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养你十八岁-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轩在MUD里扮演的角色是PK,PK在游戏中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言行,逢人便杀,格杀勿论,所以被称之为杀人狂。    
    杀人狂的行为是游戏的程序设计使然,你如果不杀人便会被别的杀人狂杀死,PK发展到最后必然是笑傲江湖的寡头。然而,游戏中还有帮派,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帮派的力量总是大于个人,所以PK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性的。饿虎难敌群狼,一般情况下是会让某个帮派群起追杀致死。    
    加入帮派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但也有问题,且不说一入帮会就受帮规约束从而失去自由,还得低三下四、忍气吞声地层层向上爬,就算是爬上了帮主的角色,也仍然难以获得自由。帮主也要在与各个帮派的交往中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何况还要统治管理手下的喽罗,摆平内部的利益冲突。最要紧的是必须提防身边的亲信在紧要关头投敌反水,甚至密设阴谋,投石下井。    
    侠客这个角色相对PK来说,在道德上是完满的。但是,好人在游戏中也难做。武艺高强的侠客往往不是死在对手的刀下,而是死在同伴的阴谋里,这个结局似乎更让玩家伤感,所以,多数玩家承受不起道德的重负,宁可在游戏中扮演一个彻底的坏人——PK,或死在PK的刀下。    
    我读过一部写MUD游戏的小说,是一个大学生玩家以第一人称写的。笔法生动感人,其情节说的是他的武功已经玩到天下无敌,以至于帮派都奈何他不得,但是他最后还是栽到“自己人”手里。    
    侠客曾经在路边救起一个濒临死亡的小厮——是侠客就必须见义勇为,不能见死不救,这是“道”上的规矩。获救的小厮将息过来离去,被帮派绑架收买变节,又重返侠客身边拜师学艺,潜伏数月,习练武功,言听计从,后来也成为一个武林高手,与恩师相处情同手足。在一次与帮派的厮杀中,侠客与对手都遭受了重创,在喘息之机,“徒弟”露出了线人的真面目,冷不防给了救命恩人致命的一剑,一代笑傲江湖的侠客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凋谢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金庸版的中国网络游戏。尽管游戏是在西方人发明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平台上进行的,但是游戏的文化内核则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造,与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大相径庭。别以为上了网就成现代人了,网络荷载的文化劣根性比现实中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游戏虽然是虚拟的,然而游戏中发生的情节却不是空穴来风,它是真人演绎的,是玩家的内心世界在游戏中的投射。从这个意义上说MUD游戏又是真实的,它通过网络游戏这样一个表演环境宣泄出了人性恶,当然也不乏有人性善。游戏为所有玩家提供了在虚拟世界中自由扮演角色的舞台。    
    堵塞不如疏导,最后我想了个办法让子轩效仿以土地换和平的阿拉法特,以功课换自由,每天完成功课后去网吧。在我的默许下,子轩泡网吧合法化了。    
    子轩玩上MUD以后,精神焕发,两眼放光,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任何事情能让他如此倾心。他每天都是连跑带颠地去网吧,回来则是带着不加掩饰的各种表情。    
    刚开始,他的角色屡屡被PK无缘无故地杀死,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等级分瞬间化为乌有,每次失败,都能透过他的眼神看到气恼、无奈、沮丧、绝望、企盼等复杂心情。有时危难中遇到大侠慷慨解囊,得到“银两”或“食物”资助,又让他觉着虚拟世界比现实还要美好,网络英雄比爹还亲。子轩的所有天赋似乎是为这个游戏准备的,不久就成了一个大PK,“杀人”的手法干净麻利,他在向昔日的冤家复仇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找回了心理的平衡。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残暴,他说这是游戏法则,网络游戏在初级阶段就是这样。还有,他说“杀”大学生很开心。    
    出于好奇,我也想玩玩,想体验一下个中奥妙,但是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实在是太快了,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游戏里用的指令好像威虎山里的黑话,玩家们心领神会,外人两眼一抹黑。我先后去了几次网吧盯着看,看了几次都没摸着门道。    
    子轩这时候得意了,终于有机会给老爸“上课”了,他像瘾君子一样希望我也上瘾,这样就不愁经费和时间了,而且还可以找找当老师的感觉。这小子的教育方法比我更粗,我被他训了几次终于学不下去了,只好放弃监管的打算。    
    子轩去网吧得到了我的许可和资金支持,开始每天玩两小时,后来因为他数次与我谈判,摇唇鼓舌巧于辞令,声称他在网上可以学习外语和练习写作,吹嘘他的文笔如何如何受网友们的称赞,最后,他争取到每天四小时上网的权利。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子轩终日泡在不见阳光的网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飞快滚动的字幕,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打,废寝忘食。肉体在这个时候已成了躯壳,他和在线的玩家已经幻化成虚拟世界里的角色,在游戏中兑现着生活中得不到的光荣与梦想。在这段时间里,网吧事实上成了子轩的课堂。他成家了,成了网络游戏玩家,他成了一个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上都有人追捧的MUD“大腕”,也成了电子海洛因患者。


第四章 网吧成瘾第19节 双刃剑(1)

    大家都在教孩子学好,等他们长大再学坏。我等不及。反正早晚要学坏,早点坏与晚点坏有多大区别?进网吧算什么?我都不怕进还怕孩子进吗?    
