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杂集]阅读改变人生 作者:巴丹-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天明:书是没有终点的人生
  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
  令陆天明声名鹊起的,是他的“反腐败文学”。《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力作,把他推上了当代中国作家电视文学创作的前沿。
  书约陆天明巴丹
  令陆天明声名鹊起的,是他的“反腐败文学”。《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力作,把他推上了当代中国作家电视文学创作的前沿。文学作品要为百姓鼓与呼,针砭时弊,为反腐败摇旗呐喊,不仅需要作家的良知,更需要胆识。陆天明的创作迅速产生巨大影响,由小说而电视剧,又由电视剧而小说,《苍天在上》发行12.5万册,《大雪无痕》发行18万册,《省委书记》再创了新高,在电视剧开播之前就发行了22万册。《苍天在上》曾经创造的40%的收视率和《大雪无痕》的热播,令他成为反腐败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晋身大红大紫的作家行列。
  陆天明简介巴丹
  陆天明;1943年出生,祖籍江苏南通,生于昆明,长于上海。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要作品有大型话剧《扬帆万里》、《樟树泉》;中篇小说集《啊,野麻花》;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电影《走出地平线》;电视剧《华罗庚》(合作)、《不散的军魂》、《冻土带》、《苍天在上》、《李克农》、《闻一多》等。
  陆天明书缘(1)巴丹
  您最近在读什么书?
  我的创作,自己总结,感性的东西多,缺乏理性的深度和形而上的特殊魅力,对生活总体把握缺乏相应的高度。所以,每写完一部大的作品,我都要求自己读一点书。“找补”一下嘛。这两年读书,主要是读哲学书,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另外也读一点历史。也许真正读懂的东西不多,但我必须了解他们。我发现我们的情况和二三十年前的西方有相同之处。美国当年也瞧不起受到大众欢迎的文化作品,如:《汤姆大叔的小木屋》,认为它缺乏艺术含金量等。现在也有人认为,引起当代轰动的作品都是粗糙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历史上有多少经典名著是轰动了他们那个“当代”的!可以说数都数不过来。怎么能说他们都是“粗糙”的?其实,美国的一位很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就说过:“美国历史上伟大作家的作品,除了个别的以外,都是畅销书。”我觉得,如果说拨乱反正以后中国文学曾经进行过一次深刻的反思的话,那么,现在是需要进行第二次反思的时候了。第一次反思,作家争得了拥有自我的权利,文学争得了表现人性的权利。现在需要反思的是,作家和社会、文学和社会、作家和大众、文学和大众的关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不进行这种反思,继续把文学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自我圈子里,远远地脱离开社会和时代,我总认为,文学是走不远的。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改变我人生的,是“人生”本身。但是,书,总能帮助我在人生发生巨大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更好地认识人生和把握人生,更清晰地认识社会和把握好处在社会之中的自己。我说不清是哪一本或哪几本书帮助我渡过了许多的人生关口。我只能说,没有书这样东西,我这一生肯定会长久地在黑暗中摸索而无法获得“出头”的日子。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我十六七岁的时候,不幸患肺结核在家养病。那时我家生活十分困难,兄妹四人全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我上午到街道团委去工作,每月可以获取十来元的津贴,贴补家用。下午便躲到上海市图书馆去读书。从下午开馆读起,一直读到晚上闭馆。持续了大半年。我把当时所能找到的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们的作品整个都读了个遍。这些作品里洋溢着的深刻而丰富的人道、人文精神,使我大为振作。我总是和一帮年轻的病友,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园里激烈地探讨“国家”、“民族”的命运,探讨文学的走向。不久,我的肺结核居然也好了。