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澳门赌王何鸿燊-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次舌战取胜了何鸿,并没有给叶汉带来长久的快乐,他陷入赛马车的泥潭中,最后不得不收山卖盘。    
    赛马车会究竟怎么啦?


第三部分冷眼旁观 过江龙接手赛马(1)

    1980年,赛马车隆重开幕,“马车王”叶汉风光之极,大有与赌王何鸿平分秋色之势。好景不长,8年后赛马车亏损累累,不得不停赛卖给台湾赌商,马车场改为跑马场。何鸿开始竭力阻挠台商搞赛马,后改变策略,冷眼旁观,幸灾乐祸地看着马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何鸿企图扼杀赛马车    
    在亚洲,赛马的引进者是百多年前的英军英商。而赛马车的引进者是叶汉。    
    所谓马车赛,是由一匹标准种马拖着双轮车,骑手坐在车上驾驭马匹奔跑的比赛,最先到达者为第一。马迷可向“心水马”(中意的马)投注,化娱乐为赌博。    
    据称,马车赛起源于1806年的美国,牛仔驾马车角逐,吸引城乡的居民前来观战捧场。后来这项体育活动在欧洲、澳洲等地区流传开来,渐成为博彩活动。1973年,在娱乐公司处处不顺心的叶汉周游列国,他在北欧看到当地的赛马车盛会。于是想把它引进到澳门来。叶汉为促成此项活动煞费苦心,前后经历七八年。    
    如果不是何鸿的阻挠,赛马车大概要提前4年在澳门问世。何鸿为了阻挠叶汉的计划,推出赛马计划与其对撼。香港财团不支持何鸿的计划,赛马计划成了空中楼阁。其间,叶汉与何鸿爆发“口水大战”,港澳媒体一时沸沸扬扬。    
    1977年8月,澳门政府正式批予叶汉获赛马车专营权,合约规定20年期限,每年向政府交缴专利税450万元。叶汉开始筹资在凼仔岛填海兴建赛马车场,耗资1。5亿元于1980年建成,共计占地21。3万平方米,车道全长2110米,5层看台大楼的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全天候跑道可容8~12辆马车出赛。场内有世界第一流的巨型电子影像显示屏幕,还有电子派彩机。场内设有电话投注服务,另设“合法外围投注站”。赛马车手有40名,为澳洲人,次年启用澳门人,参赛马匹原有500匹,后业务不佳减为300匹。    
    叶汉担任澳门赛马车会主席;名誉主席有澳门华人领袖何贤、香港电影巨子邵逸夫、香港地产巨富利铭泽等。    
    1980年9月6日,这是叶汉最开心的日子。在宏伟壮观的赛马车场,举行了盛大的揭幕典礼和首次赛马车博彩。港澳不少政要商贾名士前来祝贺捧场,澳门总督伊芝迪(1979年2月28日到任)主持了开幕仪式,1。5万马迷和观众云集在场内外,平日人烟稀少的凼仔一时人山人海。    
    在这场赛马与赛马车的竞争中,叶汉大大胜了何鸿一局,令他把过去所受的怨气统统宣泄了出来。现在的澳门博彩业二王并列,一个是掌管赌场的赌王何鸿,一个是掌管赛马车的“马车王”叶汉。    
    何鸿当然不会容忍冤家对头叶汉在澳门的地盘抢“他的”风头,更不能容忍叶汉分食澳门地盘上的博彩蛋糕!    
    传闻何鸿曾到澳督面前,以“娱乐公司不能保证在澳门的投资”进行要挟,向澳府施加压力。何鸿还在经济财政暨旅游政务司面前说:赛马车投注大旺,政府向赛马车会征收的年饷太少。而娱乐公司,自从有了赛马车后,赌场投注日见减少。要么政府必须减征娱乐公司的博彩税;要么就得增加赛马车会的博彩税。    
    传闻得不到证实,又有澳门记者声称他亲耳听到何鸿对澳府官员说:“你们对赛马车会太苛刻了,一年承饷450万,要叶汉卖掉身上的衬衫也缴不起。我们各位可得多去凼仔(赛马车场)捧场啊,多买些彩票,如何?”    
    怎么?何鸿倒同情起叶汉来了?两种传闻,哪种更接近真实?    
    也许都接近真实;也许都是“老记”们虚构出来的。依笔者推测,只要到了赛马车的第二场赛事,何鸿绷紧的神经大可松弛下来:赛马车场观众较开幕式大为减少,投注额也一泻千里了。    
    这正是何鸿希望看到的。在这种前提下,何鸿当然有“宽大的胸怀”对叶汉的处境表示同情。    
    “马车王”风光不再    
    与开幕式那天的情景相比,赛马车场日后的光景,真是凄凉。没人来捧场,没人去下注,赛马车靠什么维持?专营税拿什么去缴?“马车王”叶汉又如何风光?    
    叶汉与澳府签订专营合约,心中的底线是一年投注总额可望达到5亿元。赛事投注,当天就要拿出8成用于派彩。余下的才是毛收入,必须用于偿还投资贷款,用于赛马车庞大的事业费开支,再就是450万年饷。只要年投注总额超过1。5亿元,就略有盈利;如果能实现5亿的投注总额,盈利巨大,可以与葡京大赌场比肩!    
    人算不如天算,港澳居民不服赛马车这个洋玩意,参与博彩者与日俱减。    
    每场投注多少,经营者没有一点手脚可做,赛马迷购买了彩票,每一笔都当场计入电子收款机。何鸿安排了内线在叶汉的办房,内线把情况汇报给娱乐公司的精算师,精算师作出预测:赛马车突不破1。5亿的下限。


