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清照 康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画外音: 
  李清照用她金刚怒目的不平之鸣,展现了一代女词人卓然不群的政治见识。可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奋笔疾书、在她猛烈抨击当朝懦弱逃窜的时候,在她的身边,却出现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典型。那么,这个人会是谁,他又做了什么事情,他的贪生怕死,将会给李清照带来怎样的灾难呢? 
  
康震: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她挚爱的丈夫赵明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宋高宗的建炎三年,即公元的1129年,这时候,赵明诚做江宁知府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二月份,御营统制官王亦这个人,在江宁城内起兵作乱。御营统制这个官位比江宁知府要低,但是他统御的兵力不归属于江宁知府,而是归朝廷直接统辖的,他要起兵作乱,这对于江宁知府来讲,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所幸的是赵明诚的部下,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到了这个要叛乱的消息,他赶紧就告诉了赵明诚。说来也很巧很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明诚已经拿到了调任湖州知州的调令。赵明诚认为,他的逻辑就是,我已经不再是江宁知府,我已经是湖州知州,所以,这里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新任的江宁知府来处置,我已经把这里所有的事情提前等于预支给他了。那怎么办呢?李谟给他报告了以后,他不作为嘛――用我们现在话来讲,他不作为.李谟也没有办法,他面对的现在是湖州知州,我已经不再是你的上司了。李谟果断地采取了措施,他预测叛军所要经过的街巷,设置路障,并且埋伏了兵将。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叛军在天庆观纵火,企图抢掠整个的市民。由于李谟安排在先,所以没让这些叛军得到什么好处。他们用斧子砍开南门之后,逃出城外,这也就是说,由于防患于未然了,所以没有酿成大祸。 

  可是大家想都想不到,李谟做了他应该做的,甚至做了本来应该是上级首长做的工作,这天早上天放亮了他就去向赵明诚汇报昨天晚上的情况,他去一看才发现,赵明诚居然和另外两个江宁府的高级的首长,昨天晚上从城楼上悬下绳索逃走了。如果说当时赵明诚钻了这个文件的空子,表明我已经不再是江宁知府,我是湖州知州,我们说从文件上、程序上、从制度上我们都没法指责他,我们只能说在良心上你很过不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个做高官的应该在这个时候当仁不让的负起责任,毕竟江宁知府新任的还没有到任,如果说这个让我们觉得他的决定很愚蠢的话,那么后边的行为让我们觉得他不但是愚蠢,而且是丑陋,甚至让人觉得有点恶心。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他们三位高官趁着月黑风高、无人察觉的时候,偷偷地把绳索从城墙上扔下去,然后非常笨重地,不那么灵便地在城墙上慢慢地把自己悬放下去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到他们的家人,特别是赵明诚,有没有想到李清照。他那么地热爱自己的文物,他有没有想到那些在他看来比他性命还要重要的文物,如果落入王亦的手中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多亏李谟他提前采取了行动,防患于未然,他要是也被叛军杀了,他的部将、他的军士如果都被叛军杀掉了的话,包括李清照在内的全城百姓就会遭受兵戈之痛。 

画外音: 

  赵明诚与李清照,是中国封建时代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的模范夫妻。可是,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赵明诚却做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做出了抛弃爱妻、以求自保这样令人不齿的做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而逃跑之后,赵明诚会有怎样的结局?李清照对自己丈夫的这种丑行又会有怎样的看法呢? 

康震; 
 
 临阵脱逃的赵明诚得到了朝廷的惩罚,被罢免了江宁知府的职务,但是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一件事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从现在能看到的李清照公开发表的诗词文里边,也就是从她现存的诗词文里边,我们却看不到她对于她的丈夫这次临阵脱逃行为的评价或者是意见,再记录他们夫妻两个感情生活经历的,很著名的《金石录后序》里边,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她只是非常客观、冷静甚至是很平静地对这事做了一个陈述。她是这么说的: 
“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赵明诚江宁知府的这个职务在本朝的建炎三年的九月开始担任,那么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建炎四年的三月,就被罢免了。就是这么一段话,或者就说是这么一句话,很客观地就把什么时候做的官,什么时候被罢免,陈述清楚了。这让我们就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呢?因为在前面我们刚才讲了,对像项羽这样一个悲剧的英雄,李清照对他的做法都是非常地赞同,那就更不用说临阵脱逃了。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李清照的一个评价,在这句话里头我们看不到。在我们的脑海里边李清照是一个爱憎分明,对政局、对时局、特别是对一些坏人坏事,她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她不是那么一个麻木不仁的、熟视无睹的、冷若冰霜的那样一个人,所以我们觉得在李清照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上,我们在脑海里边就打上了一个很大的问号;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大体应该有这么四点;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基本的共识。 

