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加索会战 作者:[苏联] А·А·格列奇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在战争第—阶段,最高统帅部不能全部调用外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到北面来加强高加索的防御。此外,在战争的头几个月,又从外高加索方面军中抽出7个正规师、377个预备役连和756个坦克乘员组补充到前线上作战的各个集团军去了。将骑兵第17师和第24师调给西方方面军。防守克里木的第5l集团军也从外高加索得到了几个兵团。步兵第388师转隶给濒海集团军。当1941年秋,在西南方向出现敌人可能从罗斯托夫和刻赤海峡突到高加索的威胁的时候,外高加索方面军开始向北高加索调动部队。第44集团军的兵团和部队及第47集团军的一部向北高加索进发。这时,步兵第398师、第400师、第317师、坦克第6旅、第54旅、数个炮兵团、2个航空兵师和许多其他兵种部队和分队调给南方方面军。

  苏联政府当时极为重视加强黑海和里海的海军兵力。

  战前,苏联在黑海上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其力量远远超过黑海沿岸各国海军力量的总和,它不仅能同黑海沿岸各国海军进行有效的斗争,而且也能够同极可能在黑海出现的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舰艇进行有效的斗争。

  当时,在高加索有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和巴统海军基地。

  战争开始一个月后,建立了波提海军基地(司令员M·Ф·库马宁少将,军事委员B·N·奥尔洛夫团级政委,参谋长A·B·斯维力德洛夫海军少校)。基地编有2个潜艇大队,1个鱼雷快艇大队(12艘),1个护卫艇大队(23艘),2艘基地扫雷舰,水警区兵力,4个海岸炮兵连,6个个高射炮兵连。有2艘驱逐舰以波提和巴统港为基地,到1941年10月后,由于丧失了西面的海军基地,黑海舰队分舰队的其他舰艇也以此两港为基地。(见苏联海军战史局档案馆档案:档175,卷宗32678,第1-2页)波提海军基地部队在外高加索军区部队的配合下,防守从土耳其边境到阿德列尔的黑海沿岸地区。

  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司令员A·П·亚历山大罗夫海军上校,军事委员N·Г·鲍罗金科团级政委,参谋长Г·H·霍洛斯佳科夫海军上校)在战争开始时,包括动员后新组建的部队,计有:1个护卫舰大队(4艘),1个扫雷舰大队(21艘),2个鱼雷快艇大队(2l艘),3个扩卫胆大队(33艘),1个潜艇训练大队(7艘),水警区兵力,11个固定的和铁道的海岸炮兵连,8个南射炮兵连,1个海岸防御后备团,1个海军陆战队旅,1个步兵营和其他一些步兵部队。这个时候,黑海舰队分舰队和其他编队的大量舰艇(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29艘扫雷舰)也到诺沃罗西斯克停泊。(见苏联海军战史局档案馆档案:档55,卷宗5127,第23-27页)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包括刻赤岸防区)的部队在北高加索军区部队的配合下,防守从阿德列尔到刻赤海峡(含刻赤海峡)的高加索黑海沿岸地区。

  为了加强亚速海沿岸的防御,海军人民委员于1941年7月23日命令在黑海舰队编成内组建亚速海区舰队(司令员A·П·亚历山大罗夫海军上校,军事委员A·A·罗申旅级政委,参谋长N·A·符罗里科夫海军中校)。8月15日,从刻赤到达马里乌波尔(今日丹诺夫)的这支新区舰队的舰艇有:3艘炮舰,5艘护卫舰和7艘扫雷艇。三个星期后,又编进区舰队1个歼击航空兵大队(9架飞机),过一个月后,又组建独立顿河支队(4艘江河炮舰和8艘护卫舰)。(同上,档175,卷宗32678,第1-2页)

  除黑海舰队这些编队而外,还可令驻在克里木的海军分舰队、海军基地和空军部队编成内的兵力和兵器参加高加索的保卫战。

  当时我军新装备的巡洋舰、驱击领舰和驱逐舰具有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特别是航速大、火力强、舰炮操纵灵活。潜艇也很现代化,火炮和鱼雷武器威力大、水面航速高,但是水下航速却很慢而且通信设备又不完善。黑海舰队的飞机几乎全是一些旧式飞机(只有l6架米格—1型新式飞机)。亚速海区舰队的舰艇在动员之前都是一些航速低、机动性差和机械已经磨损严重的民用船只,稍加改装并装上火炮(45—130毫米)和机枪。里海区舰队的舰艇虽然是专门建造的战斗舰艇,但武器装备却与亚速海区舰队完全一样。

