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鹰的阴影-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尔·盖茨可以被看作是美国市侩的象征。一个怪诞可笑的搞计算机的人,由于着迷于计算机软件,使得他极其缺乏社交技能。但是,也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可不是件小事。90 年代在西雅图和硅谷爆发的计算机革命,只是美国继续在技术领域保持优先地位的一个示例。美国的研究人员正处于基因工程革命的最前沿,这场革命不久就要改变一切事物,将复制技术用在农业,继而进一步扩大到人类和动物的一切产品,没人知道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美国人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将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使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更换掉老化了的四肢和器官,就像替换我们汽车的发动机和制动系统一样简单。我们美国人是一个聪明的种族,尽管我们不是很明智。因为,明智将意味着要掂量某个技术产生的后果,是决定利用它,还是放弃它。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肯定很聪明。    
    


神圣的上帝与非神圣的上帝让骆驼穿过针眼

      所有这一切,都暗示了一件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美国是如何一方面成为历史上最富有、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而另一方面又是如何在这个工业化的世界里仍然保持着可能是最信奉宗教的国家地位呢?《新约·圣经》里面毕竟充满了警告积累财富的经文:“骆驼穿过针眼的举动,为什么比财主走进神的王国还容易呢?”过去两个世纪中,在大多数工业化的国家里,蓬勃发展的科学无情地降低了教堂的影响力,因为在宇宙哲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突破已经逐渐削弱了《圣经》里经典教义的影响力。譬如《圣经》荒谬地认为,地球是在约4000年之前的七天之内创造出来的。然而在当今的美国,金钱、科学和宗教信仰并驾齐驱,同时处于兴旺的时期。    
      美国的主要报道,常常低估宗教在美国人生活中的地位,这或许因为美国的大部分知识阶层,包括媒体,信奉一种不受宗教约束的世界观的缘故。然而,除了新纽约市和其他奉行世界大同主义的岛屿以外,宗教在美国的中心地带,对人们思想普遍深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南部和中西部,在美籍西班牙人和美籍非洲人的社区内,宗教的影响力更加根深蒂固。美国的机动车保险杆上普遍带有粘贴物,其内容有令人愉快的:“如果你热爱耶稣,你就按按汽车喇叭”,也有显示不祥之兆的:“上帝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这种现象,暗示的态度非常清楚:94%的美国人信仰上帝,而大约85%是基督教徒。这些人当中,也有一半的人把他们自己称为“再生”的基督教徒。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认为,耶稣基督作为他们个人的救世主拯救了他们,他们也就象征性地“再生”了。耶稣经常出现在这类人的生活中,每当生活中遇到了大事或小事,需要他们作出决断的时候,他们肯定要扪心自问:“耶稣将会怎么办呢?”尽管许多人根本不是“再生”的基督教徒,但是他们信奉正统基督教派,认为其他宗教的信徒注定要被诅咒一辈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书籍销售市场,在过去的5年内,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就是《末日迷踪》的小说系列:一共8本小说,渲染上帝把他的子民带回天堂的《被提论》。许多基督教中的原教旨主义者都认同这一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当《圣经·启示录》中引述的条件降临的时候,上帝将在刹那间把世界全部毁灭,只把1。2万名基督教徒带回天堂,而将剩余的人类打入地狱。    
      在美国,宗教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并不奇怪。因为,宗教是这个国家能够安定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早的年代里,曾经因为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出现过紧张的状态。当时,有一个营地里居住的全是清教徒,那些为了宗教自由而来到美洲的虔诚又极端的新教徒们,突然宣布除了他们的宗教之外,所有其他的宗教均为不合法。在另一个营地里,居住的是圣地的朝拜者,他们也属于新教徒,但是不太武断,他们尚允许未信宗教的人参加他们的公共决策。而我们的先驱者们已经作出了决定性的结论,他们决定接受、容忍宗教信仰,但是在我们的宪法中却省略了“上帝”的字眼。先驱者们决心避免几个世纪以来曾经发生在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因宗教信仰纷争而引起的各类战争和权力斗争。先驱者们将教会与政府严格分离,委托政府实施完全的宗教自由政策。从理论上讲,这也包括了不信教的自由,尽管这一观点对于先驱者们自己来说,也是离奇的观念。因为,除了麦迪逊之外,他们所有的人都是坚定的有神论者。    
