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婚-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部分 泸沽湖的传说第10节 沿袭至今的成年礼(4)

    儿童教育    
    初抵泸沽湖,经常看到孩子们成群在玩耍,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当走进母系家庭,又发现家庭中所有成年人是那么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这些母爱、舅爱,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1.摩梭儿童的“必修课”    
    从采集、捕鱼到狩猎,从犁地到管理牲口,都是摩梭儿童们的必修课程。五、六岁的小孩就尾随大人到山脚背柴,到河边采集野菜。居住在湖沼地区的孩子,在秋天还要捞菱角、拾野鸭蛋。成年人撵山,舅舅往往带上自己的外甥,教他们辨认雪地和草地上的动物足迹,从中判断动物的种类、大小和去向。平时,舅舅还耐心地教他们如何下地弩、设套索、挖陷阱、驯育撵山狗。在捕鱼活动中,舅舅也要带上他们,教他们逐步熟悉划独木舟、撒网、钓鱼和叉鱼技术。    
    当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舅舅为了培养年轻一代的犁地能手,专门为孩子们砍制一架小木犁,形制与实用犁架别无二致。孩子们学着成年人的动作,一人在前边学着牛拉犁,一人在中间按压犁辕,一人在后边扶犁。这项活动男女孩子都参加。在碎土、收割、打场等活动中,孩子们也介入其中,一边玩耍,一边学习。    
    为了训练儿童的智力,还有一系列抽象的教育方法。比如在妇女们指导下教小孩抓拐游戏,就是技巧与数学的训练。摩梭人有一种原始计算工具,即利用石子和粮食粒记数。记数时,取大、中、小石子若干,分别代表百位,十位和个位,然后根据石子的多少,计算数字的多少。这种方法为儿童所习见,是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之一。    
    在摩梭人的风俗习惯中,保留了不少氏族制度的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绳,迄今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每个人从能记事的时候起,就经常受到传统风俗的熏陶。老人们经常讲述氏族的历史,教育儿童注意区别对待男女老幼。对老人要尊敬,在路上与老人相遇,儿童要让路;在室内落坐,要请老人坐上席;吃饭时要先把饭菜端给老人。    
    小孩要懂得爱惜母系家族的财产,不能私自动用,拿别人的东西是可耻的事。吃饭时,家庭成员盘坐在下火塘周围,等候主妇分食。就是两三岁的孩子,也不能抢吃。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尊重主妇分食的习惯。    
    摩梭人很注意对孩子的体育和军事训练。摔跤是男孩子的主要游戏之一。拉弓射箭,用火枪射击,在狩猎中就逐渐学会了。在儿童游戏中,还保留了两种投掷活动:一种是掷坑,另一种是甩石球。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儿童的灵敏和耐力,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的精神,为成年后参加生产和军事活动准备条件。    
    2。摩梭儿童的游戏    
    摩梭孩子很喜欢游戏。无论是春天或冬天,经常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村口,在草海边做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    
    (1)“路地”,即抓子。过去用猪、羊拐,现在用小石子。参加者两三个、四五个不等。有男有女,但老人不能玩。在他们看来,老人玩这种游戏会挨冰雹。抓子的方法很多,比较流行的是,在地上排好7个石子,先将第一个子丢在空中,然后在抓地上的石子,再把空中的石子接住,以手中的石子多为胜。当手中握有较多石子时,又全部掷向空中,然后以手背接住,也以多为胜。    
    (2)“帕地”,即踢毽子。毽子以玉米须做成,后来也用铜钱与麻、鸡毛扎毽。在过年期间最盛行踢毽。    
    (3)“阿斤窝斤”,简称跳木板,即跳过来跳过去的意思。玩具是一根四、五米长的木板,中央以木桩支起,木板两端各站一人,一人在上,一人在下,彼此交替。男女小孩都可玩耍。    
    (4)“秋千”,与汉族秋千一样,先搭一木架,架上系绳,少年坐在绳上前后摆动,以高为美,互相比赛。    
    (5)“都刻”,即投坑。先挖一小坑,在两米远处投掷石片或铜钱,每人先掷一次,以石片距坑的距离远近排先后名次。在名次排好后,第二次往坑内投掷,以入坑者为胜。后进者,再以瓦片击之,以打中者为胜。以男孩玩耍为主。    
