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06-4-10李敖系列之30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天,玛格达琳问另一个妓女黛玛拉:
  〃唉!黛玛拉,黛玛拉,我要是向你说我直到现在还是个处女,你一定不相信。〃
  黛玛拉当然不信,她忍不住笑起来了,她说:
  〃亏你说得出口!你在这窑子里一天接客六、七个,你呀,好一个处女!〃
  可是玛格达琳态度一本正经,她继续问黛玛拉说:
  〃……你假定你是个女孩,用你们姑娘们的称呼,是个'窃窕淑女'……又假定你被一个下流的暴徒强奸了。
  那么你是处女呢?还是不是处女?〃
  黛玛拉答道:
  〃你问的全是废话。当然不是处女。那时候,我已经不是'整个'的啦!〃
  可是玛格达琳即提出了惊人的见解:
  〃不过,若是在上帝面前或在一个好丈夫的面前,他知道、了解一切——甚或在你自己面前——你是创破不全的呢,还是清白的呢?〃
  〃这样当然是清白的。〃黛玛拉说。
  了是,玛格达琳的结论来了:
  〃我的情形正是这样的。〃
  这等'于说玛格达琳深信她在精神上仍是道道地地的处女,尽管她整天接客、整天性交!
  读者不要以为玛格达琳不过是小说中的人物。我个人的一个朋友就曾在台湾南部的一个军中乐园里,碰到过有着玛格达琳类似观念的小神女,她是客家人,那时候二十六岁。为了每月送五百块钱给她的未婚夫,特地跑来卖身。她不觉得这样会影响她的婚后幸福,她也不在乎别人骂她,你可说她〃廉耻道丧〃、说她〃气节荡然〃,说她什么都可以,她反正说她自己是处女!她和玛格达琳不同的是:她是为帮助未婚夫而下海;玛格达琳却是为献身革命事业而上床。
  以东方精神文明自豪的中国人:请看这是何等的精神文明!这种不考虑肉体条件,纯粹在精神上解脱开展的人生观,正是〃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精神文明,这种精神文明,比起被拉一下腕就要砍掉一只手的文明,更来得〃形而上〃。所以,套一句孔夫子的话,这才正是——
  〃处女远乎哉!我欲处女,斯处女至矣!〃论〃处女膜整形〃的荒谬
  写到这里,我们已接触到核心的结论:
  一、女人被强奸也好、被调戏也罢、被流言所害也罢,都不必自杀或自毁;二、这不涉及羞辱的问题;三、于她的贞操,根本不发生丧失问题。
  既然这样,我们来重看〃处女膜整形〃的现象,就发现很可笑了:以〃处女膜整形〃为号召的密医们,他们妄想〃修补〃处女膜,使它〃童贞回复〃,目的在用一点表皮的连接手术,使被修补者能重新〃落红殷褥〃或〃流丹浃席〃,从而满足对方的〃处女癖〃,使对方在欢畅之后,浩然有〃守礼谨严之处子也〃之叹,诸君试想,这是多可笑的作伪举动!
  这种作伪,对中国的〃处女迷信家〃说来,常常是要上当的。因为在过去,科学技术的运用,还嘉惠不到处女膜,许多女人为了骗老公,只好偷偷把鱼缥中装了血,放在要害,在黑暗中老公色急求试,只顾销魂,当然不疑有〃他〃,于是在仓皇之间,稳稳的戴上了绿帽子。今天在台湾的花街柳巷中,还有数不尽的逐红老公,不惜以一两千元以上的破身钱,买一个女孩子的初夜权,其实他买到了什么?真正的处女的贞操是拿钱买不到的,他们买到的不是密医手术下的杰作,就已算是狗运当头了。
  以前我读六百多年前的一本老书——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里面记柬埔寨的〃阵毯〃风俗,由僧道来把女孩子〃去其童身〃;现在我环顾六百多年后报纸上这些〃复其童身〃的各种广告,我真要惊讶这个世界无奇不有,更惊讶在现代化的中国,竟还有这种丑恶的现象!但是当我把这种丑恶现象的来龙去脉做一番探源的工作以后,我就不再惊讶。我只是在心头抑止不住一种叫喊,要我向这个社会呼吁:
  〃任何不幸的女人不必再悲叹她们的不幸。如果她不能逃脱丑恶的现实,那她至少也不必有玉玷花残的幽伤。须知同床可以异梦,恨海并不难填。在处女膜问题上,实在有发挥纯粹唯心思想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必要。到那时候,王阳明先生如重新活过来,他不会再说'满街人都是圣人'了,他会改口说——'满街人都是处女!'〃
  〔注一〕参看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八《如梦令):〃一人娶妻无元,袁可潜赠之《如梦令》云:'今夜盛排筵宴,准拟寻芳一遍。春去已多时,问甚红深红浅?不见不见,还你一方白绢。'〃白绢就是用来沾〃元红〃
