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丽与哀愁-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偏偏没有人帮她修整,因而经常出现口红抹在嘴唇外缘,口红与嘴唇本色交错相杂的情形。
基本上来说,宋美龄称得上是个美人胚子,外表轮廓实在是没有什么话讲,然而,人就是怕老,人一老的话,外表就要靠化妆品来“撑场面”,而且皮肤大概是因为罹染荨麻疹的关系,一些老官邸都认为,其实宋美龄近看之下,倒并不是那么漂亮。
但是,比较细心的朋友就会发觉,宋美龄虽然离开大陆已经有40余年,可是,她的妆扮模式,还是沿袭过去20年代的妆扮方式,柳叶眉、薄嘴唇,惟一改变了的,是以前老一辈妇女常见的额头前留的那撮刘海不见了。
虽然宋美龄习惯自己化妆,而她老年时代,若是发现头上长了白头发的话,就会叫副官郭素梅到她的书房,要郭副官为她把白头发拔去。女人就是痛恨衰老,特别是看见自己有白头发的时候,更是又气又急,无奈上帝对人类的年龄,一体同仁,绝不宽贷,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的阶级划分,这一点恐怕是宋美龄这种贵族阶级,所不能消受的。
在家居时,宋美龄是依照气温来决定是不是穿旗袍,一般的情况,只要是比较冷的天气,她会选择穿旗袍,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她偶尔会穿长裤。在衣服的色系方面,她比较偏好亮丽一点的颜色,但是,鞋子则清一色是深色系的。衣服质料,她偏爱丝绒类的衣料。
3。4 宋美龄的首饰传奇
菲律宾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她的衣橱和首饰盒,在她的先生前总统马科斯亡命国外之后,成为外界最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她那创下世界纪录的高跟鞋数目,更是各方议论的焦点。究竟宋美龄的衣橱里的衣服,和她金碧辉煌的首饰宝盒里,拥有多少珍贵的金银首饰,目前对世人来说,还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以宋美龄出身背景来讲,她的娘家是中国当年数一数二的大资本家,她的出嫁妆奁应该不会是区区之数,可是,在官邸老服务人员眼中,却看不出她的首饰有什么惊人的地方。一位在大陆时期曾经看过她的首饰盒的老随从说:
“我也看过宋美龄的首饰盒,可是,我不觉得她的首饰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以她‘第一夫人’的身份,她的首饰事实上不算多!”
宋美龄喜欢中国式的首饰,像是珍珠、翡翠、宝玉之类的饰品。有人曾经穿凿附会地说,早在北伐成功之后,也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不久,西北军人冯玉祥曾经送给宋美龄一颗巨大的明珠,作为蒋、宋的结婚礼物,后来,宋美龄把那颗超大的明珠,连缀在她的丝鞋上,云云。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没有人能够证实,可是,据宋美龄的随从回忆,他从来没有见宋美龄穿戴过这样一件首饰,或是穿过那双缀着明珠的鞋子。
上篇 我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第三章 宋美龄生活片断(4)
3。5 附庸风雅,沉迷艺术
之一 宋美龄学画趣闻
宋美龄到了台湾之后,一改过去歌台舞榭、欢乐升平的生活方式,而改以学习国画,来修身养性。
毕竟,宋美龄学画国画时,已经是花甲之年,她周围的人特地为她请到当时国画大师黄君璧,以及郑曼青先生,为她教授国画。当然,以宋美龄画龄的短浅,当然不能和大师级的先生相提并论,可是,宋美龄是一个十分好胜的女人,为了学画画,可以茶饭不思,刚开始的前几个月,宋美龄每到下午,就一个人钻进自己的书房,埋头学画,因为还在学习阶段,画室的地面到处是她画坏揉作一团的废画纸。
某日,正当宋美龄又在一个人闷头学画画的时候,蒋介石一声不响跑到她的书房,在宋美龄背后静静地观看她画画,大概是蒋介石看见地上到处是画坏之后弃置的废纸,加上看见宋美龄画的国画,还不是很成熟,就在后面忍不住笑了起来。宋美龄听见是蒋介石的笑声,马上脸色凝重地回过头来,瞅了一眼蒋介石,然后略带娇恬地说:“笑什么?没看过画画吗?”
