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传统段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乙:好吧,您既然说你有学问,那我考考你。
甲:行啊!您出题吧。
乙:咱们说八个字儿?
甲:哪八个字儿?
乙:是“天”、“桃”、“林”、“海”、“灯”、“连”、“香”、“八”。
甲:就这么说呀?
乙:不。咱们打每个字里找出三位,谁部谁,上哪儿去:还得在一个朝代;还得哪个字起,哪个字落。
甲:好吧。先听您的。
乙:先说“天”字。“一大念个天。”“天”字怎么写?上边一道的“一”,再加一个“大”字,就念个“天”。“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关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麦城宾了天。”
甲:啊,《走麦城》,《三国》段儿。好!
乙:谁问谁?
甲:这“天”字要是出头儿念“夫”;“天”字底下加个“口”字念“吞”;“天”字上边儿加“竹”字头念“笑”;“天”字上边儿加“宝盖儿”,旁边再加“三点水儿”,那边加一“耳刀”……乙:念什么?
甲:嗯没有这么个字儿。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说“一大念个天。”
乙:谁问谁?
甲:“鹤仙问鹿仙。”
乙:这是古人吗?
甲:唉!斗馍癜瘛防锏暮茁雇勇铮?
乙:问谁呀?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呀?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跨鹤上南天。”
乙:这回说个“桃”字儿。“木兆念个桃。”
甲:谁问谁?
乙:“许褚问张辽。”
甲:还是《三国》上的,问谁?
乙:问“蒋干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相府献寿桃。”
甲:噢,曹操寿日。
乙:您说啦。
甲:“一大念个天。”
乙:“木兆”!
甲:“木兆念个天。”
乙:“桃”!
甲:木头桃。
乙:木头桃?那怎么吃?
甲:“木兆念个桃。”
乙:谁问谁?
甲:“麋鹿问仙鹤。”
乙: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三月三赴蟠桃。”
乙:噢,蟠桃会。这回说“林”。“二木念个林。”
甲:谁问谁?
乙:“张飞问赵云。”
甲:问谁?
乙:“皇嫂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躲避密松林。”
甲:“二木念个林。”
乙:谁问谁?
甲:“鹤神问鹿神。”
乙:怎么又成神啦?
甲:您就甭管啦。
乙: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又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这大脑袋来三次啦!
甲:“赴会紫竹林。”
乙:这回说“海”。“水每念个海。”
甲:谁问谁?
乙:“周瑜问黄盖。”
甲:问谁?
乙:“孔融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少居在北海。”
甲:说“水每念个海。”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崽问鹿崽。”
乙:怎么又“崽”了?
甲: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
乙:您真能找!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您离不开大脑袋啦!上哪儿去啦?
甲:是这个……“漂洋去过海。”
乙:老寿星过海!这回说“灯”。“火丁念个灯。”
甲:谁问谁?
乙:“马岱问孔明。”
甲:问谁?
乙:问“魏延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闯灭七星灯。”
甲:说“火丁念个灯。”
乙:谁问谁?
甲:“鹤童问鹿童。”
乙:您还能找哪!问谁?
甲:乙:问“南极翁哪里去?”
甲:南极子……
乙:行了,您别往下说啦。大脑袋是吧!哪儿去啦?甲:“正月十五去逛灯。”
乙:老寿星还逛灯?这回说“连”。“车走念个连。”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张飞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三马并相连。”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甲:说“车走念个连。”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仙问鹿仙。”
乙:又鹤仙啦?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他这个……“跨鹤上大连。”
乙:这南极翁哪儿全去呀!你这是没词儿啦!说“香”啦。“禾日念个香。”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周郎。”
甲:问谁?
乙:“刘备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甘露寺去降香。”
甲:“禾日念个香。”
乙:谁问谁?
甲:“鹤……”
乙:这回你找不着辙。鹤什么?哼!
甲:“鹤童……”不合辙。“鹤仙……”不行。“禾日念个香,鹤帮问鹿帮。”
乙:怎么又“帮”啦?
甲:哪!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太多啦,长大了都“一帮一帮”的啦。
乙:你真能说!问南极翁是不是?上哪儿去啦?
甲:“西天去烧香。”
乙:行,这回说“八”。“一撇一捺念个八。”
甲:谁问谁?
乙:“曹操问夏侯霸。”
甲:问谁?
乙:问“张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帐下吹喇叭。”
甲:说“一撇一捺念个八。”
乙:谁问谁?
甲:这个……“你奶奶问你妈。”
乙:怎么跑我们家来啦?
甲:拿你家人比古人还不好吗?
乙:行!问的那人也得是我们家人?
甲:当然啦!!“一撇一捺念个八,你奶奶问你妈。”
乙:问谁?
甲:问“你爸爸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河边儿钓王八!”
乙:去你的吧!