  的,没有〃元红〃,就要被词客嘲笑。
  〔注二〕参看《金史》卷八十二《萧仲恭传》。萧仲恭的儿子萧珙,是礼部侍郎,一女孩子名耶律弥勒,是萧珙的小姨子,金朝的海陵帝要把她纳为妃,〃使珙自汴取之,还过燕,是时仲恭为燕京留守,见弥勒身形不类处子,窃忧之曰:'上多猜疑,珙其祸及矣!'〃弥勒入宫,海陵帝一试,果然大发雷霆,半夜三更就把萧珙找来,大骂一顿,并且立刻撤职,最后还是把他杀了。
  〔注三〕方苞《高节妇传》里记高节妇十六岁开始守寡,守到了九十六岁,共守了七十九年、这恐怕是历史上最高纪录了,真可说是〃守寡大王〃。
  〔注四〕还有一种烈妇,根本不管儿女或公婆,自己先一死了之,戴名世《南山集》中的《李烈妇传》.记李烈妇丈夫死后,塾师劝她〃汝尚有舅姑,下有子女各一,其责皆在汝,奈何殉硁硁之节,而昧孝慈之义乎?〃
  可是她根本不听,还是自杀了。
  〔注五〕《旧约全书》申命记第二十二章中,有这样的文献:
  一、〃人若娶妻,与她同房之后恨恶她,信口说她,将丑名加在她身上,说:〃我娶了这女子与她同房,见她没有贞节的凭据。'女子的父母就要把女于贞节的凭据拿出来,带到本城门长老那里……
  把那布铺在本城的长老面前,本城的长老要拿住那人惩治他,并要罚他一百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因为他将丑名加在以色列的一个处女身上。女子仍作他的妻,终身不可休她;但这事若是真的,女子没有贞节的凭据、就要将女子带到她父家的门口,本城的人要用石头将她打死……〃
  二、〃若有男子在田野遇见已经许配人的女子,强与她行淫,只要将那男子治死。但不可办女子,她本没有该死的罪、这事就类乎人起来攻击邻舍;将他杀了一样。因为男子是在田野遇见那已经许配人的女于,女子叫喊并无人救她。〃
  三、〃若有男子遇见没有许配人的处女,抓住她与她行淫,被人看见,这男子就要拿五十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日他玷污了这女子,就要娶她为妻,终身不可休她。〃
  三段旧文献,有的比中国开明(如二),有的跟中国类似(如一、三),有比中国还别出心裁(如用石头打死女人)。
  〔后记〕 这篇文章,发表在《文星》第六十二号(一九六三年十月——日台北出版)。
  一、七天后,十月七日,在冈山的读者骆梵先生寄了一条剪报给我,说是〃愚民政策的证据之一〃,〃在矫砌的语意下,仍不难窥测其精义所在……相信它较您在《论〃处女膜整形〃》文中引用的读者投书更有价值些。〃骆先生的剪报是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华日报》南部版中的〃每日谈〃,原文如下:
  万吨级轮船〃海张〃号在澎海失事,船与人全无踪影,是近年来最意外的大海难事件。而其尾声的摇曳亦极尽哀伤:那是该轮三一副祁英之妻陈云利于招商局发放抚恤金之日,本月十五日早晨服安眠药自尽殉夫。曾有遗书述其志节。
  祁夫人原可于当日领得近三十万元的恤金,未来生活不虞匾乏。如念〃死者已矣〃,节哀顺变,则有此巨款可过其优裕的日子,可是,她苦念亡夫,忠于所爱,终以身殉,至于身外之物,更无足索其衷怀了。在此举世滔滔之日,这种坚贞悲壮的志节,实至为难能而可贵。是其人虽已死,而其事则可颂扬。
  自杀是愚蠢的行为。因而颇有人持此以论祁夫人,说是:与其殉身于丈夫,何如献身于社会?如再能运用恤金从事慈善事业,岂不懿哉!今乃计不及此,遽抛宝贵的生命,未免〃愚〃得可叹可惜。
  这自是一篇道理。可是这道理以这劝勉众人,自无不可;如以之责于死者,那就不近人情了。试思:鸳鸯失侣,月黯星沉,当之者肝摧肠断,尚有何心以自谋?为其所爱,忠于所志,不顾生命,无视财富繁华,慨然就死,是士大夫之所难能,奈何尚有憾于一个妇人?
  我们当然不赞同〃自杀〃作为解脱人生愁苦的手段,亦无意鼓励妇人殉节,更非有憾于夫死而不守志者,但却深深认为像祁夫人的这种志行,应足千秋,诚宜共致褒颂,断不可以〃愚〃视之。应知:
  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其取义成仁,皆发端于这一〃愚〃字。此所谓〃愚〃,实便是〃至情至性〃。至于自以为聪明之辈,节与品、守与为,固都不萦于怀;生死义利的关头,更难期其无违于道了。此亦所以人人都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却自古便有〃艰难唯一死〃之叹了!
