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2003年第5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诗学文集《诗与真二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文13篇。 
   7月7日,卢沟桥事变。长女思薇出生。 
  8月12日,清晨8点,携眷南下,与朱光潜、沈从文、杨振声、钱端升、金岳霖、张奚若等一批北大、清华的朋友乘火车于深夜两点到达天津。出站时,被日本兵强令举双手检查。在天津呆了近十天,搭乘一艘开往烟台的英国商船离开天津。从烟台乘汽车至潍坊,再乘当天最后一班火车到济南。在济南乘火车到南京,当夜南京被轰炸。后乘英国商船去武汉。(甘少苏、赵志邦等记为7月10日离京。此日期及经过据凌宇《沈从文传》。) 
   
  1938年(35岁) 
  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召开于汉口总商会大礼堂,发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梁宗岱为发起人之一。下午,推举为15名候补理事之一。 
  梁宗岱夫妻回到广东新会。不久带妻女和继母、弟妹们离开新会到广西百色,后独自去桂林。时,田汉也在桂林,前来看望,天大雨,小旅店屋顶漏水,两人在室内打伞谈到天亮。 
  任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授。住重庆北碚黄桷树镇。 
  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梁寒超为广东同乡,往来密切,欲提名梁宗岱当立法委员,每月薪金五百大洋。梁宗岱断然拒绝,反劝梁寒超辞职,二人拍桌争论一夜。后梁寒超找梁宗岱三次,皆碰壁而去,二人从此绝交。 
   
  1940年(37岁) 
  父星波去世。回百色家中主持操办父亲丧事,将父亲留下的生意交侄儿梁传相(大哥的遗腹子)全权管理后回重庆。 
  在寓于重庆北温泉时,用一周时间将“在心底孕育了几年”的十四行诗《我们底幸福在夕阳里红》写出,表现了与沉樱的爱情无比契合的情境。 
   
  1941年(38岁) 
  3月4日,作《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试论中国学术为什么不发达》。 
  3月,收到继母何氏来信,称其侄儿梁传相将家产坐吃山空,几无法维持,要他赶回百色与梁传相分家。梁宗岱与九弟宗巨回到百色。但梁传相始终躲避梁宗岱,不敢与他见面。 
  百色妇女会庆祝三八节筹集资金,由粤剧戏班“铜雀台”演出《午夜盗香妃》等剧,梁宗岱第一次看甘少苏演戏(亦为第一次看地方戏),对其精湛的悲剧性演出大为倾倒。与之谈,知她为新会乡亲,小他13岁,身世可怜,先嫁之夫抽大烟,离婚后被骗嫁于乡下有妻妾的军需钟某(同居而无婚约),受尽折磨。遂起同情之心,亦惜其未能尽展才艺,此后常看其演出,每每写诗词相赠。钟某闻两人有往来,初欲据此以梁宗岱为摇钱树,被甘少苏拒绝后,与青帮串通散播流言中伤梁宗岱,并加剧虐待甘少苏。甘少苏要求离异,钟某要甘少苏出巨金“赎身”,梁宗岱为求甘少苏脱身苦海,安心艺事,设法为之筹足赎身银钱。钟某收到巨款后,纠集恶徒殴打梁宗岱。经地方人士主持公道,甘少苏终得摆脱钟某控制。 
  8月,长篇论文《屈原》由华胥社出版。 
  所译里尔克《罗丹》由正中书局出版。 
  本年,女思清出生。 
   
  1942年(39岁) 
  正月,摆脱钟某控制后,甘少苏大病,被当地豪强所迫离开戏班,孤寂一人,一无所有,无路可走,又感梁宗岱恩同再造,在近一年的交往中亦生深情,遂向梁宗岱表露心迹,提出结婚。梁宗岱答:“现在只好这样了……”甘少苏回忆时说:“在纵情声色、人欲横流的社会里,宗岱抛弃了世俗观念,用艺术审美的眼来鉴别人的品性,从社会的最底层发现了我,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我恢复了人的尊严,走出了苦海,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正月十五,由梁宗巨陪甘少苏先到南宁。梁宗岱在百色与梁传相分家,将生意交给继母何氏和堂弟经营。10天后来南宁。 
  3月,在南宁设酒宴请朋友,宣布与甘少苏结婚的消息。半个月后,安顿好甘少苏,与梁宗巨一起回重庆复旦大学。甘少苏决定从此不再唱戏,以免他人耻笑梁宗岱。 
  梁宗岱与甘少苏在广西南宁登报结婚,沉樱在重庆闻知后,携女思薇、思清离室别居,分居后生子思明。 
  暑假,回南宁。回校时要甘少苏回百色与继母何氏同住。 
  论文《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试论中国学术为什么不发达》发表于昆明西南联大《文学季刊》一卷一期。 
  所译罗曼·罗兰《哥德与悲多汶》由华胥社出版(198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重印)。 
  沉樱带儿女住在重庆市内,梁宗岱对他们颇感内疚,常去看望。 
   
