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324-悲壮的历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对台站有了感情”,我在你遗物中发现了一个“旁证”。那是深县地震台同志的手迹,在手书的郭沫若诗作“果然一大观”后面,是对“贾云年同志”深情的赠言:    
    相处数十天    
    印象非一般    
    学抹沫若诗    
    送友做留念    
    于深县地震台    
    〔贺〕增生    
    75年3月18日    
    1975年的春天,就在这样的奔忙中匆匆过去。。    
    然而,当忙完了海城地震后的震情监测工作后,你却无暇“坐下来整理一下”你的思路了。1975年下半年,从7月1日至12月16日,差不多整整半年时间,你被派去贾村参加“干部”蹲点劳动。    
    那写得密密麻麻的劳动记事本,那洋洋数千字的思想小结,那张“省直机关干部蹲点劳动鉴定卡片”。。记录着你在黄土地上抛洒汗水的足迹。    
    尽管,你满腔热情地到农村去——“通过劳动,思想感情有了变化。心,与贫下中农往一处想;劲,与贫下中农往一处使。下雨了,想起玉米正在扬花,担心影响授粉效果;刮风了,恐怕已抽穗的谷子倒伏,就急忙到地里走一遭。。”然而,毕竟使你的本职工作中断了半年!    
    如果你生命中多有这半年的求索,如果你们的唐滦考察能在1975年下半年提前进行,如果。。一切也许会不一样?    
    然而,时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写。随着1975年的匆匆流逝,唐山的悲剧一天天逼近了。


最后的拼搏塞外高原,唐滦大地

    镌刻着你们汗水和鲜血洒下的印记    
    1986年,“7。28”十周年祭日前夕。    
    汽车沿京唐公路向东驶去,终于缓缓开进唐山市区。。    
    哦,这是多么熟悉又多么陌生的一块土地!    
    1975年,我曾顶着2月的寒风来到这里,向唐山地区地震队报到,为了监视海城地震后的震情,为唐山人民站岗放哨。    
    那时的唐山市,欢快、繁忙而温馨。    
    是的,一切还记忆犹新。那人流如梭的火车站,那宁静而安详的市井风情,那纯厚质朴的民风民俗,还有那开滦煤矿高耸的井架,风情万种的“小山”和充满浓郁冀东色彩的皮影。。    
    更忘不了啊,那坐落在陡河胜利桥东侧唐山地区地震队的一方小院,那矮矮的平房,那整夜通明的灯光,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那一次次紧张的会商。。还有那我们曾经住过的地方——与唐山地区队毗邻的农科所那一间间设备简陋的客房。。那就是我们曾抛洒汗水,与唐山地区队的战友们共同战斗过的地方。    
    1976年9月底,我又披着秋风来到这里,仅仅一年多之隔,我的唐山啊,你已面目全非,面目全非,令我无法辨认!    
    过去熟悉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一条条街道不见了踪影,一座座楼房趴架落地,一栋栋民居被成排的简易房代替,昔日的温馨家园,仅剩下残垣断壁、废墟、瓦砾。。只有那高高的天轮,迎着瑟瑟秋风顽强地转动不息。。    
    还有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胜利桥边的地区队、农科 所,它们如今又在哪里?是的,我知道,它们已变成一片废墟,致使我们的十几位地震战士,一瞬间悄然离去!    
    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十年之间,这里已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座新唐山拔地而起,整齐的楼房,宽敞的马路,成片的绿地。。还有那新建的城市中心广场,庄严、肃穆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在广场中心巍然挺立。    
    凝望着那伸向蓝天、饱含悲怆与壮烈的高耸的碑塔,我不禁百感交集。    
    云年啊,这庄严的碑体上,不也凝聚着我们的汗水、泪水和鲜血吗?这里不就是我们用青春和生命浇灌过的土地吗?十年前,就是为了捍卫这方土地的安宁,你在生命历程的最后七个月里拼搏、冲刺。    
    七个月,在人的生命长河里是多么短暂!然而,在1976年大地震前的200多天里,你和你的战友们,为降伏地震之敌,倾尽满腔热情,献出一片赤诚,在攀登地震预报高峰的路上迅跑,与震魔展开了拼死斗争,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生命的壮志悲歌!    
    非比携贾军、贾谌于唐山抗震纪念碑前留影    
    (1986年7月28日)


