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2003年第4期-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繁峙,盛产黄金,素有“黄金万两县”之称,而砂河镇,常去五台山的人们对它也许并不陌生,如果你从北京坐火车到五台山进香,一定会在一个叫“五台山站”的小站下车,这个小站的属地就是砂河镇。 
  为了跟踪采访“繁峙矿难”的真相,我曾四次去山西,三次来到砂河,每一次都同住在一家叫作“红珊瑚”的酒店里,这家酒店离“五台山站”只有不到一分钟的路程,后来我们去的次数多了,下了火车都不用集合,自己就拎着包直接到酒店登记自己的房间。 
  “王全全探矿”离砂河镇不远,我们每天采访从“红珊瑚”出来,坐40分钟车就可以到达“义兴寨金矿0号脉”的矿区。所谓“义兴寨金矿0号脉”矿区,表面上看上去就是一片连绵的大山,一座座山脊相夹着一条条山涧,许多富含黄金的矿脉就藏在这一条条山涧下面三四百米深的地方。“王全全探矿”所处的山涧叫孙涧沟,这条山沟没有任何指路标,也就是说没有熟人带路自己找可找不到。 
  2002年6月22日下午两点半,“王全全探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7月初我赶到孙涧沟,这条山沟和爆炸前已经完全是两个样子。 
  据了解由于繁峙县是山西省黄金的主要产地之一,就在“王全全探矿”没有发生特大爆炸之前,仅仅是孙涧沟这么一条小山沟就密布着40多个矿洞,其中33个洞是属于一个叫殷三的总承包人的,那时候孙涧沟到处是红砖垒就的工棚,密密麻麻的,三千多矿工挤住在这里,俨然一个小社会。“王全全探矿”出事后政府很快悉数封闭了四十多个矿洞,所有的工棚也都被推土机推倒,到我们摄制组去实地采访时我还可以看到沟涧两边到处是红砖碎瓦和已经没有了门窗的一口口小窑洞。 
  “繁峙矿难”发生后的三小时繁峙县委、县政府就接到了报告,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的主要领导等很多干部6点多就上了山,一干人马在山上呆了好几个小时,但事后不久县里以正式名义给上级主管部门打了这样的报告,声称此次事故伤亡情况只有2死、4伤。而就在这份报告出台前的22日黄昏到23日凌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孙涧沟上下正在为吊人、运尸忙活得人仰马翻。 
  在我的采访中遇到的亲眼看到“王全全探矿”雨夜运尸体的人也不只田正尧一个。 
  刘唤春,“繁峙矿难”的另一个幸存者,他也是雨夜运尸的见证人,他的堂弟刘唤才也在“繁峙矿难”中失去了生命,那天夜里他是看着他的堂弟被人从井口拽上来,装上车,又拉走了的。 
  那天夜里上山来拉尸体的不是只有王小二一辆白色吉普,还有一辆“皮卡”,拉尸车把人拉走的时候刘唤春还问:“等等,你们要把我的弟弟拉到哪里去?明天我上哪去找他?”穿迷彩服的人没有一个告诉他,矿上主持运尸的人更是用眼睛瞪他:“别乱问,不许问!”那个时候刘唤春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堂弟一旦被拉走就不知在哪里还能见到,天那么黑,雨那么大,矿难发生后对于遇难者家属还有晴天的日子吗?! 
  “繁峙矿难”发生后人们从井下拉出来的尸体不只一个,也不只两个,是几十个,看到这个事实的人并不少,然而繁峙县给上级的报告就说是“2死、4伤”,这个报告是怎么出来的,根据是什么? 
  事实上就在“繁峙矿难”发生后的那天下午6点以前,准确地说是在县委书记和县长上山来的时刻之前,矿上已经知道了这个信息,由总承包人殷三指使、临矿的一个叫杨娃子的工头具体指挥人们紧张地往上吊人,而且已经从井下拉出来了8具矿工尸体。运尸体的工作本来是在下午就可以开始的,但是殷三不知怎么知道了县领导已经往山上来了,他在矿上马上告诉杨娃子:“快,停止吊人,赶快把已经吊上来的死人藏起来!”8具死尸就被草草地藏匿在了离井口很近的一间工棚里。 
  2002年7月5日国家公安部对四个涉嫌在“繁峙矿难”中犯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做出了全国通缉,这四个人中有已经在逃的“义兴寨金矿0号脉”总承包人殷三、“王全全探矿”洞主王全全、工头舒仕斌,还有一个就是事发后参与运尸、遣散幸存矿工的这个杨娃子。 
  不久杨娃子归案后我在看守所里见到了他,我首先要证实的是那天在县里来人前是不是已经有8具矿工尸体被紧急藏在了工棚里? 
  杨娃子说:“是,是藏了8个,殷三叫我干的。” 
  我问:“尸体是怎么放的?那间工棚是什么样的一个房子?” 
