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使不在线_1-183-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左手断了三根手指的农民也是原住民之一,他家是种梨树的,可是耕地被赶走后,为了糊口就去了私矿当矿工,他们四个受伤后,矿上的人答应给他们赔偿,但是迟迟没有给,并发话出去,如果他对外声张,就杀了他全家。
萧石在这个农民的带领下,来到了炎庄山沟里一个叫赤土沟的地方,很吃惊的发现了这个地方明目张胆的敞开着不下三十个私煤矿,在这里,煤矿的每个坑口正前方都有个储煤场,小则20多米见方,大则50米见方,每个储煤场都连着山后的那条新修的大马路,坑口左右是小路,通往其余黑矿口。小路是被人踩出来的,最宽能容一辆三轮车;大路是村委会新建的,通往大路的那条小径也很宽敞,足够两辆卡车通过,矿工们从村里上山时走小路,挖出煤来就从大路运往山下。
当地的矿工说,炎庄挨着两座山,前面是风景优美的飞龙山,后面是资源丰富的石凤山,一龙一凤,煤层浅,煤质好,都是开煤矿非常好的宝地。这两年,煤不断的涨价,从去年以来,普通煤价从一吨十几元一路涨到二三百元,有的煤还超过了400元一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迅速富起来也是沾了煤价的光。在正规煤矿不能涉及的原煤储藏区,老百姓称之为“黑口子”的私煤矿自然就多了起来。当地百姓对此其实并无异议,进山挖煤投入的只是一些劳力,和捡钱没有区别,比种果树划算多了,谁不想去呢?
一个老村民告诉萧石,挖“黑口“这种事在炎庄已经不是秘密了,村干部就带头干,两大姓中的王家就是村干部家属,陈家也是乡里有人撑腰,他们都上了,村民也掺和,在矿上做工,一般的一吨煤赚四十元,一个月下来少则二千块多则四五千,谁不干呢?
萧石还了解到,杜家和王家把土地的使用权拿到手后,因为人手不够再加上管理困难,他们不再亲自开矿,而是以承包的形式,把矿承包出去,自己拿大头,并且做最大的股,这种股就是风险股,风险的意思就是他们负责安全,有事他们顶着。
那怎么顶呢?萧石问。那个村民把他拉到一处背人的地方,跟他讲了里面的奥秘。“你只要腰板够硬,门子够横,这个事很容易做成的。只要有钱疏通关系,就不愁挣不了钱。”那人说到这里就走了,但是临走前提供了一个人,说此人对内幕很了解。萧石找到了那个人,原来是村委会退下来的一个干部,那干部起初不肯说,后来经不住萧石的追问也透露了,开一个水上煤矿除了约10万元的设备投资,至少还要花几万元疏通好多部门,比如县地矿局、乡政府、煤炭稽查队、派出所等。
这些黑矿在有关部门的默许下成立后,每月要向村政府交两三千元管理费,这样每次检查前,矿主或承包人就能得到村政府有关干部的电话通知,当检查部门来到时,他们可以自己用装载机先封住矿口,等到检查团走后就再开封。而为矿主们摆平这事,从村到乡甚至到区、市,一层层都要有人,最直接的联系人就是王、陈两家大户。
萧石拿到这此资料,激动的一夜难眠,他认为他找到了一条好的新闻点。他当天晚上去矿上找负责人了解工伤的事,负责人态度很蛮横,表示没什么好说的,并要萧石出示记者证,萧石拿出了单位给他们这些实习生发的临时记者证,那人的态度并未收敛,并警告他,炎庄是个先进村,你要把了解的情况如实的反映出去,如果歪曲事实,不但要负法律责任,更是给乡领导抹黑,那就吃不了兜着走。
那人的态度反而激起了萧石的斗志。当晚他跟踪了那个负责人,发现他进了村委会,与村长、村书记等人一起坐着车去了城里吃饭,他侧面打听了一下,得知那个人是王家的人,也就是说,村长、村书记这些村领导对此事完全知道,但是不但放任不管,看来还有瓜葛。
第二天早上萧石去找村领导,但是所有的村领导都不在,只留下一个办事员接待了他,办事员认真的把他反映的情况记了下来,并说等村领导回来后,一定如实汇报,他要走了萧石的电话,还要留萧石吃饭,当萧石表示不吃时,办事员要他等一下,进屋去不一会拿出一个红包来,说这是村里对报社记者不辞辛苦来这里调查情况表示的一点感谢之情,要萧石收下。
