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2003年第5期-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福东暗恋费穆多年,拿出来的作品看似向费穆致敬,在我看来却相当物是人非。 
  身心交瘁,是费穆时代的特权。到了杨福东时代,身心交瘁则多多少少有点无病呻吟。《陌生天堂》里的柱子陈酒一般沉醉于想象中的病态里。仿佛如果不生病,就会太健康,太健康就会去与社会融和,去走主流路线,或者背离社会走向,与主流路线相抗衡。这两样生活形态也许都不对柱子的胃口。选择前者是同流合污,肯定有违知识分子良心。选择后者又需要相当坚强的体魄和勇气,其实还要有天赋,譬如是个天才、同性恋者、艺术家什么的。柱子都不是,在主流和抗拒主流的时代航程之外,所以他感到自己病了,而且是看不出摸不到痛不痛痒不痒的病,十分类似于郁达夫小说人物的病。只是,毕竟时代大不同了,柱子不只是病着,而且还享用着他的病。在病的低烧中,他舒缓地、半梦地与现实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法定”应该保持的距离,并且因此保全了“内心”那份不敢丢失的距离感——也就是读书人对待现实的态度,也就是怀疑和与怀疑同步的安全感。 
  杨福东坚决而又小心翼翼地在《陌生天堂》中指称出这种“内心”的两大好处:天堂属性和陌生属性。然而,这种好处看似内在,其实比社会的真实来得更遥远、更虚幻、更飘忽。这也正是杨福东镜头语言时而流畅时而羞涩、时而安全时而破败、时而完善时而冲突的合理性所在。 
  有人说,杨福东是那种对世界有梦想的人。我同意。我还认为,杨福东对世界的梦想相当物化,相当具体,可以落实,尤其可以通过影像的手段得以落实。因此,他基本可以算是一个甜蜜的人。他的梦想毕竟可以写在他所迷恋的、已经相当古老的赛璐璐胶片上。那是在人生的此岸可能写作、可能实现的梦想。 
  从12分钟的《后房,嘿,天亮了》到76分钟的《陌生天堂》,杨福东总是用手绘般的、黑白的影像,让人感到甜美。 
  杨福东在精心培育中国电影的享乐主义品质。 


读者来信选登
  三个人 
  编者按:作品一经发表,便已交给了社会,它得接受社会、读者的检验。刊物也一样。读者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是我们工作的最根本评价依据。我们十分欢迎来自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热批评。 
   
  主编先生: 
  你好! 
  《芙蓉》从第四期起举办“‘路桥湘军杯’全国短篇小说擂台大赛”,并配备专家的评论文章,这无疑对提高短篇小说的创作质量、刊物的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团结了作家、作者和读者。我深信,《芙蓉》的知名度也将会越来越高。 
  我想从读者的角度来谈点意见。我读小说,就是品味小说的味道。味道包括两方面:故事和语言。既是小说,就不可无故事,不管淡化故事、“颠覆”故事(那只是写法上的问题),它还是有故事的。故事的味道在于题材是否新颖,思想是否深刻,情节是否感人,人物是否生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语言的味道就在于它的个性化、鲜活化,就在于它有节奏和韵味;切忌小说语言公共化、普泛化、僵硬化。恕我直言,这次六名擂主,虽然都是名家、都有自己的成熟作品,但,却没有成功的作品。也就是说,他们的小说没有很大的味道。我给他们排名如下: 
  1。《捉宝》;2。《行舟》;3。《红色童谣》;4。《在灿烂的阳光下》;5。《明天的策划》;6。《钥匙》。 
  蒋玉珊 
   
  编辑同志: 
  读《芙蓉》2003年2期麦家的小说《黑记》,不得不叫好,不得不令人拍案称绝。这是发于本期篇首的作品,从读者视线进入作品的第一行,就有一股催动读下去的感觉,一口气要读完的感觉。 
  在作者的魔力下,我一口气读完了《黑记》。 
  《黑记》好,好在新,好在深,好在结构与谋篇布局上出人意料。故事的开篇谁都能写出,妙就妙在故事情节悄悄地绕了一个弯,这个弯绕得太神秘了,太动人了,太离奇了,太那个了……而这个弯又是那么的巧,在情理之中。这个弯使我想起爱因斯坦发现宇宙太阳拐弯的光束,想起火箭升空到达一定高度后的弯折。这个弯不是常人能想得起来的。就是这个弯,让这篇《黑记》具有了深度,具有了社会、人性、科学的深度。 
  林达乳房下的一块黑记,就像许多人身体上的黑痣一样,是身体上的一块印记,非常普通,却又非常不同,在小说主人公的发现之下,作者魔幻般的笔调从一个简单的情爱故事叙述起头,而后铺垫,而后引申,而后绕弯、转弯、拐弯,让读者不知不觉地在一种科学哲理般的思辨中,完成整个小说的阅读。这个过程,对人类,对世界,对生存,对环境,对疾病,对欲望,对未来都充满了鞭问与思考。小说的深度就在于此。 
  难得读到这样的小说,能读到这样的小说真是福分。当今许多小说,读后味同嚼蜡,不是故事雷同,就是人物似曾相见,形象树不起来,读者记不住。一篇小说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或人物,或语言,或故事,或情节,或细节,那么,再大吹大擂的作品,也是经不起读者与时间的筛选的。《黑记》能让人记住,少许的几个人物,曲曲弯弯的故事情节,让人读下去了,记住了,并能让人回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更是艺术的征服。 
  生活的本质就是一连串的偶然。作者麦家以偶然相遇的一般故事起笔,带着读者行云流水般的漫步,而后一转,进入一条艺术的大峡谷,苍茫的云海,不尽的云天,沉重而又重叠梯级般的科学理性的阐述,使一部不长的中篇小说推出了一串社会的、科学的、医学的思考。 
  到此,作者本身的负重已推给了读者,推给了未来的科学家、医学家们。《黑记》带给我们的,是社会的印记,是生活的暗示,是生命的符号,是人性的底片,它,还不仅仅是这些。 
  肖正民 
   
  编辑: 
  我是今天在“三联”买的《芙蓉》。六个短篇全看了。个个质量都挺好的。排名如下:1。《行舟》;2。《在灿烂的阳光下》;3。《钥匙》;4。《捉宝》;5。《红色童谣》;6。《明天的策划》。算是开个玩笑,作为读者兼作者,这么做也是对贵刊的尊重。 
  蓝石 
   
  各位编辑老师: 
  …… 
  能在拉萨买到《芙蓉》,确实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而且,今年你们在刊物内加了刊花,并且承诺每稿必复,也让我非常感动。 
  娑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