暴发户

刘宝瑞述殷文硕整理

在解放前哪
社会风气不好
讲究虚假
以衣帽取人
势利眼
所以即便是穷人
也得装出有钱的样子来
不然就没人理啦有些人爱虚面子
说大话
外表架弄着。夏景天儿走在马路上
腆着肚子
嘴里总叼着根儿牙签儿。让人一看
好象刚打饭馆儿里出来。可就怕碰见熟人
怎么?遇见熟人就得说话
不留神就露馅儿啦。人家一问他

“二哥
您吃了吗?”他一边儿剔牙
一边儿回答
“刚吃完。”“您吃的什么呀?”“冰激凌!”啊?您多咱见过吃冰激凌剔牙的!哎
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
 过去我有家街坊就好虚假
爱面子。本来他是个暴发户财主
可他非要装成多年的老财主。谁要一说他是暴发户

当时就翻脸。只要说他是老财主
能拉到饭馆里请你吃一顿!
有一回
他把我请去了:“宝瑞
你是说相声的
眼界宽
见的多。你看看咱这所房子和屋里的摆设
怎么样?象个老财主了吧?”我一看哪
实在不象
就说了:“我说这话您可别恼
您不象个老财主
一看就知道是个暴发户!”他一听就急了。我说:“您先别起急
这新财主有特点
是‘树矮
房新
画儿不古''
您看门口那几棵门槐
全都这么高。”(比画矮状)“啊
这不刚栽上嘛。”“您这所房子也不老埃”“是啊
我新盖的嘛。”“还是的。再说您这屋里头一张古画都没有
就数那副对子年代最久
才是光绪末年的状元刘春霖的。要想让人看不出来您是暴发户啊
得在门口来四棵大树
屋里头
挂几张古画儿
什么唐伯虎的美人儿啊
米元章的山水儿碍…”他听到这儿乐了:“这好办
你甭管了
我拾掇拾掇
半月以后你再来
保管看不出我是暴发户来。”“好吧。”过了半个月
我又去了。老远一瞧:嗬
门口这四棵大树
两丈多高!走近了一看
不是槐树是松树。后来一打听
是从人家坟地里现挪过来的。好嘛
人家坟地的树
他给搁门口啦!再一看:挺新的房子
都拿煤烟子给熏黑啦
俩大铜门环子
也用烂泥给糊上啦。“?这不是折腾吗?刚要叫门
正赶上他出来

见到我这份儿高兴啊:“你瞧瞧
这回树不矮
房不新了吧?再到屋里看看
咱有几张古画儿。”到屋里我这么一看哪

还真有几张古画儿
这边儿挂着:郑板桥的《竹兰图》
那边儿挂着唐伯虎的《群芳谱》当中间儿挂着一个挑山
是黄公望的《高山流水》

真不含糊啊!挑山的两旁
还挂着一副对子。“这副对子古不古?哎
你先瞧瞧这下款岳飞!”嚄,宋朝的岳飞岳元帅
这副对子年代够可以的啦。仔细一看上下联儿的词儿
我纳闷儿啦。上联儿“革命尚未成功”;下联儿“同志仍须努力”!啊?那是岳飞写的吗?

兵发云南

刘宝瑞述殷文硕整理

这场是单口相声。相声分很多种形式
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大家经常见是俩人说的
那叫对口相声。三、五个人的叫群口相声
十几个人的
化妆相声。二、三十人的
那大概叫相声剧
四、五百人的
那是……听相声!也没有四、五百人一块儿说相声的
那成相声大合唱啦!相声艺术表演上必须精练。可话又说回来了
其他的艺术也得精练
您看
说书、唱戏
要是不精练
书也甭说了
戏也甭演了。有这么句话嘛
叫“说书的嘴
唱戏的腿”
怎么讲呢?就是说:评书演员嘴快
戏曲演员腿快。说书的一说
甭管这件事情多长时间
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算行了。一拍醒木
“秋去东来”
这四个字儿半年过去了
说书的嘴快。唱戏的呢?腿就得快。您看京戏
甭管这地方离这儿几千里几万里
几个人在台上一绕弯儿
就算到了。一员大将带着四个打旗儿的,这员大将一传令:“众将宫
兵发云南去者!”唢呐一吹
这个曲牌叫“三枪”
仓才仓
各龙冬仓
各龙冬依冬乙冬仓令才
仓各来才依各台仓!四个打旗儿的围着这台绕了一个弯儿
又回到原来站的那地方
四个人不动了。这员大将装模做样的还问哪:“我军为何不行?”哎
这不是废话吗?再行掉台下去啦!这儿一回禀:“兵至云南!”哎
这就到啦!您瞧快不快?可也别说
也就得这么快。不这么快
这戏就没法唱了。你说我们这演员演戏演得真实
你再演得真实
也分演到什么地方
演到这个地方
没法真实。这员大将一传令:“众将官
兵发云南去者!”打旗儿的一举旗儿
“嚄”
跟台上的大将一块儿唏哩呼噜都进后台啦
把后台把行头一脱
行李卷儿一打
奔火车站买票,上云南啦!这么演倒是真实啦
可听戏的受得了吗?坐了半天,不见人出来
这位问那位:“哎
老王
这戏还演不演了?”“不知道哇。”正纳着闷儿呢
剧场服务员过来了。二位一想:问问他吧:“同志
这戏散了吗?”“没散。”“没散
怎么半天不见人儿啊?”这服务员还给解释哪:“啊
您没听明白吗?兵发云南去者他们都上云南了!”“啊?真去啦?”“您不知道
我们这儿演员演戏演得真实。”“他真实了
我们怎么办呢?”“那看你们几位想听不想听了
要是不想听
就回家睡觉去;要是想听呢?也好办
跟他们一块儿上车站买票
也上云南吧!”嗐!