  水面舰艇和潜各部队和编队,都已做好随时执行海上战斗任务的准备。从射击训练的成绩看,它们可以击毁可见的海上目标、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岸上目标能在白天和夜间击退成水平飞行的单架敌机的攻击。巡洋舰和驱逐舰能够实施单舰鱼雷攻击,鱼雷快艇能够实施单舰和编队鱼雷攻击。潜艇能够在一般情况下遂行单艇鱼雷攻击的战斗任务。海军基地的兵力和兵器已经做好抗击敌人来自海上空中突击的准备。

  舰队没有训练和掌握与磁性水雷作斗争、与敌人俯冲轰炸机和大编队敌机密集突击作斗争的经验、以及舰队各种兵力之间保持协间动作的能力,这些都是舰队战斗训练上的缺陷。

  舰队航空兵能够对敌人海上舰艇进行轰炸突击和鱼雷突击,白天能够以一个团的编队轰炸敌人海军基地和港口,夜间能够以小编队或以单机轰炸上述目标,在敌人占领水域敷设水雷,掩护我海军基地和濒岸近海的船只,进行空中侦察等。

  伟大的卫国战争前夕和战争过程中,北高加索军区和外高加索军区的空军得到了很大发展。北高加索军区组建了数个航空兵旅和开设了巴太斯克、耶伊斯克、塔甘罗格等航空学校。部队开始装备了依-5、依-15、依-16、依-153等型歼击机和斯勃型双引擎轰炸机。但是这些飞机的战斗性能仍不如德国飞机好。只是歼击航空兵有为数不多的、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空战要求的雅克—1型飞机。这两个军区的空勤人员还没有完全配齐。

  在北高加索军区和外高加索军区大量开始新辟和扩建机场。

  在北高加索组建了两个空军集团军: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K·A·维尔西宁空军少将,参谋长A·З·乌斯季诺夫空军少将)和空军第5集团军(司令员C·K·郭留诺夫空军中格,参谋长C·П·西尼亚科夫空军少将)。高加索会战开始前夕,外高加索方面军空军部队和兵团内共有409架作战飞机。此外,在后备航空兵第11团、第25团、第36团和8所航空学校内还有800架飞机,其中歼击机125架、轰炸机107架、教练机568架。

  后来,在北高加索会战打响后,外高加索方面军空军根据最高统帅部指示拨出4个歼击航空兵团(72架飞机),编成第44集团军的空军,以支援第44集团军掩护北高加索通往马哈奇卡拉和巴库的接近路。[见苏联国防档案馆档案:档209,编号1038,卷宗32,第87页]

  方面军航空兵的其余兵力(第45集团军、第46集团军和方面军的空军部队)都用来防守我国与土耳其和伊朗的边界。

  由于北高加索我航空兵机场有限,所以靠近前线的机场经常拥挤不堪。如,阿德列尔机场上就驻扎了空军第5集团军的4个团和方面军空军的其他一些部队。此外,山岳地区机场特别少,高加索山脉又把空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深的驻地隔井,都给航空兵的机动和大规模使用带来了闲难,使它的战斗能力不能很好发挥。

  许多同志看到高加索离我国西部边界甚为遥远,因而他们认为敌人入侵高加索主要是靠实施登陆作战和空降作战,所以对从北面、即从顿河方面来防守高加索一事就不太注意了。外高加索方面军第44集团军只是在巴库方向上沿苏拉克河部署了2个师从北面和西北面掩护巴库,1941年冬季捷列克河构筑一道防御地区,却没有派部队去守备,这个防御地区到1942年春季就基本被洪水淹毁。

  北高加索各地对空防御也组织得很差。1942年5月4日,北高加索方向战线司令员向红军总参谋长报告说,敌人可能在北高加索军区地区内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可是我们防空兵器却很少。

  在组织高加索防御过程中,对组织黑海沿岸的防御是特别重视的,尽管这里也出现了不少严重缺点。

  黑海沿岸地区和各处海军基地的防御工程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开始构筑了。但是,它们主要是从抗击敌人来白海上和空中袭击的角度构筑的,很少考虑到敌人来自陆地的袭击。各基地没有构筑抗击可能来自陆地方向的袭击的防御地区、支撑点和各种工程设施,也没有制定出从海上、空中和陆地三方面保卫海军基地的统一作战计划,我军指挥员们没有想到需要建立这样的防御体系。

  最高统帅部1941年10月2日指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说:“最高统帅部认为,你们必须立即开始构筑塔曼半岛上的工事并派部队守备。你们组织防御作业的计划,兵力部署方案,要于10月5日用无线电报报来。要立即着手实施工程作业。”[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48-A,编号1554,卷宗91,第314页'

  l0月9日,最高统帅部就向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指出了实施防御作业的具体地段:

  “国防人民委员命令构筑下述各道野战防御地区:

  1.诺沃霍漂尔斯克(不含)、沿霍漂尔河到乌斯特霍原尔斯基、马申斯基、苏罗维克诺车站、下契尔斯卡亚、继之沿顿河到亚速(含)一线地区;

