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敖 - 为中国思想趋向答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鼙泶锏模科袷呛壬衔拔薇匾钡模课揖醯煤壬约河玫腡he Fallacy fpartizanship、essential、priority等字才是真正的冗词才是元必要”的。 
  ⑤胡先生又“以Ego-centric Predicament为例”,来以偏概全的证明我“全不了解”我所用的英文,他说我译为“自我中心的论断”不当,他的高论是: 
  按Predicament是拉丁文,与另一希腊字源之字Cat-egory是同义语,即范畴。但在此处,用为一种理论之困难局势之意。所以这两英字应译作“自我中心的难局”。 
  这真是学究的板眼了!Ego…centri Predicamen所表示的问题,在近代哲学上,溯源于代嘉德(R。Descartes旧译笛卡儿) 
  所提出的The Cogito Argument在MeditationⅡ里头,代嘉德建立“自我”的存在。他企图在任何思维活动中来确产“自我” 
  的存在;即令怀疑的思维活动也包含在内。在这一论证中,涵蕴一个知识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现代哲学里,为美国新实在论领导人物之一的柏瑞(R。B。Perry)所导出。胡先生缠了半天,其实与我对于E。P。的用法(usage)不相干。他主张译为“难局”,旨在炫耀他对这词儿的一知半解,与我的用法更不相干。这都可从我用“以自我中心论断”的上下文(context)上看出的。一个名词意义是什么,或多或少受到它出现的上下文的决定。没有任何一个名词在独立于任何上下文的情况下,可有任何意义。这是现代语意学的常识。 
  固然许许多多的名词有它们的历史根源可寻,但是没有任何人有理由非把任何语言词束缚在其历史的线索上不可。 
  日词沿用旧义并非不可,但是若因沿用日词旧义而妨碍到新观念的承载,我们大有自由日瓶装新酒。这种实例,在现代文学文献中,真是举不胜举。碰到这种情形,如果少见多怪的人,拿起日酒瓶一闻,发现有异味,转而骂人装错了酒,该多笑!他实在该骂他的鼻子!我在原文中用“以自我为中心论断”,只不过是说,传统派自以为中国文化乃世界最优美的,并且执著自己的一套价值判断来衡量异己,尤其是卫道之士在潜意识中大感威胁的西方文化。我称这是“以自我为中心论断”,有何不可?当然对一些患鼻炎的人说来,我只好任他们在旧义中去打滚了! 
  同样的理由,当我看到胡先生指摘我用“大言炎炎”一词批评他时,我真怀疑这种抱着成玄英之流的注疏的“学人”,是否能读得懂“齐物论”?他甚至连章太炎的新注都不知道,更别提用旧词来承载新观念了! 
  ⑥关于Egoism,我译为“唯我论”,胡先生译为“利己论”。 
  这纯粹是翻译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类名词还没有能够像数学物理等类科学名词一样的,由专家来一个名词厘定大会,将公定的结果,颁布一体通用。我和胡先生这两种译法,按说都是可通的,甚至可说各有短长。既然这样,胡先生凭什么强迫别人一定非用他的译法不可?何况他说他自己“亦不免” 
  “译错了”。他在说这话后不一会,就“译错了”一个名词给我们看:他把Burlesque译为“不勒斯克”,过了十五行,又忘了这译法了,又译为“布列斯克”。这就是骂我“滥用”的胡先生的作风!其实他这两次音译都不对,此字的发音当是(b:'〔对不起,不会打,用e代替〕lesk),胡先生所“滥用”的译名实在不敢恭维。这种滥译,在他的长文中到处流窜,其不准确则一。 
  不客气的说,胡先生在“音译法”(transliteration)上的表现实在太差劲,连“传统派”还不如,只好说是“士担”、“仙士”、“飞林”的“广东派”! 
  ⑦胡先生说: 
  又如他说:“你们的思想都逃不掉后设历史学Metahistory的追踪。”按今日有实证派痛骂形而上学,却跟着希尔柏特之后高谈“数而上学”,或缺尔契之后高谈“逻辑后学”。如是英国柏林偶用Metahistory(可译史而上学,或史而后学)一词,其实此词与“历史哲学”、“形式的历史哲学”、“历史学论”、“历史逻辑”同义。如是偶尔有一二实证派受此暗示,想建设“历史后学”,却说不出所以然。可以说,至今为止,并无什么Metahistory;我并且相信,除了“实质的历史哲学”、“形式的历史哲学”、“史学方法论”外,永远不会有什么Metahistory。 
  这是何等奇论!胡秋原又叫胡石明;胡石明又叫胡秋原(按胡先生字石明)。名字不同,所指(what is designated)一也!因此,如果我们承认有胡秋原,就得承认有胡石明。若一方面承认有胡石明,但同时却坚持说:“永远不会有什么胡秋原!”这是何等滑稽的事!这又是何等天方夜谭式的“逻辑”!然而,胡先生却天才的“创造”了这种“逻辑”:他一方面说“其实(metahistory)此词与‘历史哲学’……同义。”同时又说:“永远不会有什么Metahistory。”只有胡秋原的天才加上胡石明的自信,才会“超越前进”出这种千古奇谈!以他这个样子的逻辑程度,怎样能够摸得着“希尔伯特”和“缺尔契”的影子!怎样配教训青年人“思考逻辑”! 
