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良人-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哥儿连忙点点头。

    “那,妹妹是何时说的呢?”这应是前几日自己把早先做的那个秋趣的帐子给他挂上了,他见了上面的草虫,又听见几耳朵丫鬟婆子们说去年去坝上的情形,这才又惦记起来了。

    “是早上说的。”

    “你听见妹妹说话了?”

    头点的不那么快了,小脸儿上的犹豫更多了。低下了脑袋,过了一会儿,又偷偷抬眼看向韩筃,见她还盯着自己看呢,脑袋就又低下去,左右扭了几下儿,才低声道:“是、是顺哥儿想去”说罢,又忙加了句,“带着妹妹去!”

 第一百二十三章

    韩筃笑着摸了摸顺哥儿的头道:“这几日父亲没有功夫;咱们可是去不得了。妹妹太小;你看看她啊,每日还要睡那么久呢,等到来年开春儿了,妹妹能多爬会儿了,咱们再带着她去玩儿可好?”

    虽失望;可顺哥儿依旧乖巧点头;转头看了看炕上;见雪团儿正趴在窗子上,大尾巴一甩一甩的,指着雪团儿道:“那我们跟雪团儿玩儿?”

    “玩儿去吧。”那猫从没抓过挠过人,跟顺哥儿也是极好的,晚上睡觉抱着它睡都无事,又有一屋子的丫头婆子看着,韩筃自然放心。

    交代罢了儿子,想了想,干脆自己到了厨房门口儿去亲自盯着,又做了几个精致的小菜,直等着白安珩忙完,夫妻二人方坐到一处用饭。

    ————————

    合县这几日倒没怎么下过秋雨,粮食打下来后,早晾晒干燥,封仓入库。

    农事一忙完,各家各户便有了心思去忙别的了,更预备着过年,有些家中男子干脆离家出村的,预备往周遭的野地山坳子里面打些野味儿风干腌制,给家里添加些过冬的菜色。

    一大清早,几个同村的相约出村,拿上弓箭、绳索,预备到坝子边儿上去打些野兔野鸡。刚出了村走了不过二里地,就见不远处有些人行色匆匆的经过。前头的是骑马的,走的快的,后头都是步行的,跑起步来倒也整齐,都朝一处走去,这一大群人竟走得地上黄沙都扬起来了。

    几人愣了愣,站在原地远远的看着。

    “这是做什么?怎么这许多人?”

    “也是去打野味儿的?不像啊,哪个村子里也没这么出门儿打野味儿的啊。”

    “你睡晕头了?那模样像是去打野味儿的?哪个村子能有这许多人?”

    “不如过去看看,许是有什么事呢?”

    几人朝前走了走,到了路口处就被乡勇拦了下来。

    “为啥不能出去?”

    “就是说,我们每年秋天都是要去的!”

    被拦住的非只是这几个人,还有其它临近的几处村子里的人。

    那些乡勇板着脸孔:“这几日不能去,坝子上头不知打哪儿跑来了群狼,已经咬死了七八个了,没看见刚才过去的人吗?那就是去打狼群的。”

    众人倒抽了口凉气,合县这里地远且偏,草原上难免会有野兽出没,狼、狐狸这等野兽更是时有出没,哪个村子里头都有过婴孩儿被狼叼走的事情。只大群的狼群却不常见,听说二、三十年前有过一回,是打雪山那头儿破冰后过来的,因此事,有数个村子、近小半村的人因此丧命。

    这事过去的并不算太过久远,如今这些青壮年都听说过此事,见又有狼群过来,除了那些胆子过大、又不惧死的,旁人一经人劝,便都回转回去了。

    ——————

    白安珩人坐在屋内,眉头紧锁。院里院外灯火通明。

    从西面那几个小镇的狼烟燃起后已过了大半日了,如今还不知那边拦截之事究竟如何,死伤又如何,那些突厥人到底会不会打过县城这边来。

    就算早有应对,可谁也不知会不会有何突变叫人措手不及,他是文官,又是一县之首,这会儿不能轻易离开县衙之中,只能等着前方驻军传回消息来。

    没过多久,一人一骑奔进县城大门,查验过他腰上的令牌,守城的官兵连忙打门放人进入。

    从马背上下来,那人连忙跑了进去,递上密报等在一旁。

    白安珩取出信来,就着灯火仔细看着信上所书的内容,半晌,方轻轻吐了口气来,原本有些阴沉的模样也舒缓了两分。

    命人先送那送信之人下去歇息,自己则走回了位子上。几位师爷静静等他看过信后的意思。

    “周大人送来信说,突厥人偷偷从山路进来后,直接打到了西面三里村的那处粮仓,正被他们部署的人马迎头遇上。”

    几位师爷这才松了口气,脸上不禁多出几丝笑意来:“幸好、幸好。发现那些探子后,大人便安排了下去,从西面山中进来的最近粮仓只有三处,果然他们便是直奔那儿去的。”

