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洵集-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结师友之欢,隆兄弟之好。谨再拜庑下,执事其听之勿辞。 
不宣。《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卷十一 

                            【雷太简墓铭】 

      呜呼太简,不显祖考。不有不承,隐居南山。德积声施, 
为取于人。不献不求,既获不用。有功不多,孔铭孔悲。赵德 
麟《侯鲭录》卷一 

…  82…

苏洵集                                                             ·181· 

                            【上张益州书】 

      古之君子,期擅天下之功名,期为天下之儒人,而一旦不 
幸,陷于不义之徒者有矣。柳子厚、刘梦得、吕化光,皆才过 
人者,一为二王所污,终身不能洗其耻。虽欲刻骨刺心,求悔 
其过而不可得,而天下之人且指以为党人矣。洵每读其文章, 
则爱其才;至见其陷于党人,则悲其不幸。故虽自知其不肖, 
不足以晞望古之君子,而尝自洁清以避耻远辱。王公贵人,可 
以富贵人者,肩相摩于上;始进之士,其求富贵之者,踵相接 
于下。而洵未尝一动其心焉,不敢不自爱其身故也。贫之不如 
富,贱之不如贵,在野之不如在朝,食菜之不如食肉,洵亦知 
之矣。里中大夫皆谓洵曰 :“张公,我知其为人。今其来必将 
有所举,宜莫若子。将求其所以为依,宜莫如公 。”洵笑曰: 
 “我则愿出张公之门矣,张公许我出其门下哉?”居数月,或 
告洵曰 :“张公举子。”闻之愀然自贺曰:“吾知免矣。”吾 
尝怪柳子厚、刘梦得、吕化光数子,以彼之才游天下,何容其 
身辱如此!恐焉惧其操履之不固,以蹑数子之踪。今张公举我, 
吾知免矣。孟子曰 :“观远臣以其所主。”韩子曰:“知其主 
可以信其客 。”张公作事固信于天下,得为张公客者,虽非贤 
人,而天下亦不敢谓之庸人矣。昨有得天下不得谓之庸人者几 
人?而我则当。知我者可以吊刘梦得、吕化光、柳子厚数子之 
不幸,而贺我之幸也。数百里一拜于前,以为谢者,正为此耳。 
黄灿、黄炜《重编嘉祐集》卷十五 

…  83…

苏洵集                                                           ·182· 

                               【孔子论】 

      苏子曰:此孔子之所以圣矣。盖田氏、六卿不服,则齐、 
晋无不亡之道;三桓不臣,则鲁无可治之理。孔子之用于世, 
其政无急于此者矣。彼晏婴者亦知之,曰田氏之僭,惟礼可以 
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大夫不收公利。齐景公曰:“善哉, 
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 。”婴能知之,而莫能为之,婴非 
不贤也,其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塞乎天地之间者,不及孔孟 
也。孔子以羁旅之臣,得政期月,而能举治世之礼,以律亡国 
之臣,堕名都,出藏甲,而三桓不疑其害己,此必有不言而信、 
不怒而威者矣。孔子之圣见于行事,至此为无疑也。婴之用于 
齐也,久于孔子;景公之信其臣也,愈于定公,而田氏之祸不 
少衰。吾是以知孔子之难也。孔子以哀公十六年卒,十四年陈 
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请讨之。吾是以知孔子 
之欲治列国之君臣,使如《春秋》之法者,至于老且死而不忘 
也。或曰:孔子知哀公与三子之必不従,而以礼告也欤?曰: 
否,孔子实欲伐齐。孔子既告公,公曰 :“鲁为齐弱久矣,子 
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 :“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 
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岂礼告而已哉?哀公患三 
桓之逼,常欲以越伐鲁而去之。夫以强邻伐国,民不予也,皋 
如出公之事,断可见矣,岂若従孔子而伐齐乎?若従孔子而伐 
齐,则凡所以胜齐之道,孔子任之有余矣。既克田氏,则鲁之 
公室自张;三桓不治而自服也。此孔子之志也。《古今图书集成》 
学行典卷一四六。 