  同样的例子,如他承认pattern是思想模式,却不承认medes of thinking是。这又犯了胡秋原不认识胡石明的毛病了。我只好引胡石明的话说:“我能愤慨?能骂什么话吗? 
  不,我无可说了。” 
  ⑧关于胡先生所谓的“历史教育问题”,他攻击我下面这段话: 
  日本没有孔子,可是何碍子他们的维新?韩国很少国粹,可是何碍于他们的新政?我们当年的藩属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胡先生说:“我不知他在哪个学校学历史,这三句话至少五个错。”可是我找了半天,只找到他指出的三个“错”,另外“至少” 
  有两个“错”“是他的幻想”! 
  现在让我看看我“错”了没有? 
  第一、我说“日本没有孔子”,这话我真不知道“错”在哪里?日本若有孔子,孔德成那笔开支颇可观的公费早就不要我们小百姓负担了!胡先生不正面考证“孔子乘桴浮海扶桑论”,却跟我扯起日本“能造航空母舰”,我实在看不出“能造航空母舰”的日本就能造个孔子出来。所以胡先生虽然说了九行半毫不相干的话,却丝毫不能证明日本有孔子。 
  第二、我说“韩国很少国粹”,在逻辑上,并非即“韩国没有国粹”,只是相对于国粹满街的中国而言,“很少”而已。胡先生又把我意思曲解,又扯进朴正熙将军,我不知胡先生在搞什么?我是李敖,不是李秀英,朴将军不会接见我! 
  第三、胡先生问:“日本几时做过中国藩属的呢?”胡先生欲知答案,请想想自己教训别人的话:“——读书,读书,读书!”请读《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东夷传、《论衡》增儒篇、《三国志》魏志、《梁书》东夷传、《晋书》武帝纪……再想想“汉委奴国王”印是谁送的?”“亲魂倭王”的拓本是怎么来的?胡先生既劝别人“不可不由教科书入门”,他自己为什么还在门外头? 
  胡先生该打开“遵照教育部修正课程标准”,适合“高级中学学生用”,孙正容编的《高中新本国史》,把里头“日本实为汉代的藩属国”十个字默写十遍,免得被人骂“东洋史的知识,不比高中学生高明”! 
  ⑨胡先生真是他们黄肢土话中所谓的“缠经人”。他把他不知道的,“不管是否必要,是否用得上,意义如何”,全部“缠” 
  在一起,当做攻击别人的武器,没头没脑的乱打一番。例如他自己用了“矮小化”,却攻击我用“矮化”(dwarf)。他的解释是:“‘矮化’,乃在美俄二大‘巨人’出现后,形容欧洲自嘲之词。”这就是“缠经”的一例!其实此字早在十九世纪的穆勒(JohnStuartMill)就用过(见Utilitarianism,Liberty and RepresentativeGovernment页一七0)。我借他指出“矮化”人民的意思来指传统派“矮化”思想,深觉此字能用具体的写法道出抽象的意义。而胡先生读书不细心,最后又留下笑柄。他说:“这位年青(轻!)人读书是专弄玄虚而不求实际。”现在我有书为证,并且也领教了胡先生大言欺人的掼帽子战法,到底谁在“专弄玄虚”、谁在“不求实际”、谁在“信口开河”,如果胡先生真有“学问的良心”,他的“良心”会给他满意的答复! 
  ⑩胡先生又批评我说: 
  前面被他认为有“病”的四十人,无论征引或论断,不是断章要义,即是之牵附会,乃至张冠李戴。例如以“四角之不料”与地圆说近似,根本不是毛子水先生说的。 
  胡先生举“一”例以及证“四十人”,不知道是哪国的证明方法? 
  就算此法可行,也必须这“一”例能证明出他骂对了才算数。 
  我在原文里特地注出毛子水此意出自《中国科学思想》一文,注出来源,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缠。胡先生既不肯翻书,我只好翻给他看: 
  我们细想“四角不揜”的话,便可知道我们古代的哲人把地圆看作当然的事情了。因此地圆,所以天园。若使地方,天便方了!这是这句话的解释。不然,我想古人绝不会用这样童稚的辩词来说明地的不方的。 
  毛子水想古人“绝不会”如何如何,胡先生也想毛子水“绝不会”如何如何,从而替毛子水辩解。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毛子水在说些什么?胡秋原替毛子水回护些什么? 