    白安珩也不禁微笑了起来,随即又有些凝重道:“不过突厥人也非是易与之辈,周大人说他们遇上的那些人,一共不过才七八百人,与早先在山脚下部署的暗哨查探回来的人数不符,这会儿尚未清楚那些人的去处、后面又还有没有再欲入关的接应。”

    赵平安忙道:“大人所虑甚是,不过这次突厥入关,直奔我县下村镇,便是德县那边有守关重任也必不会如上回一般了。”

    白安珩眉头微挑,点头道:“若能如此,自然最好。”

    “除德县外,尚有岚州、安福县等几处,彼此乡邻容易调动,如今这边消息一处,想必快则明早、慢则一二日,援军便也能到了。”

    “虽说如此,还是要按规矩来才是。”冲几位师爷笑笑,众人便琢磨着书写给周遭数县的书信,又有送往京中的加急书信等等。

    ——————

    前面府衙那里一夜灯火通明,韩筃人在后面宅邸也住不安稳。从几日前得着消息便嘱咐过府中上下,不管有何事生出,也不要自乱阵脚。如今突厥从山中打过来的消息一入城中,府邸上下更是人人小心仔细行事。

    独自人一在床上,反反复复醒醒睡睡,折腾过了三更天,人就再睡不着了,抬手打开帘子一角,刚坐起来,就听在外值夜的夏萤在门口儿道:“奶奶可是要起夜?”

    “拿件衣裳来,睡不着。”这夏萤之前名叫小萤,如今夏荷夏蝉都嫁了人,这些日子府里没什么事儿,就叫他们回去夫妻团聚,白日再到后面来办差,原本的几个小丫头如今也都长大了得用了。

    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定是韩筃心忧前面还忙着的白安珩,一个人睡不着,夏萤忙转身儿去取衣裳。

    “奴婢叫人去打听了,二爷怕是还在忙呢,城里面没听见什么动静,应没什么大碍。”一面把衣裳给韩筃披上,夏萤一面又道,“奶奶可要用些茶水?”

    点点头,喝了些温水,没一会儿去二门口打听消息的夏叶就转回来了:“回奶奶话,听说衙门里面还忙着呢,职夜的小子说,早先有人进衙门报信,又有公文往来,想必二爷还没歇息下呢。”

    沉吟了一会儿,韩筃吩咐道:“叫人预备些宵夜给他们送去,再几位先生平素喜欢的,也都预备下一些好消化的一并送过去,这会天凉,叫他们送时仔细些,别冷了。”

    “是。”

    淡银色的月光打在窗棂上,传进阵阵隐隐的秋虫的鸣叫声,韩筃虽觉着心中沉沉的,满是担忧,倒并没有什么坐立难安,更没什么心慌意乱的感觉。这回这事,幸好他早有安排,可今年如此,要之后再来这么一回

    摇摇头,合县这边不安生,她不是在来前就知道了么?只她知道是一回事儿,真遇上了就又是一回事。

    且当官为臣的,哪能日日只窝在安生舒坦的地方儿、一点儿风险都不担呢?若真因着这里恐有危险,让他回避,莫说是白安珩堂堂男子汉,便是韩筃这一介小女子也是不齿这等行径的。

    只盼着此事能逢凶化吉,便好。

    不多时,前头又来消息,送过去的宵夜二爷已经收着了,又说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只恐半夜再有什么急报,回到后头反不方便,便在前面暂且歇息,叫二奶奶不必担忧,先行歇息,别累着了。

    听到传话儿,韩筃才略略安心一些,又勉强睡下,次日一早天色未亮便又起来了。

    ——————

    突厥竟从雪山中绕道而行,打进了合县。消息一出,周遭离得近的几处城池便都派出各自支应的军马。

    次日一早,就有岚州等几处的消息传来,各有或多或少的人马到来,帮着御敌,只德县那边尚无动静。

    到了第三天上,合县另一处村子又遭突厥人的铁骑袭击,所幸,几处援军已到,倒是勉强挡了下来。

    直到第四日,几处战事渐平,突厥受阻后退,众军士带兵追赶,德县那边方传来消息——德县处遣了只五百人的军马,这日刚刚上路。

    八日后,入境突厥大致剿灭干净,俘虏清点完毕,压送上路,德县援军缓缓而至,见无仗可打,便又退了回去。

    ——————

    又是一年冬日临近,秋收之时,德县那边倒没听说什么突厥叩边的消息,反倒是合县出了事儿,听闻此事后,白家夫人、韩家夫人都心中担忧不已,各自在家等着家中丈夫下朝归来,好再细至打听。

    “要我说,便是外放,以咱们这样人家的家世也不必非放到那等苦寒的地方去,真不知道当初你们是怎么想的,让个好好的孩子非去那种地方。”姜氏心中赌着口气,冲自家老爷抱怨道。

    韩朴无奈抬手摸摸胡子:“这也是没想到的事儿啊,那合县跟突厥中间儿还隔着个德县呢,哪想到那些突厥蛮子竟从雪山中过来了?往年哪里听说过?”

