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密室物语之密室的封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同时,开始执笔写作《密室纪行》,在其中记录他的密探生涯和所有密室连续杀人搜查行的情况。    
    由于江户的密室连续杀人事件完全陷入了迷宫之中,幕府秘密下达命令,所有相关人员不得再谈及此事,有口头泄密者、用文字记录者,一律予以严惩。和平安时代一样,江户时代的密室连续杀人事件也同样以避免蛊惑人心的理由被人为的葬送于历史的深渊……    
    虽其如此,松尾芭蕉的《密室纪行》也和菅原道真的《密室密记》一样,流传于世……    
    将不易流行论发挥到极至的芭蕉,其后不断探索超越自我的技巧,主张并推广“轻”。简单的说,在绝望之中如何看到希望——这就是“轻”。芭蕉通过深入的把“反俗性”内化而继续着自我的革新……    
    然而,超凡脱俗的芭蕉也同样无法轻易用“轻”来对待自己的“死”。彻底的脱离社会的“死”。……要以希望的态度来对待“死”,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芭蕉对此十分苦恼。在游历了大津、京都,把《密室密记》和《密室纪行》托付给再次相遇的冰神仙才老人后,他依然无法释怀。    
    一六九四年九月十日,芭蕉在大坂染疾,头痛和恶寒不断向他袭来。在他的人生能彻底实现“轻”之前离开人世的担忧让芭蕉深感焦虑和恐慌。死的绝望并不能通过“轻”而转变成希望,这样的死是令他无法接受的。    
    芭蕉凭借其强韧的精神使得病情虽然暂时有所好转,但是九月二十八日,又因再次复发而不得不病卧在床。    
    病于旅,梦魂常绕荒野行    
    十月八日夜。芭蕉让弟子记取了这首俳句。人们普遍认为,对于死的恐怖和向往生的一丝希望交织于其中的这一俳句是芭蕉的辞世之作。……然而,真相并非完全如此,这可以说是芭蕉的最后的创作。这是芭蕉在第二天,对原有的俳句进行了改动的结晶。    
    其后的四天,芭蕉依旧病榻在卧。难道不易流行论是正确的,而“轻”却是不可行的吗?如果否定了这一点,也就等于否定了芭蕉的整个人生。可是轻易对它予以肯定,也无法减轻芭蕉对于死亡的不安。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从幼年时期到作为谈林俳谐的宗匠活跃于俳坛的时期,再到作为幕府的密探追踪江户密室连续杀人事件的时期,芭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旋转——旋转——世界的旋转——    
    刹那间,芭蕉完全悟透了:    
    ——自己这一存在的不能承受之轻——    
    老泪纵横的芭蕉笑了。    
    一六九四年十月十二日,申时,松尾芭蕉与世长辞。    
    ★    
    三、 密室被继承了下来    
    ——第三部    密室的江户川乱步——    
    在芭蕉死后的两百年——一八九四年的十月二十一日。    
    平井太郎(即后来的江户川乱步)出生在三重县的名张町,是平井繁男家的长子。    
    “我自孩提时代便喜好探求虚拟世界多过享受现实世界,惟其如此,才能感受生之意义……”    
    经常梦见书本中那些虚拟空间的少年平井太郎如饥似渴地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他在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自己编辑少年杂志。通过看书和写作,他能感受到远非现实生活可以比拟的美妙的梦境世界。    
    一九一二年。在他十八岁那年的三月,他从爱知县立第五中学校毕业了。同年六月,经营平井商店的父亲的公司破产了。太郎本打算和父亲一起渡海到朝鲜马山去,但终究只身赴京。当时,太郎觉得无论如何还是应该从出版业开始,最后终于在本乡汤岛天神町的云山堂找到了做活版见习工的工作。后来他通过了早稻田大学预科的编入考试,之后便一直担任着杂志的编辑委员的工作,续写着他和书籍之间的缘分。    
    一九一四年,太郎二十岁了。就是这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爱德华·艾伦·坡和柯南道尔等人的侦探作品。对纯文学已感到厌倦的太郎,立即被侦探小说里所编织的瑰丽的夜之梦所深深吸引了,他完全沉浸在了这个充满了神秘和光怪陆离的文学世界中了。    
    二十一岁的太郎,尝试着写下了第一篇侦探小说《火枪》(有关密室的)。接下来的七年间,虽然辗转从事过多种职业,但是他那种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夜之梦的向往却日渐高涨了。    
    他先后当过贸易公司职员、打字机销售员、造船厂办事员,开过旧书店和中国面馆,也在市政府工作过,还当过记者,从事过制造发蜡的工作——但所有这些现实的职业都无法给予太郎以虚拟世界的梦想。    
    太郎后来和隆子夫人结婚,有了儿子。    
    一九二二年——太郎二十八岁的那年冬天,他动手写下了《两钱铜板》、《一张票》,送到了博文馆《新青年》的编辑长森下雨村那里。在该刊同意发表太郎的作品之际,太郎以推理文学的鼻祖爱德华·艾伦·坡的名字为蓝本,自己起了江户川乱步这样一个笔名,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两钱铜板》、《一张票》获得了读者好评,这两篇作品也因此很快就被小说界接纳了。    
    “(它们)丝毫不逊色于国外作品,不,应该这样说:在某种意义上拥有国外作品所没有的长处的纯粹创作诞生了。这就是江户川的作品。”    
    ——《新青年》大正十二年三月号    
    前两篇作品获得的成功,使得乱步信心大增。这样,在大阪每日新闻社工作的他又在工作之余开始执笔第三篇作品《可怕的错误》。然而,乱步却发现这篇《可怕的错误》无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也让他痛苦的感到自己身上的某种不足。自己应该是有能力的,难道犯下了什么致命的错误吗?    
