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澳门赌王何鸿燊-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智豪的意思是说:既然你们(指中方)对新赌约不满,到你们收回澳门后,中止合约甚至取缔赌场那是你们的事,造成澳门经济萧条也是你们的事,我们无能为力,也与我们无关了。    
    澳门政府没有声明新赌约作废。中方也没有正式要求取消新赌约。一切是一个未知数悬在那里,这正是赌王最为担忧的!    
    中国收回澳门后能不能开赌?何鸿多方套中方人士的话。中方人士的回答是:“资本主义50年不变”;“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中方对香港未来的承诺正是这几句话,在赌王看来,香港和澳门的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一个禁赌,一个开赌。    
    澳门赌场前途未卜,赌王怎么睡得安稳?于是就有始于1987年的包括赌业的海外投资大行动。巨资撒出去了,回报却不甚理想。海外投资失利,不是何鸿一个人的独例,这几乎是个普遍现象,就是有“超人”之称的李嘉诚,近百亿巨资投向外国,收效甚微。    
    道理很简单,港澳的钱好赚;强龙难斗地头蛇,除非你彻底放弃港澳,蹲下来立足发展。这些港澳富豪,又大杀回马枪,重点在港澳发展。    
    “无冕澳督”何鸿还能像往昔那样呼风唤雨、一手遮天吗?    
    到手的官地又飞了!    
    1991年初,澳府宣布新口岸填海地的7幅共3.7公顷,将以“暗标竞投”附加“优先权”的方式“公开拍卖”。    
    3月2日,何鸿在他的私邸,宴请前来澳门访问的中国主管港澳事务的最高官员姬鹏飞、鲁平一行。席间,何鸿向这两位高官透露,近日澳府在《政府宪报》上刊登新口岸“7幅地皮”的竞投公告。何鸿认为澳府的“暗标竞投”附加“优先权”的做法不公平。姬鹏飞和鲁平,对何鸿的看法表示赞同。    
    据港澳传媒在稍后披露,《政府宪报》是葡文,中方一般不太关注宪报。是何鸿引起中方注意新口岸“7幅地皮”的竞投。何鸿“此地无银三百两”,最后引火烧身,使自己处于不利。


第五部分风水轮转 呼风唤雨难显灵(2)

    澳府土地批租的方式,与港府不同。香港政府一贯较澳门政府廉政,即使在未成立廉政公署之前,香港公务员的贪渎程度也比澳门要轻。土地的批出,涉及的利益最大,也最容易引发“黑箱操作”。香港从开埠起,就坚持公开拍卖的方式。    
    长期以来,澳门7成以上的土地,澳府都是以“协商批地”的方式批出;其他的则以“公开招标,暗标竞投”的方式售予发展商。但澳府又不像港府那样办事有透明度。澳府考虑的是各方的实力、背景等,因此就造成一些商家获得较多的政府优惠官地,也为某些官员获得额外利益提供了便利。    
    娱乐公司是“协商批地”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澳府的解释是:娱乐公司对本埠贡献巨大,理应获得较多的地皮用于发展。    
    “协商批地”缺乏透明度,批给的官地往往低于市价,利益分配不公。这种方式长期受到各方的批评,尤其受到亲中势力的指责。过去,澳门政府完全置之不理,但澳门进入过渡时期,澳府就不能不作考虑了。    
    于是,在某些官地的批出中,采取“公开招标、暗标竞投、价高者得”的方式。这种公开方式,又受到过去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于是澳府就采取折衷办法,在“价高者得”的基础上附加“优先权”进行“公开拍卖”。    
    拥有“优先权”的竞投者,如果标价低于最高价,就可以行使“优先权”,以与最高价一样多的价钱获得这幅地的租用权。如不愿出这个价,就归标价最高者获得。获得“优先权”者,或是对繁荣澳门作出贡献的人士和公司,或是对澳门经济发展有益而又急需土地者。“优先权”的灵活性很大,实际上由澳府“赐予”。    
    新口岸的7幅土地的竞投,就是采用这种“暗标竞投”附加“优先权”的所谓“公开拍卖”的方式。    
    然而,中葡土地小组于1989年进驻澳门后,中方小组就不断批评“协商批地”以及“暗标竞投”附加“优先权”的方式,要求澳门政府采取香港式的“公开拍卖”的方式,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澳府我行我素,维持原定方案不变;中方声称,不会承认7幅土地的开投结果。中葡双方展开激烈的舌战。因为7幅土地的建设要跨越1999年,中方有权提出建议和进行干预。    
    何鸿一则因为7幅土地的地价和起楼价浩大,二则为防有人将“中立”的何鸿归类为“亲葡”人士,于是组织了包括澳门娱乐公司、香港李嘉诚的长实、郑裕彤的新世界、郭氏兄弟的新鸿基、胡应湘的合和等7家港澳大型集团联手的新财团参与竞投。这些集团的主持人与中国政府均有良好的关系。    
    澳府如期在1991年3月28日拆标开投。共有29家财团参与竞投。拆标结果,所有的竞投财团所出的价钱都高出政府招标书上的底价。但是,最终以娱乐公司为首的新财团以“优先权”的优势,加上一系列幕后活动,竟获得7幅土地中的6幅!    
    4月28日,澳门政府向何鸿发出“中标通知书”,赌王如愿以偿。但是,中方猛烈抨击这次所谓“公开招标”,声称不予承认,应该取消竞投结果,全部拿出来公开拍卖。    
    8月1日,澳府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宣布竞投结果无效。    
    11月26日,澳府重新拿这7幅土地出来公开拍卖,拍卖场上,尽见中资和亲中财团的人马,人们无可指责拍卖会的公正性,但切身感觉到中资和亲中势力在澳门的强大。    
    何鸿也参加了拍卖会。事前发表声明“志在必得”的赌王,只是象征性地叫了一下价,然后坐山观虎斗。拍卖尚未结束,他就起身拂袖而走。传媒说:“何博士此举可能是对拍卖会的抗议。”    
    何鸿发泄不满,在半个月前的一次拍卖会表现得尤其露骨。何鸿开始作壁上观,似乎来看热闹。突然,何鸿精神抖擞,参与竞价。几个回合后,何鸿把价叫到10亿2100万元,澳门大地产商吴福喊出10亿3400万。这时,何鸿突然站起来,对吴福报以一笑,就放弃竞投,施施然去也。    
    何鸿表演富有戏剧性,甚至有点玩世不恭,跟他向来的经商作风大相径庭。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把积懑在心里气,拿到拍卖场上发泄。    
    何鸿自己也说:“我参加这次竞投,是不让别人以便宜的价钱投得澳门的土地;我最后放弃竞投,只是不想让别人认为我何鸿又要垄断澳门的土地。”    
    这才是何鸿的真实态度。    
    我们联想他宴请姬鹏飞和鲁平时的一番高调,这番高调现在不攻自破。那些有诚意参加公平竞争的地产商,因为何鸿的“搅水式”竞价,而必须花费更多的钱才得到土地,他们在心里难道不恨何鸿吗?    
    何鸿难以独享利益