      然而,对于教会与政府的分离,从来就不像我们所说的那么绝对。正统派基督教与其他宽容教派之间的斗争,仍然没有平息。政府对所有宗教信仰的教堂都免征财产税,这部分等于是给宗教机构的津贴,每年价值达数十亿美元。美国的每一块硬币上都反映出这一句格言:“我们信仰上帝。”我们的法律、政治与教育系统经常就进化论、堕胎、学校祈祷,以及家族信仰等问题产生激烈纠纷。就像他们的清教徒祖先一样,现在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也认为,他们的基督教说教的版本,应该在国家的法律和惯例中反映出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各方面的努力:禁止哈里斯·波特的小说发行,因为他们认为他的小说里面有最邪恶的内容。他们要从学校的教学大纲中删除进化论,而用创造宇宙学说来替代(1999年,堪萨斯州)。然而,这种努力并没有减轻他们的狂热(1999年,在16个州中,提出了26个类似的抗议)。事实上,大多数的基督教徒接受了进化论,容忍了同性恋,虽然对于堕胎持有不同的观点。然而,一伙坚定的少数民族势力造成的影响,丝毫不容忽视。学校祷告行为一直受到法庭的反对,因为它破坏了教会与政府分离的原则,学校祷告现在正在推行一个崭新的名字——“片刻的寂静”。2001年3月,俄亥俄州教育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强行举行听证会,讨论是否讲授“智能设计”的问题,它是指在公共教室里讲授更新版本的创造宇宙学说。最后投票结果否决了她的提案,但是其他的地方很可能出现类似的提议。对于所有提议者来说,这只是个宗教信仰问题。    
      华盛顿的精力充沛的政客们也持有这种信仰。当乔治·布什被要求说出他最喜欢的哲学家时,他引证了耶稣基督,他就是一个“再生”基督教徒。也许碰巧对信奉正统派基督教的教徒们欠下了一笔很大的政治债务,基督教右派的领袖们一直希望在白宫获得决定性的影响,于是他们决定,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竞赛中支持布什,而不是支持毫无羞耻感的福音派新教会的加里·鲍尔斯。布什已经偿还了这笔人情债,他强迫通过的“基于宗教信仰”的创新计划,将社会福利的责任从政府转移到教堂,任命了同情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为法官和联邦官员。尽管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督教右派的权利已经从高峰期衰退下来,但是它对于右翼接管国会和对于克林顿总统的弹劾都起了关键作用。至今,他们仍然是一支重要的基础力量,尤其是在南部,在那里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共和党人很少有可能赢得选举。美国国会山上有两个最有实权的共和党人是他们的盟友,他们是参议院的少数派领袖特伦特·洛特和众议院议员督导员汤姆·迪莱,他们在对克林顿的弹劾行动中冲锋陷阵,数百万的正统派基督教徒对于总统的婚外性行为非常愤慨,他们认为,这是对国家美德的一种践踏。然而,民主党人宣称,他们对宗教的诚意不比共和党人逊色。在美国,假如他承认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不管他是两党的哪一名候选人,很难想像能够赢得竞选。克林顿和阿尔·戈尔都自豪地将自己称为“再生”的浸信会教徒,在出现了莱温斯基丑闻之后,克林顿利用基督教的忏悔和宽容仪式,试图挽回自己的名誉。    
      要深入了解美国,宗教是一个关键因素,包括将我们称之为腓力斯人的名词。这个名词实际上来源于《圣经》。一心一意追求财富的美国人,给外国人留下了粗俗的印象。然而,我们自己认为这做法完全合乎道义准则,因为我们正是虔诚的民族。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人们沉思美国这个充满矛盾的国家时,揭开这个矛盾深奥的谜底是由戴高乐·托克维尔在很久以前提供的,他写道:“自从我来到美国之后,我意识到,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美国人一样,受宗教的影响有如此之深。他们的道德观、社会和政治形态都深深地打下了宗教的烙印。”这个年轻的法国人认为,一种坚定的宗教信仰与美国人在生活中放在首位的“发财热情”并不矛盾。相反,宗教起到了一种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它净化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使它在道义上成为值得尊敬的事情。戴高乐·托克维尔写道:“宗教信仰永远不能成功地阻止人们对财富的热爱,相反它可以诱导人们使用一种诚实的方法去获得财富。”    