  第一,李清照本人究竟怎么看她的丈夫赵明诚弃城而逃,置百姓于不顾的这个事实本身。我想,对这个事情本身,朝廷已经主持了正义,把官给你罢了,这就是说朝廷本身的是非观念,正邪观念已经是很明显、很明确的,那么作为李清朝,从小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在政治上坚持正义的观念,正直的观念,尤其是她本人的个性,又是嫉恶如仇的这样一种个性,我想在她丈夫赵明诚弃城而逃这件事上,她在主观上的看法,她的评判,如果我们假定她必须要出来表态的话,我想她的态度跟朝廷肯定是一致的。不但是一致的,而且真要是慷慨激昂地发表评论的话,我想她是会斥责这种为她本人、也为很多人所不齿的行为的,这是第一点,在主观上,李清照会保持这样的态度。 

  第二,就是为什么她没有提出激烈的批评和反对的意见,我想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们说从内心来讲,她肯定为自己的丈夫做了这样的事情感到很羞耻,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说,虽然李清照见识卓越,虽然李清照是在她那个时代里头很优秀的女性,但是李清照也超越不了她的时代。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还要在生活上、在家庭上,在各个方面,都要依靠赵明诚。所有这些矛盾,都摆在她的面前,都在她的内心交织着,这就让她感到很矛盾,很痛苦,但又必须怎么样呢,面对现实。你不面对现实又能怎么样呢? 

  第三,你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当然错误是赵明诚犯下的,可是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也还包括在现在,夫妻本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说,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言,李清照也不太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对自己的丈夫穷追猛打,这又不是痛打落水狗对不对?所以她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和工作还不是对已经犯了错误、已经很消沉、已经很后悔的赵明诚,继续批判、抨击,甚至一棍子打死的问题,而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怎么样能够抚慰他、安慰他、宽慰他,让他在这个跌倒的地方再站起来,这是第三。 

  从第四点来讲,就是赵明诚本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就是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就歪。我们知道,从这个“靖康之变”以后,这个南宋的小朝廷从一开始,它对金国所确立的战略方针和原则就是有问题的,它的主导思想一直都是以主和为上,在这种主导思想下,它底下的那些大臣们,哪一个不是在动乱的面前就容易丧失斗志,丧失气节,丧失信心,所以我们就说,大难临头,连皇帝都弃百姓于不顾而逃跑,更何况赵明诚这样一介书生,一介文官呢。所以以上这四点呢,我们大体上,我觉得在李清照为什么没有公开地表达和表示她对丈夫赵明诚这种弃城而逃行为的看法上,我觉得这四点推测大体上还是能站住脚的。 

画外音: 
 
 历经磨难的李清照,最终原谅了丈夫赵明诚,而按照两个人商量的结果,他们准备从此解甲归田,隐居山林,生逢战乱时代,这也不失为躲避战祸的办法。那么,他们真的会从此退隐江湖了吗?两个人还会有怎样出人意料的经历呢? 

康震: 

  那罢了官去哪儿呢?夫妻两个人商量好了,也是根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面的记载,她们先到达了安徽的芜湖、当涂,后来又住在池州,就是现在的安徽贵池县,打算从那儿,去江西的赣江之滨居住,那意思就是要退隐,退居了。结果没想到离他的罢免还不到三个月,赵明诚接到圣旨,继续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这大家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了,连这种逃跑的人就重新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这宋高宗脑子有问题?我们说这里边的原因就非常复杂了,一个很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他的两位兄长在朝廷当中是很有位置的,特别是他其中的一位哥哥担任中书舍人,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我们有理由相信,肯定是两位兄长从中起了推动的作用。再一个,还是那条老理由,当时这样逃窜的官员太多了,如果把他们一一法办,全部把他们罢免回家,那局面怎么维持呢? 