    (6)玩“打米”,即玩弓箭。以木为弧,拴线为弦,削竹为箭。男孩从小习箭,以树支为靶子。    
    (7)抱“么么”,即抱布娃娃。有的是背在身上,认为娃娃是背者的妹妹。布娃娃由母亲缝制,交给小女孩玩耍。    
    (8)吹“修力”,即吹竹筒。玩具是一段竹筒,长12厘米,直径2厘米,中间皆空,一头含在嘴里吹,发出单调的声音。以男孩玩耍为主。    
    (9)滚竹圈。玩具有一个竹圈,直径80厘米,先将其滚动起来,后持一木叉,不断推动竹圈滚动,这是男孩的玩具。    
    (10)打水漂。这是沿海小孩的游戏,他们多在海边选择一石片,以薄为宜,斜身投向水面,石片与水面平行而飞,看石片在水上能漂击几次。    
    (11)“那那比”,即藏猫猫。一群小孩玩耍,先有一人躲起来,别的小孩寻找,被找着者为输,可唱歌,找不到者为败。    
    (12)抱鸡蛋。选一人为母鸡,俯卧地上,胸前抱三个石头为蛋,别的小孩来摸蛋,借机偷走。母鸡双手护蛋,二足踢对方,谁被踢中为败,母鸡由败者代替。    
    另外,还有鹰捉小鸡、摔跤、跳高、赛船、游泳之类的游戏。    
    这些游戏,许多是来自生产劳动,是对成年劳动的模仿。与男女分工相适应,小孩的游戏也是男女区别的。正是少年的这些游戏,才传播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成长。    
    摩梭人婴儿满月后,因为母亲要劳动,即由祖母照料。小孩会走路以后,就在祖母身边玩耍。五、六岁以后,成年人才开始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当地民谚说得好:“小罐好盛酒,小孩最听话。”    
    3.长者为师    
    泸沽湖过去没有学校,家族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场所,长辈、兄姐就是老师。在母系制条件下,儿童不是生母的私人财产。除哺乳期外,小孩都生活在公共住宅内,由年迈的祖母照顾,所有母系家族的成年人对儿童都负有教育责任。    
    在儿童教育上,舅舅是一个重要角色。一般说来,母亲更侧重教育女儿,舅舅不大过问外甥女的事,而对外甥则倍加关注。他们是男孩最亲近的男子。男人必须掌握的有关生产技术,诸如农业、放牧、赶马、纺织以及木工活,通常总是由舅舅传给外甥。孩子们也十分尊敬舅舅。当地流传的民谚说:“男亲舅大,女亲娘大”,“不能往锅庄上吐痰,不准在舅舅面前说坏话”。一次,我借宿在木里县利家嘴村摩梭家中,发现舅祖正在拿一个破手电筒当照相机,为他的甥女的孩子们照相,老人那样诙谐,孩子们却极为认真。舅舅与儿童的亲密关系,与生父对子女的痛痒不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的母亲和舅舅,他们的性格、品质和生产技艺对子女具有重大的影响。母亲善于管理家务和纺织,女儿很可能也是一个持家能手。舅舅是一位出色的猎人,在他的外甥中往往也会出现一、两名高超的猎手。母传女,舅传甥,这是母系制下知识传授的基本渠道。    
    摩梭人对儿童极为爱护。他们主张耐心的教育,反对粗暴的打骂。即便偶尔责骂孩子,所用词汇和口气也较温和,比如说些“不害臊的”、“调皮的家伙”之类的话,不会用粗野的词句。


第一部分 泸沽湖的传说第11节 湖畔情歌(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隐私,对于摩梭人来说,走婚是公开的秘密,但某人与谁走婚,有多少走婚对象,以及走婚中所发生的纠葛,就不愿公开了。这是调查走婚难点之一。建国后有些人极力推行婚改,把摩梭人整怕了,上边人一下来,他们就以为是婚改工作队来了,就连对我们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对我们敬而远之,即使有交锋,也是谈一不谈二,真真假假,让你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于是,我们只好把走婚调查放在后边,先调查物质文化和家族谱系。    
    在调查中发现,摩梭人善于唱情歌,但不在光天化日下唱,而是交朋友时唱。当然,在同性人聚会时也可以唱,这既是学习机会,又是一种娱乐活动。我们抓住这一特点,每天晚上都召集一群姑娘,到我们的住地唱歌。说来很奇怪,姑娘在唱,小伙子则避而远之。就这样,在令人陶醉的月光下,念一段情歌,翻译一段,久而久之,搜集了几千首情歌。在这里选择一些,作为我们认识走婚生活的引子。    
    (一)追求异性    
    1。女追男    
    举行过成年仪式的少女,逐渐加入到社交活动中去了。他们在劳动、节庆、娱乐活动和野外劳动中,可以通过唱歌结交朋友,有时还表现得相当主动。    
    两个水井不在一起,但是水源只有一个。    
    同阿注在一起,我无比欢乐。    
    白天吃一井水,晚上用一个枕头。    
    一个标致的男子汉,我不接触一下太遗憾。    
