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573-那时花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妈对我的病从不绝望,她不断地给医生写信,还把医生请到家里来。我11岁时,有一天,妈妈请来一位军医。看着我不停震颤的腿,还有身上一块块化脓的褥疮,他对妈妈说,这孩子18岁双腿就会挛缩起来,再也伸不开了。医生走后,妈妈对我说,我不相信,你要好好锻炼,你的病一定能好。我不完全懂医生的话,但我懂得妈妈的话。    
    我总是笑,苦笑。我没有什幺可高兴的事,于是我就在父母面前装笑。有时脸上笑,心里却很烦恼。我学会了忍耐。试着咬牙忍耐。因为书上说,痛苦的时候都咬牙坚持。现在想来,那时候我真的很可怜呢。    
    我18岁的时候,妈妈想起了医生的话,她有点得意,说,你看我说吧。    
    我继续努力活着。    
    可是我的病情加重了。1976年12月22日,我做了第4次脊椎手术。此前医生对我的病情并不乐观,他们说了我会死去的几种可能:1、肺炎,2、泌尿系感染,3、褥疮——这是脊髓损伤病人最可能死去的症状。    
    可我依然活着。    
    我的生命力一次次粉碎了医生的预言。    
    很多年了,我总是给自己开处方,我知道怎幺预防感染,我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条件再差也要洗头发洗澡,晒衣服晒被褥。所有能够得着的地方都擦得一尘不染。我会给自己针灸、注射、按摩、给褥疮换药。看不见的地方就照着镜子。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好起来。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有病装没病,有残疾装没有残疾。    
    我像健康人一样穿着,虽然搬动双腿很费力,可我努力就能做到。我像健康女性一样打扮自己,整齐干净。指甲从来都是及时修剪的。即使病在床上,也要挣扎着让自己整洁清爽。    
    多年以后,我见到了山东省立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成伯伯,我童年时,他是我的主治医生。他已经老了,他说没想到我能活到现在,是什幺原因他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说,乐观坚强是第一!    
    后来,我在全国两会上还见到了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教授。1965年,妈妈带我到北京治病,要找的最好的医生就是王忠诚教授。几十年后,我活着,还和他一起开会,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今天,我还是不断鼓励自己好好活着,还是装得像没有病、没有残疾一样,我让自己忘掉不幸和痛苦,虽然很痛苦,但我知道,活着就是一种忍耐,必须有耐心地活着,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我一直努力做一个真正坚强乐观的人,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因为我只有这一次活着的机会,因为我死后再也不能复生了,所以,有一次活着的机会就要好好地活着。    
    我有快乐,也有烦恼,但是别人很少见我烦恼的样子,我自己早就学会了排解。我让自己真诚地对别人微笑,不让自己因为病痛而变得古怪和叛逆。我从不这样想问题——为什幺我有病而别人没有。病痛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把这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其实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幺麻烦或不幸,就好比出门遇到一座大山,你不能抱怨,只能想办法翻过去。面对困境抱怨是最无力的语言。我伤感但从不绝望,苦日子能过,好日子也能过。我让自己豪爽直率,从不在乎传言和谣言,听见就像没听见一样,但是我会检点或拷问自己,让自己正直正派大气。    
    我再也不孤独了,少女时代我就有了很多朋友。开始写作后,我却常常给自己制造孤独,因为我必须安静地写。我喜欢很执着地做一件事,比如写长篇时,我会一连几个月不下楼。我也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我不喜欢出去吃饭,我愿意请朋友们到家里来吃饭。在饭桌上,我和他们喝酒,黄酒白酒葡萄酒,我总是哈哈大笑,那会儿我根本不去想自己的病,只觉得活着真好。    
    大家走了,我又回到我的书桌前,或是躺在床上,翻开一本书,或者一本又一本,也许会趴在桌前发疯似地写,想止也止不住。要不就打开计算机,我很少关机,而让它保持休眠状态,这样开机后立刻就能工作了。再后来,我就困了,去睡觉的时候很多次就看见太阳出来了。有一次,我在桌前坐了一夜,早上又去赶飞机。在飞机上我的腿很凉很凉的。空中小姐给我一床毯子盖上,我觉得很温暖,就睡着了。我觉得自己好象躺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草褥子上,盖着一床有太阳味的被子,暖洋洋的……


《那时花开》 第三部分张海迪:关于活着(2)

