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2003年第3期-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魏源还是个31岁的青年。 
  90年后,毛泽东最敬佩的老师杨昌济先生从《皇朝经世文编》的经世实学思想出发,提出中西文化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批判地继承中西文化的思想。杨昌济说:“魏源是我师。” 
  魏源有编著《皇朝经世文编》的智慧,自然有编著《海国图志》的胸襟。历史,就这样成就一个思想解放的先驱。 
   
  五 
   
  我曾多次到南京,而真正畅游秦淮,是去年秋天。“秦淮烟月无新旧,脂香粉腻满东流。”我是为寻找魏源的身影来的。150年前的秋天,秦淮河上有叶小舟轻轻划过,那是魏源与好友陈世秋游秦淮。南京名妓马小聪陪伴魏源,银铃般的笑声在秦淮河上荡漾。秋风送爽,佳人在侧,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一片红叶飘落船头,魏源不经意间捡起,顿生悲秋情怀。他想起当年枫叶红了的时候离开故乡,在岳麓书院读杜牧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意气风发,壮怀激烈。一晃几十年过去,有如“楚人空抱稀世珍,踏遍关山频泪吟”,两鬓添霜了,谁来理会你这番报国之志?内忧外患愈来愈烈,又有谁来拯救这个水深火热的民族? 
  魏源把酒临风,缓缓地说:“天下人才,唯使君与操尔。索第三人殊难。必不得已,以马小聪充数可也。” 
  这是1852年深秋,魏源已是花甲之年。他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天,一个寂寞的秋天。 
  而深秋是人生最美丽的黄昏。它的美丽在于那无牵无挂的恬静的淡泊和莫名其妙的隐隐悲凉。接着而来的冬天是人生的黑夜,闪着微弱而冰冷光泽的寒星将照耀着魏源走完生命的最后旅途。对于生命来说,深秋的美丽是极其诱人的,同时又是极其可怕的。它太短促了! 
  魏源叹息,“升平”无屈贾,随意访樵渔!在天下不太平的日子里,像我这样难能施展政治抱负的屈原、贾谊式的人物,也就只好随意和樵夫渔郎为伍了。 
  可皇帝听不到这声叹息。 
  昏庸的皇帝哪有心思领悟《海国图志》的精粹?这都是读书人的事情,任他们去吧,不再掀起“文字狱”为难他们就不错了。皇宫照样流光溢彩,照样三叩九拜,一个读书人的著作,一个幕僚的文字,比起阴谋暗算,比起你争我斗,比起荒淫奢侈,太文质彬彬了。尽管洋枪洋炮已经打开国门,尽管世界走近了中国。 
  魏源注定是一个寂寞的思想者,要进行的是铁肩挑道义的思想苦旅。 
  在仕途上,魏源是不自由的,而在思想的海洋中,他又是自由的。他的思想不断激发出时代的火花。何绍基曾为魏源的洁园书屋题写“果味满园”,龚自珍为其书一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寂寞的魏源,果然成“一家言”。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到1852年,在此整整十年时间内,魏源完成了三部主要著作——《圣武记》、《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并都经过再三修订补充。如果我们把魏源对这些著作的修改加以分析、比较、研究,那就不难看出魏源的思想不论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方面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以他战前提倡变革的思想为基础,战后在经济上要求发展带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在政治上也必然带来民主主义的要求。魏源当时围绕中国要不要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与顽固派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在这三部著作里,其爱国御侮的军事思想,体现更具体,更完整。他在战前研究古代兵家学说(如《孙子》、《吴子》、《六韬》都有注),在战后认真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提出一整套抵抗侵略战争的战略、战术及防御的具体措施。在战略上,他认为敌人是不可怕的,“外夷惟利是图,惟威足畏”。因此,他满怀信心主张“严武备”、“以甲兵止甲兵”。他一再强调战争胜利的因素,主要是人,而不是武器。他说:“胜无定在,制胜在人。”魏源在策略上提出“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魏源一再呼吁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利用好西方的器物。尽管这声音是微弱的: 
  千舶东南提举使,九边茶马驭戎韬。 
  但须重典惩群饮,那必奇淫杜旅獒。 
  固礼刑书固诰法,大宛苜蓿大秦艘。 
  欲师夷技收夷用,丘策惟当选节旄。 
  ——《寰侮·欲师夷技收夷用》 
  中国人习惯听的声音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个读书人的声音没有穿透力。可这微弱的声音传到国外,日本人就开始新的变革。 
  这便是中国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 
   