  1943年(40岁) 
  2月,译文集(小说、短剧)《交错集》由华胥社出版。 
  3月,续写《芦笛风》的“蝶恋花”和“鹊踏枝”词。 
  与在复旦大学代课的杨宪益教授成为亲密朋友。杨宪益回忆:“我俩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平时每隔一天,他总要在晚饭后来到我们宿舍,我们一边喝着当地产的烈性酒,一边畅谈在牛津和巴黎留学的日子,畅谈法国诗歌和文学。……当时他身体非常健康,好酒贪杯,还爱追求年轻漂亮的女士。” 
   
  1944年(41岁) 
  国民政府在北碚办译员训练班,为来华抗日的美军解决翻译人员,担任该训练班主任兼教授。 
  朱自清《译诗》(作于1943…1944年,收入《新诗杂话》):“不过最努力于译诗的,还得推梁宗岱先生。他曾将他译的诗汇印成集,用《一切的峰顶》为名,这里面英法德的名作都有一些。近来他又将多年才译成的莎士比亚的商籁发表(《民族文学》),译笔是更精练了。” 
  将1941…1943年所写数十首词作(其中多为赠甘少苏者,许多发表于《广西日报》)结集名《芦笛风》,自费由华胥社印行(附1923…1939年所作十四行诗6首)。 
  10月,《试论直觉与表现辩》发表于重庆《复旦学报》创刊号(第一期文史哲号)。 
  秋,完成北碚译员培训班一个学期授课。 
  冬,以重庆乌烟瘴气、社会黑暗,为摆脱国民党招揽从政的纠缠,辞去复旦大学教职。 
  冒雨乘车返回广西百色,在离桂林70里时汽车刹车失灵翻下山坡,因正坐在车顶,反应快,跳车生还,同行乘客皆丧生。被车上甩出的横铁撞伤腰部,在医院留医一个月方能走动。 
  回百色后,为不让蒋介石知道行踪,不再发表文章,隐于商贾。广西军阀黄旭初(原省主席)曾派人请其出来做官,坚持不见。潜心译著,研究中草药,制药行医,着手整顿父亲遗下的残破家业。 
   
  1945年(42岁) 
  广西前教育厅长、教育家雷沛鸿登门邀请其合办西江学院,收容因战事而失学的青年。遂出钱出力为之奔走,本人捐出巨款,甘少苏亦破例演三晚粤戏为之筹款。担任西江学院教务长兼教授、代理院长。 
  夏,西江学院开学。梁宗岱亲自讲授一年级的英语课。 
  秋,抗战结束。负责将西江学院迁至南宁郊区津头村后,辞去代理院长职务。 
  在南宁西江学院任教职。后因继母去世,回百色奔丧,从此未回西江学院。 
  在百色重新翻译搁置已久的《浮士德》和《蒙田试笔》,并继续研究中草药。立志改变父亲沿用旧医方之路,研制出能与刚问世不久的青霉素、磺胺等西药媲美的中草药新药。与当地名医王和清合作,广向附近草药名医求教,经常入山采集草药,反复试制,人称“神农尝百草”。 
  回百色后,仍与沉樱保持联系,每年汇钱给她。 
   
  1947年(44岁) 
  朱自清《新诗杂话》出版,其中《诗的形式》一文论及新诗格律建设中对外国诗体的试验,特举出陆志韦、徐志摩、闻一多、梁宗岱、卞之琳、冯至六人。 
   
  1949年(46岁) 
  沉樱抗战胜利后已迁居上海。专程去上海,打算接沉樱母子四人来广州生活,被沉樱拒绝。沉樱随哥哥携子女去台湾,从事教书、写作、翻译。 
  11月,广西即将解放,因对国民党失望,亦怕地方陷于“真空”,决定去南宁。刚离百色土匪即上门勒索钱财。在南宁加入迎接解放的队伍。不久回百色。 
  已配制成3种中成药——草油精、绿素酊和宁神,疗效颇好,且无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 
   
  1950年(47岁) 
  4月,开始动工将老铺改为一座4层楼的“太和化工社”,欲批量生产并推广所制草油精、绿素酊等灵药。其举动是对新政府的积极支持,颇得百色专署、军分区支持和银行资助。 
  10月,作为广西省特邀人民代表至南宁出席广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多次发言,当选为广西第一届政协委员。张云逸主席曾挽留在南宁工作;婉谢,回百色。不久张云逸致电百色专署,嘱梁宗岱以省参事名义协助百色当地政府工作。在地方民众及干部中威望很高,各方面负责人常上门共商地方事务大计。 
   
