万贵妃一想,那也不能留在宫里,便把纪宫人贬到安乐堂。
  安乐堂名为安乐,实际上并不安乐。这里是太监、宫女最怕去的地方。凡是太监、宫女得了重病,都送到安乐堂,其实就是等死。安乐堂在北京共分为两处:一处是在地安门往东,现在的安乐堂胡同内;另一处就是在养蜂夹道,当时叫羊房夹道,因为地处西内,所以也叫“内安乐堂”。
  纪宫人住到安乐堂不久,生下一个男孩。抱着孩子,纪宫人泪如泉涌:“儿啊儿啊,你何苦投胎这帝王之家!人人均知皇家富贵,他们哪一个又知这皇袍下有万把钢刀!”
  娘俩哭得昏天黑地,猛然间门一开,有人压低声音说道:“千万别哭了!”“啊?”纪宫人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哦,张公公。”来的这人是内宫太监张敏。张敏为人忠厚,平时对纪宫人也比较照应。这次特意来探望,一见纪宫人怀抱婴儿,心里就明白了,紧走两步,扑通跪倒,口称:“奴才张敏,叩见幼主爷。”纪宫人连忙摆手:“张公公,快快请起,以免泄露风声。”张敏站起来擦擦眼泪;“苍天有眼,大明有后!”“张公公,此子来的不是时候,与其留在人间受罪,还不如……”“啊?还不如怎样?”“张公公,我麻烦您将此子,……溺死吧!”“啊?”张敏一闻此言,双手颤抖,“纪宫人,娘娘!万岁年迈,江山无后,奴才岂敢逆天行事?”“那……”“我看这么办吧,就在这安乐堂中,找一僻静之所,悄悄抚养皇子,待幼主成龙,再说明真相!”“哎,也只好如此。”
  从此之后,小皇子就偷偷地养在了安乐堂。被废的那位吴皇后当时也住在西内,离安乐堂很近,知道了这件事,也暗中来探望,有幸知道此事的几个太监同情这可怜的母子,一个个守口如瓶,此事只瞒了万贵妃和明宪宗。小皇子朱右樘在这儿,竟秘密地度过了六个春秋。
  成化十一年的一天。
  宪宗皇帝清晨起来,命大太监张敏给自己篦头。透过镜子,宪宗一看自己,眼角边皱纹堆垒,鬓边头发也白了。忽然触动心事,长叹一声:“哎,朕老将至而无子!”旁边的张敏一听,哎呀,天天盼的机会来了,“扑通”跪倒:“奴才死罪!万岁爷已经有子了!”“啊?”皇上一听:“什么?有了皇子啦?在哪呀?”张敏以头碰地:“奴才死罪,请万岁爷为小皇子做主。”旁边站着另一个大太监怀恩,他对这件事也知道,今天一看说明真相的机会来了,急忙跪倒:“启奏万岁,张敏说得对!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匿不敢闻。”宪宗一听,这高兴啊,急忙传旨命人迎皇子进宫。
  捧旨太监来到安乐堂。纪宫人抱着皇子痛哭流涕:“儿啊,此一去,我儿灾消难满,可为娘再难存活,你要见着穿黄袍有胡须之人,就是你父!”两边太监给皇子穿上小红袍,扶上小轿,直奔内宫。
  宪宗皇帝都等不及了,一见小轿来了,心里这跳哇。轿帘打开,出来个孩子,小皇子自从生下来,从来没剃过头,六年光景,发披至地。一眼就看见宪宗了,黄袍、有胡子的,再一看周围太监都没胡子,没错,就是他!小皇子扎着两手就跑过去了。宪宗一把抱住,放在腿上,仔细地端详。父子天性,血缘关系一点都不假,明宪宗眼泪下来了:“长得像我,是我儿子!”父子抱头大哭。太监怀恩到内阁传旨,宣布此事,群臣大喜,这下江山有后。纪宫人这时被册封为淑妃,移居紫禁城内永寿宫。
  宫廷内外喜气洋洋,只有万贵妃一个人大哭大骂:“这帮小人害得我好苦!”
  紧接着,皇宫内出了两件怪事。纪宫人突然暴死!《明史》上记载:或曰(万)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总之,可怜的纪宫人终归没能躲过暗害。纪宫人一死,大太监张敏也吞金自尽。虽然对他们的死没有正确结论,但肯定也和万贵妃有关。
  小皇子朱右樘被立为皇太子。由于他处境危险,便由他的祖母——皇太后来抚养。可是万贵妃不死心,有一次,她请小皇子吃饭,临去的时候,老太后再三嘱咐,千万别吃东西。到了万贵妃那儿,小皇子什么也不吃。万贵妃说:“你怎么不吃呢?”小皇子说:“我怕有毒。”万贵妃一听,又气又急:“几岁的孩子就这样,将来我得死在你手!”