  杨娃子说:“那间房子没多大,十来平方米,一半是工人的炕,一半是地,尸体有的放炕上,也有放在地上的,横七竖八。” 
  “当时你们藏尸体有人看到吗?” 
  杨娃子很坦然:“有,有的是人。出事后井口周围围了好多矿工,都看见了,那也没办法。” 
  “那你们这样做就不怕被县里的人发现?” 
  “我们把尸体用被子盖上,把屋子的门关上,当时那房子还没有锁,是现找人用木板把门钉死的,房角有血,也用泥巴给糊上了。” 
  “那矿工呢?他们见了县长、书记不会说?”“殷三叫我找三四个聪明一点的矿工告诉他们上边的人一旦问起死了多少人就说‘死了两个、伤了四个’,其余的矿工我吓唬他们:谁也不许往外讲,如果说了,矿主就只有逃跑,那样,你们谁也拿不着工钱,工人就都被我吓住了。” 
   
  究竟死了多少人? 
   
  三下繁峙,可以说第一次我们摄制组就和繁峙县委联系要求采访县领导,但是正如想象的那样,繁峙县委、县政府一直没有正式同意接受我的采访。没有办法,逮,我还得用在“富源矿难”中使用过的办法,反正我们每天都要去矿上,就守在山上等他们。你县里总得有领导到现场露面吧?我们就一次次在山上守株待兔,所幸,记不得是第几次上山,一位姓王的主管副县长还真让我给扣住了。 
  王副县长面对我们的摄像机十分紧张但无处躲藏,那天他站在山坡,背后就是出了事的矿井。我首先问:“作为主管副县长县里给上级打报告您参与了没有?” 
  王副县长说:“这个事我知道,报告是签发出去了,但是怎么报的,我在上面没有专门做这个事。” 
  这是什么回答呀?给上级打报告,主管副县长怎么会不参与?我没有往死里逼他,因为我判断他当时已经在对我撒谎。 
  “那么当时‘繁峙矿难’出来后您有没有上山?”我转了个话题。 
  他说:“上了,我来了。” 
  “上山后县领导有没有马上组织人下井,去看看到底有多少矿工死伤了?” 
  王副县长面露尴尬:“当时殷三还在,他告诉我们2死4伤。” 
  “他这么说县里就信了?”我追问。 
  王副县长答:“对,就相信了。当时在山上县里的领导也不只我一个人,还有书记和县长。” 
  “但您是主管县长呀?矿井出了事,您为什么不组织人展开调查?比如查查出工记录,看看那天下井的有多少人?活着上来的有多少?” 
  “没有。” 
  “那您怎么能确定殷三说的是实话?又怎么能确定这次事故就是2死4伤?” 
  “没有,都没有,我说了那天在山上的县领导不光我一个,还有书记和县长,他们也没说要下井去看看,我们只是问了问当时在井口的矿工,有三四个矿工也说是2死4伤。”王副县长已经有点急,我却还要往下问而且问话中越来越有火星: 
  “这么说,你们当时在山上的调查就是询问了一些矿工,这就是调查?” 
  王副县长嘴里没了第二句话,脸上、鼻子上都是汗,反复念叨:“那天在山上的县领导不光我一个,还有书记和县长,”用这种说法逼着我别再开口。 
  如果按网上举报人的说法,2002年6月22日,“王全全探矿”下井干活的矿工一共是117人,矿上的工头说那天要赶进度,所以那天下矿的人比往日多。但是工人下井后因为地方小,人挤成了疙瘩施展不开,又上去了20人,这样,在爆炸发生的时候,井下实际正在干活的矿工人数应该是97人,而且中午厨房大师傅往井下送饭也是送的97份,那么事发,除了一些死里逃生的幸存者,从井下吊上来被送进医院救活了的人,井下死于非命的人数用减法就能得出。然而这道“减法”当时县里的诸位大人谁也没有做,是不会做,还是不想做当时人们并不知道。 
  6月22日“繁峙矿难”一发生洞主王全全就吓得撒了丫子;工头舒仕斌下井吊人,也让井下的毒气熏昏被送去了医院,清醒后感到事情不妙拔了输液针头也跑了;殷三和杨娃子事发后不久畏罪潜逃,更重要的是殷三在“矿难”发生后为了掩盖事实真相早已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山后指使人马上将出事矿井的井口二次进行了破坏,致使后来工作组上山也无法下井确切地探知井下到底还有没有遇难矿工,而出事的当天夜里到底从井下吊起了多少具尸体,这些尸体被弄到了什么地方也随着四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的逃跑一时间成了一个难解的谜,这一切的一切让后来插手的人只有心头冒火。 
  2002年7月1日,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6部委组成“繁峙矿难”调查组进驻繁峙,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在介入“繁峙矿难”刑事侦察以后迅速对公安部明令通缉的殷三、王全全、舒仕斌和杨娃子以及在“繁峙矿难”中参与运尸、藏尸、破坏现场等犯罪活动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捕,很快,参与运尸、藏尸、焚尸的王二小等人纷纷落网,警方随后发现了三个埋尸现场和一个焚尸现场,到我们第二次赴繁峙进行采访的时候警方已经确定了在“繁峙矿难”中不幸遇难的矿工人数应该是37人。 
   
  尸体被藏到了哪里? 
