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亏当时别的人没有附和他,否则,陈水扁会一直用“罄竹难书”来夸奖人的。
  很多年前,有个单位名字上有“九州”两个字,请某领导题词,领导很忙,大笔一挥,写成了“九洲”。旁边有人看出来了,应该是“九州”,不是“九洲”,如果是“洲”,世界上哪里有九个?但是不敢说,或者还没来得及说,围观的人已经轰然叫好。就这样,“九洲”的招牌就一直挂着,年复一年,许多年后才改过来。还有的领导,明明文章里写错了字,有人多事,给指出来,领导的下属就出来辩解,非说错字是对的,而且我们以后就这样坚持用下去,好像英明的领导,连手书之误都不可能有,比毛主席还伟大。
  当然,跟在大观园题咏的时候,公子哥无论说出什么来,都轰然叫好的贾府清客一样,一个劲给领导叫好的人们,是在给领导捧场,让领导脸上有光,但结果呢,有时却令领导明明露了屁股,还要明晃晃地展示,丢人丢大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恐怕还得在领导身上找。人不是上帝,很多事不擅长,很正常;犯点小错误,也很正常。可是官当大了,奉承一多,不免飘飘然,自己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永远正确,不仅凡事逞能,而且犯了错,也不自知,甚至以为自己还挺高明,周围的人都跪着,自然显出领导的高大,久而久之,领导也就自以为自己真的很高大。
  人都有弱点,喜奉承,恶抵牾,是人之常情,马屁虽名声不佳,但只要拍到点子上,挠到痒处,心中不暗喜者鲜。这种人之常情,在领导那里,往往会被强化到某种极限,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有明白人在旁边,明明看着领导出了错,而且就要露丑,也不敢指出,焦大被塞了一嘴马粪,就是前车之鉴。更何况,天底下多的是把领导的错,硬说成对的人士,在这些“赤胆忠心”的人面前,不跟着唱赞歌,恐怕都会有罪,遑论其他?
  从马屁到出乖露丑,这是一段并不长的距离,很多人用很短的时间,就走完了这段路程,每日每时都在高高兴兴而且趾高气扬地露着丑,但是,能够露着屁股巡行,还得够级别才行。在高位者一定要记住,这种事,最终丢人现眼的,肯定是自己,而不是周围那些逢迎的人。
  (陈冉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40…41期)
  心穷
  蒋子龙
  时下有两句话颇为流行,一句是“穷得光剩下钱了”,另一句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并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两句话的意思几近相悖,却印证了同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心穷!也因此有相当多的人抱怨,中国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却极其淡薄;某些官员们的收入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缘于心穷。
  不是有这样的贪官嘛,受贿数千万元,外表却仍旧省吃俭用将贪污来的钱全部藏匿于家中的冰箱、衣柜、床下、煤堆、鞋窝……一切他们认为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都塞满了现钞。可见他们要钱并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是满足于一种有钱的感觉,这是典型的心里穷,是骨子里的穷,一种病态的穷。心穷是真正的穷,穷到了底却穷不到头,穷此一生还会传给后代。在我们的周围时常会听到一片片的哭穷声:现在赚钱难呀,贷款太难了,资金缺口太大呀,就快维持不下去了,工资发不出来了……缺钱,缺钱,缺钱!有些单位缺钱确实因为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但也不能不承认有些成天嘴上喊穷的单位,自己活得并不穷。这些贫穷的心如饿狼,前狼尚未吃饱就被调走,再上来一只更饿的狼,那只吃了半饱的狼到别处又变成一只新的饿狼,于是有些单位老是摆脱不了狼的血盆大口。他们一边喊着穷,一边吃穷,穷啊!
