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语通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释】
① 子华:即公西赤。
② 冉子:即冉求。“子”是后世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时加上的尊称。 粟:谷子,小米。
③ 釜(fǔ府):古代容量名。一釜当时合六斗四升。古代的斗小,一斗约合现在二升,一釜约等于现在一斗二升八合。一釜粮食仅是一个人一月的口粮。
④ 益:增添,增加。
⑤ 庾(yǔ雨):古代容量名。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约合现在四升八合。一说,一庾当时合十六斗,约合现在三斗二升。
⑥ 秉(bǐng饼):古代容量名。一秉合十六斛,一斛合十斗。“五秉”,就是八百斗(八十石)。约合现在十六石。
⑦ 适:往,去。
⑧ 衣(yì义):穿。
⑨ 周:周济,救济。 继:接济,增益。


原思为之宰①,与之粟九百②,辞。子曰:“毋③!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④!”
【今译】
原思为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拿给你家乡的人们吧!”
【注释】
①  原思:孔子的弟子。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生于公元前515年,卒年不详。孔子在鲁国任司寇(司法官员)时,原思在孔子家做过总管(家臣)。孔子死后,原思退隐,居卫国。 之:指代孔子。
② 之:代指原思。 九百:九百斗。一说,指九百斛,则是九百石。不可确考。
③ 毋:不要,勿。
④ 邻里乡党:古代以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泛指思念家乡的人们。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①,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②?”
【今译】
孔子谈论仲弓,说:“耕牛生的一个小牛犊,长着整齐的红毛和周正的硬角,虽然不想用它〔作为牺牲祭品〕,山川之神怎么会舍弃它呢?”
【注释】
① “犁牛”句:“犁牛”,杂色的耕牛。“子”,指小牛犊。“骍”,赤色牛。周代崇尚赤色,祭祀用的牛,要求是长着红毛和端正的长角的牛,不能用普通的耕牛来代替。这里用“犁牛之子”,比喻冉雍(仲弓)。据说冉雍的父亲是失去贵族身份的“贱人”,品行也不好。孔子认为,冉雍德行才学都好,子能改父之过,变恶以为美,是可以做大官的(当时冉雍担任季氏的家臣)。
② 山川:指山川之神。这里比喻君主或贵族统治者。 其:表示反问的语助词。怎么会,难道,哪能。 舍:舍弃,不用。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①,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②。”
【今译】
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违背仁德,其馀的〔弟子们〕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德而已。”
【注释】
① 三月:不是具体指三个月,而是泛指较长的时间。
② 日月:一天,一月。泛指较短的时间,偶尔。 至:达到,做到。


季康子问①:“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②?”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今译】
季康子问:“仲由,可以让他做官从政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勇敢,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说:“端木赐,可以让他做官从政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说:“冉求,可以让他做官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有才能,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注释】
① 季康子:季桓子之子,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任鲁国正卿。孔子的弟子冉求,曾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
② 何有:有何困难。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①。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②。”
【今译】
季氏派人去请闵子骞担任费邑的行政长官。闵子骞〔对来的人〕说:“请好好地为我辞掉吧!如果第二次再来找我,那我必定是在汶河以北了。”
【注释】
① 闵子骞(qiān千):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公元前536年生,公元前487年卒(一说,公元前515年)。孔子早年的弟子。相传是有名的孝子,受到孔子的赞赏。其德行与颜渊并称于世。 费:此读bì,音毕,是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故城在平邑县东南七十里)。因为季氏不归顺鲁国,他的封邑的总管(邑宰,相当于一个县长)经常同他作对,所以,他想请闵子骞去做费宰。
② 在汶上:“汶(wèn问)”,今山东省的大汶河。当时汶水在齐国的南面,鲁国的北面,流域齐鲁之间。在汶上,就是在汶水之上(汶水以北),暗指要由鲁国去齐国,不愿为季氏做事。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议论闵子骞: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走到他处以保存自己,这种做法是可取的。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今译】
伯牛有病,孔子去探望,从窗户外面握着伯牛的手,说:“要永别了,是命运吧!这样〔好〕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这样〔好〕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
【注释】
① 伯牛:孔子的弟子。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冉伯牛曾任中都宰,有德行。传说他患的是“癞病”(即麻疯病),当时为不治之症。
② 牖(yǒu友):窗户。
③ 夫(fú扶):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吧”,“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今译】
孔子说:“品德好呀,颜回啊!一竹筒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学乐善〕的快乐。品德好呀,颜回啊!”
【注释】
① 箪(dān丹):古时盛饭食用的一种圆形竹器。食(sì四):饭。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①,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画②。”
【今译】
冉求〔对孔子〕说:“我并非不喜欢您的道理,而是我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力量不够的话,是走到中途〔力量用尽不得已〕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是给自己画了一条截止的界线。”
【注释】
① 说:同“悦”。喜欢,爱慕。
② 女:同“汝”。你。 画:画线为界。画地以自限,则止而不进。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①,无为小人儒。”
【今译】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注释】
① 女:你。 君子儒:“儒”古时本指为人们主持办理喜事丧事礼节仪式的一种专门职业,即赞礼者(也称“相”)。“君子儒”,指通晓周礼典章制度,道德品质、人格高尚的儒者;反之,就是“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耳乎②?”曰:“有澹台灭明者③,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⑤。”
【今译】
子游任武城县官。孔子说:“在你管的地区你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来不走小道,不是为公事,从不到我的居室来。”
【注释】
① 武城:鲁国的城邑。即今山东省嘉祥县。一说,武城在山东省费县西南。
② 焉耳:犹言“于此”。“耳”,同“尔”。
③ 澹(tán谈)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为人公正。后来成为孔子的弟子。传说澹台灭明状貌甚丑,孔子曾以为他才薄。而后,澹台灭明受业修行,名闻于世。孔子叹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④ 径:小路,捷径。引申为正路之外的邪路。
⑤ 偃:即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这里是子游自称。