蒋介石大概发觉夫人有些不悦,自知无趣,就掉过头,走出宋美龄的画房。宋美龄为了学画,礼贤下士,对黄君璧等人,可以说是极尽恭敬,只要是学画的日子,一定要官邸内务科派车去接老师。最初的阶段,因为宋美龄学画实在并不是很顺利,这也许是她还未开窍的关系,而黄君璧这些大师,虽然是地位尊崇,可是,教宋美龄的时候,自然不能和教授其他的学生一样,以最严格而制式的方式,去教宋美龄按部就班,从基本动作开始。
所以黄君璧等人,只有以跳跃式的教画方式,为宋美龄教授画画的技巧。有时候,黄君璧等老师发现宋美龄实在画不像样,只好自己亲自动手,拿起宋美龄手中的画笔,几笔功夫,就完成了一幅画作,类似这样的画作,最后落款多半还是用的宋美龄名字。
关于宋美龄的国画老师,还有一个传闻,据说,最早宋美龄心中属意的老师是溥心畲,可是,当溥心畲听到宋美龄可能要找他当国画老师时,当场就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我们大清帝国就是被你们中华民国推翻的,我岂能教宋美龄作画?”这一说是当时坊间的一则趣谈,当然以传闻的可能居多,尽管文人雅士多半率性,可是,溥心畲大概还不致如此出言无状。
除此之外,在50年代初期,宋美龄对画痴迷到极点。那时,由大陆北平(即北京)原来的故宫博物院运到台湾的宝物,全部暂存在台中雾峰。宋美龄知道在雾峰有不少古画,她三天两头就往台中跑,目的就是要到台中看画,以她的地位和权势,当然要看什么宝物就看什么,宋美龄对别的东西兴趣倒不是太高,惟独对古画兴趣浓厚。
所以,每次她到台中,便直奔雾峰,到了以后,保管人员知道宋的兴趣,一批接一批把库中的古画搬出来,毫无条件地供宋美龄观赏。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鉴赏古物的设备比较简陋,还是保管的人对宋美龄刻意“优待”,宋美龄观赏古字画时,居然可以完全不戴手套和口罩,直接用手接触古字画,和现在古物鉴赏专业人员鉴赏古物时,全副鉴赏道具慎重其事的样子,可说不可同日而语。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宋美龄后来的画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可以经过师的亲手“指点”,就能够自成一家,气势恢宏,俨然大家。蒋介石对宋美龄的画作,不但不再对她在背后发笑,而且刮目相看,对她的画作相当欣赏。
60年代,宋美龄的画已经臻致圆熟,连蒋介石的办公室都到处挂满了宋美龄的画作,当然,在重要庆典的时候,宋美龄更是交待有关部门,要把她的画作挂在蒋介石会见宾客的地方,让内外宾客都知道蒋介石有个会画中国传统画的太太。
蒋介石对夫人画国画,始终是抱着“妇唱夫随”的心情,只要是宋美龄画的画,若是宋美龄觉得很满意,蒋介石就会在画的旁边题字,由宋美龄自己落款签名,夫妻以此互娱,也不失为当年官邸的一大美谈。只是好景不长,1969年,“总统”座车在阳明山发生车祸之后,宋美龄左腿严重受伤,她曾经住了好长一阵子的医院,缠绵病榻之后,宋美龄再也没有什么闲情逸致画画。自此以后,官邸画室空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宋美龄身体好转,不久以后,蒋介石的身体又急转直下,所以,士林官邸蒋介石和宋美龄在画室内眉目传情、鹣鲽情深的一幕,已经成为绝响,而“第一夫人”以作画自娱的情境,也从此走入历史。
之二 故宫宝物和宋美龄
1973年,圆山饭店落成那年,宋美龄特地交待圆山的管理阶层,要在圆山饭店内,复制一幅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放在圆山饭店一楼的咖啡厅墙上。就在这幅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正完成的时候,宋美龄还亲自到圆山视察,她看到这幅复制的图,觉得十分满意。当时,她突发奇想,就告诉身边的人说:“我觉得‘清明上河图’里面,最精彩的就是左边的御花园的部分,我们何不在台北设计一个公园,完全就仿造‘清明上河图’里御花园的样子试试看。”
于是,当时的台北市政府在上级授意之下,开始规划位于士林官邸佐近的双溪公园,后来当然是因为限于经费和工匠的技艺,根本不可能做成和御花园同样的效果出来,不过,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宋美龄对古文化的崇仰程度。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撤退到台湾来,北京故宫的宝物,也悄悄地从大陆运到台湾。
当初在大陆时期,故宫一共有3个处,包括了书画处、器物处、礼仪品处等。撤退的过程中,管从前皇帝礼仪品的那个处,投奔共产党去了。所以,来台湾的虽然只有二个处的古物,可是古物的数量已经叫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宋美龄是1950年元月,从美国来到台湾,她来台湾的时候,故宫的宝物还不像现在管理编号列帐如此完善,有许多都还是从大陆刚运到台湾,连箱子都尚未拆封,有些则是很零乱地堆放在台中雾峰设备简陋的库房里。