  六 
   
  一个王朝的终结,总是那么悲壮。 
  比如康熙的龙椅,就溅满了明代文臣武将的热血。袁崇焕的慷慨悲歌,史可法的舍生取义等等,终将挽救不了朱家王朝覆灭的命运。现在,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一个个谁不是抽刀断水、力挽狂澜的英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弹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他们又能支撑清廷大厦多久?但总有那么多人愿意为这没落的王朝陪葬,比如后来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硬是拖着两根长辫子,一觉醒来就自沉未名湖。 
  魏源选择了逃避。 
  1856年深秋,枫叶红了的时候,杭州灵隐寺木鱼声声,有一个满脸忧郁的老人走进这巍峨的庙宇。主持接纳了大名鼎鼎的魏源。从此,中国近代史上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走进佛门,远离了血腥红尘。“终日默坐参禅,耳听微聋,默而不语”(《师友记》摘录评献《复堂日记》)。 
  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魏源。曾经一腔报国爱民的耿耿忠心,血脉里流淌着慷慨赴义的精神魂魄,怎会皈依佛门?当年他“读史筹边二十年,撑胸影子是山川。梦回汉使旄头外,心在秦时明月先”,是何其忠勇,何等豪迈!同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魏源遵从治国平天下的经世大道,可潜意识里却崇尚独立人格,强调自我。现在怎么能够想象这种独立人格与念佛诵经连在一起? 
  魏源心如止水。他曾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大清王朝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而最终,他看不到这民族的任何希望,而他的任何抗争也变得毫无意义,这时候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呢?他苦苦思索得出的结论却不一定得到同时代多数人的认同。他思想的层次越深,所覆盖的时代范围越大,就越难与同代的某种思潮相容。他所揭示的预言,是皇帝不情愿听到的,是朝廷的大多数人不情愿听到的,于是就陷入一种孤立的境地。如同明月,在黑夜的乌云中悲凉地隐去。 
  一个孤寂的人来到了清静之地。那窗外千年古木汇聚成深邃的林海,林海松涛声“悠悠远逝而袅袅不绝,耳倾已息,心聆犹闻”。魏源是否在这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寄托? 
  许多年以后,大学问家李叔同歌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到杭州出家,号弘一法师。他是否与逝去的魏源作过心灵的交流和对话?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弘一法师确实寻找过魏源的足迹,他读了《海国图志》,周游欧洲和日本,再回到中国。在他看来,出家为僧,也是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是生命的又一种形式,把希望和思考留给浊世红尘! 
   
  七 
   
  《海国图志》,是一个文化人的良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早觉醒,是一个热血男儿在那个血与火的时代的生死歌哭。 
  《海国图志》如一轮明月,高悬于中华民族的夜空,尽管云遮雾罩,羞羞答答,但这毕竟是千年文明的清风。 
  不是吗?波斯帝国灭亡了,阿拉伯帝国灭亡了……排斥外来文化,最终断送了昔日帝国的前程。康熙不修长城,要将长城修在国人的心里。这是对的,结果又怎样呢?他的子孙闭关锁国,自坏长城慨今日,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许多志士仁人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一个湖南人当起了开路先锋。 
  魏源的著作在兵营流传。魏源说诱敌深入,积极防御,可以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当兵的多么希望魏源来指挥一场战斗!近100年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吸取了魏源的军事思想。 
  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争相学习魏源的思想。魏源指出,富国强民的出路在于向西方学习。这是多么重要的观点!魏源思想为“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吹响了时代号角,《海国图志》成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纲领的雏形和先导。 
  魏源的书摆在民族英雄左宗棠的案头,左公为《海国图志》的再版,欣然作序。 
  康有为、梁启超也找来《海国图志》,读罢,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尝言“源有《元史》,有《海国图志》,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 
   
  八 
   
  150多年过去了,历史早已展开新的一页,灿灿的,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而魏源精神也生生不息,就像明月一样,永照神州。 
  在日本滋贺县国立图书馆,我在留言簿上写下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深深地留在中国人的心中。它是在国家遭受欺凌时的另一种思考。事实证明,中国只有顺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才有出路……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魏源,记住魏源精神。 
  明月几时有,何须问青天! 