    我有时候也幻想——假如还能再活一回多好!哪怕受更多痛苦,但毕竟是活着啊……    
    花语旁白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海迪姐姐,我们从小的楷模。    
    看了这篇文章,又让我想起古时一个太监说的话:“这个世界上啊,谁也别怨自个儿命苦,命苦的人多啦,真正命苦的人,他不吱声,他不张扬,只是在心底低低地唱着……”    
    就是您说的:“活着就是一种忍耐,乐观坚强是第一。”    
    仙风道骨    
    含泪看完你的这篇文章!感谢你,也感谢生活!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且生命的本质运动形式对于每个人是一致的,但完成这个运动的历程对于每个人却是不一样的,不管怎幺样,活着真好!我想起了我的中专语文教师秦老先生(不知道他现在还活着没有!),在我毕业时给我的留言:“爱人,爱生活,爱事业”,这可能也是他以右派分子的身份活到改革开放的一点寄托。他把这个传给了我,而你做的一切又为这个留言做了很好的诠释。    
    丽萍    
    海迪姐姐,我要向你表达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一个蜜罐里泡大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现在遇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挫折,我却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现在我要以你为榜样,好好地生活,活着真好!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    
         
    袁立曾说,在这个多变多元的时代,幸福也应该是多变多元的。你爱上了一个也爱着你的人是幸福,你在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幸福;你跟家人欢聚一堂是幸福,你一个人享受孤独也是幸福;你困了有床可以睡饿了有包子吃是幸福,你帮助了别人也是幸福……这篇温情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幸福的另一种可能。


《那时花开》 第三部分袁立:那个人,那件事……

    ■ 袁立/2005…12…09 23:08:48    
    袁立    
    青年演员,杭州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电影作品:《女人花》、《大惊小怪》等 ,电视作品:《英雄无悔》、《铁齿铜牙纪晓岚》等    
    日志名称:嘎立立的blog    
    前几日,一个北京初冬的夜晚,路过一家快餐店的门口,突然耳朵里传来一丝丝细腻的、悠扬的小提琴声。顺着琴声望去,一个将近50岁的中年男人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凌乱的有些油腻的头发任意地耷拉着。一身在初冬略显单薄的衣裤单从外表看,你不会相信这样细腻的琴声是从他的手里演奏出来的。他的脚下放着一只空琴盒,里面散落着零星的一元纸币,他的琴声是悠扬的,他的眼神是哀伤的,就像冬日的河水,曾经春意盎然过,但如今已经结冰!    
    一曲完毕,他用拿弓的右手轻轻地抚了一下垂落下来的头发。从喉咙里,轻轻地,轻轻地发出一声只能他自己听得见的叹息。这一声轻叹是忙碌的行人不会察觉的,这一声叹息是叹给自己一个“生活的不易”!他站在那里,胸前贴着“下岗工人”几个大字,我不禁很难过,迅速地在钱盒放下20元钱,扭头就走!我用余光感受到,他停止了拉琴,微微欠了一下身说了一声“谢谢”,我于是更加难过地加快了步伐。    
    他曾有过怎样的青春和理想?他也许也曾是个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爱的人,不然不会去学小提琴且演奏得不错。他们这一代的人就像我们的父辈,是伴随着《西去列车的窗口》这样的诗句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里成长的。他们曾有过怎样的抱负与理想?    
    他也一定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从他的眼神里只能看到无奈、落魄、冷漠、麻木,但是没有谄媚与乞求。将近18 : 30的光景,他也许还不曾吃饭,在寒冬的黄昏可能是人最多的时候可以为他的琴盒里添上不多的纸币,一天中最后的机会了!他所站的餐厅门口,那些从热气腾腾的餐厅里走出来的人们路过他的身边时,他会有什幺样的感觉?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又有多少人会关注他?帮助他?难怪他会有这样的叹息。    
    同样是演奏,没有掌声更没有追捧,有的只是一闪而过的怜悯。    
    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一定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淡然。可能他明白生活有时候是无从选择的,他能选择的只是做一个坚强面对的人,这一点也许要感谢他曾学过小提琴,感谢音乐带给他的勇气!    
    我的20元钱和感受都微不足道,却希望那是能为他的骄傲里增加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掌声与温暖!    
    花语旁白    
     芋    
    每个人都在某个角落追逐着自己的生活与理想,也许我们会彼此擦肩而过,可作为过客惟一能留下的恐怕只是一声叹息,一丝同情。并非人无情,只因社会造就了一个词——无奈。    
    每个人都有其不幸之处,同样有其幸福之所在。谁幸?谁又不幸?又有谁人能说清。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袁立姐这样的做法很善良,很有爱心。但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心酸吧。人总是会由此及彼,是否你的感伤还未退去?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惟一的表情就是嘴角的上扬,因为我的感伤,我的同情,丝毫带给不了他未来的幸福。做人能够满足,就能明白何为幸福。    
    沙摩魅晷    
    看完这则故事,我突然感到一股感动涌向眼眶,想到未来如果有一天,我也成为了那个样子,会有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作为一个男人,他有更多的责任,去面对这个世界。但是如果岁月的无情吹尽年少的轻狂,那还有什幺能够成为他支撑自己的动力呢?     
    你的举动又一次让我感到感动,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触动,那是一种对人的尊重,一种无法言表的善良,这份美丽,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看到了,也许是出于找到了同样心灵的兴奋,感动经一次次地冲击大脑,久违了的泪水竟然湿润了双眶。    
    这个世界还没有完全地沦陷,因为还有这样的琴者在舞动,这个严重物化的城市还没有完全感染那该死的病毒,因为还有像你这样的姑娘在用那份善良的心抵抗,这才是我们中国姑娘最美的地方!    
     我爱东亚    
    原来以为像你这样的明星整天大酒店进出,出门高级轿车接送。哪里会像普通人一样出现在一个快餐店的门前,而且会注意一个被麻木的人群淹没的拉琴人。突然有一种感觉:北京初冬的夜晚,很温暖。    
         