最后的拼搏生命的1976

    日历翻到了1976,时间在向“1980年前后”逼近!    
    云年,我知道,为了把1975年下半年蹲点劳动失去的时间尽快补回来,为了把十个月前就活跃在头脑中的想法尽快实现,1976,你是开足了马力在运转。海城地震的发生更坚定了你对华北地震活动总趋势正在加强的认识,你要向抓大震的既定目标前进。    
    抓住1980年前后河北北部那个7级以上地震!    
    然而,“1980年前后”,时间太模糊;“河北北部”,范围太宽泛。不把这个目标具体化,是不可能真正抓住它的!对此,你深感忧虑。    
    早在1975年2月,你给正在唐山工作的我写信时就曾谈道:    
    前天看了《创业》很受教育,的确是上了一堂政治课,那种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创业精神,不正是我们地震战士所需要的吗?辽宁大震的经验既是对我们的鼓舞,又增加了我们肩上的压力,我们的责任重大啊!我觉得我们必须在趋势与临震异常〔的研究〕上狠下功夫,二者不可分。我们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搞趋势的,或仅仅是搞短期的,割裂的做法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工作也极为不利。    
    因此,你的工作思路很明确,就是要不断缩小对那个预见中的大地震的包围圈,从时空上逐步逼近这个大地震。    
    那么,当1976年降临,你都做了什么呢?    
    我的目光落到那两本工作日记上:一个是浅黄色的软皮本,封面已经破损,用透明胶纸贴补后才勉强成一整体;一个是用红色塑料皮包裹的硬皮本,封面上印有“《地震战线》编辑部”字样。    
    就是这两个工作笔记本,交替记载着你生命最后七个月的足迹,虽然不够详细,也不尽完整,但我已经感到非常幸运了:这两个笔记本记录的起止时间是:1976年1月1日至1976年7月27日!    
     啊,我是多么感谢那些至今我仍不知晓姓名的同志啊!是他们在唐山地震现场,冒着余震、暴雨、泥泞、血污、尘埃;从瓦砾中,从碎石下,精心挖掘、寻找并保存下你的遗物:一块手表、一副眼镜。。还有这两个笔记本,以及你那褪了色的帆布书包,并完好地交到我的手中,使我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至少,唐山地震还没有把我和你彻底阻隔,我毕竟在震后又见到了你。    
    是的,你的遗物,那是你的符号,你的标志,你的象征;不,那就是你!那就是你生命奋斗历程的见证!它们曾伴着你争分夺秒,体察万物;他们曾伴着你把定航向,勇往直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就是这两个从唐山废墟下挖出的笔记本,让我寻觅到你在1976年的七个月里,匆匆来去的足迹:    
    到北京计算所去上机,进行震源机制等的计算;    
    向有关同志请教,探求P波残差法等预报方法与途径;    
    制定唐滦考察计划,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赴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现场参与宏观考察;    
    在唐滦地区进行地震地质考察。    
    粗略计算,七个月中,你六次出差;约有四个月在外奔波,其中野外考察的时间约有80余天!    
    这就是你生命的1976!    
    在和林格尔地震现场与周士久合影


