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775年中国盛衰之交-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宗皇帝迁居甘露殿后,心情更加忧郁。这时玄宗和高力士都已是70多岁的垂垂老翁了,他们终日无所事事,郁郁寡欢。时隔不久,玄宗的几个亲信也相继遭到了贬黜。上元元年(760年)七月二十三日,有制下达,称高力士潜通逆党,心怀异志,本当就戳,念其久侍帷幄,颇效勤劳,免其一死,除籍,长流巫州(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此时,高力士正患疟疾,接到谪制后,对李辅国说:“我早该死了,只是因为圣上仁慈怜悯才苟活至今。我请求再拜见一下太上皇的龙颜,那样我即使死了也心无遗憾了。”李辅国当然没有同意。

  [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巫州后,无可奈何下,只得带着满腹的凄凉来到巫州。巫地多荠,但不食。高力士感伤而赋诗云:“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这首诗既感慨了时世的巨大变化,又抒发他虽被贬流,但对玄宗的忠诚却没有丝毫改变的心意。宝应元年(762年)三月,有诏书颁行天下:流人一律放还。随即玄宗、肃宗相继去世。太子李豫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的拥立下登基,是为代宗。六月,“二圣”的遗诏传至巫州,高力士闻知“二圣”的死讯,呼天叩地,哭得死去活来。他为“二圣”持丧,由于悲痛过度,忧伤成疾。七月,高力士离开巫州返京。八月,行至郎州(今湖南常德),病情加重。高力士对身边的人说:“我已年近八十,可谓长寿了,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也可谓显贵了,一切我都无遗憾。所恨的是'二圣'仙去,我竟无缘一见圣容。我这个孤苦游魂,到何处寻找我的依靠呢?”言毕,泪如雨下。闻者无不心酸落泪。八月十八日,高力士病死于朗州龙兴寺,时年79岁。代宗念高力士是数朝老臣,护卫先帝有功,诏令恢复高力士原有官职,追赠广州都督,由皇家出面操办丧礼,并陪葬于玄宗泰陵,“没而不朽”。高力士生前未能见玄宗最后一面,死后却得以长伴玄宗于地下,如果九泉有知,也应该不会再有遗憾了。高力士在唐宫廷中长达60年,参与了多起重大历史事件,并对局势产生过极大的影响。纵观高力士一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他更多的是在努力做一名谨小慎微的忠于皇帝的忠臣,并非专权祸国、颠倒善恶的奸臣。]

  玄宗另一亲信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剩下玄宗单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只影单,极为凄凉。因为心中悲痛,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他常常想:如果不是755年那场变乱,他们也不会生死相离。4年多来,他没有一刻停止过对杨贵妃的思念,希望能在梦中相见,但始终杳杳不见她的倩影。朝思暮想下,形神憔悴。

  迁居事件发生后,李辅国与六军大将,穿素色衣服向肃宗请罪。肃宗说:“卿等防微杜渐,是为安定社稷,有什么可惧怕的?”不但没有责怪李辅国矫诏,反倒对他大加抚慰。之后,肃宗另选宫女宦官百余人,后宫百余人,以备西内宫扫除之事。并令万安、威宜二公主(都是玄宗的女儿,肃宗的妹妹)侍候玄宗衣食。玄宗心情不快,便不吃荤不进食。加上怀念往日的尊荣,目睹眼前的凄凉,伤感叹息,愁苦郁闷,渐渐成病。肃宗开头几天还亲自去请安,后来自己也身体欠安,只打发人去问候。对此,玄宗也无话可说。做父亲的不行为父之道,又靠什么去端正家风?

  之后,玄宗的大部分光阴都是静坐在宫中,老态龙钟,心如死水,生命在无边的寂寞中已渐渐麻木。他偶尔还会想起来他所填的那首名叫《好时光》的词: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回首前尘往事,他的好时光可还真不少。杨贵妃不就是倾国貌,嫁取了他这个有情郎么?如果不是安史之乱,他的好时光应该还会继续吧?大唐的好时光应该还会继续吧?