  哭穷哭得最凶的人不一定就是穷人,这叫心穷吃穷人,在制造新的贫穷。其实谁的家里也没有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倘若只看中国人买房子的劲头,供孩子上好学校的劲头,谁都会感到中国人有钱的太多了!到想花钱的时候真有钱,但这并不影响一转头就感到穷。盖因心穷,便不论在什么场合,是一些什么人物的聚会,不出十分钟准保要谈到钱。这究竟是活跃的商业气氛,还是表达了心对金钱的饥渴?正是这种心穷的饥渴,使金钱很容易就操纵了一场场骗局,如造假、五花八门的欺诈……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急于求富、羡富、谀富,贫而谄,富而骄,或夸大贫穷,或夸耀富有,同样都是心穷的标志。古人讲“不患贫而患不安”,穷得紧张兮兮、坑蒙拐骗,穷得丢了格失了度、失了自尊和自信。
  时下的“心穷现象”使不少人都染上了一股穷气,这对发展经济并无好处。当今世界弱肉强食,哪个发达国家有耐性倾听一个穷国申诉自己的不幸?富人跟穷人打交道或做买卖的时候总会心存戒备,格外小心。人们喜欢说“本钱”“本事”,有本才能赚钱,有钱才能做事。你成天穷兮兮的、心如饿鬼,谁敢招惹你?当然也不可像“大跃进”“洋冒进”那样打肿脸充胖子,装富作态,那也是心穷的一种表现。比如各地所谓的“面子工程”,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各地总计欠债达一万亿以上,正应了一句民谚:“死要面子活受罪!”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许多人却处在一种身富心穷的怪异情态之中。这不是改革开放非要经历的阶段,更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心理,我们的传统是守得住贫,耐得住富。贫而不拙,富而不贪;达不足贵,穷不足悲。“心穷现象”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心里不穷,便会乐观自信,守财变成了美德,节约变成了大方。心里有鬼,即便一掷千金,也让人感到穷变态、小家子气。
  足寒伤心,心穷损志。经济上的短期行为,文化上的媚俗倾向,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都可以从“心穷现象”上去寻找深层次答案。唯愿在经济上已经脱贫的人们,赶快进行心灵“脱贫”。
  (叶芳摘自《晶报》2007年6月12日)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王观胜
  俄罗斯一代名机“支点”米格…29战斗机,在北约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遭遇,使我想起了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人公的命运,便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名,说人说飞机。
  20世纪70年代,苏军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战斗机叛逃到日本,日本人立刻通知了美国人。美国飞机专家赶往日本,将米格飞机大卸八块,研究米格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何以能达2。7马赫~2。8马赫,所携导弹何以能超视距攻击敌方。
  别连科是不可饶恕的,他加入了美国国籍,永远不敢回自己的祖国俄罗斯。
  在1989年6月第38届巴黎航展上,苏联飞行员驾驶米格-29升空。当飞行员在做低空表演时,飞机失控,就在飞机触地前2。1秒,飞行员才弹射逃生。米格…29倒插一旁,飞行员坐在旁边抽烟。几秒钟后飞机爆炸,飞行员却安然无恙。米格…29优越的性能震撼了世界,而帮飞行员逃生的K-36弹射座椅也名声大振。后来包括美国飞机也装上了K…36。
  在以后岁月里,有飞行员驾驶着米格…29完成了“跃升急降”“眼镜蛇”等高难度、高风险动作,令西方特别是美国大为震惊。
  1998年,地处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个国家,因领土争执大打出手,已经到了血里捞骨头的地步。两国都没有空军,却想起在空中决一高低。埃塞俄比亚12月份从俄罗斯购进15架先进的“侧卫”苏…27战机,厄立特里亚也立刻从俄罗斯买了10架米格…29。没有飞行员怎么办?不要紧,埃国出重金又从俄罗斯雇用了一批退役飞行员,厄国则派了几十个年轻人,花钱送去乌克兰紧急培训驾驶米格…29技术。
  由俄罗斯白人代表埃塞俄比亚与接受了短期培训的厄立特里亚黑人,驾着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在非洲上空用俄制R…27导弹多次交手,结果厄立特里亚以2:0的飞机损失败北,其中有很明显的两个原因:其一,埃国的苏…27由俄罗斯经验丰富的退役飞行员驾驶,厄国的米格…29由临阵磨枪的非洲黑人青年驾  驶。甚至有这样一个笑话,厄立特里亚黑人飞行员一见苏…27发射R…27导弹,自己的飞机还没被击中,却一按弹射键,一头栽出座舱。好端端的米格…29还独自飞了好长时间。那个驾驶米格…29的黑人飞行员一落地,便被埃塞俄比亚士兵捉住,打了个半死。其二,厄国米格…29飞机所携R…27导弹由乌克兰制造,在准确性上无法与埃国产于俄罗斯的R…27导弹相比。最终操纵武器的人,决定了这场突发奇想的空战的胜利。
  在空中,是俄罗斯的“支点”米格…29与“侧卫”苏…27同室操戈。在地上,是同胞阿非利加人埃国黑人与厄国黑人自相残杀。人类的无知和凶残无以复加。
  1999年在美国,一场代号为“红旗”的演习开始了。由德国飞行员驾驶米格…29对抗由美国飞行员驾驶的F…16。