    你在我家转三圈,不知爱不爱我。    
    不找男阿注怎么行,我们家已快没人了。    
    我不想他还好点,一想起来心就碎了。    
    好心的中间人,我要以菜饭相谢。    
    男子是鹭鸶,他又落到其他地方了。    
    我好你好不用夸,家里的镜子可照明。    
    金雀银雀,我俩永远在一起。    
    2。男追女    
    少年男子,一般到十七、十八岁开始结交异性,除在公共场合交谈外,在村外和山林则多以唱歌的形式追求女性,有时公开提出结交阿注。    
    你是美丽的悬崖,但没有绿树陪衬。    
    树是从两处生长的,越长越合拢在一起。    
    我要摘天上的星星,但是白云不能为桥。    
    我爬了三座大山,没有一个女人陪伴我。    
    我是天上的雄鹰,在选择美好的土地。    
    山上有许多花朵,我究竟采哪一朵。    
    山上青松呀,没风就发出声响。    
    我们有前世姻缘,会时常相会在一起。    
    我是牛奶你是水,牛奶无水不成酥油。    
    金雀银雀,我俩永远吃在一起。    
    我刚刚十五岁,没有阿注也忧愁。    
    树正在生长,不能与老树打交道。    
    我俩出去居住,可惜女人年龄太小了。    
    给我找一个老头,如同把我丢在水。    
    你虽然年纪大了,只要有礼物就好说。    
    你家的红枣树,经不住三天霜就谢了。    
    你说你年轻漂亮,可已生了三个娃娃。    
    (二)走婚的阿注    
    建立阿注关系的基础,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繁衍后代所需。另外,也比较讲究感情,虽然有些阿注关系短至一、二年,但只要感情好,长者一、二十年都不乏其例。可见,感情的因素还起重要作用。    
    阿注之间没有经济的制约,因而阿注关系并不牢固,一旦感情破裂,或者有第三者介入,或者一方外出未归,另一方即可寻找新的阿注。所以,阿注关系经常变动,尤其是青年人,朝三暮四,一年内几易阿注。一个人在一生中平均都有七、八个阿注,少数人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阿注。    
    你说的三句话,我死了也不忘却。    
    只要你一言为定,我永远不会变心。    
    青年不转左所海,就没有欢乐。    
    风雨交加不可怕,狂风也吹不散我们。    
    不怕你家里人,就怕你另找阿注。    
    你喜欢我就该常来,另找别人就不好了。    
    你找了许多阿注,把经过都告诉我吧。    
    你找我的阿注,你不羞我可羞。    
    有了妻子的男子,我可不愿接待了。    
    她虽没养活过我,我也愿伺候她。    
    全村都让你转完了,小心你的手和脚。    
    你假装想念我,心里却想另一个人。    
    你不要站在十字路,四处张望其他人。    
    三年不见,三句话还在。    
    我们相亲相爱,在大海中同舟共济。    
    我们家的门是开着的,谁来谁走都欢迎。    
    满山遍野有鲜花,我要找个称心人。    
    我的阿注不是长朋友,他是临时来玩玩。    
    我像水中的鱼,清水来一次高兴一次。    
    男人又找阿注了,我才不管他呢。    
    阿注带到坐房的羊毡,现在可以拿走了。    
    你丢我一个又找一个,原来是一个没牙的人。    
    天上的雨降不完,世上的男人多得很。    
    我要找许多阿注,决不落在后边。    
    年轻时要多找阿注,年纪大就老实多了。    
    走十个地方,就有十个阿注。    
    你要有三个姑娘,都是我的女阿注。    
    男人出远门了,我又想找一个新阿注。    
    合适的骑马,不合适的骑竹杆。    
    比你好的没有,同你一样的人很多。    
    你来一次就不来了,我不再想理睬你。    
    你找我的阿注,我也找你的阿注。    
    老鹰天上飞,哪里好来哪里落。    
    我的妈妈舅舅都死了,我是花也凋谢了。    
    两朵花开在一起,一朵开来一朵谢。    
    树叶以东瓜为美,可是东瓜心爱生虫。    
    金雀银雀相配,喝水在一起尾巴不一样。    
    清水一边流,混水一边淌;你走你的路,我会我的友。


第一部分 泸沽湖的传说第12节 湖畔情歌(2)

    (三)感情与礼物    
    选择什么人为阿注,是有一定标准的。一般总是要求对方人才好,能干,老实,有时要经过多方面了解才能确定阿注关系,所以,建立阿注关系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起初,阿注之间仅有简单的赠送纪念品的风气。伴随当地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