  根据记载,玄宗临死前只是不住吟诵这几句诗:“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世中。”(《开元天宝遗事十种》)这是唐诗人梁锽所作的《傀儡吟》,显然,太上皇的心早已如枯槁。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玄宗在极度郁闷与愧恨中溘然逝世,终年78岁,庙号玄宗。死前的一天,他还吹了几声紫玉笛,声调极其悲凉,然后命令名叫宫爱的宫女为他沐浴更衣,卧于床上。当晚,他在室内还传出笑声。第二天黎明,宫爱进入卧房,玄宗已经双目紧闭,四肢僵硬而死。

  作为唐代在位最久的皇帝,玄宗统治时期曾锐意改革,使唐朝进入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后期骄惰怠政,奢侈淫靡,酿成了天宝之乱,从明主堕落为昏君,正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对玄宗来说,最痛心的有两大恨事,一是杨贵妃之死;二是老来晚景凄凉。历来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皇室中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间权势利害的悲惨斗争,真是集人世间悲剧的大总汇。可叹,政治与权力压倒了伦理!不光唐朝皇室中有这些骨肉相残的恩恩怨怨,就连官宦人家也不少见:安禄山便是被儿子安亲绪所杀,而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所杀。

  玄宗死后葬于金粟山泰陵(在今陕西蒲城县境),庙号玄宗。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幽远”。《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年,肃宗病死(有野史记载,肃宗为李辅国所气死)。此时,距离755年还不到7年,狼烟未灭,可惜父子二人都没有活着看到安史之乱平定的那天。

  至此,盛唐这一段的兴衰及主要历史人物的种种表演,在悲凉的气氛中谢幕。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冬,35岁的白居易被授盩厔县(今陕西周至)县尉。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不仅是玄宗与杨贵纪的爱情悲剧,也是唐朝盛世转衰的时代悲歌。  

  “汉唐宋明大历史系列”创作缘起

  及《755年 中国盛衰之交》后记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了解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在情绪。我自小爱好历史,构思写一套非学术角度的历史读物已经很久了。汉、唐、宋、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四个朝代,加上明之后的清朝,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历史的全进程。而汉、唐、宋、明作为汉人自主统治的政权,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巅峰状态。

  汉朝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平民所开创的基业,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制度,对之后中国的两千年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大汉声威便是在这一朝代开始崛起,甚至汉朝的国号延续成为中国人的代称至今。

  唐朝由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陇西贵族开创,以自信和开放的姿态取得了封建历史顶峰的辉煌,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宋朝由武将开创,却重文轻武,在文化和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经济最发达、商业最繁荣的时代。这样一个辉煌的朝代,却先后在与辽、金、西夏、蒙古的战争中连连败北。终宋一朝,外患最强烈,一直处在外族的危胁之中,其局面始终是“一切苟且而已”。

  明朝在元朝与清朝之间,夹在两个非中原民族政权之间,本身就具有引人瞩目的一面。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代皇帝中出身最为卑贱的,他虽然起于草泽,却是熟知政治,创造了历史上最专制的中央集权,其所制定的学校、科举、赋役之法,均为清朝所沿袭,有效力达六百年之久。最为奇特的是,明朝的十六个皇帝绝大多数死在四十岁之前,而且大多荒淫滑稽,历朝历代皆不能及。

  本书为关于唐朝前期的历史随笔,选取了公元755年这个唐朝由极盛走向极衰的转折点,讲述了唐朝由建国到贞观之治,再到开元盛世,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却突然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社会大动乱安史之乱,境况因之急转直下,从此一蹶不振。

  这本书与之前出版的《880年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晚唐)、《1644 中国式王朝兴替》(晚明),同步出版的《宋史疑云 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宋),以及即将出版的汉代、中明等,一起组成了我与文脉堂所共同策划构思的“汉唐宋明大历史系列”。

  在这个大的构架下,我力图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展现汉、唐、宋、明四朝的波澜壮阔,其中既有精彩的故事,又有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对人性的剖析。

  在“汉唐宋明大历史系列”中,主线视角各各不同,但我一直着力突出两点:一是人性对历史的影响,二是历史环境下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作用,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会崩溃。

  很感谢朋友们和读者们长期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帮助,使得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在写作的艰难道路上坚持了下来,也请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吴蔚

  2006年11月于北京

  本书大事简要年表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东都。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

  公元630年,唐灭东突厥。各族君长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49年,唐太宗死,唐高宗即位。

  公元655年,唐高宗册武则天为皇后。

  公元660年,武则天开始涉政。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豫王李旦即位为唐睿宗。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同年死。唐中宗李显复位。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被毒死。韦后被杀。唐睿宗李旦复位。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次年任姚崇为相。杜甫出生。

  公元724年,唐玄宗皇后王氏被废。

  公元733年,李林甫入相。

  公元737年,武惠妃死。

  公元740年,杨玉环进宫。

  公元752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任宰相。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颜杲卿、颜真卿发兵抵抗。

  公元756年,马嵬驿兵变。唐肃宗即位。

  公元757年,张巡、许远守睢阳;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

  公元761年,王维死。

  公元762年,唐玄宗死。同年,唐肃宗死。李白死。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0年,诗人杜甫死。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