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内圣外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美国的大兵们(包括女兵在内),在世界各地并没少做坏事,最近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虐俘”恶行更是倒了大家的胃口。但美国的子民和媒体,为此事则是更多地责备政府,对大兵们却“相当理解”。    
    美国人对“坏”的两种态度乃值得玩味。首先,认为所谓“坏”其实是正常人性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凶狠、狂放、傲慢,狡诈等因素。只要不让坏占了压倒性优势,一定的坏反而让人更真实、有见地、出活力、能“以毒攻毒”。    
    “坏”与“好”一样重要,是生命的必要张力。一如雄鹰既要能潇洒地展翅蓝天,也要会出其不意地凶恶捕食,而不可像孱弱无用的屋宇间筑巢的麻雀。    
    再者,美国人不太担心全开放式社会令人眼花缭乱,认为人生与社会的各种诱惑及陷阱是客观存在,强行阻断不可能也不是办法,只有在自己或孩子的选择能力培养上多下功夫。“好”是不错,但“太好”了人就没了锐气;“太坏”了不行,但有点坏即是最好。    
    当然,开放选择自有失败与失控的代价,即有些人会选择(也有被迫)彻底败坏。美国黑人和拉丁裔青年的高犯罪率,主要由下层青年组成的美国军队频出犯罪与违纪丑闻等,皆是例证。    
    但美国社会与文化仍大胆全面地坚持开放式选择,并没有因噎废食,因小失大。毕竟,在经过各种选择的历练后,绝大部分人能在身心包容、奋斗能力、自我与社会互动、应付变化与危机考验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大可不必一听到坏就紧张,或者说到好就大意,二者之间的有机平衡,可能才是最重要与合理的。这样还可增加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8章 战争风云

    宏观的估计,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至今,在对外战争方面大约已花去了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与财力。历届美国总统在任期间,如果不打上它几仗,好像就无法向国家和自己交待,就没有真正完成“总统应负的责任”。    
    二战后,美国接着卷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前后长达25年之久。经过里根时代约8年的修养生息,又打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再经过克林顿时期相对平和的8年,元气回升,目前又在小布什的带领下发动了第二次海湾战争。    
    美国对战争的“情有独钟”,还表现在日常文化中,什么“老兵节”、“国殇日”、“越战纪念墙”、“韩战雕塑群”、以至新近落成的“二战纪念碑”等等。每到“国殇日”,都要有老兵或其家属站出来,挥泪回忆一番战争的艰苦卓绝感受与生离死别之情。    
    但一个突出特点是,由于战火从未直接在美国大陆本土燃烧过,美国百姓很少有对战争破坏与灾难的全面体验,如家园遭涂炭,妻女遇强暴,儿童死于非命,资源横受掠夺等等。    
    迄今为止,战争对绝大部分美国人而言,还太像电脑游戏中高科技对抗,及好莱坞的惊险打仗镜头。于是,美国人追忆反思战争的片面,会促使其一直打下去,要打到悟出更深刻教训才会告一段落。    
    反观东亚与中国这边,除了少数日本右翼政客的怀旧叫嚣外,恐怕包括大多数日本普通人民在内,大家都对战争的兴趣不大。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和为贵,和气才能发展生财!    
    而目前在亚太地区的最大战争隐患,无疑来自台湾岛上的“台独坐大”。有台湾知识分子说,中国大陆的“大一统”意识,使其采取武力威胁台湾。这实在是胡扯。无需任何激动煽情,中国人反对“台独”分裂,收回属于自己的国土,乃是一个常识。    
    最近美国与西欧刚刚忙完纪念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60周年。而当今世界上对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仍最感兴趣的国家,恐怕非中国莫属。当然,由于多年无战事,纸上谈兵已成了隐患。    
    譬如最近在中国国内有一种说法,说如在台海发起登陆作战,大陆方面还不具备像“诺曼底登陆战役”时盟军对德军的绝对制空权。问题是:制空权是靠动态争取来的,还是电脑前静态比较出来的?盟军登陆时拥有制空权,是由于事先的连续战斗已瘫痪压倒了德国空军。    
    看来战争危险,不会战争更危险。美国之所以“好战”,就是因为打仗还能发财。中国并不好战,但面对“台独”发难时能否驾驭战争风云,以战斗求和平,在硝烟中发展,此乃重大的智慧考验。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9章 用“恐怖”提神

