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无为-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为众生服务”对企业而言,首先是“大道使然,不得不然”的事。

   “道”的法则就是这样告诫我们:要么,你就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地为众生服务;要么,你就不要办企业

第二层:欣然而然。

    当我们走完第一层次,领悟到为众生服务是我们企业不得不然的事之后。我们实际的觉悟进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是走出了现象领域,得以去亲自体察和亲近作为天地万物之始的“道”的存在;二是对“道”的“管天管地管辖世间一切基本利益”有了一个觉悟;三是从这种觉悟中真正领受了“道”的“威严”;四是作为领“威”的标志,我们心悦诚服地明白了为众生服务是企业之“不得不然”。

    第一层中,重要的一是亲近“大道”,二是领受“大道”之“威”。这个时候,企业知道“为众生服务”是不得不然的事,哪怕是慑于道的威严,也将会真地去干一些认认真真为众生服务的事。这样做的结果,他们很快就能感觉到得到了“大道”的支持,因为顺应了“大道”就像船帆顺应了风向一样,“道”的力量会推动企业小船作一番其轨迹与“道”相应的航行。企业会在世间现实中获得成功,其成功之处将会表现在:

    一、它的产品(或服务)因为合于众生的利益需要而受到众生的接纳;二、它的产品(或服务)给众生带去一定的实际利益;三、众生回报它、支持它,人间各种正当因素都支持它、围绕它;四、风调雨顺,良缘丛生,非人间的各种正当因素也在冥冥之中支持它、保护它。

    这时的企业就该迈向这里要谈的第二个层次了。顺便说一句,企业在此时千万不要被小小的成功或大大的成功冲昏头脑,因为总地而言,企业此时的信仰建设尚未完成,尚待深入。如果企业此时头脑发热,不再继续体悟“大道”,一切很可能会急转直下,功亏一篑。企业应当借机、借势步入“悟企业之道”的第二层。

    在第二层次中,我们一方面要从成功的角度重新去体悟“大道”的存在,同时亦不应放弃第一个层次的全面步骤和内容,(因为那仍是基础,是当初的台阶)此外,最重要的,也是第二个层次的真正内容和要领在于:

    要体察“大道”之“恩”。

   “道”不光是生养万物,管辖万物,同时是那样的爱护万物,只要我们对人民、对万物做了一点有益的事,就受到“道”如此无微不至的支持,就用如此多的良好因素来支持我们、肯定我们,可见“道”对人类、对万物是怎样的充满了至深至爱,可见“道”的存在和它的法则,对我们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对我们人类从无到有,从蒙昧到文明起着怎样一种至关紧要的、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

    可以说,我们全人类有今天,全凭有“道”(正气)的存在,全凭有“道”(正气)在那里无休无止的“关怀”。我们人间有一种总是趋向良性、趋向善性的秩序,全托“大道”的福了。

    “道之恩”之大,难以形容。“道之恩”比天地加起来还要大。“道之恩”之重,难以形容。“道之恩”比天地加起来都还要重。

    企业于这个层次上要做的就是:通过点滴的“合于道”的成功,紧追悟透“大道”一事不放。于点滴之中尝试“道”的滋味,并推而广之,看到整个人间背景,看到这个背景上过去、现在、未来,于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当中,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究竟从哪里来;从这所有的观察、思考和体悟中,看见这世界上每一桩善良的事业,每一桩正直的事业,每一样大大小小的成功,都是出自“大道”的关怀时,直奔“道”的法则,直奔“大道”本身,去体悟它,从它如此盖世的伟业中五体投地、五心投地、彻底忘我的去领受它的“大道”之“恩”。用整个身心、整个生命去“领恩”。

   “领恩”后的企业,做起“为众生服务”的事来,不再是出于“不得不然”了。领恩后的企业与“大道之恩”同在,它做起“为众生服务”的事来,已是欣然而然了。

    这就是第二个层次的企业信仰建设。在这个层次上,企业对“大道”已是十分亲近了。对“大道”的“恩”“威”两方面都已是领受了。对“为众生服务”已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其不得不然,再到已是欣然而然了。企业信仰的建设,可以说基本实现了。