…  84…

苏洵集                                                            ·183· 

                          【上六家谥法议】 

      谨按世之以谥著书而可以名家者,止于六家。其王彦威之 
徒,皆祖述旧文,无所增损。六家之中,其名《周公》者,最 
无条贯,同谥异条,或分见数处,纷纭扰乱,难以省览。其余 
 《春秋》、《广谥》、沈约、贺琛、扈蒙,其纲目俱存;而脱谬已 
甚,或当时之妄误,或传写之讹失,有司行用,实难依据。臣 
等今已讲求别本,证之史传,别其同异,去其重复,勘谬补阙, 
务令完正。其有讹谬已久,世俗承用不复疑,如以“壮”为“ 
庄”,以“僭”为“替”,如是者亦不敢辄改。皆随件注,凡注 
数十百条,号曰《六家谥法》。《宋蜀文辑存》卷四 

                              【谥法总论】 

      嘉祐六年七月,诏修礼书。十月,诏古谥法有不可用者, 
以属修书之吏;臣洵实典其事;按治论谥者起于今文《周书·谥 
法》之篇。今文既以鄙野不传,其《谥法》之上篇独存,又简 
略不备。诸儒所传只有《周公》《春秋》、《广谥》、沈约、贺琛、 
扈蒙六家之书。《周公》《春秋》为名尤古,然条贯尤为杂乱而 
不精,《广谥》又疏略而不尽。独沈约、贺琛纪纲粗备;然琛好 
加以己意,务为多而无穷。扈蒙最后出,酌取诸家,简而不精。 
六书之中;稍近古而可据者;莫如沈约 。然亦非古之《谥法》, 
约言之详矣。其最旧者见于《世本》、《大戴礼》而约之时已不 

…  85…

苏洵集                                                            ·184· 

见于其书。约徒得刘熙《乘奥》之所增广,今隋唐《志》作《 
帝王本纪》,《隋书》又作《乘奥》,未知孰是 。与《广谥》以 
为据依,不闻有所谓《周公》、《春秋》者也。琛又因约,而加 
之以其意。今《周公》、《春秋》之法,往往反取琛之新法而载 
之其书。至王彦威、苏冕之书,因前人之法,附世人之谥,非 
有他也。贾山有言 :“古者圣王作谥,不过三四十字。”而蔡 
邕《独断》所载,亦不过四十有六。臣受诏之三年二月,而《 
谥法》乃定,凡一百六十有八。沈约为《谥例 》,记周以来帝 
王公卿之谥,至宋而止。王彦威继之,至唐而止。贺琛之法有 
君谥、臣谥、妇人谥,离而为三,今取而合之。妇人有谥自周 
景王之穆后始,匹夫有谥自东汉之隐者始,宦者有谥自东汉之 
孙程始,蛮夷有谥自东汉之莎车始。自《周公》以来,籍而记 
之,为三十五卷。善者可以劝,恶者可以惧,善恶之失当者可 
以长叹息也。〈《玉海》卷五四〉 

                            【论诸家谥法】 

       《周公》之书,文尤繁杂不经。《春秋》次之,比《周公》 
甚简,而微为不乱。《广谥》最简,比二书差为齐一,沈约所取 
以成书。约采诸家,其书最详。贺琛因而增之,尤详备。而皆 
病于无所去取。扈蒙新书,其意妄伪,反为五家之所非笑。〈同 
上〉 
      ◎诗二十四首 

…  86…

苏洵集                                                              ·185· 

                             【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使 
君怜远客,高会有余情。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山川随望 
阔,气候带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残宋本《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集》〉 

                              【初发嘉州】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乌牛山下水如箭,忽 
失峨眉枕席间。〈同上〉 

                              【襄阳怀古】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辽 
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道逢堕泪 
碣,不觉涕亦零。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今人固已远,谁 
识前辈情?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 
铭。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自 
従三子亡,草中无豪英。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同上〉 

