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缘儒仙1-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乾陵的宝藏?”
  叶昊天摇摇头道:“前辈,那些宝藏就留给后人吧,我只想冒昧的求前辈赐告名字,以后见面也好称呼。我叫叶昊天。”
  那人略微犹豫一下道:“我就是李隆基,想来你也猜到了。”
  叶昊天心道果然不错,重新见礼道:“前辈为何困在墓中?”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我本为黄帝御前八侍之首,修仙已历四千年,在天界呆得好好的,忽然有一天天官传来玉帝旨意,让我到凡间来,说是武后乱纲,需要有人中兴大唐。我停下修行就来了,前十年真的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果然开辟出难得的开元盛世。直到有一天,我见到她。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她在花园中玩耍,衫襦、長裙,亭亭玉立,满园桃花开放,掩不住她秀美的娇靥;万千蝴蝶飞舞,难及她轻盈的舞姿。那一刻我才觉得真是白活了几千年。若能拥有她一天,我宁愿折损功力数十年!我将她迎进宫来,所有的情,所有的爱都给了她。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虽然我的佛心减退了很多,还是在所不惜。直到有一天,我竟然迎来了天界本不该有的大劫,由于没一丝准备,大劫令我损失惨重,功力只剩不足一成,于是群邪并起,落井下石,而她也每天沉迷在仙曲里,对我的遭遇不闻不问,我以为她变了心,好伤心,好无奈,眼看兵士哗变,一时迷惑,未能制止,直到她血流马前的时候看了我最后一眼,那一眼是那么的伤心、惋惜、悲愤、无奈,我才知道自己错了,我有几分爱她,她就有几分爱我,不觉一阵心痛昏迷过去,后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了。”说到这里他沉默下来,沉浸在遥远的往事中。
  叶昊天等了片刻,提醒道:“后来呢?”
  李隆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接着道:“后来我如行尸走肉一样在尘世又呆了几年,终于蒙玉帝招回,考察功业、重定仙品。结果发现我的佛心已经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神丹也只有原来的一成不到,已经不适合在天界呆下去,所以将我贬入人间。为了逃避天劫,我只好将自己关入墓中。如今玉环能原谅我,每日为我祈祷,我的佛心数将不再下降,会逐渐增长起来。”
  叶昊天听得似懂非懂,知道对方修行数千年,神道的见识远胜自己,应该抓住机会多问几句,于是问道:“前辈,什么是佛心,什么是神丹,它们能够衡量吗?‘
  李隆基看他一眼,似乎奇怪他怎么不知道这个,见他年纪极轻,猜想他是自己修炼的,由于没人指点,所以才不知道。于是耐心解释道:“天下大治,有赖玉帝、佛祖,玉帝重神丹,佛祖重佛心,神丹又叫天精,就是每次修炼在泥丸宫中所炼的结晶,储存在天精坛里,神丹越多,能力越强,功力越高。佛心就是感激之心,俗称香火,救苦救难,泽被苍生,则容易受到感激,有人从心中默默感激你,你的佛心就会增高。”
  叶昊天听了很是新鲜,又问道:“那如何衡量佛心和神丹呢?‘
  李隆基接着道:“神丹以结丹的量来衡量。神丹极细极微,一两神丹需要三清仙基的人修炼百年,神人修千年,仙人修五千年,真人修五万年,道法第一重的人修百万年。道法第一重的人修炼一年的结丹量被称为一个神丹数,一两神丹等于百万神丹数。而佛心是以接受感激的数量来衡量的,一个普通人从内心深处感谢你一次,你就有一个佛心数;一个真人感谢你一次,你就有一百个佛心数;而如果感谢的是一个神人,你将有一万个佛心数。感谢的人越多,次数越多,对方的佛心数越高,你得到的佛心数也越多。另外如果你杀了人或者有人恨你,你的佛心数就会下降,下降多少都有规定。”
  叶昊天听得津津有味,又问道:“佛心和神丹能跟别人交换吗?”