  以上对胡先生的批评,都证明了胡先生下笔千言,只能唬唬小百姓。稍有防疫本领的人,随手抓胡先生的“意见”,一抓就碎了,一点也经不住真知识的锤炼!我批评他天马行空、大言欺人,丝毫没有冤枉他,试看他的话: 
  学问之事,如谓有病,只有一种,即“强不知以为知”。 
  老子曰,“不知而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也。假使如此,假使我所指出的不误,李敖君的病可严重极了。 
  胡先生写这段话,绝没想到假使不如此,假使他所指出的误了,该怎办?此段引用《老子》的话,胡先生若能在道德经中找出来,我请客。《老子》书中只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段标点我负完全责任,并准备任何人提出异议)。 
  此乃真正的“老子”!真正我们家老子的原装货!绝不是胡先生家里的冒牌老子!胡先生这样代老子乱“曰”,我还能说什么吗?我只好套他的话而说: 
  由此可见胡秋原之所谓老子,不是老子,只是他的幻想。这不是他的过错。这是我们国文教育的责任。 
  胡先生在天马起飞前被老子绊了一跤,很难为情,只好再大言一番以为烟幕。他的大言是“抖搂哲学”: 
  龚定庵也说过了:“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里齐啥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天公不会抖搂的,还是五万万人各自抖搂。超越前进之意,即是希望人人拌搂。 
  “人人抖搂”关乎胡先生的根本思想(超越前进),所以不能轻轻放过。胡先生所引龚定盒的诗不知“在哪一本书上抄来的”?因为龚某人压根儿就没“抖搂”过!在“定盫文集”,(涵芬楼影印同治刊本)的续集中,可以看到他的原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已亥杂诗三百十五首”)。胡先生不知“搂”该是“擞”,也许把“擞”硬认成“搂”,且在文中连“搂”了四次,一方面可证其热情奔放,一方面可证手民无罪。所以,我只好把胡先生骂我的活替他重温一次: 
  这究竟是真正不识字,还是有意利用遮眼法或催眠术呢? 
  答案有两个,请胡先生自己去挑吧!他若不挑,我就要怀疑他是在哪个学校学“国文”的了!(至于他抄错论语泰伯篇,引错“塑泥歌”,用错“宁馨儿”,歌颂“倭寇”……这些“泡沫问题”我一概懒得答他了,让他陶醉去吧!”) 
  胡秋原“剪除枝叶”的成绩 
  ┌────┐ 
  │分数  │ 
  ├────┤ 
  │    │ 
  └────┘ 
  〔说明〕这块空白,我请胡先生的读者去评分。评分的标准是胡先生所引用的梁启超的“规则”: 
  希望集中一点,而且针锋相对,剪除枝叶。倘若因一问题引起别问题,宁可别为专篇,更端讨论。 
  从这条规则来看胡先生那种刺刺不休的冗长文字,看他该“剪除”的“枝叶”有多少?他说了多少“不相干”的话?引起了多少无谓的问题?他骂别人有“挥霍性”,而他自己,却正是一位暴珍文字的人儿!(文岭:不学无术还不是最糟糕,无术而又冒充有术攻击有术之士才最可气。) 希望胡秋原“毫无怨言” 
  胡先生望有“君子协定”,他的协定是: 
  每次的辩论,纵不能得最后的结论,但如作战一样。 
  应有每一战役之胜负。如何才算胜负呢?当一方面的论点,被对方指出自相矛盾,与事实冲突或不相干,而不能提出合理的辩护之时,便应当自认失败。 
  他说他一定照以上的规矩参加辩论。 
  如果我自己不检失态,因而遭受百倍报复,我将毫无怨言。 
  如果我一部或全部论,点被驳得辞穷理屈,我一定撤销一部和全部主张。 
  胡先生是“君子”,而现在,正是胡君子“应当自认失败”的时候!因为他的“论点”,已在前面被我分别指出何处不合学术水准与君子词令、何处“自相矛盾”、何处“与事实冲突”、何处“不相干”! 
  为胡先生计,现在似乎是他“撤销”“全部主张”的日子。 
  因为他已说“传统派是注定没落的”,“胜利归西化派,任何人看得出来。”大势所趋,胡先生又何必挽狂澜呢?即使有“一百个青年不像李敖”,跟着他跳栏赛跑,又何补于超越前进的不能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