  1951年(48岁) 
  8月,广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卢克永因事来百色,试用绿素酊治疗其久治不愈的慢性肠炎颇有效,邀请梁宗岱带药去省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验。 
  9月17日下午,梁宗岱被捕入狱。当时百色代理地委书记区镇独断专行、盛气凌人,因梁宗岱向其提出意见,对其“不敬”等(他曾向梁宗岱要药治疗“风流病”,梁宗岱说:“这是阎王票!这个人阴险,无论治不治得好他的病,他都要灭口的!”),区镇曾突然召开揭批梁宗岱群众大会,但群众皆敬重梁宗岱,“揭批”无法进行;遂制造伪证、编造“罪证”,以“清匪反霸运动”名义逮捕他,加他以“通匪济匪”、“强奸幼女”、“霸占人妻”、“杀害婴儿”乃至“偷邻居猫”等480多项莫须有的大小“罪名”。 
  12月,胡乔木从北京致电百色地委,要求将梁宗岱送中央处理。翌日,区镇欲先斩后奏,召开地委扩大会议,已三分之二通过将梁宗岱“交群众公审”(时值肃反高潮,一经“群众公审”,必判死刑),因百色专署专员覃延年(兼法院院长)坚决反对而未成。后覃延年及许多维护、帮助梁的干部多被贬职或调职,甚至被开除党籍。 
   
  1953年(50岁) 
  9月,在囹圄中度过50岁生日,处之泰然。 
  广西省、中南局、党中央曾先后派调查组调查,因区镇诸多阻挠,案情迟迟未结。 
   
  1954年(51岁) 
  5月,梁宗岱在监狱中背着看守,花了很长的时间偷偷写了一封长信,私递给甘少苏,再用梁宗岱庶母的名字双挂号寄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志让转呈毛泽东。 
  6月11日,冤案终获平反。梁家因此破产,“太和化工社”倒闭,亲属也有叛离者。此后,梁宗岱一直想写一部《狱中记》。这一段冤案历时两年零九个月,轰动广西,远及港澳,香港盛传梁宗岱瘐死狱中,致令在港文化界友好竞相举行“追悼会”。 
  出狱后赶制并携带药物至南宁广西省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验。 
  9月,甘少苏亦去南宁。梁宗岱全力投入绿素酊的临床实验,想尽快拿出成果,献给国家,然后自己回大学教书。 
   
  1955年(52岁) 
  9月(甘少苏回忆为夏天),卢永克院长去广州党校学习,医药实验遇到许多阻力。 
   
  1956年(53岁) 
  夏,决意离开广西省人民医院,至广州。中山大学外文系新成立法语专业,欲请梁宗岱任教。梁宗岱应聘,很快被评为二级教授兼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课余继续翻译《浮士德》、莎士比亚,同时进行医药实验。身体健壮,行走如飞、臂力过人,常穿短衣裤、白球袜,不认识者常将他当作体育教员。 
  所制“绿素酊”、“草油精”等药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小儿科临床实验两年,被誉为“小儿圣药”。 
  11月,好友、日本诗人草野心平来广州参观,与梁宗岱相聚甚欢。 
  沉樱常有谈家事的信件通过梁宗岱培正时的同学从香港转来。 
   
  1957年(54岁) 
  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广东分会理事(一说为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任理事。当选为广东省第二届政协委员,后连任第三、四届政协委员。 
  续译《蒙田试笔》,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与法国女作家玛塞尔·奥克莱(其丈夫让·普雷沃为著名作家,梁宗岱旅欧时好友,梁译陶潜诗歌即由他审阅。二战时加入法国游击队牺牲)取得联系,经常通信,每年寄去她最喜爱的铁观音茶和两瓶绿素酊。 
   
  1958年(55岁) 
  初春,成为外语系“火烧”的一面“大白旗”。他的“天才教育论”遭到猛烈的批判,不得不作出检讨。在住宅前辟出一块园地养鸡种菜种中草药,养鸡、鹅、鸭竟达七八十只之多;取得经验后,又开始养猪;在“知识分子情况动态”上被斥为“对抗运动”的一个新花招,但依然我行我素。当年的批判文章记载着他七十多个“老子天下第一”的内容,诸如喝酒第一、体育第一、种菜第一、气力第一、制药第一…… 
  10月,随法语专业师生下放广东东莞县麻涌公社,在公社突击队“红星队”参加劳动,“无论抢割、深耕、打禾,均获‘放卫星’的表扬”。作诗《麻涌公社杂咏》四首。 
   
  1959年(56岁) 
  作诗《春来》二首。 
   
  1960年(57岁) 
  至广东惠阳西湖游览,作诗《惠阳西湖小唱》四首。 
   
  1961年(58岁) 
  8月31日,中山大学以陈寅恪夫妇名义设宴款待从四川来探访陈寅恪的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吴宓,陪宴者名单由陈寅恪夫妇拟定,梁宗岱夫妇与冼玉清、刘节夫妇、梁方仲夫妇在被请之列。 
  9月1日,晚,与夫人甘少苏出席中山大学在黑石屋招待所餐厅所设款待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