      然而,戴高乐·托克维尔却忽略了这个方程式中的一个关键因数,即美国新教徒的加尔文主义色彩。加尔文主义使美国人对于财富的追求更加复杂化了,因为它规定,人人都要勤奋劳动,并认为坚定不移地信仰上帝,是实现超度的惟一途径,而不仅是慈善行为。对财富的占有是一种迹象,它表明上帝喜欢上了某个人物。正像一个人的贫穷,反映了上帝对他所持的否定态度一样。这些人死后灵魂的生活,决不会有值得羡慕的。    
      长期以来,加尔文主义深深渗透到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之中,以至于那些对于宗教不是太热心的人,也被这种态度感化了。富人们认为,他们之所以很富有,是因为他们值得受到上帝的奖赏,而不是像通常的人那样,出生时就具备优越的条件。譬如,有钱的父母、健康的身体、大学教育等。这使人们想起了以前关于老布什的笑话,现在又轮到他儿子的头上——“他天生就是在第三垒,他还认为他自己击中了第三垒的球。”    
      我们之所以富有,是因为我们在道义上是正确的,这一概念带来了许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当美国人大量掠夺土著人的土地,并且对非洲移民实施奴隶制制度的时候,他们需要这样的心理安慰来排除道德上的犯罪感觉。但是,现在这个在美国文化中深深扎根的假设,已经在那些美国工作狂的身上得到了证实。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己艰苦奋斗,不断进取,才能得到道义上和物质上的财富。我们美国人当中有如此之多的工作狂,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长时间的工作使我们和其他人有一种被认定是好人的感觉。这种假设也有助于解释我们对穷人的态度,我们对穷人常常持有恐惧和蔑视的态度,而不是怜悯和慷慨。在许多美国人的眼里,贫困是穷人自己造成的结果。    
      当然,美国的宗教信仰从来就没有局限于仅仅去实现人们的经济梦想。各类教徒们指望教堂为他们提供安慰和友谊。各类宗教派别已经扮演了体面的甚至是勇敢者的角色,他们帮助穷人与社会上的非正义现象作斗争。正如黑人的教堂就是公民权利运动的中心,进步的天主教就鼓动人们与贫困作斗争。同时,先驱者们一直坚持的宗教宽容政策在当今继续开花结果,其表现形式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多彩的宗教风景。在当今的美国,同时盛行大约3。7万多个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这么多年来,尽管曾经出现过激烈的言辞和法律争端,但是我们从来没有遭受过其他国家所经历的宗教流血事件。在当今的世界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我再一次强调,未来对于我们提出的挑战就是要我们牢记历史。由于宗教引起的争端很可能吞噬整个世界,而美国在宗教方面和平共处的事例证明,教会与政府的隔离是有益的,虽然不是十分完美的。这种做法的结果带来了宗教自由和宽容。美国有许多上帝,有神圣的和非神圣的。对于我们当中每一个向耶稣、安拉、耶和华和佛陀祷告的人来说,我们还有另一个上帝,那便是我们要向电视、技术、法术,以及全能的美元的圣坛鞠躬。我们很多人确实认为,从以上列出的上帝中选择任何一个上帝都不会有矛盾之处。美国人拥抱了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杂乱无章的在现世圣殿中存在的宗教信仰,以至于使我们迷失了方向,使我们既普通、又虔诚,既新潮、又古板,既自以为是正直的、又不稳定。这种精神的大熔炉里虽然充满了矛盾,却似乎要比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倡导的超度确定性要优越得多。爱默生说:“愚蠢的一致性,是头脑简单的怪物。”今天,这个论点仍然成立。当今世界逐渐变得越来越小,未来要求我们尽可能以多种方式顺应现实。    
    


看不见的阶级和金苹果设计你的《绿野仙踪》

      至少对于当代的美国人来说,没有什么能像《绿野仙踪》那样更能体现美国人的故事了,它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国童话故事。事实上,我们从4岁或者5岁的时候,就从电视上看过转播的《绿野仙踪》。每当唱到《黄砖路》、《西方的女巫》、《翡翠城》,或者哼几句《飞跃彩虹》、《我们要去见仙人》的歌词时,所有的美国人,无论男女老少、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人,都能立即懂得歌词的含义,并且对此都十分喜爱。    
      当今的孩子们,可以通过市场上销售的录像带欣赏《绿野仙踪》。也就是说,他们什么时候想看,打开录像机随时都可以观看,而且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观看。我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长大的,当时我宁愿不去观看一场国家典礼,而不愿舍弃我特别喜爱看的《绿野仙踪》。当时的网络电视,每年都要重复放映一次《绿野仙踪》,通常都是在复活节的前后。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与大多数的朋友们,好几天前就盼望着那个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