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711-千面网虫-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正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最大便利。一点儿不夸张,什么人都可以为网络所接受,也许在现实世界里不能容忍、不能接受的怪才,在网络世界里却能成为名人。    
    今年的某日,笔者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曾被推荐为千龙新闻网,首届中文网络辩论赛的十大辩手之一的朱海军,于本月11日猝然辞世了。    
    各论坛网友纷纷在网上自发悼念朱海军。    
    朱海军大概猝死于9月11日傍晚前后。朱海军的网上记录,最后的发贴时间是11日凌晨1点43分,《中青论坛青年话题》。11日上午,朱海军还往家里打了电话。11日是星期一,12日,公司发现朱海军没来上班。13日向警方报案。后在朱海军深圳寓所发现他的尸体。    
    据朱海军同事说,法医已经鉴定,死因大致是心脏疾病。因为如果不是病得太急,朱海军应该会有开门求救的时间。而笔者拨通朱海军在洛阳老家的电话,证实此事时,从朱夫人处获知,朱海军的死因也可能与食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朱海军9月3日曾因病住院,诊断为肠炎。    
    朱海军是河南洛阳人,生于1967年4月,199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学当过语文教师,后辞职前往深圳成了深圳海之源实业有限公司一个图书营销分公司的文字总监和首席作家。    
    1998年底开始接触因特网,在电子刊物《西湖评论》上发表文章宣传其人类进化新理论,同时也发表别的方面的书评和杂文。因与现居美国的生物化学博士、进化论科普作家方舟子的网上交锋而在网上名声大噪。在网上发表过数百万字的文章,挑起多场网上论战,例如著名的围绕秦桧的网上论战。朱海军狂傲不羁的个性决定了只要有朱海军在的论坛,就必然硝烟弥漫。在千龙网上发表过的两篇文章:《驳何新反进步的历史观论和反文明的网络观》和《我对人民代表吴青的严厉谴责》,曾引起关注。    
    引自《北京晚报》”    
    相信真正的网虫都会记住朱海军这位网络奇才,几乎每次网上论战都有他的身影和犀利而尖锐的笔锋。但现实社会中又会有几个人知道朱海军是何许人也呢?他在现实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说位置并不准确,至少他张狂和乖张的个性是很难在现实社会中太过显露的。但在无拘无束的网络世界里他声名显赫,如果朱海军还能再活几年的话,他的名声也许就能跳出网络,走向现实了。    
    笔者着实在为人类庆幸,网络的诞生使传统媒体失去了统治和独裁的地位,在网络上没有谁可以控制人们的言论和创造力。    
    2500年前,以色列人每有重大决定就在广场上召集各部落的人聚会,在会上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就是西方议会制度的前身。现在的欧美所谓民主制度已经和那时的议会制相差甚远了,它已经蜕变成了金钱的搏杀场。但网络的出现的确是给人类又建造了一座可以畅所欲言的新广场,在这里任何人都一吐心曲。即使你在开玩笑、即使你在胡说八道,即使只是无聊的发泄,即使被人骂为狗屁不是。但人们终于有了自己说话的地方,当年秋菊要有台电脑还用得着东跑西颠的打官司,一个e…mail就发进国务院了,要不写篇帖子粘BBS上,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看他还敢不给你的说法?