搬家

武魁海述胡仲仁记

甲:您在这儿哪?
乙:可不是吗。
甲:成天老说,可真够累的。
乙:也不算累,白天说,晚上休息。
甲:您比我强多了。
乙:您哪?
甲:我是白天说相声,晚上打更。
乙:打更?
甲:啊!夜里一会儿睡不着。
乙:为什么哪?
甲:因为院里街坊吵得太厉害。
乙:噢!您那院里街坊多?
甲:也不多,就三家。我们院里就有三间北房,我住当中间儿,东边儿那间是一个铁匠,西边儿这间是个木匠。白天两个人谁也不干活儿,到夜里十二点,他们打夜作,东边铁匠叮叮当,西边木匠咣咣咣。您说我睡得着吗?
乙:可以跟他们说一说。
甲:我一说,他们说:“我们指着这个吃饭。”我一想啊,说好的是不成了,非得动损狠奸坏。
乙:那你有什么主意呀?
甲:我到房东那儿去一趟,我要不叫他搬家,我姓他那个姓。
乙:别说你呀,人家不欠房钱,房东也不能叫人家搬家。
甲:架不住我给他说坏话呀。
乙:什么人性啊!
甲:没过两天,我上房东老太太那儿去啦:“大妈在家吗?”老太太出来了:“谁呀?”“我”“有事吗?”“有点儿事,我住您这几年的房子一个子儿不欠。”老太太说:“我知道。”“今见我来看看你,我就要搬家啦。”老太太说:“你住着好好的为什么搬家呀?”“其实我也不乐意搬,我怕打罣误官司。”老太太说:“你怕跟谁打罣误官司呀?”“您知道东边那家儿是干什么的呀?”老太太说:“他不是铁匠吗?”“应名儿他是铁匠,黑夜净做炸弹。”
乙:说话可要留德。
甲:留德?他吵得我黑夜睡不着觉你管哪?“西边那个木匠啊,成天净卖白面儿,烟土。”老太太一听:“啊!”“其实我说这话是向着您,一月收俩房钱儿,您不担心吗?”
乙:变着法儿你多长点儿肉好不好?
甲:肉多了走道儿累得慌。老太太说;“你别搬家,我叫他们两家儿搬。”“大娘您别叫他们搬哪!他们两家儿要知道是我跟您说的,他不骂我吗?”老太太说;“我决不说你跟我提的。”“大娘回见吧。”我就回家啦。没过三天还真发生效力啦。
乙:发生什么效力啦?
甲:早晨我正在院里漱口哪,我一看铁匠跟木匠往出归置东西哪,我心说:“这点儿坏没白使。”
乙:这回你可心平气和啦。
甲:“二位怎么不节不年的扫房啊?”“嗳!好容易住得挺投脾气的,又搬啦。”“可是我们也不愿意搬,这里边出了坏啦,说那个铁匠啊,半夜里做炸弹,说我呀,卖白面儿、烟土,据我想,说坏话这个人很远不了。”
乙:你心里难受不难受?
甲:不管你怎么说,你得搬家。我说:“二位搬哪儿去呀?我帮你们搬两趟。”
乙:人家说什么来着?
甲:“行啦!你别受累啦,不远儿呀。”“不远是哪儿呀?”“你看,不远不远的,你还问什么哪?”
乙:那你就别问啦。
甲:不成!我问他到底儿搬到哪儿去!把他问急啦,他说出来啦。
乙:搬哪儿去啦?
甲:“你要问哪,他搬我那屋里去,我搬他那屋里去!”我一听呀,那么……干脆我搬吧!

扒马褂

刘宝瑞侯宝林孙玉奎整理

(甲逗哏乙捧哏丙:腻缝)
乙:这回您二位帮我说一段。
甲:对!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