  按照宋代的官制的规定,官员去赴任之前,履新之前先要到皇帝那里去觐见,赵明诚就要去建康见赵构。这个建康城真是太有意思了,一开始它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奔丧、避难的地方,又是赵明诚做大官的地方,也是赵明诚留下耻辱的记忆的地方,现在又成为他在那儿跌倒、要在那儿爬起来的地方。我想在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记忆当中,记忆最深刻的城市,除了开封、青州,恐怕就是建康城了。 

  那么李清照怎么办呢?赵明诚的安排是李清照暂时在池州安顿下来,等到他面见宋高宗之后,回来接她一起奔赴湖州任职。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赵明诚临走的时候对她千叮咛万嘱咐,惟恐怕她出什么问题,可是最终出问题的不是李清照,恰恰是赵明诚自己。到了七月底,距离他们两个分手还不到一个月,李清照忽然接到了赵明诚的来信,信上说,自己由于一路纵马疾驰,加上七月份的江南地区炎热难耐,我们知道南京城是很著名的大火炉,当时又没有空调,没有制冷的设备,所以遭到大暑,得了疟疾,病倒在了建康城。怎么办?(李清照)连忙乘舟启程,坐船走水路,从池州赶往建康,一个晚上就走了三百里。船开得这么快,也是很危险,但都顾不了那么多了,等到了建康城,果然不出李清照的所料,她这位性子急的丈夫啊,吃了很多的柴胡、黄芩等降温散热的寒性之药,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全部转换成痢疾,腹泄不止,应该说这个变故对李清照来说太大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想一下,从在淄州的时候,听到京师被攻破的消息,后来又运送文物到南方,她又跟赵明诚在建康相会,后来赵明诚所遭遇的一系列的变故,但是毕竟两个人还在一起。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说赵明诚有一天会离她而去,所以这个消息对她简直是五雷轰顶、卒不及防,她还在池州等他回来接她呢,现在反而是她来到了重病的丈夫跟前,看前他的生命从自己的眼前一点一点地要消失。这是七月底,到了八月十八号这一天,赵明诚重病不起,曲笔做绝命诗。他对家里的琐事没有做更多的交代,就此撒手而去。 

画外音: 

  应该说,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二十八年相知相伴的知音夫妻,就此画上了一个悲痛欲绝的句号,这一年赵明诚不过四十九岁,李清照不过四十六岁,失去了丈夫的李清照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而她又是否会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哀思呢? 

康震: 

  赵明诚去世以后,李清照写自己孤独寂寞生活的作品比较多,但是直接描写失去赵明诚之后的内心的感受的词和诗,其实并不是很多,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地沉浸在悲痛感伤的激烈的情绪当中,他可能很难静下心来,叙写自己这种真实的情怀。那么她的一首《孤雁儿》,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诗词里边的一篇,这首词很充分地表达出赵明诚刚刚去世不久,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这首词是这样的: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李清照《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早上她一起来呀,太阳已经很高了,这样的写法其实是为了进一步地强调自己一种百无聊赖的心境,没事可干,早上起来那么早干嘛,没事啊。为什么没事呢,就是由于家里边就她一个人很孤独,所以借着日晚,借着日头高,借着“朝眠起”这样的说法衬托她孤独,寂寞,屋子里边很孤单,所以早上即便起来,“说不尽、无佳思。”没有心思,没有心情。 

  接着说“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看着香炉里边那个香啊,燃着的那个沈香,断断续续的,什么断断续续呢,快烧完了,那个玉炉啊,那个香炉也慢慢地冷却下来了,冷却下来象什么,就像我的心一样。早上一起来,屋子里边冷冷清清、冰冰凉凉的,就像她的内心。“伴我情怀如水,”这个“情怀如水”,并不是心如止水,而是说像水一样什么呢,寒冷。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不知道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