《千面网虫》 网虫与蛀虫的故事传统的尴尬(2)

    小虫子就是网络中成长起来的文学作者。他是笔者的朋友,最近听说他那本网络文学的集子已经开印了,人家已经堂堂正正地称自己是作家了。笔者真替他高兴,同时也非常钦佩他数年如一日的网络创作。    
    小虫子今年二十六岁,哈尔滨人,从小他就喜欢文学创作,但繁重的学业以及在出版界毫无背景的现实使他只能在暗地里苦苦练笔却一直不得施展,文笔一练就是十来年,功底很好。后来他在吉林市上的大学,97年毕业的时候小虫子直接来了北京。    
    他是学市场经济管理的,到北京后在广告公司里做了市场调查。    
    广告公司的待遇高,人也比较自由。因为要做市场调查,接触网络的机会特别多。久而久之,小虫子对网络的兴趣达到了迷恋的程度,反正用公司的电脑上网不花自己的钱。小虫子平时的工作、交流、娱乐、创作几乎都是网上进行的。实际上“小虫子”这个外号也是那时叫开的,当然他可没那么多闲心在网上陪别人聊天。因为他在网上折腾了一段时间,就发现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创作的地方。    
    于是在小虫子在工作之余开始了网络文学的创作。    
    所谓网络文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写起来随心所欲,不受文法、修辞的限制、章节的拖累,不用与编辑们商榷,为市场前景费心。于是网络文学中出现了许多另类作品,或者可以说网络也许是文学创作的实验室。    
    听说笔者要写关于网虫的书,小虫子立刻拿来几个作品,说是要读者们看看网络文学的水平。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小虫子的作品吧:    
    心情故事之一    
    重逢的错误    
    我一直在担心,要是再碰上她该怎么办?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可天地造化,谁知道老天爷会怎么安排。    
    (乱纷纷的街道、人们千篇一律的面孔,轰鸣而过的列车)    
    我们是初中同学,三年的同桌,可关系却一直磕磕绊绊。那时的少男少女比较痴呆,相互有了好感后竟认为对方是洪水猛兽,不是有意接近而是变着法地捉弄对方。    
    (男孩上课时偷偷摸摸地把女孩的辫子栓在椅子背上,下课了女孩站起时,辫子把椅子拽倒。男孩得意的表情。再次上课时,男孩从外面跑进来,一屁股坐到位子上他咧着嘴腾地跳起来,从屁股上扣下一个按钉。女孩用眼角瞟了他一眼)    
    还没毕业她就走了,因为她的户口没在城里,是借读生。我没去送她,我知道自己是没有勇气,看着那在人群渐渐远去的身影,我清楚地感到自己的某一部分也随着那身影走远了。    
    (男孩一边在窗口看,一边扯自己的头发,女孩在人群中回过头来向楼上看,四目相视,男孩把头低下了)    
    此后我上了高中、大学,然后像所有人一样的参加工作了。一晃十年过去了,看着哥们儿、同学一个个地结婚生子,我心里怪不是滋味的。可没办法,谁让我的女朋友像割韭菜似的,收一茬丢一茬,一茬不如一茬呢。    
    (朋友结婚生子的场面,长大了的男孩在一旁尴尬地笑着)    
    有时候我就独自跑到公园去。初三那年我壮着胆子给她写了张纸条,约她到公园去玩儿。我不敢奢望她会来,可在公园门口看见她时,我笑得大牙都茈出来了,可她看到我后居然用共产主义道理开导了我一顿。看着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放得开,真是羡慕!    
    (独自在公园转悠,几对少男少女嘻嘻哈哈、亲亲热热地在他面前走过)    
    那一年我去天津出差,回来的时候坐的是辆慢车。到一个小站的时候,车坏了。我只好下来等下趟,倒霉的是下趟车也坏了。本来很幽静的小站,立刻人声鼎沸了。我闲得无聊就坐在站台的台阶上数人们的腿,逐渐思绪变得模糊,眼皮也睁不开了。忽然我似乎觉得有个人在眼前停了一下,那是两条女人的腿,成熟而健康。恍惚中我产生了股异样的感觉,竟感到那腿有些似曾相识。等我驱散倦意时那腿的主人已经消失在人群里了,我努力找了找,最终一无所获。    
    (男孩上车时茫然四顾,最后一个才踏上车门台阶。他毫无目的地又回了一下头,顿时惊呆了。初恋情人就站在身后看着他。男孩使劲揉了揉眼睛,他傻笑着接过她的包,两人上车后就在车门处默默对视着,窗外的田野、村庄疾驰而过)    
    “你,你结婚了吗?”男的问。    
    “你说呢?”女的笑着挠挠鼻子。    
    (又是沉默)    
    “同学们都好吗?”女的问    
    “什么样的都有,大张吸毒进去了。老臭和李萍结婚了,还生了个儿子呢。当时老师为这事还要给他们俩处分呢…”    
    “你呢?”    
    男孩默默望着窗外,列车轰鸣。一排排树木急速地向后倒去。“如果眼前总有一个参照物,无论你怎么跑都是原地打转。”他把手伸过去,手指相碰时,两个人眼里都出现了泪花。    
    她在北京、天津之间的一座小城当医生,当晚我就和她一起回小城了。    
    (黑夜的街道上空无一人,风很大。男孩和情人牵着手在街上走。忽然他把她紧紧搂在怀里,风把路灯吹得直晃悠)    
    那阵子我像一只发现了稻草人秘密的小鸟一样快乐,正像歌里唱的“茫茫人海,终生寻找,一吸尚存就别说找不到”。我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于是傻玩儿疯跑,带着她四六城地瞎转悠。可我说不清,为什么她总是无缘无故地发呆,逗她开心时竟发现那笑容竟有些勉强。    
    (长城、故宫、公园里的相聚)    
    终于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她已经结婚了。    
    (男孩在情人家发现了她的结婚照)    
    “他在哪儿?他是谁?”主人公抓住她,声嘶力竭。    
    “他在南方,与你有关系吗?这十年来你在干什么在?你找过我吗?你有什么权利干涉我的生活?”情人甩开他的手    
    (然后是长久的对峙)    
    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无意中成了招人讨厌的第三者,可该怎么办呢?