  时隔不久,宪宗晏驾,万贵妃也去世,这位皇子即位,就是明孝宗朱右樘,年号弘治。
  登基大典上的朱右樘是风风光光,可不知道他忘没忘记他死去的亲娘和为他吞金自尽的义士张敏。
  正是:
  堪叹人生天地中,
  使尽心机为利名。
  富贵荣华花间露,
  好勇争强火化冰。
  三寸气在千般用,
  一旦无常万事空。
  任君使尽千条计,
  难免荒郊被土蒙。

 
开殃榜
 
  旧时的北京,真是黑幕重重。有很多蒙人骗人的事儿,像什么相面、测字、求神、问卜、烧香治病,全是欺骗人。由于他们欺骗人,所以人们迷信。什么叫迷信?就是迷迷糊糊地信了。
  丢东西了,找算卦的。你说这人够多糊涂,你瞪俩大眼找不着,他瞎摸合眼的上哪找去!还有的说哪:“这位先生灵,净给大人物算卦。”你看见啦?这都是他自己放的风!还说呢,这位呀,是天上神仙下界,普度众生,指点迷津。这神仙下界,天天也得吃炸酱面,算完卦你不给钱,他也不干,还跟你争呢:“换张新票,这短一角儿……。”有的算卦的,有心机,不露面。来了算卦的不给算,假模假式地说不会,完事给钱不要,越这样人们越信——不要钱哪!肯定是真的!越不要越给,原来打算给五块,这一不要哇,给了三百!出了门还说呢:“先生真灵,给钱都不要!”“是啊,小钱不要。”你走了,他关上门一边数钱一边偷着乐,你知道吗?
  还有那求神问卜的也是蒙人骗人。没钱了找神仙求财。
  说:“给财神爷烧香能发财!”你就不想想,你不上班,哪给钱哪!财神爷是泥胎,你把脑袋磕破了他也不给你钱,他也没钱,他让你捡个钱包,你乐啦,那丢钱的怎么办哪?
  还有一种人,有病不吃药,上庙里烧香去。庙里和尚在门口还立块牌子,上写着“烧香上庙里买去,门口卖的香烧着不灵”。有人真信,非上庙里买去,你就不琢磨琢磨,庙里的香和门口的香都是一个地方上的货!
  所以,我奉劝各位,千万别信这个。咱这么说,真正的神仙下界,能找您要钱吗?有人说了:“哎,上次有一位没要钱的。”别高兴,他那是拿你当幌子!你就给他宣传了:“不要钱!”您是免费的广告!
  除了这些之外,在北京还有一种更可气的行业,现在早就取消了,不过老人们都还知道,那就是——开殃榜。
  什么叫殃榜呢!迷信的人说,人死之后,有一股煞气,这股气叫“殃”。一丈多高,还有颜色。人死过几天,不定哪一天哪个时辰,殃出来了,然后直奔哪方而去,这叫“出殃”。出殃的时候,人得躲着它,要是叫殃打着了,不死也得大病一场。能不能躲开它呢?先得算算这殃哪天出?谁会算哪?阴阳先生。阴阳先生过去有的是,瞧风水买房买地都找他。算出殃也得找他算。死了人,把阴阳先生找来,预备笔墨纸砚,先生拿过一张东昌纸,写上亡人出生的年月日,写上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时辰死亡的,因何身亡,是病死的还是不得善终。再写上几天接三,哪天出殡,再就是什么时候出殃,这张纸就叫殃榜。
  过去,无论谁家死了人,头一件事就是找阴阳先生开殃榜。这一来,阴阳先生权力大了。死了人,没有殃榜,不能埋,出不了城入不了坟。所以,阴阳先生蒙人骗人讹诈人的机会可就多了。怎么?他造谣言哪,胡出主意,讹人。什么魂灵不走哇,得请他净宅;犯重丧哪,得求他给破一破。反正他找出点毛病来,你就得花钱。这还是得病死的人,要是横死的,他这发财机会算来了。最可恨的是私和人命,有受气的儿媳妇,上吊的,扎水缸的寻死的,这家再有几个钱,得了,阴阳先生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