  李隆基继续耐心解释道:“一般人不愿意交换。因为上天鼓励自修,却并不禁止交易,天条明文规定,交换一次必须上交天庭三成交易税。三成是个不小的数字,所以大家一般宁愿独自苦修,不愿交换。”
  叶昊天再次问道:“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神丹数和佛心数是多少? 天条在哪儿能看到?‘
  李隆基道:“等你修道到神界之后,泥丸宫中会出现一张金光闪闪的榜文,上面有你的仙品、神丹数和佛心数,一目了然。但仙界则没有,因为仙界人数太多,天劫又多,仙品变化极快,所以天庭决定不公布出来。天条刻在天庭大殿前的玉碑上,只有天界的人才能亲眼看到。仙人初登仙界需要天神指引,那时天神会将天条背给他听。”说道这里他终于问道:“怎么没有人接引你呢?要不我把天条背给你听,你就明白了。”
  叶昊天非常感激的道:“请前辈一一道来,晚生洗耳恭听。”
  李隆基从头将仙条背诵一遍,竟然有五千余条,花了一个时辰才背完,最后说道:“这只是大法,还有一些细小的条例只有你看了才知道,我也记不清楚。”叶昊天听得天花乱坠,眼冒金星,幸亏记忆超群才牢记在心,终于明白了整个神仙体系的大体结构和管理方式。
  三清帝君高高在上,无为而治,将权力给了玉帝和佛祖。玉帝掌管天地众生,从高到低有天界、神界、仙界、真人界、修道界、众生百姓、地狱鬼魅等等;佛祖主管人心善恶,六道轮回。玉帝和佛祖一管实物一管心性,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神仙的等级最终由神丹数与佛心数相加决定。神丹和佛心缺一不可,有佛心而无神丹,则功力不足,能力有限;有神丹而无佛心则难逃天劫。天劫是为增加佛心而设的,天劫的多少跟佛心与神丹之比有关。修至三清界以前每人最少有六次天劫,如果佛心数与神丹数之比为三比一或者更高,则只有六次天劫;若是一比一,则有十八次天劫;若是一比五,则有八十一次天劫;若是更低,将有千劫,或者说三年一劫。一次天劫过后,不死也会功力大损。所以佛心数太低者必须通过交换得到补充,否则就麻烦了。
  还有一条引起他的注意,那是关于神仙能力的论述。神仙的能力是由神丹数和法器决定的。神丹的能量最终要通过法器展示出来,若是有丹无器,犹如赤手空拳,事倍功半;若是有器无丹,却如婴儿舞刀,难之又难。
  他想了半天,忽然抬头望天,东方泛白,对面的李隆基张着嘴似乎想说什么。心里明白应该是告别的时候了,于是道:“感谢前辈指点!若有所遣,我当鼎力相助!”
  李隆基摇摇头道:“近期没问题,我会在此继续修炼。大成之时,我将让你知道。”
  叶昊天拱手告别,转身而去。
    
  
  
  原始版  第六十七章 升职 
 起点中文网更新时间:2004…2…24 21:55:00    本章字数:3638  
    离腊月初八还有两个月,叶昊天决定回雁荡修炼,平时到县里主事。
  回去的路上,他一个劲的琢磨天条,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比如其中规定除了天官不可杀,杀一人减十万佛心数以外,其余则没有严令禁止。同级杀伐佛心数只减少一千,若仙品差一级,则佛心数减少量增加三倍。比如自己是仙人,杀一仙人则佛心数减少一千,杀一真人则减少三千,杀一修道人则减少九千,杀一普通人则减少两万七千。救人却又不同,普通的救人不直接增加佛心数,要通过别人的感激反应出来。直接增加佛心数的只有救人性命的情形。天条规定救普通人一命佛心数加五百,高一级则加一倍,救修道人加一千,救真人加两千,救仙人加四千,救神人加八千,等等。
  他想来想去不知道天条为何如此规定。救人还可以理解,仙品越高价值越大,所以增加的佛心数也高。杀人就不好理解,为什么杀平民佛心减少那么多,而杀神人反而少了呢? 难道神界鼓励杀伐以限制仙人数量?还是通过争斗来促进大家修炼呢? 想想也有道理,如果大家都是神,想杀对方估计也不容易,即使杀了说不定自己也损半条命。而杀平民就太容易了,如果不加限制,平民岂不像鸡犬一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大概也符合天道吧。
  又想了一下,他忽然心里一惊,自己杀了两千倭寇,这笔帐可怎么算?虽然说杀了倭寇救了乐清百姓,但很可能杀人失去的佛心数远高于救人得到的佛心数。以后要小心了,轻易不能杀生,干脆装进镇妖塔,让他们慢慢改造好了。
  当他回到雁荡的时候发现种下的不死草依然活着,心中不禁心喜又惊。若是大量生长不死草,不知天庭会有什么反应。
  接下来的几天他到县里去了几次,跟众人商量如何能让百姓生活更好,还有什么生财之道。众人纷纷提了一些见解,其中有晒盐、养蚕、采石、水产等。大家讨论半天决定以后的重点放在晒盐和水产两方面。
  叶昊天吩咐王吉向温州知府申请晒盐、销售之权,并找些有经验的养鱼、养蟹的师傅,让他们总结经验准备传授给大家。
  几天以后,晒盐和水产两项有眉目了,众人都很高兴。
  忽然有差人送来吏部行文,叶昊天取过来看时,上面写道:“吏部考定,乐清知县李昊治政有方,百姓爱戴,合当升职,除江西行省九江知府。”
  众人知道都围了过来,王吉道;“大人,恭喜您升任知府,但我们不舍得您走啊!”