第三部分冷眼旁观 过江龙接手赛马(2)

    果然如此,到1981年8月一整年,投注总额只有1。3亿;1982年同期掉到1亿以下;1983年再降至6千万元;1984年只收入可怜兮兮的4千万元。股东和董事见此惨景,主张趁早收山,倔强的叶汉力主再博下去。    
    1984年8月是赛马车会成立四周年,叶汉从泰国请来四面佛铜像,舞龙舞狮,热闹非凡。叶汉在赌坛有“泣鬼惊神”的神通,现在却趴倒在佛像面前顶礼膜拜,前额磕出一片红印,这本身就十分滑稽。    
    叶汉祈求神灵保佑:赛马车起死回生,财源广进。    
    娱乐公司的“探子”,混在敬迎四面佛铜像的人群中祈祷道:“佛祖保佑政府免征年饷。”    
    神灵当然不会显灵。但是政府确实免征了赛马车会的年饷。原来,按照叶汉与政府的专营合约,若全年电算机录到的总投注额未满1。5亿澳元,可免缴专利税。赛马车未有一年破此底限,故未缴纳一分钱税款。    
    免征年饷绝不是好事。这意味着,赛马车会根本没有盈利!    
    赛马车会未对澳门和澳府作出贡献,得不到市民的赞扬和澳督的青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叶汉是赛马车会的创始人和首席大股东,赛马车严重亏损,叶汉受损最大,但他具有赌徒性格,不到博尽,不肯撒手。    
    但是股东们和董事们不会答应,他们指责叶汉在发起赛马车时尽说大话空话,现在无法兑现,害苦了大家。他们还指责叶汉在管理上的失误,强烈要求赛马车刹车。    
    做生意就是这样,市道好,蠢猪都能发大财;厄运来,请神仙都没救。叶汉在管理上并无什么失误,亏损的客观原因是:因当时的条件,只能在凼仔岛建立大规模的赛马车场,凼仔离澳门市区较远,本澳的居民和旅澳的客人不愿上离岛观赛投注。其次,港澳人士均认为赛马车不如赛马刺激,节奏太慢,加之香港每周有两次赛马,港客投注会顾此失彼,索性放弃澳门的赛马车。    
    到1988年1月30日最后一场赛马车,总共亏钱10亿元。在这种困境下,叶汉决定退出马车会,并将马车会卖盘。卖盘由澳门地产界奇人吴福斡旋,台湾的朕伟财团接盘,盘价很低,只卖得4。4亿元,叶汉只保留500万股以资纪念。    
    叶汉痛失江山,但他毕竟是个赌场豪客,赢得起,也输得起。别人若提起这件“伤心”事,叶汉脸露得意道:“我的眼光虽错了,但赛马车带旺了凼仔,你看,现在的凼仔多旺呀!”    
    台湾的朕伟财团一接盘,便宣布将澳门赛马车会改为赛马会。    
    过江龙杀进赌王地盘    
    何鸿早就预料叶汉支撑不下去。他所希望看到情景兴许是:赛马车场变成一片断壁残垣,叶汉被澳人笑话、指责。他没想到,叶汉脱身之时,引来了过江猛龙——台湾的一帮赌商。    
    早在60年代初,何鸿等香港商人来澳门竞牌开赌,倍受澳门地头蛇的凌辱磨难。20多年过去了,过江龙熬成了地头蛇,现在也该让过江龙尝尝滋味了!    
    江湖中有一句流行语:不是猛龙不过江。那么这帮台商,是怎样的过江猛龙呢?    
    朕伟财团是台湾的一间地下投资公司。所谓地下投资公司,即指一些非官准民间银行、基金组织和信托人公司,采取非法手段集资、管理基金并作投资的公司。朕伟、鸿源、龙祥,并称为台湾三大地下投资公司。    
    因地下投资公司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动荡,并损害小股东利益,台湾当局对此类性质的公司采取取缔政策,当时鸿源正被当局查封,掌门人被扣留。而朕伟来澳门收购赛马车会之时,在台的总公司正被台湾法院起诉。    
    朕伟来澳投资,台湾报章以屈原的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朕伟出征澳门“壮行”,暗示朕伟踏上一条险途。    
    既然如此,在台湾没有退路的朕伟在澳门破釜沉舟,异常的勇猛。澳门赌王何鸿十分关注朕伟在澳门的一举一动,如果朕伟在赛马上站住脚,它还会趁勇吞噬澳门博彩业的其他生意。    
    朕伟避免与澳门“赌霸”何鸿接触,而是拉拢叶汉。1989年1月,朕伟成立“澳门赛马有限公司”,朕伟的曾晓村出任主席,刘方衡、马绍贺任副主席,他们给叶汉预备一个常务董事的席位,但叶汉未受领,也不出席董事局会议,只是偶尔充当幕后顾问。    
    赛马会首期资本金为7亿元,与叶汉达成和解协议后,即宣布首期投资增至10亿元。    
    跑马场在原有的赛马车场的基础上扩建,3月完成填海,5月建成跑道。