第五部分风水轮转 呼风唤雨难显灵(3)

    除新口岸外,1991年澳门政府还正式宣布开发南湾人工湖综合区。整个地盘在南湾区沿岸对出的海面,届时可获175万平方米新地(两个人工湖除外),用于兴建商厦、写字楼、酒店、娱乐场、住宅等。综合区名称为玫瑰园,工程总投资达14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为澳门有史以来最浩大、历时最长的工程。    
    工程利益巨大,哪家财团不垂涎欲滴?由于澳府不久前宣布7幅土地竞投无效,令何鸿蒙受重大损失,澳府为了安慰耿耿于怀的何博士,有意在玫瑰园工程给予弥补。得到官方口头承诺后,何鸿成立了以娱乐公司牵头合组的南湾有限公司。    
    1991年底,澳府正式公布与南湾公司发展玫瑰园工程的开发计划。    
    娱乐公司在南湾公司占有两成股权,而娱乐公司为大股东的一间葡资集团也占有两成股权。这等于说,娱乐公司控制了南湾公司4成股权,何鸿出任南湾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另外,何鸿等拥有3成股权的葡国德力建筑公司,为玫瑰园工程的总承包商,工程建筑费超过90亿元。    
    如果博彩专营合约因中方的反对而无法延期到21世纪的话,何鸿做不成澳门赌王,也是澳门首席“地王”,玫瑰园还将令其后代享用不尽。    
    澳府单方面以43亿元的价批出126公顷土地,引起中葡土地委员会中方官员的强烈不满。同时,澳门的亲中势力指责澳府在过渡时期,为葡国人士和亲葡人士牟取最后的最大利益。    
    此类指责,对何鸿来说可能太冤枉。从80年中期起,何鸿就在公开场合声明他热爱中国,表示对过渡时期和回归后的澳门繁荣充满信心。但是,何鸿在另一些场合,多次说过“葡国快要走了,最后几年要好好招呼人家”之类的话。何鸿倚权获利,同时又兼顾葡国公司和葡资公司的利益。这些都不是秘密。    
    如果是公平竞争、公平交易,人们无可指责,问题却不尽如此。在急变的新形势、新格局下,要想做得八面玲珑,实在是太难了。难怪何鸿的言论与行为,会出现自相矛盾。    
    1992年7月7日,中方小组正式发表声明,指出澳门政府单方面批出低于市价2/3的126公顷土地,严重损害将来澳门特区政府的利益(注:出售土地的部分资金将存于土地基金,在回归时移交给澳门特区政府),中方不予承认。    
    何鸿这次可没有意气用事,撒手不干——像放弃新口岸7幅地皮竞投那样,因为玫瑰园工程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为求得新的利益分配,何鸿不得不作出让步。南湾有限公司重组,娱乐公司和葡资公司的权益被削弱。其中娱乐公司占25%,葡资公司占5%,中资公司占49%,亲中的马万祺所控的公司占20%。中资和亲中公司拥有69%的绝对控股权,因控股权发生变化,中方也就没有就获地财团必须按市价“补地价”而继续责难澳门政府。    
    议员梦难圆,入主澳视未遂    
    何鸿有“无冕澳督”之称。在澳门,有哪个议员有何鸿的影响大、名气大?按理,何鸿不会看重议员身份,然而到1988年,他突然对议员席位表示出特别的兴趣。    
    也许是澳门进入过渡时期,形势变化太大太快,何鸿觉得有必要进入澳门的核心政治集团;也许何鸿对部分议员发表对娱乐公司和他本人不利的言论或提案产生担忧,何鸿需要一个百分之百听命于他的代言人。    
    当然,何鸿自己不一定做议员,但他至少想委派自己的代理人打进立法会。    
