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良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县、德县”口中念叨着,又翻出了德县那边送来的奏折,这些日子虽突厥那边偶有骚扰,却还是叫人捉不着。他们东来一下、西捞一把,自己派过去的那几个人竟是毫无办法,这眼见可就要到秋收了

    外头门口儿走进一个太监,到皇上桌边儿轻手轻脚的换了茶水。皇上隐约听着门口儿有些动静,正想着换换脑子,随口道:“谁在外头?”

    身边儿得力的大太监忙进来笑着报道:“回皇上的话,宫外传来消息,怡和县主似是发动了。”

    “哦?”皇上眉毛挑起,笑道,“老七也要当外公了?”虽赵茹岚上头还有个已经出了门子的庶姐,可皇上早就把那个根本不记得长成什么样儿的女孩儿丢到脑后去了。赵茹岚是他亲眼看着长大的,对这个自幼灵巧骄傲的小侄女儿也是颇为喜欢。“派两个嬷嬷过去,看着她的孩子平安生出来了再回宫奏报。”

    ——————————

    宋裕慈在户部正忙着,便听说自家妻子发动的消息。按理来说,女人生孩子男人就应该忙什么还忙什么。没的为了个妇道人家生子的事儿耽搁正事的道理。可一来赵茹岚是王爷之女、县主之尊。二来,自己对这个嫡亲的孩子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若有了嫡子,不论是敬王爷那儿,还是家中那个糊涂的老母,就都好交代了。要知道,他前一阵每去县主府时,都有种赴大皇子府时的感觉。一样是自己送上门儿去,一样跟要听人使唤,只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让他觉着,自己就仿佛跟那卖身的妓子一般,下贱、卑劣。

    要早知如此自己当日若选择中的是别人家的女儿,会不会好些?

    摇了解摇头,正欲开口吩咐下人,就说等自己忙完了再回,外头又隐约听到同僚低声聊天——“皇上给县主府派了嬷嬷过去?”“可不是,听说刚从宫里出来的。”“不是太后处?”“就是皇上派的!”

    脸色一变,宋裕慈连忙起身,找到上峰报假——如今户部是五皇子管着,不过他并不常在,如今还是原本的上司坐镇这里。

    一路打马飞奔到县主府,几个下人面色冰冷的请他在外书房呆着,那些先到了宫中嬷嬷、太后处的大宫女、敬王府上的长史等人,早就到了。

    女子自然先到了里面去看着,而男子,也跟宋裕慈一般,被挡在了外头。

    看见敬王府长史脸上讥笑,宋裕慈只得耐着性子奉承。一坐就是三四个时辰,茶都喝了七八壶,能说的也全都说了个遍,宋裕慈还待找话之时,总算听到了里面传出来了消息:“恭喜宋大人,县主添了个哥儿。五斤七两。”

    长史长松了口气,这才报拳起身道:“下官还有事,要先回去给王爷复命,先行告辞。”

    宋裕慈连忙起身相送,把人送到了门口,才又匆匆赶回后院。

    赵茹岚此时人在产房,他见不得,且又听说县主已经睡下了,也不好打扰。至于孩子,只隔着帘子隐约看了一眼,便抱回去了。

    小小的人儿,哭声倒不小,显是身子康健。

    生下来了就好,是儿子就好。

    宋裕慈轻松了口气,这才起身告退。

    宋母的性质有多执拗,宋裕慈自然清楚。尤其是自己中了探花、娶了赵茹岚之后。若说当年的母亲还是温柔、敦厚、自卑怯懦的。可自从自己纵着她对付赵茹岚后,原本的自卑便无限扩大,把原本她身边其它柔软的地方全都变成了棱角。

    听说赵茹岚生了个儿子,宋母冷笑了一声:“虽说她是县主,可也没有宋家的血脉还住在外头的道理。她现在还在月子里头,这些话我也不提,等她出了月子,我可是要把孙子抱回来的!”

    宋裕慈有些无力的轻叹了一声,当初把母亲往这边带时还不觉着怎么,可如今,在赵茹岚毅然离府之后,他才忽然发觉——当初带歪的人,竟再也拐不回来了。

    “这事,还要同敬王爷商量。”

    “啪”的一声拍到把手上面,宋母一边哆嗦一边指着他:“你这个不孝子!他是你的岳父,又不是你老子?!孙子回本家教养,就连皇上也不能说什么!我把你从小拉扯大,养出了你这么

    个探花郎,难道还不能教养孙子不成?!这是哪家的道理!”