    佛说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努力去点燃更多的人,你点燃了更多的蜡烛自己也不会燃烧得更快,为什幺不呢?


《那时花开》 第三部分高晓松:点亮心灯,以梦为马

    ■ 高晓松/2005…10…28 20:20:49    
    高晓松    
    音乐制作人、歌手    
    1969年生于北京    
    代表作有音乐作品《校园民谣》、《同桌的你》    
    小说《写在墙上的脸》    
    电影《那时花开》    
    日志名称:高晓松写字中    
    我努力在超级女生决赛前的山崩海啸声中给大家讲一个平凡的小故事,知道各位投票顶帖忙,尽量简短,然后说“超女”。    
    四川威远矿工之女李小萍,家徒四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683分考入百年名校浙江大学,本已负债两三万元的父母借遍全村只得两千元,距高昂学资尚远。我在央视《共同关注》看到后即致电小萍,表示愿捐四年学费与她,不料被她拒绝,曰在我之前已有宁波一孙姓善人认捐。我感动,两日后再次致电,表示愿赠她四年生活费,又被她拒绝,因孙老伯也已表示生活费一并负担。当日晚些收到小萍短信,寥寥数语,最动人处是“我长大了一定要像你们一样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我唏嘘之余,将此事告知央视一老友,于是《社会记录》派记者赴四川采访了小萍。播出那晚,我坐在一个喧闹的酒吧看电视,记者问她为何不多接受一人资助为父还债,以尽孝道?小萍安静回答两点大意如下:    
    我父能在矿上背煤已属有幸,尚有许多同学家境更差,且没有央视报道,无人认捐,更需要帮助。我能有好心人出资读书全家已很知足,我们不贪。    
    人一生道路很长,一次违背道德就会有第二次,所以一次都不能有,无论以什幺样的理由。    
    我本想帮助的李小萍帮助了我。那天看完电视,我成了李小萍的粉丝,我比照“盒饭”“凉粉”的意趣给小萍的粉丝起了名——“平凡”。    
    我很高兴自己不是第100万个“盒饭”而是第一个“平凡”。    
    现在说说超女们,中国(也许还包括外国)的各大唱片公司、发行商、彩铃运营商、影视制作商、书商,以及各种盒饭凉粉玉米商,可能还有钢笔铅笔圆珠笔商已经全体总动员,圆睁双眼口水及肩披头散发状似癫痫准备迎接这几个小女子呼风唤雨而来的金钱盛宴。我已亲眼见识了在我10米之内正在讨价还价的数桩好生意。    
    我想因为职业的关系,我会很快见到这几个可爱的小姑娘,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让她们和李小萍见见面,她们是同龄人,她们有共同点:虽然未经世事,但看起来都很坚定。小萍本来并不愿宣扬我们的事,但我告诉她:佛说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努力去点燃更多的人,你点燃了更多的蜡烛自己也不会燃烧得更快,为什幺不呢?小萍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