    在我眼中,现实世界里的正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并不比网络游戏看上去更美。    
    我并不反对他玩游戏,但是我坚决反对人被游戏所玩。    
    大多数的家长都是谈网色变,社会舆论也一直对网吧贬多褒少。我怎么能宽容孩子泡网吧呢?    
    我研究了网吧和子轩玩的MUD,还和有关专家讨论过,没有觉着网吧比海口的成人娱乐场所更黑或更黄,只是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的自制力差,一旦放任自流孩子会泡吧成瘾,玩物丧志。    
    我也考虑过MUD游戏对孩子将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显然与主流教育截然不同。哪怕在西方自由世界,MUD的游戏方式也会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西方社会在对待网络游戏的认识上有同一性,仅就教育普及程度和键盘打字习惯而论,东西方家长就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在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天壤之别。内行人有能力对新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外行人只能靠话语霸权实行控制。中国的家长与美国的家长在反对网吧的认识上恐怕不是一回事。电影《黑客帝国Ⅲ》就是一个例子。美国人马上从网络游戏中汲取到新的艺术灵感,通过银幕形象演绎出网络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我觉得《黑客帝国Ⅲ》与其说是感性的艺术想像,毋宁说是理性的哲学思辩。中国人对网络的评判和教育学者、文化学者们的作为,似乎只是借助官方媒体,为广大家长如何限制孩子进网吧支招。    
    中国的家长在计算机网络面前大多数是外行,行使话语霸权统统在行,对吃不准的新生事物宁可因噎废食也不敢放手尝试。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好心好到不讲理的程度。    
    他们怕孩子学坏并不妨碍自己谈论起黄段子来眉飞色舞,打麻将泡歌厅吃保护动物,包二奶换绿帽子礼尚往来,贪污腐败造假撒谎成套路。个个都奋不顾身地挡在孩子的前头,摆出“让坏水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架势,这是何等彻底的自我牺牲精神呵!    
    我没有这等自我牺牲精神,我不属于这一类人群,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讲求机会均等。我的五脏六腑盛不了那么多坏水,孩子要是孝顺也该分担一点吧,为什么不?!大家都在教孩子学好,等他们长大再学坏。我等不及。反正早晚要学坏,早点坏与晚点坏有多大区别?进网吧算什么?我都不怕进还怕孩子进吗?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这种游戏好不好,而在于我们家长老师提供的教育究竟有多好?我们有没有能力提供一个更能吸引青少年注意力的去处。学校的学科教学不是游戏,但是好的教学能够体现出游戏精神,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有用又好玩,当然这不是一般教师能够达到的境界,我也不能轻而易举地做到。既然做不到,就应当保持沉默,少些说教,多研究点问题。我们不能保证学生兴趣盎然地投身于文化课的学习,至少也应当保留学生拥有生活兴趣的权利。    
    网络游戏有可资利用的教育价值,以MUD为例,我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它至少能为网络环境中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先行的范本。    
    MUD是一个崭新的认知环境。    
    玩MUD的过程就如同是在阅读一本超文本小说,没头没尾,扑朔迷离,变化无常,跌宕起伏,玩家们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又像演出一部剧中剧,玩家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游戏尽管是由文字构成的,但是它的信息含量和刺激程度超越任何图形游戏。    
    互联网创造了语言文字实时交流互动的交往环境,在我看来,这当然也是最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我看过玩家们的文字,比起应付高考的高才生们的范文描红更像人说的话。语言是历时性演化的,网络兴起的话语范式,正在悄然地改变着社会文化的交往方式和表达方式。文化思考在哪里?中国人似乎更关注网络对自身现实利益的影响,商家借助网络概念圈钱,文化范本好像有个什么“轻舞飞扬”,电子泡妞嘛!对那些拒绝网络的人们,不用多少年,看新新人类的文字恐怕比看文言文还要困难了。这不见得全是好事,但是会成为新的话语环境这一事实,无论怎样我们都将要面对它。    