    即使如此,在读了久米正雄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那篇侦探小说论后,乱步还是意识到对于无比热爱夜之梦的自己而言,侦探小说作家才是自己应司的天职。于是乱步立志要成为一名专业侦探小说作家,他陆续发表了以名侦探明智小五郎为主角的《D坡的杀人事件》、《心理测试》,这些作品都赢得了好评,乱步的自信又回来了。    
    乱步努力地说服了父母,从大阪每日新闻社辞职,选择了一条作为专业作家江户川乱步生存下去的人生道路。这是一九二四年秋天的事。而乱步也已经三十岁了。    
    成为了专职作家的乱步,开始把他对沉睡的夜之梦的热爱之情诉之于笔端。    
    观念的激流借助小说这种形式,不断地构筑着乱步幻想中的虚拟世界。    
    《D坡的杀人事件》、《心理测试》、《黑手帮》、《红屋子》、《算盘恋爱物语》、《日记本》、《幽灵》、《盗难》、《白日梦》、《戒指》、《梦游患者彦太郎之死》、《屋顶下的散步者》、《一个人的两个角色》、《人椅》、《疑惑》、《接吻》……仅仅一九二五年一年之内就发表了上述十六篇作品的乱步,到一九二六年时,他凭借着《跳舞的一寸法师》达到了其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顶峰。    
    然而,盛极必衰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谁也不能永远保持在巅峰状态。……乱步也不例外。    
    


第一部分第9节 推理II 密室的封印(4)

    随着他声名鹊起,必然创作每篇作品的时间就减少了。乱步本来就是对作品的结构和处理需要花费相当时间进行精心构思的那一类作家。这样一来,肯定要影响到他作品的质量,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与《跳舞的一寸法师》同年发表的《一寸法师》,不论从作品的结构还是从其媚俗的手法来看,都是一篇平庸之作。这正是因为在此之前的《跳舞的一寸法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乱步才会头脑发热,在没对作品该如何发展做过多的考虑的情况下便提笔写成了《一寸法师》。对自己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乱步也深感懊悔。    
    而且,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篇匆忙拼凑而成的《一寸法师》居然也获得了大众的喜爱。    
    乱步作为大受欢迎的作家的地位已经牢牢地确立了。而从这时候起,他的作品也被一些并不理解其真髓而只看得到皮毛所在的所谓读者所追捧。正因为明知作品有缺陷,乱步才对这种现象更觉吃惊,而且也开始厌恶起这样的自己来。    
    一九二七年三月,《一寸法师》被搬上了银幕。而乱步对于自己作品的厌恶也达到了极致,他宣布休笔,不再进行创作。……乱步也第一次遭遇到了许多作家都会遇到的创作壁垒。    
    “总之,我这个人,就是觉得这个世界太没劲了。活着这件事,也已经没意思到头了。”    
    ——《红屋子》    
    乱步曾多次让他作品中的各色人等说出过“人生真没劲”这样的话来。那正是乱步自己所体会到的现实的日常生活的表现。乱步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编织出幻想中的瑰丽的夜之梦,来支撑着他的人生。    
    “不管什么享乐、无论何种职业,总之不管干什么,这个世界怎么着都没劲。”    
    ——《屋顶下的散步者》    
    乱步曾经从事过各种职业。    
    而那些都只是为了能解决每天的温饱才不得不干的,既无意义也无乐趣。所以,他的作品的人物,也都是这样的论调。    
    《一寸法师》给他带来的就是让他绝望到对这最后残留的惟一的天职——作家也觉出了了无生趣。    
    乱步悲叹着现世,闭门去游历山川了。    
    漂泊的乱步在京都邂逅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这位自称有933岁的冰神仙才老人,将两本书交付给了乱步。一本是菅野真道的《密室密记》,另一本则是松尾芭蕉的《密室纪行》。这后来搅乱了乱步整个人生的两本书就以这样一种不曾料到的方式和乱步见面了。    