最后的拼搏为了走在大震之前

    1976年一、二月份,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传遍神州大地——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的事业辛勤操劳了一生的人民的好总理,与世长辞!中华大地沉浸在无尽的悲痛里。    
    记得吗?云年,那年春节我们来到北京,曾一同走向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寄托我们的哀思,默默地向周总理发出誓言:敬爱的周总理啊,地震战士想念您。。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把您十年前亲手为我们点燃的向地震预报科学进军的火炬,高高举起,誓与地震之敌斗争到底!    
    就在这一年的头两个月里,云年,你怀揣着周总理的遗照,在石家庄与北京之间风风火火往返穿梭。为了尽快完成小震震源机制解的计算工作,你两次赴京上机,加班加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在那个红皮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你奔波往来的足迹,让我又一次看见你在默默地向既定目标进击。    
    1。2    
    …1。17    
    整理邢台小震震源机制资料;    
    1。19…1。30    
    赴京去地球所、计算所上机;    
    2。4    
    …2。21    
    学习计算机算法语言,做再次上机准备;    
    2。23…2。28    
    去京上机,讨论计算结果。    
    1976年3月,江河解冻,万物复苏。    
    阳春三月,正是准备耕耘的季节。新一轮的野外考察工作将临,你和你的战友们开始进行出征唐滦考察的准备。你的工作日志上有如下记录:    
    3。1    
    上午与苏〔英俊〕、黄〔钟〕、周〔士久〕、王〔素吉〕讨论唐滦考察问题,基本定于20/4    
    ~    
    20/5〔赴唐考察〕,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搜集资料。下午拟定地震部分考察安排如下:    
     目的:认识唐滦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活动特征,提出对未来地震的中长期估计。    
    (1)通过历史地震活动与构造关系的对比,查明唐滦地区在华北地震区中所处的地位及与邻区地震活动之间的联系;    
    (2)1624年、1945年两次61/4级地震的特征;    
    (3)近年来小地震活动特征。    
    工作内容:    
    (1)在室内外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列工作:    
    ①    
    查阅县志等资料并到有关单位收集、学习;    
    ②    
    开座谈会了解1945年滦县、1975年海城以及近年来地震情况。    
    (2)了解唐滦地区地震台站情况,为探索地震预报方法打下基础。如:位置、台基、构造、地貌等条件,仪器性能,建台以来工作状况,以及附近小地震活动特征。    
    需要准备的内容:    
    (1)整理唐滦地区M≥4历史地震目录一份,并给出震中分布图等图件。    
    (2)根据已有资料整理1624年、1945年两次61/4级地震原始资料及等震线。    
    (3)点出近年M≥2小地震分布图。    
    3。2    
    上午与苏、黄、周、王讨论赴唐滦地区考察问题。    
    苏说:小王与老贾搞地震〔活动性调查〕。    
    3。3    
    上午去市图书馆借阅《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回来查抄    
    1624年、1945年两次滦县地震原始资料。    
    3。4    
    上午继续查抄滦县地震外围资料,晒唐滦考察底图。    
    在唐滦考察准备工作期间,你开始考虑利用P波残差法预报地震的问题,以求对河北北部的地震危险区做出进一步判断,并力争应用于唐山地区的台站。    
    此后,你又两次赴京,将震源机制计算、唐滦考察准备与预报方法探讨等多项工作一并进行。    
    唐山地震后一封老同学的来信,仿佛让我看到了当时在北京工作的你,是那样专心致志,是那样热情洋溢。    
     陈非比同志:    
    你好!    
    在同地震这个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为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中,我们得知贾云年同志牺牲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对你极为惦念,希望你保重身体,我们大家都在共同为你分担这一痛苦。    
    云年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生前的朝气蓬勃、热情洋溢、忘我工作的革命形象还历历在目。我总不愿相信这一事实,自从唐山地震发生后就陆续听到这个悲伤的消息,至近日才最后得到证实。我记得他在今年初曾两次来过我们所,一次同我们讨论了地震波速问题,一次因出差路过北京,又在大门口谈了他对开展地震预报的想法。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临别前在太阳下还像学生时代一样,衣着简单,干劲十足,不怕疲劳和辛苦地工作着。我让他在我们所吃饭,他笑着摇手说:“不啦!还有好几件事都得赶快干呢!”他还讲了他要到唐山,要在那边开展工作,还说以后再来,可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的诀别。。    
    从上大学起,我们俩很快就分到了一个组,他总是那么乐观,对革命工作总是那么积极。他不顾个人危险赶到地震危险区工作,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云年虽死犹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有这样的伴侣是可以得到安慰的。    
    。。    
    祝好!    
    郝锦绮、冯锐    
    8月8日夜    
    云年啊,1976年的头三个月,你就是这样奔波着。    
    三个月里你四进京城,累计出差在外约30余天,以至我们刚刚搬进去的位于建设大街的新家,迟迟不能就绪;待拜托二哥在京购买的双人床、小衣柜托运到石家庄时,你已经不在人间。。


最后的拼搏风尘和林(1)

    1976年4月,春回大地,乍暖还寒。    
    原本,一切都在按预定计划进行:做唐滦考察的进一步准备,继续进行小震震源机制的计算工作,把P波残差法的学习与研究深入下去,寻求其他有效可行的预报方法。。    
    然而,中华大地并不平静。    
    敬爱的周总理逝世,毛主席病重,“四人帮”的反革命淫威愈演愈烈。清明节前后,“四人帮”迫不及待地加快了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肆无忌惮地压制和迫害悼念周总理的广大群众。英雄的首都人民忍无可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