据宋美龄的老随从的说法,她早期刚到台湾来的时候,大概三天两头就往台中跑,但,宋美龄的兴趣主要还不在古董上,她一直对中国的古画有浓厚兴趣,所以,基本上比较少去看故宫古董。
然而,从后期士林官邸摆设的一些古物来看,宋美龄和蒋介石对古物的喜好,还是维持着相当高的水平的。但是,毕竟宋美龄在台湾时期,特别是蒋介石掌权时代,喜欢逢迎拍马的大有人在,这些王公巨贾,手头阔绰,动辄以家族收藏的古董相赠,这应该是常有的事,而且友人之间的相互馈赠,本属礼尚往来。
例如,据说有一回,宋美龄到北投林太太(她是清末名臣盛宣怀的第五个女儿)家串门子,宋美龄在和林太太聊天的时候,突然看到林太太家客厅里摆着一对明代的磁瓶,觉得很讨人喜欢,左右端详了一阵子,林太太知道宋美龄很喜欢,在宋美龄告辞之后,就吩咐家里佣人,立刻把那对磁瓶包装好,隔天马上差人送到士林官邸。宋美龄从没向人开口要过东西,可是,基于友谊,或是基于利害,许多人都心甘情愿送她喜欢的东西,大家皆大欢喜,这也是威权时代,“夫人政治”的一环。
之三 宋美龄的跳舞奇谈
谈到跳舞,有关宋美龄的传言,简直是多如牛毛,但是,究竟是有几分真实,则没有人能够一言以蔽之。
传说中,宋美龄在抗战前后,就经常去上海小住。宋美龄去上海小住的原因,据说有一部分是和她喜欢玩乐有关系,而这里面尤其和她对跳舞的浓厚兴趣,有密切的关联。
有一个最为人所议论猜测的,莫过于她和一位美国记者之间的传言,宋美龄因为喜欢跳舞,难免在舞池里会认识一些跳舞的同好,而这位洋记者某君,便是因为曾经大胆邀请宋美龄跳舞,而彼此结识的。
一回生二回熟,宋美龄和这位美国朋友的交情慢慢深了以后,外面难免有些喜欢拨弄是非和说闲话的,几句话这么一说,就什么都变了调、走了样。
不久,大概蒋介石也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然而,无奈传说中的男主角是个外国人,尤其是个碰不得的美国人,何况是个记者,更是得罪不起,这要是换成一般的中国人,早就请军统的人出面“处理”了。在投鼠忌器的情况下,蒋介石想出了一些方法,把这位美国朋友“请”出了中国的国境。
当然,这个大陆时期的传闻到底是否属实,现在谁也没有办法去查证,但是,早年大陆的新闻自由比现在的台湾,要开放上一百倍,那时,一些报纸的小道消息特别多,而政府部门大概碍于国际视听,不敢公然对报纸太过压制,所以,有些新闻或者流言就特别盛行,因而,宋美龄和朋友跳舞的消息是否会被扭曲成上述的说法,就不得而知了。
大陆时期,宋美龄经常在孔祥熙的公馆里,举行舞会派对,但参加的成员多半是自己家里的亲族,或是十分亲近的友好,并没有外面的闲杂人等。当然,所谓的友好,自然包括当时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经人士。到台湾来以后,大概一方面是孔家已经移居美国,另方面,蒋介石也不会允准宋美龄在士林官邸搞什么舞会派对,所以并未传闻有什么官邸家庭舞会的说法。何况,来台以后的宋美龄已经是年过半百,大概对跳舞亦不复当年的热衷程度了吧。
之四 宋美龄的娱乐爱好
在大陆时代,官邸可说经常是弦歌不辍的,每天午休时刻,蒋介石和宋美龄喜欢叫侍从人员放留声机音乐,乐曲多半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曲。最早,蒋介石是没有听音乐习惯的,开始听音乐,是受到宋美龄的影响。
台湾时期,据蒋介石的随从人员指出,官邸通常会在下午以后,请副官放些古典音乐,这些古典音乐基本上都属于比较轻松的音乐。如果宋美龄自己想听,可是又怕吵蒋介石的话,就在自己书房放低音量自己听(因为,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书房只有一墙之隔)。
大致上,宋美龄对音乐的品味,是属于西式的,而蒋介石则是偏好传统的作品,例如京戏和绍兴戏之类的。
除了音乐,宋美龄是一个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她可以为了看电影,看一整个晚上,看到深夜都不厌倦。早年,励志社的电影股,就是专门为宋美龄服务的,只要宋美龄想看电影的时候,就透过侍卫或是她直接叫励志社的人,去为她张罗,在官邸的名号之下,任何的公民营电影公司谁不买她的帐?都争着把自己公司最卖座的电影,送到官邸给宋美龄欣赏。
后来,励志社的功能逐渐丧失,并且慢慢解体。70年代以后,主要是因为蒋介石生病,所以,宋美龄减少看电影的次数,但是,偶尔还是会吩咐官邸内务科的人员为她准备首轮电影,有时候,孔令伟(孔二小姐)会主动为她准备一些录影带,给宋美龄过过电影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