    冰神仙才老人向乱步叙说了平安和江户两朝发生过的密室连续杀人事件。还向他说明,这两本书世代相传,就是寄希望于后世某个时代的推理高手能够破解这些历史迷案……    
    从久远的历史里突然冒出了2400件密室杀人案件,这绝对是乱步初次体验的真正的夜之梦。欣喜若狂的乱步向熟知的历史学者请教,逐步解读着《密室密记》和《密室纪行》,开始了艰难的推理。乱步遵照冰神仙才老人的要求,没有把这两本古书的消息公之于众。    
    到目前为止,乱步一直只是通过创作侦探小说固守着自己的夜之梦。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创作源泉枯竭的时候,乱步就束手无策了。    
    其实对过去的密室连续杀人案进行推理在乱步来说,也就是探求夜之梦。而现在乱步已经无需再靠创作去追寻夜之梦了,他从消沉中振作起来,完全地醒悟了。    
    一九二八年。乱步自己办了个家庭公寓,又建了一栋二层的小楼,在二层修造了一个隐蔽于外部的密室书斋。在这间没有像样的窗户的密室里,即使是白天也十分昏暗。乱步就在这里躺在他从不整理的床上,点着一盏灯在继续着密室连续杀人案的推理的同时也提笔写写小说。    
    同年,杰作《阴兽》出炉。第二年,继《噩梦》(即后来的《芋虫》)之后,乱步又完成了绝对的杰作《孤岛之鬼》和《贴花旅行的男人》,从而达到了第二次创作的顶峰。    
    可是,在这之后的乱步,却逐渐走入了没落。    
    迷失在了历史的密室连续杀人案的推理之中,乱步又一次弄丢了他的夜之梦。    
    夜之梦原来也不是乱步所想像得那么迷人,它是阴冷、可怕、残忍的。一方面乱步憧憬幻想,然而他也会出现否认超常现象的情况。一直主张现实世界里不存在什么不能用逻辑说明的乱步,却无法用任何逻辑去解释平安和江户这两朝的2400件密室连续杀人案。本可以假设制造密室技巧的存在来试图说明,可是这个庞大的数目已经无法用它来自圆其说了。而假设为“怨灵”的报复行为也无法合理地对此进行解释。    
    在创作和推理之间穿行往来,追求着他的夜之梦的乱步又一次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梦仍旧只能是梦,是无法体验的到的吧。    
    艾伦·坡如是说道:    
    “所有发生在这个世界的事于我都只不过是幻影。而与此相反,梦境国度里的狂乱的影像却正是我每天生命中的食粮,或更进一步的说,梦境国度于我才是完完全全真实的存在。”    
    乱步从他的这段话中受到启示,得出了“现实是梦,夜之梦才正是真实。”的结论。此后,乱步无论是人生还是创作都一直信守着这一论调。这一点在乱步自己撰写的墓志铭中也有所记载。    
    不论是从创作还是密室连续杀人案中,乱步都没能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世界变的混乱不堪,摇摇欲坠。而在这一时期,乱步的作品被迫受到警视厅检阅课的检查,甚至被粗暴地篡改、删节,作品的存在也沦为泡沫的梦境一般虚无空洞。    
    在那种形势下,乱步转而向自身去寻求夜之梦:    
    真实只是自己的存在,自己本身正是夜之梦。    
    一九四七年,乱步五十三岁时,自命为“幻影城主”。那时,迷雾开始逐渐散尽。江户川乱步他个人既是幻影城,又是幻影城主。悟到了这一点的乱步心境也逐渐开阔了。    
    ……经历了这许多,乱步已经认定:平安、江户两朝的密室连续杀人案是不可解的。    
    他在自家的庭院里烧掉了密室推理的手稿。同年十一月,乱步再赴关西进行演讲之旅时,再遇冰神仙才老人,遂将《密室密记》和《密室纪行》奉还。    
    “既然无法解开密室之谜,这两本书于我也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意义。”    
    冰神仙才老人听闻此语,也只能无言颔首。    
    一九五二年,评论集《幻影城》获第五届侦探作家俱乐部奖。四个月之后,江户川乱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