第三部分冷眼旁观 过江龙接手赛马(3)

    1989年4月,马会主席曾晓村发布新闻:宣布全部投资为20亿澳元,赛事按国际惯例进行,全年赛事最少有660场;马会已在香港、台湾等地分别成立马会会员会所,故能确保客源;马会准备用卫星转播澳门赛马的实况。    
    20亿元的投资,当时是澳门屈指一数的大投资,也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外来投资。投资项目还包括繁荣凼仔的公共设施。澳门政府当然高兴,处处为马会大开绿灯,这却是何鸿所不希望看到的。    
    5月19日,首批64匹马运抵澳门。到7月1日,马匹已增至300匹,马会采取摇珠,将马匹配予马主。    
    6月20日,曾晓村宣布,马会已增投资到30亿元,澳督文礼治已经接受邀请成为马会的名誉主席。    
    过江猛龙在澳门横空出世,一跃成为澳府的新宠、澳督的座上客,其势直逼澳门赌王何鸿。    
    早就有人向曾晓村献策,说在澳门的地盘,博彩业公认的盟主是何鸿,千万不可与这位“镇山虎”对着干,应笼络他才是上策。    
    于是朕伟财团的代表正式向何鸿发出邀请,请何加入马会董事局,马会为他保留了一个副主席席位,何鸿可注资成为大股东。    
    堂堂的澳门赌王,岂能屈尊做马会的小配角?他正在寻找机会封杀朕伟,又因朕伟的代表带着“诚意”来,何鸿便婉言谢绝。    
    曾晓村吃了闭门羹,逼得他只有跟何鸿明争暗斗。    
    何鸿欲封杀马会    
    曾晓村吸引客源有个策略,就是向港台地区实况转播澳门赛马,让港台赌客用长途电话下注。按电视转播的程序,在现场摄像必须是当地电视台,再透过卫星发射,由异地电视台接收播放。    
    曾晓村开始与澳门电视台谈判,要求配合马会以卫星直播赛马,方便港台的赌客下注。澳门电视台的条件是:转播每场赛事收6万元,一年共跑660场,须支付转播费4000万元;另外,马场的广告收益全部归电视台。    
    这简直是漫天要价,澳门电视台的广告客户较少,收益并不理想,现在有个长期客户,这种做法等于把客户推出门外。曾晓村带着诚意多番与电视台讨价还价,电视台丝毫不通融,傲慢无比,一副有钱不赚的架势。    
    何鸿便是澳门电视台的大股东之一,他在幕后操纵了这场谈判。    
    何鸿插手澳门传播业的契机,是“李大维丑闻”。1988年4月,原澳门广播电视行政委员会主席李大维涉嫌挪用巨额公款曝光,公众舆论批评澳府垄断传播业,认为官办企业是滋生腐败的根源。澳督文礼治决定将澳门电视台转让给私人公司经营,该私人公司将持有政府转让的部分股权。    
    1988年7月,何鸿联手香港亚洲电视台董事长邱德根收购了澳门政府出让的部分电视台股权。澳门电视台交由何鸿与邱德根合组的公司经营。澳门电视台的主要节目,由邱德根领导的亚洲电视提供;广告业务由何鸿旗下的一间私人公司负责。    
    何鸿的目的很明显,宁可放弃马会的广告业务,也不能让马会舒舒服服在澳门的地盘上经营赛马。如果马会非得卫星转播,就得忍受澳门电视台的残酷压榨。    
    曾晓村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他想,既然你要逼死我,我也不管你的情面了!    
    马会的大股东及部分来自各界的董事,向葡国及澳门政府施加压力,如果不能卫星转播,马会就会夭折,系列投资就会烂尾,对马会和澳门都不利。    
    同时,还有神秘的“第三者”向葡国政府、澳门立法会游说,要求澳府当局遵循国际惯例,以维护澳门居民的健康为己任,禁止或限制在电视上播放烟酒类广告。    
    他们的策略迎合了澳府部分议员和官员的想法。原因是原先政府一手创办和管理电视台,节目粗劣的令人不堪入目。后来何鸿偕香港亚视老板邱德根参与管理电视台中文台(注:1988年底邱德根被迫出售亚视股权,新股东为郑裕彤、林伯欣、何鸿等,香港亚视仍是澳视的大股东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