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563-中国商道-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鞋上街,在小摊档把鞋脱了,蹲在凳上吃粉,吃完双脚落地便走。回到船上才发现竟然没有把鞋穿回来,因为他向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霍英东7岁那年,年仅40多岁的父亲患病不幸去世。因为染病时间很长,天天用中草药治疗,把本来就很有限的一点钱都花光了。此后,霍英东一家生活更加困难了。那时,他还有一个9岁的姐姐,一个5岁的妹妹,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身上。


晋商经营之道(上)艰苦创业忍耐克己(2)

    霍英东就是在这样的贫困状况下渡过了他的童年。他18岁时找到第一份工作,在一艘轮船上做火夫,轮船是烧煤的,他的工作就是铲煤。那时霍英东干得非常吃力,回到家里全身骨架像散了似的,倒下床就呼呼入睡了。他只干了9个月,在老板裁员时给解雇了。后来,霍英东又到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到机场当苦力,到仓库去帮人磅米。直到他母亲倾其所有和他人合股在湾仔鹅颈街开了间杂货店,霍英东才结束打工生涯,开始管理这家杂货店。    
    霍英东20岁时,买了一条旧的运输船雇人到南沙群岛冒险采海草卖钱,结果没有赚到钱,几乎丧命于荒岛。25岁那年,霍英东与别人合股成立公司。再后来,霍英东苦尽甘来,时来运转,从房地产发迹,又从挖海沙、承包工程中赚到很多钱,事业逐步发展,最终累积了亿万家财。    
    在20世纪30年代里,印度尼西亚富商林绍良还只是一个小伙计或者跑单帮,出卖劳动血汗的人。他每天必须在三更半夜,大地一片黑暗的时候就起身,用手工磨碎咖啡豆,然后用旧报纸分包成1盎司(1盎司=283495克),或者半盎司的小包,骑着单车跑到六七十公里外的三宝垄市,在那里兜售咖啡粉。林绍良在回忆自己从“单车跑街的小贩”开始干起的经历时,总是教导家族成员和企业员工要勤苦耐劳,不要背弃吃苦耐劳原则。    
    在私营企业中,企业掌舵人往往是一个多面手,既是总裁,又是日常工作的顾问,也是处理难题的能手,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被称为“标准型工作狂”的台塑董事长王永庆,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跑步6000多米,然后开始工作,除了吃饭时间之外,从不间断工作,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他的家族成员和员工称他是“像是24小时上紧的发条”。胡应湘、蔡万霖、霍英东、王安、庄永竞、陈玉书、吴水阁等,都是这样有名的“工作狂”。    
    吴水阁从10多岁开始谋生,艰苦创业,刻苦耐劳,终于成为新加坡第五大银行老板,而且还投资到橡胶种植、棕油等行业,现在已拥有马来西亚种植股森美兰公司、印尼维基尼亚橡胶公司等。不管是银行业,还是种植、加工业,吴水阁都勤于深入第一线。他虽然是老板,但每天上班总是比员工到得早。直到快90岁了,他仍坚持每天上班视察业务。他的这种勤劳精神在无形之中对家族成员和企业员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上述这些杰出的代表人物,都是用辛劳的汗水奠定了自己的基业。他们艰苦奋斗的经历,早已演绎为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给了家族成员和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奋进的动力,不仅是企业的一大竞争优势,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2敬业忠诚负责任    
    山西商帮的兴盛,与其艰苦创业的精神密不可分。晋商主要从事长途贩运,终年风餐露宿,酷暑严冬,盗匪横行,丢命失财时有所闻,处处表现出艰苦创业、无畏冒险的敬业精神。掌柜、伙计合力同心艰苦创业,任劳任怨、不计艰辛的执业态度,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票号企业文化。票号掌柜、伙计长年伏案劳作,经常熬夜,加上环境阴暗潮湿,半数以上的得痨病,他们毫无怨言,仍是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形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票号业队伍。    
    日升昌票号海南分号的郝可久,携带大量钱款从海上乘船回山西总号。途中遇到台风,飘流到菲律宾,辗转三个月才回到总号,钱款无一缺失。广西分号的白沛李携带钱物回总号,途中遭遇到土匪,他赶紧将钱物埋到树下,与土匪巧妙周旋,终于满载而归,银钱分文未失。商号伙友忠心事主、协力同心的敬业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做到钱物不丢,满载而归。正是由于伙友这样执著坚韧的敬业精神,使票号业长盛不衰。    
    晋商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顽强的毅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在品行修养上“重信用、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喜辛苦、戒奢华”,在经营上一丝不苟,受一事诺一言,且终身不渝。这种良好的品行和严谨的经营作风,体现出了对工作、对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蔚丰厚”票号分号经理李宏龄在任上海分号经理时,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取道汉口返晋休假。汉口分号经理侯克明对李宏龄说,“江西抚台奏定立案,每月接济甘饷3万两,由南昌分号一家领汇,可是总号信电俱至,让递禀退办。在南昌各钱铺闻讯,纷纷来汉口探听兑费,企图领汇。果若如此,我南昌分号恐不能立足。”


晋商经营之道(上)艰苦创业忍耐克己(3)