当然,要让今天十六七岁的孩子耐下心来再读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屠格涅夫、果戈里或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障碍。但我还是希望等你们稍稍再长大一点,对人生和社会有了一点责任意识后,能抽空读上几本。这里绝对有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美好最动人最闪光同时又是最苦难和最艰涩的一些东西。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有空就读。有空就读。再说一遍,还是“有空就读”。少年时期是这样,青年时期更得这样,到老了,还得这样。当然,还得补充一句:没空抽空也得读。
  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读自己爱读的书。读成就事业所需要读的书。一个时间段里,重点抓住某一类书猛读精读,真正读出心得来以后,再换一类书继续攻。相信自己,但绝不放纵自己。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老三篇”(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红楼梦》、《鲁迅全集》、《死屋手记》、《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记得那年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有一天晚上,我在写作文。爸爸问,写什么呢?我说写我的理想。爸爸又问,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我想当作家。爸爸立即显得十分兴奋,说,好啊好啊,我的儿子都想当作家了。好啊好啊。两年后,他病逝了。他这一声“好啊好啊”,成了留给我一生惟一的财富,惟一的激励。后来我才知道,他少年时也想当作家,但生活迫使他不得不另择志向。于是我告诉自己,必须苦读苦写,因为我在完成我们家两代男人的一个共同理想。
  陆天明书缘(2)巴丹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浓缩起来说,那就是,通过读书,我终于明白我作为人的意义。我活这一辈子,必须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和民众,担负起我应该担负的责任。否则,我就只是一个“动物”而已。
  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读书和做人的关系,就跟吃饭和做人的关系一样。一个养我的身体,一个养我的灵魂。都是年年月月天天不能少的。
  您认为中小学阶段的读书量应为多少?
  这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但有两句话总是对的:一,只要有可能,就大量读课外书籍。别怕多,多多益善。二,尽量少看电视,腾出时间多读点书。电视这玩意儿,等老了再补看,也还来得及(请电视台的同志别生气。好在我自己也是吃电视饭的)。
  您建议哪些书可不读?
  少不看武侠,老不看言情。
  读书有什么捷径?
  读书和做人一样,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没有捷径。天道酬勤是也。当然也得讲究方法。但不管怎么个讲究法,我总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勤”字。只有在勤读苦读中,你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窍门和妙方。就我来说,做读书笔记很重要,然后每过一段时间,便重读自己的笔记,其效果会事半而功倍的。
  您怎样辅导自己的子女读书?您对他们读书有要求吗?
  找机会跟他们讨论一些问题。
  为什么有人读书很多,却成为“书呆子”?
  我认为,首先得说清,做书呆子,也没什么不好。在当前过于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书呆子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真正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人,还是得有一点“呆气”的。当然,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把自己读成一个书虫,一个只知把书装进自己肚子里,而不知去运用的“破书包”,意思也不大。说到底得明白,读书只是一个手段,得实践社会和人生,才是真功夫。
  有些青少年迷恋上网和看电视,您的忠告是什么?
  网和电视都是好东西。但一定要做它们的主人,而不能做它们的奴隶。试着问一下自己,我是它们的主人呢,还是它们的奴隶?经常这样问一问自己。
  您上网吗?也看e…book吗?
  上。也看。但绝不被它们“俘获”。
  读书能不能吃“快餐”?