    宋裕慈再次轻叹一声,心中有些不耐烦,只应付了句:“母亲说的是,不过您也说了,怎么说也要等她出了月子。”

    “哼,娶了这么个丧门星回来,也不知是我几辈子做下的孽!”宋母还待再骂,宋裕慈只做劳累状,好歹算是退下去了。

    外头月朗星稀,秋风瑟瑟。

    宋裕慈站在院中负手而立,心中慢慢的盘算了起来。当初接母亲入京,为图的是个孝子名声。皇上待生母皇太后极为孝顺,想要朝中立足,除了学识之外,还要迎了皇上的喜好。可如今,这个母亲除了惹是生非外,再没半点儿可用之处。

    对,她已经没用了,从当初跟赵茹岚决裂起,她便没用了。可若是她死了,自己如今好容易爬上去几步,就要守孝三年不值,不值

    等等,听说白家二房那个惹是生非的女人瘫了?或许,可以从这里想想法子。

    心意已定,宋裕慈眼中闪过几丝寒芒。在他眼中,无论男女、无关远近,这事上唯有可用、不可用之人,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无用之物。

    ——————————

    次日清早,刚刚起身预备去户部的宋裕慈听说前头来了天使,连忙一边请人进来,一边又亲迎了出去——皇上召见。

    宋母人在后面,听说宫里来人了,叫宋裕慈进宫,一面是喜,一面是气。喜是儿子怕是又能面见皇上了。气的是——只怕是因为赵茹岚生了个儿子的缘故,自己家儿子才得以面圣。

    她知道这些,也并不算傻,只是心里的矜持、婆婆的架子让她放不下。不管怎么说,孙子归祖母教养也是天经地意的,就算那人是皇家的闺女对,就是天经地义的!就算是进宫见了太后娘娘她也是这句话!

    不多时,又有圣旨下道,这会儿宋裕慈人还在宫中,宋母只得自己亲自跪接旨意。

    “——今、赐怡合县主之长子以国姓,承、县主府之爵,钦此。”

    “扑通”一声,那位年不过四旬左右、却显得宛若五六十的妇人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能起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家老太太没了。

    消息先是在宫外打了个转儿,就又传回了宫中;皇上坐在书房当中;脸上神情变幻莫测。赐宋裕慈长子以国姓,是敬王爷上书请的。且、虽是要了宋裕慈一个儿子,可一来又不是说这对夫妻以后就不再生了?等之后再有了别的孩子;老大承县主府,老二就能承宋裕慈这边儿的了,让他家以后的儿子不打架,这本是好事。

    别人家都是孩子太多,为了家里的爵位家产相互构陷、打破头的都有;自己如此行事,也是省得以后他家分挣不是?

    虽说让长子姓了母亲的姓,多少有些愧对父亲一族;可一来又不是没有先例——长公主的两个儿子都姓赵,那驸马就等同于入赘进了皇家。比宋裕慈更不如的是,驸马可是不得入朝为官的!

    心中觉着愧对宋家,这才特特招这位前科的探花郎。一见之下,尤为心喜。

    自己的决意,宋裕慈眉头都不皱的就应下了。且人又生得一表人才,谈吐得体。让刚送走了白安珩、别了姜哲的皇上心中极为喜欢,就想干脆给他生生迁,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儿、每日也能位列朝上,也算是补偿提拔的意思。

    可没成想,自己的抬举、宋裕慈的识趣,竟都让宋家老太太给搅合了。

    刚听了圣旨,人就死了?可见是心中对自己下的旨意不满!皇上不管你是因为什么死的,心里到底是太过高兴还是太过伤心,宋母一死,就等于当成扇了皇上一巴掌,让皇上把脸面往哪儿放?更何况,皇上可是知道怡和县主之前掉过两个孩子的事儿!他今日这圣旨,一是帮怡和讨个公道补偿,二也是给宋家一个台阶下的,可宋裕慈倒是识趣了,那个无知妇人却——!

    心中气恼,想要干脆发落了宋家,可他家里就他跟寡母相依为命,且又是怡和的丈夫,这孩子刚才自己还想提拔提拔呢

    到底,为着自己七弟的面子,并没有当场发落宋裕慈,只是冷着脸,对已经呆住了的宋裕慈道:“卿之母如今已丧,便许你回家丁忧去吧。”说罢,也不再理他了,挥手命他退下。

    宋裕慈两腿发麻,脑子发木。

    他昨天才想到法子,要找来些药,最好让自家的老太太在床上躺个十年八年的,便再不会耽搁自己的事情了。可如今她一死

    “真是”蠢妇!

    用力闭上眼睛,他不必去问,都知她这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少了个孙子罢了,姓宋姓赵都无所谓,反正是自己的骨肉,只要功夫下足,以后还不是自己的儿子?且有了这么一个孩子,日后同县主那里也能缓和一二。可现在到好

    母亲去世,自己至少三年不得再入朝中。如今朝堂上大皇子跟五皇子你来我往的正是紧要之时,她这么一死等三年后,尘埃落定之时,有谁还记得自己?!