  二、另外我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日的《中央日报》中,抄出这样一段〃社会服务〃中的〃法律问答〃,怪好玩的:
  新娘不是处女并非离婚条件(张文伯律师答)
  张如雪问:敝乡青年,多为婚后苦恼,兹提出疑问四则,至祈予以答复:
  一、婚后发觉新妇已非处女,不悉可能为提出离婚之理由?如可能由法律解决,应如何办理?
  二、不到法定年龄而已结婚者,可否提出离婚?
  三、重婚罪,系何等处分?
  四、脱离家庭关系后,能否不负结婚的责任(就是说能否连同妻室一并脱离)?
  答:
  一、此系婚姻成立前业已存在之事由,如未于结婚前,依民法第九百七十六条第一项第七款解除婚约,即难于结婚后据为离婚之理由。
  二、如结婚时起迄现时止,男方仍未满十八岁,女方仍未满十六岁之足龄,而女方又未怀胎时,可依民法第九百八十九条,由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向法院请求撤销之,不得提出离婚。
  三、依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之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和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仅有家属请求与家分离及家长令家属由家分离两项办法,并无脱离家庭即可不负结婚责任之规定。
  三、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日的台北《民族晚报》上,有一条消息,亦颇〃可观〃:
  教员遭强暴服毒自杀死遗书指为教导所污
  〔本报高雄旗山今午电话〕高雄县内门乡木栅国民学校代课女教员郭瑞銮,为该校教导主任林晋辉带到高雄去玩,在旅社中乘机将其强奸,乃于昨晚十一时含愤服毒自杀身死,死者家属从遗书中获悉内情后,即向旗山警察局提出告诉。
  死者郭瑞銮(十九岁,旗山人)于自杀时留有三封遗书,一封给她舅父,另一封便是给木栅国校教导主任林晋辉(四十一岁,旗山人)。她在给林之遗书中说:他们在高雄发生这件事后,使她很感羞耻,因为他们目前都为人师表,现在她死了,既然身体被他占有过,现在死了也是他们林家的鬼。现全案由旗山警察分局办理。
  
  中国思想趋向的一个答案
  〃无党无派〃的自立晚报,希望我这个〃无党无派〃的人,用四千字的篇幅,给一九六四年元旦特刊写篇谈中国思想趋势的文字。我知道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主要的困难是:这样复杂繁重的问题,用四千字的简略讨论,最容易流为空泛,流为推理中简单公式的谬误(fallacy of tabloid formula)。
  在这种可能的空泛和谬误面前,我仍愿做一次尝试。我希望我能在复杂繁重的思想戈登结(Gordian Knot)上,砍下一刀。并且就凭这一刀,劈开中国思想的〃核〃。
  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思想界的烂摊子,从来没有彻底的打扫过。层层累积这个烂摊子上的文献典籍,至少有二十五万三千种。对这个浩如烟海的重担,我们一定要问:这些遗产,对新时代的我们说来,究竟有些什么积极的意义?换一种问法是:这些遗产,能不能帮助我们,使我们在这新世界里得到好处?
  这是每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求得答案的问题。
  对这个答案的揭晓,我们的上一代已陆续偿付了重大的首先,他们从〃万国衣冠拜冕旈〃的陶醉中惊醒。然后,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接受了〃奇技淫巧〃:戴起了眼镜,挂上了闹钟;进一步,他们很不愿意的说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在义和团的热血凝固以后,在洋鬼子的〃文化侵略〃生根发芽以后,我们的上一代退守到最后的马奇诺,在这条防线的壕沟里,他们用美援做营养,高谈民族文化的精英。
  这种演变,是开始跟洋鬼子打交道的人绝没想到的。当年的封疆大吏(胡林翼)第一次看到外国的轮船,对西方文化突然感到恐惧,恐惧得〃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可是今天呢?
  今天的封疆大吏不恐惧了,他们若要做固有文化的孝子,只消〃勒'汽车'回家〃就够了。他们在把孔回来,即使〃中途呕血〃,也有留美医师赶来急诊,急诊以后,他们仰在沙发上,衔着吕宋烟,放心他说着风凉话:〃何必找西医呢?其实一副中药就行了!〃
  任何曾为文化奋斗而做了烈士的人,他们在九泉之下或九重天上,都会死不瞑目的质问:〃难道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矛盾结局么?中国文化难道就是用来点缀或用来串假戏的么?
  中国文化难道真的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潮流么?〃
  文化烈士的质问和文化孝子的言行,已经逼得我们要觅取新的答案,换句话说,我们上一代所陆续揭晓的答案,都不是我们所能满意的答案。
  几年来,我以一个关心中国思想趋势的人的身分,很想给这个新的答案求得解答。在白天、在深夜,在活着的中国人的嘴上、在死去的中国人的书里,我练习呼吸中国人所呼吸的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