办事员的做法更让萧石意识到这里肯定有鬼,他很聪明,假意应承下来,把红包收下,又要办事员把村长的电话和联系方式写下来,办事员要找纸,萧石说:“别找了,我没带包来,没法装,这样吧,就写这红包的封面吧。”办事员不知有诈,就在那红包包着的红纸上写下了一串号码。
现在这个红包就放在我的桌上,那红包上还有圆珠笔写着一串号码。这个红包从拿来以后,萧石一直也没有打开过。听萧石讲着他这两天的经过,我有种直觉,一个大新闻被挖出了冰山一角,而完成这一冰水一角开掘工作的这个人,竟然是一个刚上班没有一个月的实习生,对于一个跑新闻的人来说,这真是一个天赐良机。
我高度表扬了萧石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新闻人员的素养和责任心,同时也批评他,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先打跟主管领导请示,不能擅自决定,不过这个批评与我的表扬比起来当然微不足道。我让萧石把这两天的采访经过写个材料给我,当天晚上,我去了老总。
老总的反应不像我那样强烈,他说有关于炎庄黑煤矿之事,其实以前也有人反应过,不过此事涉及的人员较多,其内情也比较复杂,不宜妄动。他要我再调查一些情况,但一定要注意方法,然后写个内参,先给他看看,再决定如何处理。
2
我在萧石给我反映完情况后的第二天,与他一起去了一次炎庄,我们是以私防的形式去的,假装是从山西来的买煤的客人,为了装得更像,我还把胡一平的帕萨特借来了。(那时老胡去了山西,很巧合的是也是去开发煤炭生意的),我们开车赶到私煤矿最集中的群山环抱的炎庄赤土沟时,天色将晚。这个时间正是私煤矿活动最猖獗的时候,一般来说,很多小的煤矿白天开工的目标比较大,夜晚才是最安全的时候。一进到赤土沟我就发现在每个煤矿口都可以看见无所事事的闲逛着的本地人。萧石告诉我,这些人不是闲人,他们是暗哨,表面上看无所事事,其实就是专门对付检查人员的,只要有可疑人物出现,暗哨会用手机、对讲机等形式通知煤矿主,当然最主要的是还要提前通知两大户,私矿主会在最快的时候内封矿,马上宣告停产,再由两大户的人与村委会派人摆平。
我们把车停在路口,马上就有人过来搭话。我告诉他我是买煤的,他开始不信,后来我给他看了我从煤贩子那里拿来的一只名片,他信了。并且说他家的煤不错,一吨八十,当时的市场价是八十五元,高的还有叫到九十五的。他的便宜了这么多,我问他质量是不是有问题,否则为什么会便宜。此人直言不讳的说:“我们的矿是私矿,不需要上缴任何费用,所以就比正规有证煤矿的煤便宜,我告诉你,你到哪也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煤,不过,我们也有成本,还要给上面留出一些打点的费用,你们买煤的总不能让我亏本吧1
萧石趁我们说话的时候把口袋里的采访机打开了,听矿主这们说,就上来问,说为什么他们这里私矿这么多,这么多私矿,怎么保证质量?打点上面又是什么意思?矿主倒是很”坦诚”,说他开矿已经好多年了,但手续一直办不下来,原因是办个合法手续要花好多钱;另外,他们的采矿规模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年生产能力。但他们开黑矿必须和乡政府及当地有关部门搞好关系,否则根本开不成。只有这样,风声紧时就有上面的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才不会出事。矿主最后总结:“我们有关系,干这活不用怕有风险,所以这里开矿的人多,客人要货比三家,我们当然要有保证。”
萧石和我提出要去矿上看看,矿主坚持反对,说一般情况下,矿里是不让外人去的,如果有心买煤,就去煤场看货,他说:“反正你们买的是煤,只要煤的质量好,矿里什么样看了又有什么用?”