  作为“红色入侵者”的米格…29,双发双垂尾,具备F…16所不能的高亚音速性能。米格…29加速和爬升性能卓越,在1秒钟内转弯28度。近距格斗中,能轻易咬住对手。同时,米格…29的头盔瞄准器,使飞行员可看哪打哪。结局是:米格…29对F…16,米格胜出。
  米格…29最辉煌的战绩,是1999年巴尔干上空的科索沃空战。由南联盟空军上尉伊里奇驾驶的米格…29,不仅击落了一架美国的F…15,而且吓跑了一架美国的侦察机,最后发射导弹击落了一架美国F…117隐形战机。
  德国的“铁十字”军徽总使人想起纳粹的“畚”字。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统一后,民主德国的米格…29机垂尾上民主德国的斧头和花环被涂改成了“铁十字”。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之后,北约决定米格…29留在德国再服役12年,这样拥有米格…29的德国拉格基地,变成了北约各国飞行员的接待站。来自美、英、法、加、荷兰、比利时的飞行员,一个个争相爬进米格…29座舱,一试身手。
  2003年5月,几架米格…29飞到美国的埃格林空军基地,当了最后一次“假想敌中队”。
  之后,在美国的一手导演下,完成了一个侮辱性的交易,北约新成员国波兰,用1欧元从德国手中买下了23架“支点”米格…29战斗机。
  (章剑飞摘自《美文》2007年10月上)
  镜子中的箴言
  丛维熙
  童年时代,我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月15日,总会激起我内心的波澜。近日在灯下阅读《20世纪大全》中的日本史料,百感丛生之际,不禁记起了在20世纪末,我出访日本时,与一位日本友人关于镜子的笑谈。
  当天,我第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因为其酒精度较低,便放量多喝了点儿。之后便借着酒兴,斗胆向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土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者。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它给人们一个自照其五官美丑的器具,它的最大功绩是让那些脸上有污垢的人,对镜自照后可以洗掉污垢,使面孔变得美丽起来。日本友人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先是与我研究起镜子的发明人究竟是谁,当我们都无法得知镜子的首创者时,便进入了博大的主题:即镜子的主要功能是自照(当然也能用以照人),小到一个人的面部卫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照和自审。我询问那位友人: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战之后最勇于正视自身盲点和缺陷的是德国,最缺乏这种白审精神的,你认为是哪个国家?
  这位同行友人是个有识之士,一语道破了我的腹内玄机:“君之用心,我已清楚。你在比喻我们日本对侵略战争缺乏自照镜子的精神。”
  我说:“你同意我的‘日本观’吗?”
  “我们算是异国知音吧!”他说。
  因无争论,便无“战争”,镜子的话题到此刹车;又因观点一致,我们便又碰起杯来。
  其实,这一段酒话我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所以如此,皆因二战之后的德国几任总理,在有关二战的纪念日,都无一例外地向被害国人民不断赔礼道歉。笔者记得,德国前总理科尔,每到二战结束的纪念日,必向世界人民忏悔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罪恶。有一次,科尔在德国境内遇见一群受害犹太人的后代,曾弯下他胖胖的身躯,连连向他们鞠躬谢罪。据当时报纸刊载,他在出访以色列期间,曾向希特勒企图灭绝其人种的以色列人民下跪,以忏悔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血腥屠杀犹太人的罪恶。科尔如此,他的前任和后任总理,都无一例外地向世界忏悔过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前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期间,特意去昔日奥斯维辛集中营凭吊死在这里的300万冤魂。出于悔罪的诚意,勃兰特曾跪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前,为死者久久默哀。历史记载:2003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的纪念日),当时的总理施罗德,再一次发表悔罪声明,除了代表德国政府向前苏联死于二战的2700万亡者,以鞠躬表示祭悼之外,特别提出要严防纳粹在德国的死灰复燃。到了2004年夏天,在盟军庆祝诺曼底登陆成功以及波兰华沙纪念反纳粹起义60周年之际,施罗德专程前往法国诺曼底和华沙出席这两次纪念活动,并为法西斯德国犯下的罪行向受害者道歉。21世纪初,德国先后拿出千万马克的巨资,对二战期间被纳粹强制为其劳动的劳工,进行认罪赔偿;到了现任女总理默克尔,于2007年再次承诺德国将对二战期间受纳粹奴役6个月以上的东欧劳工(仍活在人世间的,大约有120万人),每人将获得15000马克赔偿金,以示为二战时的德国谢罪。
  看!历任德国政府的政要,对战争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