  叶昊天心情也有些波动,没想到一下跑那么远,搞得连雁荡的家也不能天天回了。但调令都来了,只好前去上任。他看看众人感慨的道:“我来此两年余,眼看百姓生活渐好,大家功不可没。今日提早休息,本县请客,所有人员到酒楼一醉方休。”说到这里,他回头问王吉“哪家酒楼最大?”王吉低声道:“乐天酒家。”叶昊天高声道:“乐天酒家,中午开宴,先着人通知一声,让他们准备好。”话音未落有人跑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百多人来到酒楼,众人举杯为他饯行。他杯到即干,对每个人都劝勉了几句,最后道:“乐清城墙坚固,民团训练有素,倭寇不足惧。海塘已成,土地增多,温饱有凭。若再广开盐场、养殖水产,应能致富。”
  众人感谢他为本县所作的好事,每个人都多喝了几杯,结果百来人醉倒了一半。
  当他们从酒家出来的时候,发现街上站满了百姓。大家听说知县要走,全都站在路边,有人热泪盈眶的叫着:“大人保重,大人一路高升!”还有人直接跪在地上叩头。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望着他。叶昊天跟众人挥手告别,心中也有些激动。短短的几百丈竟然走了大半个时辰。
  回到雁荡,兰儿刚刚行功一遍,看他神色有异,于是问道:“公子,有什么事吗?”
  叶昊天故作平静的道:“我升官了,升九江府知府,正五品。”
  兰儿想了想道:“升官没什么不好,不好的是要离开此地。真有点舍不得。”
  叶昊天道:“是啊,呆了两年,人间仙境确实难以舍弃。不过想回来还是可以的。过个十天半月我们就回来住两天,应该没有问题。”
  兰儿收拾行李,好些东西摸摸又放下,不知道带什么好。
  叶昊天道:“什么也不带,这还是我们的家,就像当今圣上一样,出门行宫无数,这里就作为我们的一个行宫吧。”
  兰儿口中喃喃的道:“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仙居啊!”
  叶昊天宽慰她道:“神州大地,无处不美,仙境应该还有。我们去找找看。”
  两人在雁湖又呆了两天,好好的享受了秋风艳阳、湖光山色,然后决定提前到九江府去看看,顺便找好新家。
  叶昊天从历代经书中知道,九江府东枕鄱阳湖,北濒长江,西连幕阜山脉,南屏庐山,下辖彭泽、德安、都昌、武宁、修水五县。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城,春秋时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后,设九江为三十六郡之一。自秦始,曾使用过九江、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等名称。
  兰儿运功改变了些许形貌,隐去绝代风华,跟着叶昊天在九江城里城外转了一天,访问了不少文人雅士,才知道这次到了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这里不单出了陶渊明、黄庭坚等名人大家,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慧远、陆修静、吕洞宾等高士名僧。他们给九江府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词书画、铭文碑刻、轶文趣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诵;东林净土、云居禅院天下佛门景仰;白鹿洞书院、周瑜点将台、白司马花径、灌婴浪井驰名四海。
  接着两人到了庐山,走马观花的看了云雾弥漫的大汉阳峰、五老峰、香炉峰,又看了吕洞宾修仙的仙人洞、三叠泉、龙首崖、石门涧、三宝树、龙潭瀑布,风景确实极美,尤其是位于五老峰和九奇峰之间的含鄱口,可以把鄱阳湖尽收眼底。无奈这里来的人太多,不太适合建房定居。若是摆下大阵把人挡在外面,未免又有点惊世骇俗了。
  然后两人又到了鄱阳湖中的大孤山,浔阳江中的桑落州,也不是十分满意。主要因为九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不像乐清人口稀少,雁湖又位于雁荡之巅,才会人迹罕至。
  兰儿愁聚眉峰的道:“我们的新家安在哪儿呢?”
  叶昊天想了想道:“要不就住在九江城里? 我有点不想住知府内宅,不如另外买个小院,找几个丫环下人,你看可好?‘
  兰儿沉吟片刻,点点头道:“也好。”
  两人城里转了一圈,走到城南的时候发现一个红砖绿瓦的院落掩映在竹林从中,门旁有几棵垂柳,树旁有个牌子,上面写道:“房屋出售,纹银十万,便宜莫问。”看上面的落款已经两个月了,大概要价太贵,所以无人问津。
  叶昊天上前敲门,时候不大门开了,一个三十余岁的文士走出来,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
  叶昊天注意到那人仪表不凡,神色却有些晦暗,道:“打扰先生,我们想看看房子,如果满意就买下来。”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