 第一百二十四章

    “那也是!”听到韩朴的话,姜氏心中烦闷的站起来又坐下;“来年还有一年;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若是来年还有这等事”

    “还有一年,咱们的女婿就能回京述职了,如今除了种那粮食的功劳,又捞了这么一笔御敌之功,皇上素来又最喜欢他的人品;自不会再让他去那等地方了。”韩朴连连宽慰着。

    韩朴心中自然是清楚;早先白安珩去合县的事儿;正是皇上亲点的,当初叫他过去;为的就是支应德县的战事,如今正经的仗还没打呢,哪会叫他就回来?

    这次的这个事儿,虽听着险得很,可实际上白安珩那里早有密报送进京来,说是发现突厥探子,那边也早就备了后手。只这些事情不能轻易对自己夫人说出——就是说了,只怕她也会关心则乱罢了。

    姜氏也非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不过是同自家丈夫抱怨几句罢了,再加上这二年心中火气有些旺,脾气不大好。这会儿说过了、气过了,便又转到傍事上了:“也不知筃姐儿如何了,那两个孩子那么小,吓着没有”

    任她在那里胡乱操心,韩朴端起茶来,也不言语,让她说个痛快。

    合县那边的俘虏押送进京,一路上热闹非凡。京中百姓奔走相告,一个个站在道路两边儿指指点点。

    德县那边同突厥打了这一二年了,就是哪回有俘虏押送进京,却也没这个仗势啊!杀了的那些个百姓们自然看不到,可活着的、压进京来的就足足有五六百人,简直比过年时看花灯还要热闹呢!

    皇上检过俘虏,龙颜大悦,赏赐合县官员、守将并岚州等数个相助城池或金银、或爵位。事后,又下旨询问德县援军未到之事,得庄、赵二人回复称那几日间,隐隐亦有突厥兵马于德县城外游走,恐此为东声西击之计,不敢擅派兵马离开,这才耽搁了些时候,所幸天助大贺,只凭那数个乡镇的人马,就能御敌千余人,实是万岁洪福。

    皇上闻罢,只申斥了几句“太过守成”,便做罢不提。

    于是,大皇子一系得此结果,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虽怨庄、赵二人此回之事办得不妥,倒让五皇子那边捡了个天大的功劳回去,好在皇上却并未把气撒到自己身上来。只暗中送了秘信过去,令其尽快积累些功劳回来,好讨皇上喜欢。

    ————————

    赏赐再到了合县时,合县这里已经下了头一场的雪。

    “今年这头一场雪就不小,只怕同前两年也相差不多吧。”姜哲背着手,摇头晃脑的站在门口赏雪景。

    “咱们关内倒还好,冬雪越大,来年的收成越不用愁,这二年境内粮食富裕,各处乡镇中又把那老旧的房屋都修缮妥当了,倒是那关外”白安珩站在他身后一步左右,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是自然的,若非担心此事,姑姑也不会非逼着我跑这一回。”说着,姜哲嘴角勾勾,桃花眼又瞄了起来,“听说表妹又弄了个新酿酒的方子?把她那原本甜滋滋的糖水儿弄得总算有了些味道?一会儿你就叫人给我取去!”

    白安珩失笑道:“那方子不是送回京去了?就是你不来这一回,等回头岳母大人来年酿出来了,又哪会短得了你的?”

    “那可就要等到来年了,谁能等得?”翻了他一眼,姜哲背手晃荡回里头去了。

    白安珩忙吩咐小厮去取酒,随即又转头问道:“这回过来,殿下那里可有什么吩咐?”往常若有什么事,自己同五皇子、同家中便都直接书信往来里交代了。这回姜哲既然亲自过来,只怕便是有些书信上不好写的东西。

    姜哲挑挑眼皮,嘴角勾了勾:“还能为了什么事儿?自然是为你这阵子大出风头的事儿了。”

    白安珩脸上一黑:“在下可不记得出过什么风头”

    “先是皇上命你种的那行子,皇上不是已经下旨了?打从来年起,除了还不安生的德县外,合周围五县、州,皆要种上玉米,且指点的人手还要从合县调?”

    白安珩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本说是等来年再种上一年看看情形的”谁知皇上忽然又改了主意了。可倒也是,大贺朝地大物博,可西面这里却偏偏要贫瘠一些,普通粮食作物生长不易,有了玉米这类不挑土地丰腴的东西,自然是种得越多越好。

    姜哲不理他,依旧弯着一对桃花眼,架着腿、晃荡着脚:“再一个,自然是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