    对于恐怖及令人不安的事情,一般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就事论事,迎面直击,去消灭恐怖,克服不安;还有一种是不为恐怖和不安所干扰,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更积极和富于建设性的意向上,增长正面力量,去逐步“冷落”和超越恐怖。    
    第一种手段听上去较吸引人,基本上把对手地当成了清一色的“害虫”,必须彻底置其于死地而觉后快。但很可惜,对手是人而不是害虫,更何况害虫也是不可能斩草除根的,只能尽量地去防治。但一种药用狠用久了,害虫还会产生“抗药性”,反变得更具耐力与韧性了。    
    今日所谓之“恐怖分子”,事实证明也是只凭强硬武力手段还不足以治理。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带头掀起“国际反恐运动”,打翻了阿富汗塔利班,也重挫了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但在这之后天下依旧很不太平,最近,据说“基地”组织又死灰复燃,在印尼、菲律宾、芬兰、科威特、约旦等地发起了新一轮疯狂恐怖袭击。    
    美国国内联邦调查局也是不断向公众发出恐怖威胁警报,首都华盛顿地区最近也遭到“9·11事件”同情者的连续狙击,杀人害命,恶毒猖獗。俄国首都莫斯科则发生了被车臣武装叛匪劫大剧场,挟持近千人质的严重危机。    
    目前正忙着收拾伊拉克的美国,已经有些疲于奔命。不乏讽刺意义的是,美国的强大军力,实际上证明连有人在其后院打黑枪都防止不了,这也与美国的“反恐战略”不善以“攻心为上”有很大关联。    
    第二种主张“无为而治”的手段,有些人可能不理解:恐怖不反,岂不将更加恐怖?此种理解差异:不是不反恐怖,而是反恐怖的策略和手段要有所调整创新,要靠综合治理。《孙子兵法》中早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的明训,其实就是讲对敌人和对手要着重分化瓦解,这对目前的“国际反恐”极具启示意义。    
    譬如目前美国的政府和媒体整天连篇累牍地渲染和报道“恐怖”,实际上却有不利的三种反效果。第一,让真正的少数恐怖分子认识到自己原来还有这般强大的“威力”,可以充分左右当代第一强国的精力和注意力。既然是这样,何不接着“恐怖”下去,可以让美国“慢性”难受;自己的影响和“知名度”也随之大增?!    
    第二,本来并不拥护和同情“恐怖”的人;可能只是由于恰好属于某个种族和信奉某个宗教;而随“恐怖分子”一道遭到媒体和政府中“鹰派”的诟病责难;不得已只好与“反恐战线”疏远隔离开来,甚至“滑”向恐怖;第三;挫伤普通公众心目中的正义和良性指数;无形中将恐怖的乌云笼罩在民众的心头;自己吓唬自己;从而影响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建设性运作。    
    应该用战略上的藐视和战术上的“冷冻”(而不是“热炒”)来刹住恐怖分子的风头,你想“高调”我偏让你“低调”,有效分化瓦解恐怖阵线,使其感到是真正为进步人类与文明社会所不耻!这样才能最好地配合武力反恐。    
    固然,美国政客有很大的成份是利用“反恐”来拉选票掌权,而媒体则靠“恐怖”出新闻和故事赚钱,但这种短视和功利作派实际上正深深地损害着美国的根本利益。如果长此以往,著名学者亨廷顿所预言的“民主的危机”,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10章 美国综合症(1) 

    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国除忙于“反恐”外,上至总统,下到平民,都还在为一个重大问题所困扰:美国为什么会如此招别人仇恨?!据《今日美国》报纸最近的详细报道,似乎全世界——从欧洲到远东,目前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反美仇美情绪。    
    欧洲,尤其是西欧,原本是美国价值与文化畅通无阻的大本营,“9·11”事件刚发生时美国也是最早得到来自欧洲的普遍同情与支持。但好景不长,目前不少欧洲国家相信美国反恐行动中私利太重,我行我素,不把欧洲盟国的利益考虑在内。譬如美国要对伊拉克下手,但却遭到欧洲国家不同程度的抵制。许多欧洲人甚至认为:美国的四面出击和“独家坐大”,相比于伊朗和伊拉克,已对欧洲和平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这也包括美国在西欧的“铁杆盟友”英国,尽管布莱尔政府仍坚定地与美国站在一起,但英国民间对美国批评谴责的声音日重。不少英国人认为他们对美国的一片好意只换来了美国的傲慢与无礼,导致自己原来对美国的好感逐步为反感所替代,具体“反感”事件包括美国布什政府单方拒绝在治理气候变暖的国际协定上签字,擅自提高美国的钢材进口关税,美国大公司的一系列“损人利己”丑闻,及“反恐”扩大化危及正常人权与公民权等等。    
    在文化方面,英国流行歌手乔治·麦克尔最近推出了一只颇具争议的曲子“射杀走狗”,该曲被认为是影射和讽刺了布莱尔与布什的关系。至于在欧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反美仇美之风的“劲吹”程度,就更让美国人瞠目了。从中东到西亚再到印尼海岛的穆斯林世界(尤其在民间),美国已基本上是“敌人”的代名词。    
    中国、韩国及日本的民间反美呼声也十分强烈。中国百姓极端反感美国插手中国的“台湾问题”并对中国的发展壮大实施“围堵”策略;“9·11”袭击美国事件甫传到中国;互联网上竟然是“叫好”声一片;网民们普遍是在“美国炸毁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及“中美战机南海相撞导致中国飞行员牺牲”等历史背景下做出的对“9·11”事件的第一反应。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10章 美国综合症(2) 

