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3后汉书-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太常,十有二斿,九仞曳地,'四'日月升龙,象天明也。'五'夷王以下,周室衰弱,诸侯大路。秦并天下,阅三代之礼,或曰殷瑞山车,金根之色。'六' 
  汉承秦制,御为乘舆,所谓孔子乘殷之路者也。 
  注'一'周礼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 
  释名曰:“天子所乘曰路,路亦军事也,谓之路,言行路也。” 
  注'二'古文尚书曰:“大路在宾陛面,缀路在阼陛面。”孔安国曰:“大路,玉; 
  缀路,金也。”服虔曰:“大路,总名也,如今驾驷高车矣。尊卑俱乘之,其采饰有差。”郑玄曰:“王在焉曰路,以玉饰诸末也。”傅玄乘舆马赋注曰:“玉路,重较也。”韵集曰:“轭前横木曰辂。” 
  注'三'郑玄曰:“*(锡)**'钖'*面当卢刻金为之,所谓镂*(锡)**'钖'*也。樊读如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郑觽曰:“缨谓当匤。士丧礼曰:‘马缨三就,以削革为之。’三就,三重三澘也。”郑玄曰:“缨,今马鞅。玉路之樊及缨,皆以五采罽饰之。十二就,就,成也。”杜预曰:“缨在马膺前,如索営。”乘舆马赋注曰:“繁缨饰以旄尾,金涂十二重。” 
  注'四'郑觽曰:“太常九旗之画日月者。”郑玄曰:“七尺为仞,天子之旗高六丈三尺。” 
  注'五'崔骃东巡颂曰:“登天灵之威路,驾太一之象车。” 
  注'六'殷人以为大路,于是始皇作金根之车。殷曰*(乘)**'桑'*根,秦改曰金根。乘舆马赋注曰:“金根,以金为饰。” 
  乘舆、金根、安车、立车,'一'轮皆朱班重牙,'二'贰毂两辖,'二'金薄缪龙,为舆倚较,'四'文虎伏轼,'五'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六'□文画辀,羽盖华蚤,'七'建大旗,十有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八'象镳镂*(锡)**'钖'*,金*(鍐)**'洌В*方釳,插翟尾,'九'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一0'是为德车。五时车,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马亦如之。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所御驾六,余皆驾四,后从为副车。'一一' 
  注'一'蔡邕曰:“五安五立。”徐广曰:“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 
  注'二'周礼曰:“牙也者,以为固抱也。”郑觽曰:“牙谓轮輮也,世闲或谓之辋。” 
  注'三'蔡邕曰:“毂外复有一毂抱辖,其外乃复设辖,抱铜置其中。”东京赋曰: 
  “重轮贰辖,疏毂飞軨。” 
  注'四'徐广曰:“缪,交错之形也。较在箱上。”说文曰:“□文画蕃。”蕃,箱也。通俗文曰:“车箱为较。” 
  注'五'魏都赋注曰:“轼,车横覆膝,人所冯止者也。” 
  注'六'徐广曰:“置金鸟于衡上。” 
  注'七'徐广曰:“翠羽盖黄里,所谓黄屋车也。金华施橑末,有二十八枚,即盖弓也。”东京赋曰:“树翠羽之高盖。”薛综曰:“树翠羽为盖,如云龙矣。金作华形,茎皆低曲。” 
  注'八'东京赋曰:“六玄虬之奕奕。” 
  注'九'独断曰:“金*(鍐)**'洌В*者,马冠也。高广各五寸,上如*(三)**'玉'*华形,在马髦前。方釳,铁也。广数寸,在马*(鍐)**'洌В*后。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薛综曰:“釳中央*'低'*,两头高,如山形,而贯中翟尾结着之。” 
  颜延之幼诰曰:“釳,乘舆马头上防釳,角所以防罔罗,釳以翟尾铁翮象之也。” 
  徐广曰:“金为马*(□)**'文'*髦。” 
  注'一0'徐广曰:“马在中曰服,在外曰騑。”騑亦名骖。蔡邕曰:“在最后左騑马头上。” 
  注'一一'古文尚书曰:“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易京氏、春秋公羊说皆云天子驾六。许慎以为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史记曰,秦始皇以水数制乘六马。郑玄以为天子四马,周礼乘马有四圉,各养一马也。诸侯亦四马,顾命,时诸侯皆献乘黄朱,乘亦四马也。 
  今帝者驾六,此自汉制,与古异耳。蔡邕表志曰:“以文义不着之故,俗人多失其名。五时副车曰五帝车,鸾旗曰鸡翘,耕根曰三盖,其比非一也。” 
  耕车,其饰皆如之。有三盖。一曰芝车,置□耒耜之箙,上亲耕所乘也。'一' 
  注'一'新论桓谭谓扬雄曰:“君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辇,玉蚤、华芝及凤皇、三盖之属,皆玄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锦绣、茵席者也。” 