第三层:自然而然

    在前两个层次,我们提到了“大道”的“恩”和“大道”的“威”,似乎“道”也有情,有爱憎之分。这在前两个层次上讲是正确的,因为这样讲能帮助我们接近对道的认识和觉悟。但是到了第三个层次,我们就不再这样讲了。不再讲,并不意味着否定了它们,而是把它们当作两级台阶来对待;上到了第三级台阶了,我们就谈这个台阶上的事。

    在这个台阶上,我们看到,“道”本身是无情的,这个无情不是说它多么残酷威严,而是说它既没有爱,也没有憎,它之所以发挥这样那样的作用,仅仅就因为它是那个样子的,它本性如此,并非出于爱憎意志。包括它要我们为众生服务,也是一样,并非出于爱憎,而是因为“道”就是这样的,此外没有别的原因。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呢,纯任自然。

    这个纯任自然,讲的不是大自然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说的是没有所以然而然。所以叫做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没有所以然可言,“道”只是自然,它就是那样的,也就那样了。万事万物,都不能离开自然规律,只能顺应。顺者生,逆者亡,谁也违反不了这个大道的规律。世间一切“道理”,都是在“道”之后的环节中才可以寻得,追到“道”这里,“道”之前就不再有“道理”可寻了。而“道”本身,只是自然。

    悟到这个层次,我们再来看“为众生服务”,此时已不再需要任何道理的支持了;我们可以不需要任何道理地去为众生服务,因为这也纯属自然。我们可以说,企业就是这个样子的。企业为众生服务纯属自然。同时也是社会规律、时代潮流。

    到了这个层次,可以叫做正当信仰了。因为到了这个层次,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动摇了。所以,叫做正当信仰。

    愿大家获得正当信仰。

    老子《道德经》真是功德盖世!

    最后,我们说:并不是有了“为众生服务”的信仰,就马上真的能够“为众生服务”了。因为“为众生服务”是需要有相应能力和相应实力的,并非想通了马上就能做到。但是,可以肯定,有了“为众生服务”的信仰,有利于我们义无反顾地尽快增强真正为众生服务的能力和实力。

    并且,我们还会看到,没有信仰的企业,将是动摇不定的企业。不把“为众生服务”当作企业信仰的企业,是不会办得很长久的企业。

    另外,那些把“金钱”当作信仰的“拜金主义”,实际上是“迷途主义”,谁都没有必要指望他们办成什么大事业。这道理原本就是了了分明的:因为心中没有事业的人,拿再多的钱也做不来善业;心中堆满恶业的人,拿再多的钱给他,他也还是没有事业;心中没有善业的人,拿再多的钱给他,他也要做恶业。。。。。。金钱只是一种工具,怎么能当成信仰呢,怎么能当成一回事呢?

    做小民百姓,似乎可以随波逐流,不要信仰。办企业则不行,办企业一定得有一个正当的信仰。把金钱当作信仰,只会把人生引向了瞎折腾。结果总是过眼烟云。而且这点过眼烟云,也依然是在“大道”的管辖中。君子不可不于此处常怀谨慎之心。

    希望更多的人觉悟为众生真诚服务的道理。
第五章   抱一守中,归真返朴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


   “道”就是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人体得正气,身心健康,长命百岁。

──薛永新    

    企业家是企业的首脑,是企业的生产行为、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决策关健。企业家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是决定 企业命运的“内因”。因此,在讨论现代企业的“企业之道”时,不能不谈谈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的方
面,二是“德”的方面。 “道”的方面主要讨论企业家当应加强、加深对“道”的认识和领悟。“德”的方面,主要是涉及到企业家在体认“大 道”的基础上怎样加强与“道”相吻合的“德”的修养。

    这样的“道德修养”,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中的“道德”含意并不冲突,但二者仍然是有差异的。通常“道德”一词,在生活中代表着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是一些行为规范的集合,以指令性、准则性为其特征,人们无须对其内涵有什么深入的理解,照着去办就行了。而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道德”问题,是更深一个层次、更高一个层次的问题,探讨的是对“道德”的根源的体认、对“道德”的精神实质进行体认、领悟和自觉地归属于这个精神实质的问题。