移动的思想
刘索拉等 
  时间:2003年1月3日 
  地点:犀锐文化艺术中心(北京) 
  策划:皇甫 杨卫 邓欣南 
  主讲:杨炼 刘索拉 
  主持:杨卫 
   
  主持人语: 
  漂移的思想经验与确立的文化状态 
   
  人类学家于长江曾跟我提起过许多贵州山里的乡风民俗,其中一项尤为特别,当地人唤之为“死给”。何为死给?也就是用自杀的方式报复自己的冤家。当自己在某人面前蒙冤受屈后,既不争,也不闹,而是不声不响地死到对方的家门跟前。表面上看,这种报复手段非常软弱,也非常愚昧,但实际上却很残忍,也很奏效。因为在一个农耕自足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祖辈相处,世代定居;假若真有人因你的缘故,惨死于你的门下,那么,不仅你自己将要受到良心和道义上的谴责,而且你的子孙也会为此受到牵连,付出惨重代价,在地方上永世抬不起头来。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惨局发生,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尽量减少矛盾;忽略冲突,争取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费孝通先生曾说:以农为主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农耕经济产生了恒定不变的价值系统,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道德秩序。乡间称之为风俗习惯。可问题是,农耕经济的不断打破;势必也会影响到各种风俗习惯的变化。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越来越多的变态被纳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并司空见惯地逐步成为常态。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过去那些根深蒂固的价值系统是否还能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或者说;是否还能跟现实构成存在的血源关系呢?于长江说;像死给这类风俗习惯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为什么?因为社会发展了,人都基本失去了常态;即便像贵州那样偏僻的山区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往外迁移,选择各种机会外出打工。这时,各种旧有的风俗习惯自然也就失去了效应,不再可能对他们形成约束,产生威慑。就像死给这样过去在山区里比较通行的报复手段;就不会再令人畏惧了。因为现在的人都在挪动当中,你用死来进行报复;可人家都已经移走了,死了也就只能等于白死。 
  于长江的话在我心底引起了种种对于价值的思考。我在想关于当代文化重建的问题。在这种全民集体大迁移的滚滚浪潮中,一种文化传统如何得以继承与发扬?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所带来的思想震荡;这些问题被突出地提交到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日程表上来。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里究竟还是需要有一个脉络;从前到后;源源不断的思想脉络。其实,传统也都是在这脉络中生长出来的,她并非是一个死的概念,而是一个活的载体。所以;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应该是一种夸夸其谈的口号,也不应该是一种顽固不化的死守,而应该是一种鲜活的承担,真正从个人的意义上去重新激活;重新演绎。不然,情形就会像死给在今天所面临的尴尬境遇一样,将传统说得天花乱坠,再好,再大,再悦耳动听,也终将会踏空落虚。 
  感谢犀锐艺术中心的信任,委托我出面主持犀锐思想论坛,使我能够有机会将这些思考提交出来。同时,更要感谢杨炼、刘索拉、赵汀阳等人对论坛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他们的热情参与,犹如节日一般,我们创造了一次思想的狂欢。 
  杨炼一直是我尤为推崇的当代诗人;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在汉语诗里奇迹般的营造了一个精神的高峰。1988年出国以后,他开始世界性的漂流;但无论身处何方,都从未间断过精神思考和诗歌创造。九十年代;正当国内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动摇自己原初的信念;纷纷下海选择商机之时;他却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自己的思想园地;并以一种“眺望自己出海”(杨炼语)的巨大胸襟;在汉语的高度上锤炼出了一个更加坚实而又饱满的精神世界。诗;在他那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传统,并熔化成了他独特的性格。而像刘索拉、赵汀阳等诸位均都是近年活跃在文艺界、思想界的关键性人物。他们之间的这种横向交流;从纵向的思维引入话题,我相信定能撞击出精彩纷呈的思想火花,并带给我们变迁途中不少价值上的启示。 
   
  杨 卫:今天到这里参加首次“犀锐思想论坛”的来宾有诗人杨炼、音乐人刘索拉、哲学家赵汀阳、作家友友、文学评论家杨小滨、艺术批评家朱其、艺术策展人张朝晖、作家张朴、艺术理论家邹跃进、艺术策展人冷林、诗人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