  东京赋曰:“立戈迤戛,农舆路木。”薛综曰:“戈,句孑戟。戛,长矛。置车上者邪柱之。迤,邪也。是谓戈路。农舆三盖,所谓耕根车也。东耕于藉,乘马无饰,故称木也。”贺循曰:“汉仪,亲耕青衣帻。”东京赋说亲耕,亦云“鸾路苍龙。”贺循曰:“车必有鸾,而春独鸾路者,鸾凤类而色青,故以名春路也。” 
  赋又曰:“介御闲以剡耜。”薛综曰:“耜,耒金也。广五寸,着耒耜而载之。 
  天子车参乘,帝在左,御在中,介处右,以耒置御之右。” 
  戎车,其饰皆如之。蕃以矛麾金鼓羽析幢翳,□冑甲弩之箙。'一' 
  注'一'汉制度曰:“戎,立车,以征伐。”周官“其矢箙”。通俗文曰:“箭箙谓之步□。”干宝亦曰:“今谓之步□。”郑玄注既夕曰:“服,车箱也。”颜延之幼诰云:“弩,矢也。” 
  猎车,其饰皆如之。重辋缦轮,缪龙绕之。一曰闟猪车,亲校猎乘之。'一' 
  注'一'魏文帝改曰闟虎车。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一'加交*(路)**'络'*帐裳。'二'非法驾,则乘紫罽軿车,'三'云□文画辀,黄金涂五末、'四'盖蚤。左右騑,驾三马。 
  长公主赤罽軿车。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大贵人加节画辀。皆右騑而已。 
  注'一'重翟羽盖者也。 
  注'二'徐广曰:“青交*(路)**'络'*,青帷裳。” 
  注'三'字林曰:“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者谓之辎也。”释名:“軿,屏也。四屏蔽,妇人乘牛车也。有邸曰辎,无邸曰軿。”傅子曰:“周曰辎车,即辇也。” 
  注'四'徐广曰:“未详。疑谓前一辕及衡端毂头也。” 
  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 
  皇子为王,锡以乘之,故曰王青盖车。'一'皇孙'则'绿车以从。皆左右騑,驾三。'二'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皁缯盖,黑轓,右騑。'三' 
  注'一'徐广曰:“旗旗九旒,画降龙。”魏武帝令问东平王:“有金路何意?为是特赐非?”侍中郑称对曰:“天子五路,金以封同姓,诸侯得乘金路,与天子同。此自得有,非特赐也。” 
  注'二'独断曰:“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 
  注'三'车有轓者谓之轩。 
  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轓。其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轓长六尺,下屈广八寸,上业广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后谦一寸,若月初生,示不敢自满也。'一'景帝中元五年,始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末,轭有吉阳筩。中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皁布盖,千石以上皁缯覆盖,二百石以下白布盖,皆有四维杠衣。贾人不得乘马车。除吏赤画杠,其余皆青云。'二' 
  注'一'案本传,旧典,传车骖驾乘赤帷裳,唯郭贺为*(冀)**'荆'*州,□去襜帷。谢承书曰:“孔恂字巨卿,新淦人。州别驾从事车前旧有屏星,如刺史车曲翳仪式。是时刺史行部,发去日晏,刺史怒,欲去别驾车屏星。恂谏曰:‘明使君传车自发晚,而欲彻去屏星,毁国旧仪,此不可行。别驾可去,屏星不可省。’即投传去。刺史追辞谢请,不肯还,于是遂不去屏星。”说文曰:“车当谓之屏星。” 
  注'二'古今注曰:“武帝天汉四年,令诸侯王大国朱轮,特虎居前,*(虚)**'左'*兕右麋。小国朱轮画,特熊居前,寝麋居左右,卿车者也。” 
  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朝若蚕,各乘其夫之安车,右騑,加交*(路)**'络'*帷裳,皆皁。非公会,不得乘朝车,得乘漆布辎軿车,铜五末。 
  乘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一乘,'一'备千乘万骑。 
  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之。官有其注,名曰甘泉卤簿。'二'东都唯大行乃大驾。 
  大驾,太仆校驾; 
  法驾,黄门令校驾。 
  注'一'薛综曰:“属之言相连属也,皆在后,为三行。” 
  注'二'蔡邕表志曰:“国家旧章,而幽僻藏蔽,莫之得见。” 
  乘舆法驾,*(八)**'公'*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属车*(四)*'三'十六乘。前驱有九斿云罕,'一'凤皇闟戟,'二' 
  皮轩鸾旗,'三'皆大夫载。'四'鸾旗者,编羽旄,列系幢旁。'五'民或谓之鸡翘,非也。'六'后有金钲黄钺,'七'黄门鼓车。 
  注'一'徐广曰:“斿车有九乘。”前史不记形也。武王克纣,百夫荷罕旗以先驱。 
  东京赋曰:“云罕九斿。”薛综曰:“旌旗名。” 
  注'二'薛综曰:“闟之言函也,取四戟函车边。” 
  注'三'应劭汉官卤簿图曰:“乘舆大驾,则御凤皇车,以金根为列。” 