   
  “繁峙矿难”总共死亡37名矿工,这和总承包人殷三在爆炸后向县里报告的只有“2死4伤”中间有着巨大的差距。那么为什么殷三要说这种谎话?这种谎话哪里是简简单单搪塞就可以编圆,一旦被揭穿不是显得矿主太幼稚可笑了吗?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殷三明明知道自己在玩儿火,但他仿佛只有硬着头皮玩儿。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幼稚可笑地在玩儿这把大火的并不是只有殷三一个人,其他的人那个时候还藏在幕后,也只能藏在幕后。 
  当然从理论上讲,即使是殷三他也不愿意看到矿上死人,不管他的心是黑的,还是红的。听到爆炸声后殷三立刻安排手下赶快从井下往上吊人,看一看那一天时间的咬合,2点30分“王全全探矿”发生爆炸,6点钟以前部分伤员和8名死者已经被吊到井上,6点30分左右繁峙县委、县政府来人,吊人工作被迫中断,晚上11点多县里的领导下山,吊人工作又继续开始,12点以前王小二接到神秘电话,12点以后至23日凌晨三十几具尸体已经被全部从井下吊出并运下了山。 
  从后来我得到的这份时间备忘表上我可以判断,6月22日下午2点半到6点,殷三等人确实还不知道井下有多少矿工能够在这次事故中被救活,死亡人数到底能上升到多少,而繁峙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出现无疑阻碍了下面本来可以继续进行的救人工作,这就耽误了抢救的时机,一些有可能生还的矿工不排除有人是在这段时间里被“人为”致死。 
  23日天亮前一帮穿迷彩服的壮劳力把三十几具遇难矿工的尸体全部运到了山下,殷三这时也傻了眼。三辆运尸车下山的时候几乎所有遇难矿工的亲属都在询问他们的亲人会被拉到哪里,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我想此时不要说拉尸的人,就是殷三也不知道该把这么多的尸首怎么处理,医院的太平间和火葬场肯定是不能放的,那么这些“人”该被弄到什么地方,怎么“藏”起来呢? 
  直到30日,“繁峙矿难”究竟死了多少人,死了的人究竟被矿主安置到了什么地方始终还是个天机,事情的大白于天下是在30日下午,一个偶然的契机出现。 
  6月23日凌晨,“繁峙矿难”的幸存者已经被包工头连唬带骗“轰”得都离开了“王全全探矿”,遇难矿工的亲属也开始被一拨拨往山下送,有一拨亲属在下山的路上经过了一个离矿上不远的叫碱峪村的村外意外地看到了昨天晚上拉尸体的那辆白色吉普车,白色吉普就停在一个高坝子旁,有人正站在坝子上往下指指点点。一位陕西兰皋县遇难矿工的亲属心里就存了这么个疑问:“诶,这些人站在这干啥?他们会不会把尸体埋在了这里?”6月底兰皋县得知自己县里有二十多名矿工在“繁峙矿难”中丧生遂派出了由县法院副院长储刚带队,两名公安局刑警组成的三人慰问小组来到繁峙,那个亲属见到了自己家里的人,感到可靠了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 
  兰皋县法院副院长储刚当然不会放过这么重要的一个线索,一行人不顾旅途劳顿马上带上这名亲属来到了碱峪村村外,储刚和两名刑警沿着高坝子往下走,还没见到尸体以前就已经闻到了尸臭,刑警们职业的敏感让他们很快认定高坝子下面一定有“情况”,紧跟着三个人下了坝子,辨明了尸臭是来自一条深沟,下去,用树棍儿扒开沟底松动的土层,果然一具尸体的脊背轻易就露了出来…… 
  我第一次去繁峙的时候,储刚他们还没走,我是由储刚他们带着也到了碱峪村村外曾经埋藏矿工的那个高坝子的底下。这个时候被埋的矿工尸体已经被拉走,沟底还有裹尸的蛇皮口袋,上面沉血斑斑,一股恶臭还熏得人想吐。 
  我问储刚:“当时你们是刨了多深的土才见到尸体的?” 
  储刚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三公分,最多三公分!” 
  只用三公分厚的土就算埋了一个人?埋尸者也太心狠了。 
  就在储刚他们找到了第一处埋尸地点的同一天,忻州市公安局也将参与运尸的部分“迷彩服”包括王小二抓到并根据他们的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