    指甲在手中掐出了血,一路拍马赶回了家中。神色木然的看着他们装殓收拾、举丧报哀,心中宛若死灰一片,竟半点气也提不起来了。

    ——————————

    轰走了宋裕慈,皇上脸上一片肃然,心中依旧在生气,可偏偏的,这气竟没处可撒

    小太监胆战心惊的送茶进来,皇上的脸色不好看县主的婆婆竟如此不给皇上面子,皇上这会儿不气哪个气?这只杯子估计马上就会被摔了吧?到时自己小心些,可别让皇上直接摔到自己身上不过就算摔了也无妨,皇上得出气嘛好在,这杯茶是温的,就是泼到身上也不烫,自己大不了就是疼一下儿。

    外头门口儿还站着几个小太监,手里拿着抹布、那边角落里备下了扫帚等物,就等里头皇上气过了,再进去收拾。

    正等着呢,外头脚步匆匆,报信儿的太监跑得一头汗,进门儿就乐着跪到当中了:“禀皇上,姜御史回来了。”

    皇上接了杯子,刚挑了个角度准备丢出去,听了这消息手一抖,茶撒了一手,吓得那个递茶的小太监噗通一声就跪下了,脑子里只想着一句话“还好,茶是温的”。

    “叫他进来!”话里透着点儿高兴,连手的上茶都不顾了,身边儿的小太监忙战战兢兢的上前给皇上擦手,看见皇上脸色的怒气没了,这才暗松了一口气——还得说是姜大人本事,皇上刚听见他的名字,人就高兴了。

    姜哲是刚一回了京,就直奔皇宫了。这事他来前给五皇子书信上写着过,二人稍一合计,就决定此事还是这么办比较有真实感。

    进了宫,行了礼,皇上叫起、赐座,姜哲这才没大没小的坐到一把椅子上,还架起了二郎腿

    屋里伺候的小太监们嘴角直抽抽,也就是这位爷他哪像是个大臣呐?连皇子都不敢在皇上肯前儿如此放肆。

    皇上果然不以为意,根本不看他那加着的腿,只板着脸道:“之前不是说只请半个月的假吗?怎么直到这会儿才回来?”他不回来,天天上朝就跟上当年在宫中上夫子的课似的,听得人每天昏昏欲睡,半点意思也没。

    姜哲挑眉笑笑,不客气道:“许久没见表妹跟葱珮了,一时叙旧,就耽搁的久了点儿。”

    听见白安珩的名字,皇上的脸色更难看了。

    姜哲接过小太监送来的茶,悠哉悠哉的喝了一口,在皇上马上就要翻脸前,忽然道:“这回过去,除了看了看那坝上的景致,又听说了些新鲜玩意儿。”

    “哦?什么新鲜玩意儿?”皇上应了一声,脸上仍不大好看。可半天不听姜哲接着往下说,抬头看向他,就见他那双不正经的桃花眼朝四下扫了一扫。皇上心中一沉,挥手命人下去。

    姜哲的话中,事是真是、跟白安珩他们给五皇子报过去的消息一般无二,区别只在——调了调顺序。

    先从查那些粮草的用途上说“您也知道,葱珮那孩子办事认真,虽不愿太过严苛,可到底这些粮食让他们弄到哪儿了、以前有没有这等事情、以后会不会还有,总得闹清楚吧?这一查,就查出了点儿意思。”

    这事姜哲敢直言,白安珩也确实让人去查了,皇上只要回头暗中一问那个派到白安珩身边的师爷便知经过结果。

    说罢了开头儿,后头的就好说了,顺藤摸瓜,然后发现岚州和合县相交之入藏有私兵。吓了一大跳的白安珩还当这是被皇上当做奇兵的营地,暗中向五皇子问一回才知似乎没有这么一回事儿。因此事要紧,姜哲就干脆多留了一阵儿,直到跟白安珩暗中查了个七七八八,确定了这只人马哪边儿也不挨,这才由姜哲带着白安珩的密报回京向皇上复命。

    皇上脸色极其难堪,之前被宋家老太太下面子的事儿已经丢到了一边儿去,可火气还没等全散赶净,就又遇上了这么一回事。这可不是小事,岚州向东就是一马平川,这只军队从白安珩的密报上来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此看来

    “来人。”皇上脸色死灰一片,眼中闪着怒火,刚叫了人,就不禁掩口咳嗽了起来。

    姜哲眼中闪了一闪,轻叹一起,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顺着他的背。手下的背脊几乎没有几两肉。他知道,皇上上年纪了,且身子骨不好。

    皇上体虚,再遇上这种事真要让他查出那支人马是大皇子的人,对这一心疼爱几全儿的老人来说,只怕

    若人真有来世,愿你只做富家翁,莫再为帝王。

    ——————————

    头上裹着布,人靠在大枕上,怀里抱着刚出生半日的儿子。小脸儿红扑扑的,身边儿的妈妈们都直笑着说——刚生下来的孩子越红,日后长得就越白呢。

    这孩子眉眼间和他的父亲颇像和那个一表人才,恍若谪仙似的人物极像只可惜,他那父亲空有副壳子,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