  注'四'胡广曰:“皮轩,以虎皮为轩。”郭璞曰:“皮轩革车”,或曰即曲礼“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注'五'胡广曰:“建盖在中。” 
  注'六'胡广曰:“鸾旗,以铜作鸾鸟车衡上。”与本志不同。 
  注'七'说文曰:“钺,大斧也。”司马法曰:“夏执玄钺,殷执白钺,周杖黄钺。” 
  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 
  属车皆皁盖赤里,*(木)**'朱'*轓,戈矛弩箙,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一'豹尾以前比省中。'二' 
  注'一'薛综曰:“侍御史载之。” 
  注'二'小学汉官篇曰:“豹尾过后,罢屯解围。”胡广曰:“施于道路,豹尾之内为省中,故须过后,屯围乃得解,皆所以戒不虞也。淮南子曰‘军正执豹皮,所以制正其觽’,礼记‘前载虎皮’,亦此之义类。” 
  行祠天郊以法驾,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庙尤省,谓之小驾。每出,太仆奉驾上卤簿,中常侍、小黄门副;尚书主者,郎令史副;侍御史,兰台令史副。 
  皆执注,以督整车骑,谓之护驾。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驾,直事尚书一人从,其余令以下,皆先行后罢。 
  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辄弩服。'一'藏在武库。大驾、法驾出,射声校尉、司马*(史)**'吏'*士载,以次属车,在卤簿中。诸车有矛戟,其饰幡斿旗帜皆五采,制度从周礼。吴孙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武刚车者,为先驱。又为属车轻车,为后殿焉。 
  注'一'徐广曰:“置弩于轼上,驾两马也。” 
  大使车,立乘,驾驷,赤帷。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督车、功曹车皆两;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一'从车四乘。无节,单导从,减半。 
  注'一'周礼涤狼氏干宝注曰:“今卒辟车之属。” 
  小使车,不立乘,有騑,赤屏泥油,重绛帷。导无斧车。 
  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从驺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取者之所乘也。 
  诸使车皆朱班轮,四辐,赤衡轭。其送葬,白垩已下,洒车而后还。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庙、明堂、祠陵,法出,皆大车,立乘,驾驷。他出,乘安车。 
  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文画曲轓,长悬车等。太仆御,驾六布施马。布施马者,淳白骆马也,以黑药灼其身为虎文。既下,马斥卖,车藏城北秘宫,皆不得入城门。当用,太仆考工乃内饰治,礼吉凶不相干也。 
  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三车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县令以上,加导斧车。公乘安车,则前后并马立乘。长安、雒阳令及王国都县加前后兵车,亭长,'一'设右騑,驾两。璅弩车前伍伯,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四百石以下至二百石皆二人。黄绶,武官伍伯,文官辟车。铃下、侍合、门兰、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驿马三十里一置,'二'卒皆赤帻绛鞴云。 
  注'一'纂要,雒阳亭长,车前吹管。 
  注'二'臣昭案:东晋犹有邮驿共置,承受傍郡县文书。有邮有驿,行传以相付。 
  县置屋二区。有承驿吏,皆条所受书,每月言上州郡。风俗通曰:“今吏邮书掾、府督邮,职掌此。” 
  古者军出,师旅皆从;秦省其卒,取其师旅之名焉。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持棨戟为前列,揵弓韣九鞬。'一' 
  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课)*促。列侯,家丞、庶子导从。若会耕祠,主县假给辟车鲜明卒,备其威仪。导从事毕,皆罢所假。 
  注'一'通俗文曰:“弓韔谓之鞬。” 
  诸车之文:乘舆,倚龙伏虎,□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升龙飞軨。'一' 
  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文画辀轓,吉阳筩,朱班轮,鹿文飞軨,旗旗九斿降龙。公、列侯,倚鹿伏熊,黑轓,朱班轮,鹿文飞軨,九斿降龙。卿,朱两轓,五斿降龙。二千石以下各从科品。诸轓车以上,轭皆有吉阳筩。 
  注'一'薛综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