  2.新不留兹亚克、沿库马河到韦利恰耶夫斯科耶、继之沿马内奇河南岸到马内奇斯卡亚(在顿河上)一线地区,面向东北,

  3.红亚尔、沿美德韦迪蔡河到乌斯特霍漂尔斯基一线地区,面向西;

  4.斯大林格勒外围防线,即卡梅申、辛泽瓦特卡、索洛得恰、伊洛夫利亚车站、沿顿河到卡拉奇、里亚比切夫车站、勃拉特斯基、150.0高地、红军城一线地区;

  5.为了掩护刻赤海峡和防守塔曼半岛,沿芳塔洛夫斯卡亚、阿赫塔尼佐夫斯卡亚、科梅夏纳村一线和帖姆留克、阿纳帕一线构筑呀战防御地区;

  6.为了从海上掩护诺沃罗西斯克市和阻止敌登陆兵在这个地区劈陆,应在红麦得维多大斯卡亚[即拉耶夫斯卡亚]、540.0高地、大齐美斯卡亚、沙普苏格斯卡亚一线构筑防御地区,这道防区的工积构筑应同黑海舰队军事委员会互相协商。

  责成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进行现地勘察。首先对第—道地区进行现地勘察,然后再对其它各道地区进行现地勘察。

  现地勘察和工事构筑应对各团御地段整个纵深进行。

  首先对各团防御地段内第一梯队营的防御地域进行现地勘察和构筑工事,尔后,再对团第二梯队营地域进行现地勘察。

  在进行现地勘察时,应遵照总参谋部下达的指示和营防御地域的示例图实施。

  各道防御地区的攻势构筑由下列有关人员负责:

  (1)构筑第—道和第二道地区由红军总军事工程部部长负责,由各集团军、工兵部队和当地居民实施;

  (2)构筑第五道和第六道地区出由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负责。此外,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必须加快罗斯托夫市外围各道防线的构筑。

  首先在前沿前设置防坦克障碍物(防坦克壕、防坦克崖壁、防坦克断崖和防坦克桩寨等)和构筑前沿各种工事。

  在构筑工事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使构筑完毕的工事能随时使用并注意炮兵的对坦克防御。

  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应就地动员出必要数量的居民、工具、汽车、马车、材料和修工事的当地居民食用的口粮,并与红军总军事工程部部长商定分期把上述人力、物资交给他管辖。

  准许各单位就地砍伐必要数量的树木修工事。

  现地勘察结束的时限:

  (1)对第一道和第二道地区的现地勘察应于1941年10月25日前结束;

  (2)对其余各地区的现地勘察应于1941年11月l0日前结束。

  红军总军事工程部部长应于1941年10月25日开始领导有关单位进行工程作业。

  于1941年11月25日前防彻地区的工事应准备就绪。”[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48-A,编号1554,卷宗10,第352-353页]

  然而,对上面各项指示贯彻执行地很缓慢。11月22日,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再次提醒北高加索军区首长不能允许防御作业再这样慢慢吞吞地搞下去。尤其在这一训令中,最高统帅部令他们不仅要注意构筑抗击敌人来自海上的攻击,而且也要注意构筑抗击敌人来自陆地攻击的防御工程。这份文件指出:“据我们所知,塔曼半岛和北高加索地区(其中包括独立第51集团军地带)的防御作业缺乏组织并且进展很慢。

  我建议你们:

  1.采取一切措施加速我军各道防御地区上工事的构筑,首先是塔曼半岛和阿纳帕、诺沃罗西斯克、格连治克和土阿朴谢海军基地地域内工事的构筑。

  2.在图兹拉沙咀、丘什卡沙咀、科尔通、6.0高地(巴太列依卡以西3公里处)、35.8高地(小库特以北3公里处h戈洛布季夫卡)构筑永备工事。给塔曼鱼产品加工厂、腹蛇库特等地的防御阵地配备追击炮、防空兵器,以阻止敌人乘坐船只和从冰上强渡刻赤海峡。

  3.在朴里莫尔斯科阿赫塔尔斯克、阿纳帕、诺沃罗西斯克、格连治克和土阿朴谢港口地域修筑防御工事时不仅要能对付海上敌人,而且也要能村付陆地敌人,这些地方的防御体系要与海军代表磋商。

  4.把从敌德萨和克里木运到诺沃罗西斯克港的货物卸下船,利用诺沃罗西斯克基地的现有的构筑阵地的器材在集团军地倍内进行防御作业。

  5.充分发挥诺沃罗西斯克和克拉斯诺达尔水泥厂的水泥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备发射点预制构件的能力。”[见苏联国防部档案馆档案:档48-A,编号1554,卷宗10,第150-151页]

  从前线的战局发展情况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