《千面网虫》 网虫与蛀虫的故事传统的尴尬(3)

    (男孩在街上茫无目的的转,忽然他在一家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串非常漂亮的翠绿色的石制风铃)    
    (他把风铃送到情人的家,情人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两个人无聊地坐着。许久。最后男孩起身走了)    
    (当他在楼下寂寥地点上一支烟时,忽然发现楼上的阳台上伸出一只手,高举着一串翠绿的风铃,阳光下的风铃迎风而动,丁冬的悦耳之音久久回响)    
    她摇响风铃的时候,我感到一股说不出的情感在我心里打了个结。我终于知道人生就是阳光下的风铃,几个闪亮的东西串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    
    从那时起我已各种方式劝她离婚。可她总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男孩在电话里,电脑上、要么当面与情人争吵的样子)    
    终于有一次    
    (男孩去找情人,在楼下看到情人从一辆高级轿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个四十多岁的男的,那就是照片上的人。他们一起上了楼。主人公躲在角落里咬着嘴唇,扯着头发。)    
    有人说重逢就意味着犯错误,而错误往往刻骨铭心。她好象找过我,可强烈的醋意让我无法再接受这段感情。    
    从此我再没见过她,虽然还时常想起来,可那已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了。现在我已经娶了妻,生活很好。我也能理解她当时难以割舍的感觉了,可将来我要是再碰是她该怎么办呢,其实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谁知道老天爷是怎么安排的。    
    小虫子把这篇文章拿来给笔者看时,笔者看了两遍才明白。“这是什么文章?”笔者笑着问他。    
    “你觉得它像什么?”小虫子挑战似的盯着笔者,他的眼里充满自信和期待。    
    “像剧本,也像散文。”笔者试着说。    
    “剧本写法,散文风骨。”小虫子使劲拍了笔者一下。    
    “手法和文笔都挺漂亮的,可你为什么不向报社投稿呢?”笔者觉得小虫子的文笔已经相当不错了,报纸上的大部分作者的文笔还不如他呢。    
    没想到,小虫子听了这话,脸色立刻就跟冬天的门帘子似的“呱嗒”就撂下来了:“以前我投过几百篇稿,可从来没人理过我的茬儿。”    
    笔者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种经历是每一个大小文人都经历过的,那是种无法启齿的痛。“可在网上都是白写,这么多心血有人看吗?”笔者总认为,网络空间太大,除非知道地方,否则要找一篇文章简直比登天都难。    
    “我一天能写4、5篇文章。先留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然后复制一份贴到大网站的BBS上。告诉你,哥们儿的作品点击率和浏览率还是很高的。”小虫子说。    
    笔者没再说什么,后来上网时多留了点儿神,果然在网上看见了小虫子的作品。但网络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他说一天能写几个文章,可笔者常常一个星期也看不到一篇,看来如果不是笔者留心找的话,半年也看不到一篇,除非上小虫子的个人网页。    
    今年小虫子不知在哪家庙烧香灵验了,好运当头!    
    小虫子的确是非常高产的作者,笔者上过他的个人网页,小虫子的最高记录是一天内在网上发表5篇文章,而且题材多样、涉猎面极广。他一会儿在在时势频道上大骂李登辉,一会儿又在影视频道评论评论影星们无聊的品行,偶尔几篇言情小散文,又能让他在女性网站里掀起一小股涟漪。    
    今年六月份的时候,突然有一家出版社在网上给他发了帖子,急急忙忙地想要和小虫子见面,最让小虫子吃惊的是在出版社的帖子后面,已经看到有5、6个人冒充他了。    
    他哭笑不得,费了不少心思才让出版社相信自己才是真的小虫子。    
    后来出版社的编辑和小虫子见了面,他们说,准备编一本网络文学的集子。已经看上了小虫子的7、8篇文章,问他能不能出版。小虫子自然求之不得,当场就和出版社签了合同。编辑答应他,以后有文章课题直接寄给他们,这回的稿费是千字60块。    
    当天晚上小虫子找到笔者,毫无理由地喝多了。回家时在路上,他扶着笔者的肩道,“老哥,我从8岁写到现在,从哈尔滨写到北京,一直是野路子,从来没想到有人能给我出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