…  87…

苏洵集                                                              ·186· 

                                【寄杨纬】 

      家居对山木,谓是忘言伴。去乡不能致,回顾颇自短。谁 
知有杨子,磊落收百段。拣赠最奇峰,慰我苦长叹。连城尽如 
削,邃洞幽可款。回合抱空虚,天地耸其半。舟行因乐载,陆 
挈敢辞懒?飘飘乎千里,有客来就看。自言此地无,爱惜苦欲 
换。低头笑不答,解缆风帆满。京洛有幽居;吾将隐而玩。〈同 
上〉 

                           【和杨节推见赠】 

      与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峡。宋子虽世旧,谈笑倾不接。二 
君皆宦游,畴昔共科甲。唯我老且闲,独得离圈柙。少年实强 
锐,议论令我怯。有如乘风箭,勇发岂顾帖?置酒来相邀,殷 
勤为留楫。杨君旧痛饮,浅水安足涉?嗟我素不任,一酌已赧 
颊。去生别怀怆,有子旅意惬。舍棹治陆行,岁晚筋力乏。予 
懒本不出,实为人事劫。相将犯苦寒,大雪满马鬣。〈同上〉 

                           【答张子立见寄】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峡山行尽见平楚,舍 

…  88…

苏洵集                                                            ·187· 

船登岸身无虞。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忆昨相见 
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 
 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 
有耿不愉。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 
杂沓不辨可叹吁!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此外何 
所爱,勂莆匏泥?鲇喙搪扯郏喜源θ撼H胝员逑遥
客齐不吹竽。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铻。岂意误见取, 
骐骥参羸驽。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凄风腊月客 
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将行纷乱苦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同上〉 

                            【送蜀僧去尘】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 
欲将芹芷荐君盘。谁为善相宁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拄杖挂 
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同上〉 

                            【九日和韩公】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 
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従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 
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同上〉 

…  89…

苏洵集                                                             ·188· 

                              【题仙都观】 

      飘萧古仙子,寂寞苍山上。观世眇无言,无人独惆怅。深 
岩耸乔木,古观霭遗像。超超不可揖,真意谁复亮?蜿蜒乘长 
龙,倏忽变万状。朝食白云英,暮饮石髓鬯。心肝化琼玉,千 
岁已无恙。世人安能知,服药本虚妄。嗟哉世无人,江水空荡 
漾。〈同上〉 

                              【游陵云寺】 

      长江触山山欲推,古佛咒水山之隈。千航万舸睐前过,仰 
望绝顶皆徘徊。足踏重浪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予昔过此 
下荆渚,斑斑满面生苍苔。今来重游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萦回一径上险绝,却立下视惊心骸。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 
掉震百雷。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山决水通万 
里,奔走荆蜀如长街。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今 
余劫劫何所在,愧尔前人空自咍。〈同上〉 

                        【过木枥观〈并引〉】 

      许精阳得道之所,舟人不以相告。即过武宁县,乃得其事。 

…  90…

苏洵集                                                              ·189· 

县人云,许精阳棺椁犹在山上。 
      闻道精阳令,当时此学仙。炼形初似鹤,蜕质竟如蝉。藓 
上耆棺石,云生昼影筵。舟中望山上,唯见柏森然。〈同上〉 

                                【神女庙】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渺与世疏。微有薄酒安足献,愿 
采山下霜中蔬。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江山洗荡 
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同上〉 

                              【题白帝庙】 

      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熊氏凋零余旧族,成 
家寂寞闭空城。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白帝有灵 
应自笑,诸公皆败岂由兵?  〈同上〉 

                                  【万山】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当 
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自比诚不惭,山水亦奇秀。羊公苟有 
知,当为颔其首。〈同上〉 

…  91…

苏洵集                                                              ·190· 

                              【荆门惠泉】 

      古郡带荒山,寒泉出西郭。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当 
年我少年,系马弄潺湲。爱此泉旁鹭,高姿不可攀。今逾二十 
载,我老泉依旧。临流照衰颜,始觉老且瘦。当时同游子,半 
作泉下尘。流水去不返,游人岁岁新。〈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