    网络产生的超文本,与我们习惯了的用逻辑方式构成的叙事文本大相径庭,超文本是动态的知识形式,它消解了认知过程中主体与对象、认知与交往的边界,更趋近于思考的本真状态。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颠覆了我们习惯了的逻辑思维方式,解构了知识的标准和意义。超文本是网络出现之后人类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认知环境,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难下结论,它至少是一个有趣的哲学、心理学研究课题。    
    MUD是一个全新的交往环境。    
    它的好处是摆脱了物理环境的局限,可以直接以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智力在游戏的虚拟空间自由地与人交往。每个玩家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游戏人生和玩伴,他(她)可以在这幻想的世界上自由行事。这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各种性格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所爱与归属。子轩在网吧里通过游戏认识了许多他想结识的玩伴,这些玩伴多数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和这些玩伴相处,至少免去了我对他最坏的担忧。    
    从积极的方面评价,可以用“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来肯定,游戏洞穿了他在失学之后与同龄人交往的障碍,也给了他交往的尺度和自信,这个收获也许比当一个小地方的高考第一名更有价值。    
    实事求是地说,子轩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在陌生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要超出同龄人,他虽然没有文凭,但是比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工作,他已经跳了N次槽了。我相信网络给了他许多积极的影响,网络交往超越了“地缘政治”的局限,对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社会舞台,他可以充分地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交往对象和生存环境。    
    网络游戏对新生代的影响是利是弊现在下结论恐怕为时过早,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社会亚文化,我们可以强行阻止自家的孩子接触网络,但是无法阻止新生代统统远离网络,也无法阻止网络游戏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影响。何况在我眼中,现实世界里的正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并不比网络游戏看上去更美。    
    事实上,许多网络高手出自于游戏高级玩家,现代最前卫的网络教育模式,在形式上无外乎都是网络游戏的翻版,在技术操作层面上,玩家比专家精通。一般的家长认为由学校教出来的知识技能更放心,因为老师只教正确的知识,我更倾向于把网络游戏看成是试误学习行为,我对试误得来的知识更放心。    
    但是,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造成的危害至少也跟它的益处差不多。    
    从消极的方面看,玩网络游戏最大的问题是泡网成瘾,不少玩家终日沉浸在虚拟世界当中“像草一样不能自拔”。俗话说“玩物丧志”,当玩到置现实的一切都不顾的地步,就很难说是创造生活还是逃避现实了。子轩有一回居然在网上连续泡了48小时没有下机,为此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揍,子轩的脸上至今还留着我的毒手掴出的疤痕,更严重的是,这一恶行还不知道给他的心灵带来多么深重的伤害,有什么办法可以修复?我对自己的粗暴行为深感内疚,但又不得已要去当这样的恶人。    
    站在自由人的原则立场上,我并不反对他玩游戏,但是我坚决反对人被游戏所玩。


第四章 网吧成瘾第20节 双刃剑(2)

    我的底线并不苛刻,还是那句老话,要让他接受的仅仅是“说话算数”的家训,但是,我没能如愿。他曾信誓旦旦地说再不玩了,但是,没过几天,他又回到了虚拟世界中。此后我再也找不到一个非强制性的办法把他拉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只好任由他有朝一日去面对“饥饿纪律”的惩戒。    
    在后来的日子里,子轩泡网的心瘾一直难去,但是面对“饥饿纪律”还是老实了。    
    子轩后来谋生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过,他宁可找一个收入低的网络游戏的行当,也想把MUD玩下去。我刚好有一个朋友在联众网掌点实权,想来让他帮一个游戏高手找个饭碗的面子总会给,但是我觉得他的游戏玩得还是没名堂,不足以说服我这个段位的玩家给他拉赞助。我说,你还是不行,玩到这个份上还要脸干啥?若是我要饭吃都要玩,你可以满天下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