    澳门立法会由17名议员组成,其中6名由普选直接投票产生;另6名由道德、文化、工商等行业及团体间接选举产生;还有5名由澳督直接委任,称之为官委议员。澳督任立法会主席,其他司长级行政官员为当然议员,拥有投票权,但不属于17名立法会议员之列。立法会议员任期4年,每2年更换部分议员。    
    1988年,何鸿安排他的亲信、信德船务集团的管理人员柯万乘参加立法会议员竞选。在赌王的财力支持下,柯万乘竞选团拉选票出手异常阔绰,受到竞选对手的指责。柯万乘所获选票寥寥,无功而返。    
    据说柯万乘开始参与议员选举,是出于政治热情,期间得到老板何鸿的鼎力支持。而中期补选,则是何鸿积极鼓励柯万乘再次参与。因为在1989年,立法会通过限制电视播放烟酒广告,使澳视股东何鸿面临危机。何鸿发誓要在立法会安排自己的人。    
    于是,在何鸿的安排下,柯万乘以福建籍人的名义与福建同乡总会合作,于1990年底宣布参与立法会中期补选,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第五部分风水轮转 呼风唤雨难显灵(4)

    何鸿惟恐柯万乘竞选再度失败,就采取一贯的幕后活动的套路,游说澳督文礼治,要求给娱乐公司一个立法会议员席位,获得澳督的承诺。    
    不料,在中期选举尚未进行之前,澳督文礼治就奉命卸任返葡,在新澳督韦奇立未赴澳述职前,由政务司范礼保行使总督权利担任“护督”。    
    1991年3月,中期补选进入关键时刻,对“与澳督私下交易”保持沉默的何鸿发表声明:“娱乐公司应该在立法会有个议席,这个问题上届澳督也承诺过。娱乐公司是澳门最大的公司,有一个代表在立法会也是合理合情的,况且我们公司亦有(政治)人才。”    
    立法会内部立即产生强烈反应,议员们纷纷抨击何鸿的讲话。有议员说:“能否做议员,首先要看他能否代表民意。如果是比财富的话,美国参众两院议员由《福布斯》来评选好了(注:该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公布公司和富豪排行榜)。”    
    还有议员说:“何鸿见到葡国官员,若对方对他相貌产生兴趣,他便十分自豪地提起自己的欧洲血统,还要大表对葡国的忠心;可他跑到中国(内地),又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从小学过国语古文,还说自己一贯热爱中国。像政治理念如此摇摆不定的人,如何能做议员?”    
    护督范礼保也不买何鸿的账,他在回应何鸿的讲话中指出:“在委任议员时,我只视乎社会的需要,任何团体和机构都没有这个特权获得官委议员。”范礼保还表示:“我会独立处理委任议员的工作,不会受任何人的影响。”    
    澳门的一些传媒也反驳何鸿的说法,其中一份报纸说:“作为一间以博彩事业为主的机构,赚钱多缴税高是事实,但以此为理由要政府给予官委议席,则令人感到奇怪,也令人对立法会的崇高地位产生怀疑。”    
    何鸿的议员梦最终破灭。他最气恼的是,这次不是中方和亲中势力在阻挠他,而是澳葡当局及亲葡的议员。    
    何鸿在澳门受到的重大挫折还有入主澳视未遂。    
    何鸿是澳视的独立大股东,但首席股东是澳门政府,持50.5%股份,控股权和管理权均在政府。1992年初,澳视累计亏损达1亿多,澳府想扔包袱,出售控股权,将澳视民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