子曰:“孟之反不伐①。奔而殿②,将入门,策其马③,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今译】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败退时,他留在最后面,将要进城门时,他鞭打了一下自己的马,说:‘不是我勇敢要殿后,是马〔跑不快〕不往前进啊。’”
【注释】
① 孟之反:姓孟,名侧,字之反(《左传》作“孟之侧”,《庄子》作“孟子反”)。鲁国的大夫。 伐:夸耀功劳。
② 奔:败走。 殿:殿后,即行军走在最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进攻鲁国,鲁迎战,季氏宰冉求所率领的右翼军队战败。撤退时,众军争先奔走,而孟之反却在最后作掩护。故孔子称赞孟之反:人有功不难,不夸功为难。
③ 策:鞭打。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今译】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的能言善辩,没有宋朝的美貌,是难以在当今之世免遭灾祸的。”
【注释】
① 祝鮀(tuó驼):姓祝,名鮀,字子鱼。卫国的大夫。因他擅长外交辞令,能言善辩,而又会阿谀奉承,受到卫灵公的重用。
② 而:同“与”。和,二者兼有。 宋朝:宋国的公子朝,貌美闻名于世。《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定公十四年》记述公子朝与襄夫人宣姜私通,并参与发动祸乱,出奔到卫国。又以貌美,与卫灵公夫人南子私通,而受到宠幸。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①?何莫由斯道也②?”
【今译】
孔子说:“谁能外出而不经过屋门呢?为何没有人由〔我指出的〕这条道走呢?”
【注释】
① 户:门。
② 何莫:为什么没有。 斯道:这条路。指孔子所主张的仁义之道。


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③,然后君子。”
【今译】
孔子说:“〔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注释】
① 质:质地,质朴、朴实的内容,内在的思想感情。孔子认为,仁义是质。 文:文采,华丽的装饰,外在的礼仪。孔子认为,礼乐是文。
② 史:本义是宗庙里掌礼仪的祝官,官府里掌文书的史官。这里指像“史”那样,言词华丽,虚浮铺陈,心里并无诚意。含有浮夸虚伪的贬义。
③ 彬彬:文质兼备相称;文与质互相融和,配合恰当。


子曰:“人之生也直①,罔之生也幸而免②。”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不过是由于侥幸而避免了祸患。”
【注释】
① 直:正直,无私曲。
② 罔(wǎng往):诬罔,虚妄。指不正直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今译】
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注释】
① 好(hào号):喜爱。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今译】
孔子说:“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
【注释】
① 语:告,讲,说。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民之义②,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今译】
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啊。”
【注释】
① 知:同“智”。聪明,智慧。
② 务:从事于,致力于,一心一意去专力倡导。


子曰:“知者乐水①,仁者乐山②。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今译】
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注释】
① 知者乐水:水流动而不板滞,随岸赋形,与智者相似,故曰。
② 仁者乐山:山形巍然,屹立而不动摇,与仁者相似,故曰。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①。”
【今译】
孔子说:“把齐国改变一下,便达到像鲁国这样;把鲁国改变一下,就能达到先王之道了。”
【注释】
①“齐一变”句:“变”,进行政治改革,推行教化。当时,齐强鲁弱,但是齐国施行霸道,急功近利,孔子认为齐离王道甚远。而鲁国重礼教、崇信义,周公的法治犹存,仁厚而近于王道。孔子曾说:“周礼尽在鲁矣。”所以孔子有此说。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①?”
【今译】
孔子说:“说是觚又不像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注释】
① “觚不觚”句:“觚(gū姑)”,古代木制酒具,容量为古制二升(一说三升),量不大,以戒人贪酒。原先觚是上圆下方,腹部足部都有四条棱角。后来,可能是为了制造和使用上的方便,改成了圆筒形,也没有那四条棱角了。孔子言“觚不觚”,实是对事物有所改变、有名无实、名实不符的感叹,含有对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等社会现象的不满。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①。’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②,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③。”
【今译】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虽然告诉他:‘有一位仁人掉到井里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他那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看一看,设法救人〕,不可以〔也跟着〕陷下去;〔君子〕可能被欺骗,却不可能被愚弄。”
【注释】
① 井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