  可以吃快餐。但不能只吃快餐。连发明“麦当劳”的美国人都知道,麦当劳吃多了,血脂高,易患冠心病。咱们就更别钻进“麦当劳”里出不来了。
  相关链接:陆星儿 陆川
  陆星儿,陆天明之妹,作家。陆氏兄弟姐妹四人,陆天明排行老大。小妹星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著有长篇小说《留给世纪的吻》、《精神科医生》、《我儿我女》,中短篇小说集《呵,青鸟》、《天生是个女人》、《傍晚请别敲门》、《一个女人的一台戏》、《美的结构》、《女人的规则》,散文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我是母亲》、《女人的出头之日》、《心有一处文库》、《潜在美人》、《白宫外的长椅》等。
  陆川,陆天明之子,电影导演新锐。毕业于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英语系,后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班。而立之年,他导演的一部《寻枪》异军突起。
  巴丹:谈哲学之用巴丹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销量目前最保守估计,也有900万册。这本书让哲学走出象牙塔,成为热门书。
  如何向一个人解释什么是哲学,是一件很难的事。如何告诉一个人哲学有什么用处,更是一件无法做到的事。
  比如陆天明近期开始“找补”的哲学书,也许是读至无可读处,才会去读。但哲学绝不是哲学家的事,关于宇宙,关于人生,人总是逃不出哲学的天空。
  如果在一个人的书单中找不到一本哲学书籍,这无论如何是一种缺憾。
  关于哲学是什么,有很多答案,但从来没有一个答案让大家都满意。哲学到底要求证什么呢?也许,它是对宇宙、对历史、对生命的根本意义的追寻,是对一切事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探索。
  实际上,一个人可以不做什么“家”,但必须是一个哲学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更光辉更灿烂的生命,在于更深刻更完美地表达自我,给生命以勇气、信念和智慧。比如,从一座建筑物上,你可以发现建筑家的哲学思想。表面是钢筋混凝土,瓷砖马赛克,背后则是对人和自然、人和人、人自身,对“有”和“无”、“虚”和“实”、“远”和“近”等诸多关系的理解和安排。于是,建筑也就有了“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自由派”、“雕塑派”、“感性主义”、“粗野主义”等等哲学理念。
  再说哲学有什么用处。很多人不喜欢读哲学书,是因为看不到哲学的实用价值。
  哲学对于个体生活的意义是因人而异的。人的心灵要有归宿,要有支撑,它有时候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的精神之用,往往比物质的实用更有用。一般说来,个体生活实践的层次越高、思考的层次越高,哲学就越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有用;相反,当个体的生活实践和思维层次越低、越狭隘,哲学就越不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不直接有用。在人类历史上,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甚至包括大艺术家、大军事家、大企业家等等,越是特别关注哲学,他们在具体学科或事业上的成就往往有着鲜明的哲学的印记。
  如是,则哲学不可或缺。有着哲学质量的人生,有着形而上思考的人生,才是美丽而华贵的。
  二月河:随缘读书 学问自在
  读书不求甚解也其乐无穷;读书偶得甚解,则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二月河的前半生都是在“厚积”,而读书搜集史料则是他“厚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他500万字的清帝系列历史小说《落霞三部曲》,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传遍中国,走红海外。
  书约二月河巴丹
  二月河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籍在郑州。他祖父的一代,就有四个人分别是秀才、贡生、举人和进士,而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1938年参加抗战的老八路。虽然从军打仗,但他的父亲对于汉史,特别是西汉史很有研究。这也许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家庭氛围吧。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月河也是十余年从军。30岁之前基本读完二十四史、37岁才立志写小说、44岁方始成名的二月河,前半生都是在“厚积”,而读书搜集史料则是他“厚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读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最让人惊奇的是,那浩如烟海的史料,在作者笔下却运用得那样自如,似乎是信手拈来。而作者对清代历史、文化、政治乃至社会百态的熟悉更是令人感叹不已。二月河500万字的清帝系列历史小说《落霞三部曲》,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传遍中国,走红海外。
  二月河简介巴丹
  原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昔阳。1968年入伍,当兵10年。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红楼梦》学会河南理事,河南省南阳市文联副主席。二月河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以描述清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名闻天下,《雍正皇帝》问世后曾荣获河南省政府文学大奖,并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二月河的作品共计500多万字。已出版的自选集内容包括发表在全国报刊上的随笔、诗歌、散文等。
  二月河书缘巴丹
  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我不认为有哪一本书能改变人的命运。从我自己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激励过程。我读书过程中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但是当读了很多书时,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积累,一种创作的欲望。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文革中读到的一本没有头和尾的作品,只记得是一本国外作品。少年时期读马克·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