这个矿主的话让我们俩都很兴奋,就凭他的这个话,这篇稿子就完全可以写成一个能获全国大奖的新闻。我们告别了那个矿主,马上开车去县政府,县委书记不在,一个副县长接
待了我们,我们亮出记者身份,说明了炎庄私煤的情况,那个副县长张嘴结舌了半天,最后说他会调查此事,然后就要安排饭,我们明确表示要走不吃了,他送我们出来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基层的工作很难干,我们要有成绩,要脱贫致富,要在现有的资源上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有些事情就不能不开放搞活,都不容易,大家互相理解,怎么说都是乡里乡亲,城里人乡下人,拉起手就是一家人,不要互相拆台就好了。”
这个副县长不知道,他语重心长的话都被萧石口袋里的录音机录下来了。回去的路上,萧石兴奋的说:“李哥,我看,他们这次的黑煤矿的事情已经是证据确凿板上钉钉了,里面一定还有大文章可以做,咱们俩只要把稿写好,相信一定会引起轰动。”
下午,我在家写内参的时候,老总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说内参先不要写了。我们去的炎庄所属的县长、县委书记听副县长汇报了我们去的事后,非常重视,已经开始下大力整改了,听说行动雷厉风行,私煤矿一夜间就被封了三十多个,王、陈两家大户都被当地派出所收监了,听说还没收了很多私煤矿里的设备,那几名工伤人员县长已经下了明确指示,要帮助他们索得该得的赔偿,坏事已经变成好事。老总指示我,马上再去一次,与当地政府联系,补写一篇以正面报道这一事件为主的新闻。
以我多年搞新闻的经验,我当然知道,老总态度突然转变,只有一种可能,有高层向下施压,炎庄多年来一直做为典型先进村存在,把他整倒,肯定会有人不舒服,但老总发话了,也只能照办。
萧石对此事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里不是那么简单,以他老家的情况来看,私煤被封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很可能只不过是私矿主与当地政府联合推出的一招缓兵之计,这并不能说明真的要堵住这个口子。
我对萧石的看法比较赞同,但是老总发话,也不能不去。我要萧石稳住,替我把内参没写完的地方补上,等我回来再看,我自己先去一趟,再了解一下情况。
当我再去的时候,和第一次大不一样。县长、县委书记还有上次那个副县长及县里的主管领导们都亲自在门口迎接,并且备下了一顿很丰盛的酒席,硬着头皮我和他们坐在一起,当问及如何处理私煤矿一事时,县长拍着胸脯说:“一夜之间扫平了他们。所有的私矿全部封掉,对那些顶风上的人,我们给他们三条选择,罚款拘留和判刑,您放心,下次我们再邀请您和电视台的人来这里视察,到时您看吧,再有一座私煤矿还开着,我就把头顶这乌纱帽摘下来,亲自给主管市长送去。”
我问他们,对于那些私煤大户如王、陈两家如何处理,是否会判刑。县公安局的一个领导说这个很难定刑,如果要判刑,就要测量私开矿对资源的破坏“量”,测量有一个难点,很多矿主说这矿是以前就开过的,有的矿还是互相转包,调查起来难度太大。我又问他,这么多年来,抓这种黑矿的黑矿主抓了多少,有没有一个曾判刑的。这位县公安局领导支吾了半天,最后承认,没有一个矿主被判刑。
县委书记把话题接过去,说大家初次,先干为敬,以后欢迎我们多来视察指导,写一些能真实反映县里工作的稿子,也欢迎多提意见以待改进之类的话,这个话题就这样搁过去了。不过我已经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东西。果然如我们所想,其实县里根本就没有真抓。
晚上县里给我安排了招待所,但是我没有住进去。我去了附近一个老乡家,继续了解情况。得知了很多与那次宴会上截然相反的信息。村民介绍说,所谓的打击与整治其实就是罚款,王、陈两大户昨晚上被公安局传去,三十分钟不到全出来了。他们都交了罚款,这些罚款全都有收据,不过,在这里罚款也就是放行。私矿主们用来开煤窑的鼓风机、电动机等设备昨晚被抄了一次,但是今天很多都搬回来了,拥有他们的私矿主各自交了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罚款,其实这种事在这里司空见惯,这种查与罚甚至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煤老板和某些职能部门人员正是通过这一途径,建立了日益密切的联系。
我在晚上给萧石打了电话,萧石说那个断指的矿工又来了,说他要撤回上回的申诉,因为村委会已经勒令矿主给他们把医药费报销了,还每个人补了两千元的生活费,对这个结果他很满意,并说只要等手上伤好了,马上回去上工。
我告诉萧石,内参不要着急写完,这里又有了新情况,我要他等回去后再写后半部分。电话刚放下,老总来了电话,问我怎么样?我明确的说,这里的情况不是想象那么乐观,正面为主的报道不能写,我认为里面还有些问题要发掘。老总在电话里沉默了一会,说要是这样,你就住一晚上先回来,把这些情况写进内参里。再交给我审,由我上交给主管部门。
那天晚上,我在县招待所里房间电话不断响起,第一个是是县长打来的,县长先是问我
睡得怎样,接着又“善意”的提醒我,说没事不要出去走动,最近矿里不太安全,私煤矿开了以后,很多流动人口进来了,为了怕我有什么事,他们已经派县公安局专门派人在我的招待所,一是保护我的安全,二是有什么突发情况随时听候我调遣。县长对我的照顾真是太周到了,但不知为什么,我打开窗子,看着楼下的警车停在那一闪一闪的,却有种被软禁的感觉,而县长话中的深意,令人一深想有种不寒而粟的感觉。
第二个电话是安琪打来的,她问我在哪,又特别提醒我别忘了周六回她家吃饭,她妈做了她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