    韩国及日本的民众则主要因美国驻军的一系列“扰民”事件而对美大加讨伐和抗议,而“亲美”的日韩两国政府被夹在中间,乃是倍显尴尬。总之,世界范围内,时下对美国的批评和谴责主要是针对美国的现行政策、流行文化及一些美国人太过傲慢、虚伪、自私、自利和无礼。外界舆论认为现任总统布什是美国有史以来政治智慧最差的一位总统,而且他整日为一群“二杆子鹰派”所包围,外交政策中充满“单边主义”和独断专行。    
    美国社会及文化的“辞典”里,是不太能找到“谦虚”这个词的。中国民众可能对美国的傲慢深有感触:2001年4月中美战机在南中国海相撞,中国飞行员一时生死未卜。布什在白宫的首次针对性讲话,上来就“教训”道:“中国人需要懂得,我们美国的机组人员一定要得以安全返回……”。相比于中国领导人和发言人在国际场合四平八稳的外交辞令,牛仔布什确实猖狂。    
    另外,一旦中国加入了某个国际组织如WTO或将主办大型国际活动如奥运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标准“评论”句式乃为:“我们允许中国如何如何,是因为尽管有意识形态和人权等方面的争执,但允许中国如何如何的利大于弊……”云云,一副美国“就是世界”,向中国慷慨“施舍”的架式。    
    一个最有意思的悖论是,西方人一方面以重文明礼貌著称,目前国际流行的许多礼仪标准等都是沿袭西方人的传统和惯例;另一方面,西方也是“近现代帝国主义”强盗及强盗逻辑的发源地,而强盗是不讲文明礼貌的,强盗只懂粗鲁、强权、暴力和傲慢。    
    许多满怀对西方文明崇敬钦佩之心的外国人到西方来“朝拜”,一旦遭遇到西方人的“强盗本性暴露”,一开始都还有些猝不及防呢。    
    目前美国于“自我形象危机”的对策,有两大类主张。一是认为实际上我们美国人挺好,别人恨我们只是由于他们误会或嫉妒。于是解决办法主要是加强美国与别国的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认识到我们美国的良好本质;另外一种认知则是认为美国、美国政府和美国文化,确实应在许多地方加以调整和改进,枉自尊大,粗鲁傲慢最终会导致美国迷失方向,会毁掉美国的远大前程。常言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在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岔路口,美国人必须用心灵和智慧作出关键性的抉择。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11章 海洋托起的强大 

    “纸上谈兵”本犯兵家大忌,但也并非没有例外。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海军战略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汉,就是成功者之一,其“全方位制海权”理论及有关观点,为20世纪以至今天许多国家的海军发展勾画出了蓝图和目标。    
    说马汉“纸上谈兵”,因为其本人长期服务于海军学院,几无海战的实际经验,其崛起的年代正值美国专注于搞西部大开发和剿灭土著印第安人,海军发展的规划与经费并不受重视。好在任何革新与进步总是以观念和理论的突破为先锋,马汉乃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放眼看世界、为国家建立强大海军开拓航向的重任。    
    马汉式“纸上谈兵”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具备三大前提条件。首先,军事战略和理论研究,而非具体的战役战斗策划与计谋,实际上是“纸上谈兵”的特有优势,属宏观的高屋建瓴。    
    马汉靠倾心研究历史上海洋强国的战略与实践,海军发展和实力对国家利益的巨大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