    简单讲,普通“道德”课题,是要求人们记住遇到某些事情时应当怎么做,而这里谈及的“道德修养”却是要求我们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进而使我们的思想、行为与道德的精神实质达成高度的同一。我理解,这多多少少,或深或浅,是一个在生命过程中展开的课题。它要求我们用生命去对“道”进行体认,而这种体认会落实在生命之中,融入我们生命的一呼一吸、融入我们的心跳和血液、更融入在我们的精神领域之中,变成我们生命内的一种自然;而这时,我们的生命因为体认“大道”而有了改变,所想的、所讲的、所做的,一发出来,无一不是与“道”同源;而我们的生命就因为体认“大道”而具备了如此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我们管它叫做什么呢,就叫着“德”。

    也就是说,悟“道”的生命,自然就具备了“德”。“道”和“德”被老子放在一起谈就是这个道理。“道”是树根,“德”是树上的枝叶花果之全体。“道”无形,但通过有形的事物而发挥,是为“德”。天下万事万物本出于“道”,故天下万事万物本有“德”。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天有天德,地有地德;如此类推,万事万物皆有其道。那么人呢?同样,人背道,则无德;人入道,则自然有德。“道”通过人的生命发扬出来,是“德”;“德”经由人的生命内部反溯至源头,是“道”。

    天道、地道、人道、一切道,统统又归属于大道。大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极,却又可以通过天道、地道、人道、一切道等不同的途径去体察。

    天地无情、无欲、无为、无心,故常不离道而功德圆满。人因有情、有欲、有为、有心,故常不在道而功亏德损。所以,求道求德,还当以无心者(天地)为师。

    古时候的圣人做事,总是出于“无心”。“无心”并不是停止了生命的心智活动。无谓
“无心”,实乃“无私”。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无为”并不是没有任何行为,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没有胡乱的“妄为”一样。风吹来树枝就动了,树叶也摇摇呼应,这是活着的事物的表现,这是“无为”的表现,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没有“行为”,但它的所有“行为”,发自自然,发自对“道”的顺应,这就是“无为”。

    我们的诗人、词人,常常都能看到天地间许多表现着“大道”的景观,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比如“春来草自青”,比如“野渡无人舟自横”等等,都是一派“无心”、“无为”、“无欲”、“无私”的道的景观。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万事万物之中,有很多事物是无须去悟道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事物本身就是“无心”的,它们的生生灭灭,完全一任道的支配,处在道的直接作用中,没有什么间隔。例如树木就是这样,自己没有半点心思,一任自然,春来吐芽开花,红绿满枝头;秋来落叶翻飞,一任秋风绕枯枝,无艾无怨,让种子随风而去,没有选择,也不在乎究竟会怎样。这样的事物举不胜举,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无心、无私、无欲、无为,基至并不抓紧“道”的怀抱,连“道”也不知道,自然很“在道”。

    而人之所以要讲究一个“悟道”,就因为人是“有心”的。人一旦“有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有欲”、“有私”、“有为”,结果总是常常偏离“大道”,常常“背道而驰”,弄得人世间乱哄哄的,自生诸多的烦恼,自生诸多人间不幸,在各种各样的“自作自受”中,败坏了美好人生,断送了美好人生。

    在老子看来,人们要是明白这一点,都自觉地归于“道”的本质,那就好了,人间许多由于“有为”而导致的人为灾难就可以免除了,每一个人作为“道”的产物,也能从“道”的运行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人生的最大利益了。

     然而实际的情形总不是这样。实际的情形是人们常被私欲驱使,被私欲乱了心智,离
“道”的精神越来越远,离天地的精神越来越远,通常都处于“失道”的状态中,所以,这就需要有人来带头觉悟,并把这些觉悟运用于人世的事务和人类社会的管理之中,按照“道”的原则来缔造社会关系,按照“道”的原则来规范人类的行为等等;对这些觉悟的人,老子称他们为“圣人”,所有介入人间社会事务的人,都应当是“圣人”,是对“道”有觉悟的人。

    而当今,对社会事务的实际干预和参与,已不只是体现在政治意味的管理领域;现代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经济生活在人类生活中占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