    李宏龄说,“既然总号措置有误,为何不向总号拦阻?”侯克明说,“此事我不能插手。”李宏龄最后说:“我虽是过路人,也不能不管。老号不知外情,我等坐视成败,岂能对人。请将我的名字参入合词致信,以为何如?”并让侯克明告诉江西分号,不必告诉平遥总号,待他自己回到平遥后向总号交待,如果责怪违令,与江西无关。    
    李宏龄回到平遥后向总号说明了情况,总号并未提出异议,而南昌分号在其后的二三年结利甚丰,并受到了总号的表彰。本是休假,且是过路之人,汉口分号经理侯克明也非江西分号主事,但为了票号的利益,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携起手来。就是在今天,他们这种精神境界及胆识都应是我们潜心学习和追求的。3晋商艰苦创业的借鉴    
    艰苦创业精神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可以作为传家宝继承发扬光大。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现在的某些企业家心态也颇有些浮躁。有的热衷于购置高档车、豪华别墅,购物时大把甩钱,消费时争富斗阔,甚至醉生梦死、花不当花。    
    贫穷可怕,富足也可怕。贫穷时,可怕的是由贫穷导致的困苦难以忍受;富足时,可怕的不再是困苦而是奢侈。挥霍财富是浪费、是犯罪,更是对自身心性、灵魂的侵蚀。一旦进取心丧失了,财富还会有吗?堆积如山的金银,如果流失起来,那比流水还快。所以,没有进取心比没有财富更穷!    
    作为现代的商人,要做到富而不骄,穷而有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创大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不要忘记应尽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不要学什么“贵易交,富易妻”,而应该坚持“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要端正心态,力戒浮躁,厉兵秣马,再创辉煌。    
    此外,企业的发展壮大,绝非年月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的人办企业存有暴利心态,急功近利,拼命铺摊子,盲目追求规模化、多元化;有的缺乏战略眼光,盲目跟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有的热衷于广告炒作,花巨资造名,送票子寻租,觅求保护伞,甚至发起了官瘾,玩起了政治;有的盲目跟风,标王豪赌,乱炒概念等等。    
    浮躁是企业发展的致命伤,心态浮躁者只重眼前,忽视长远,只重战术,忽视战略,过一时算一时,捞一把算一把,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再加上轻诺寡信,声誉不佳,这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做强做大,必然成为短命者。    
    脑袋空空比口袋空空更可悲,思想贫穷比物质贫穷更可怕!我们需要对管理界的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更加深刻地体味。    
    二、忍耐克己,富而不骄,俭约自律    
    山西人有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勤俭质朴,服事勤劳。《丰城朱氏诗说》曰:“唐风勤俭。勤者生财之道,俭者用财之节,圣人教之不越乎此。”的确,勤俭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懂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古往今来,凡成功的商业大贾,都十分注重节俭,厌恶奢侈浪费。虽然他们家财万贯,但勤俭是持家之正道,也是创业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1克勤克俭,厌恶奢侈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中国人一贯提倡的节俭作风,勤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古老的训诫。古语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说的就是勤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兴衰中的重要作用。    
    《杨氏家谱》上说:“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不可废,道唯一勤。功不妄练,贵专本业。本业者,所身所托之业也。”晋商从艰苦卓绝的创业到大富大贵的富贾时代,他们一直遵守着老祖宗的遗训,克勤克俭,留下了晋商勤俭持家的美誉,清朝康熙帝南巡时还对晋人勤俭朴实的民风大加赞赏。    
    有“天下第一乔”之称的祁县乔家,资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属晋商中屈指可数的富商大贾。其最初财富是先祖乔贵发只身一人去塞外,靠磨豆腐一点点磨出来的,其创业艰难可想而知。乔家子孙为了守住祖先一点一滴积聚的家财,继承了祖先艰苦创业的精神。    
    乔家发迹后只是在旧院里盖了个像样的四合院,乔贵发深知,买卖有赚就有赔,既要赚得起也要赔得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买卖兴隆时,他便把赚下的银子积存起来,以备不测。并且教导子女,要勤俭持家,绝不能奢侈浪费。    
    到乔致庸时代,乔氏“在中堂”又比较明确地制定了家规家法,约束子弟。其家规主要是: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娼;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乔氏子弟基本上都能遵照执行上述条款。乔家大院老宅门上的“慎俭德”三字,至今尚存。正是这几个字,在乔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经商岁月里,节约勤俭,创下了乔家偌大的家业。


晋商经营之道(上)艰苦创业忍耐克己(4)

    “大盛魁”的祠堂前和财神座前供奉着老祖宗创业时的一条扁担、两个货箱、一块石头、一碗稀饭。扁担是纪念创始人是以户挑贸易起家;货箱也是创始人用过的装财物的木箱;石头是创业时曾经用作秤砣作为秤银子的衡器;稀饭则是纪念当年三人曾因极度贫苦在除夕之夜合吃一碗稀饭的心酸。扁担、货箱、石头、一碗稀粥,警戒着后世子孙要牢记祖宗创业的艰辛,要保持勤俭节约之风。大盛魁就是靠艰苦卓绝的努力,一代又一代锲而不舍地发展壮大起来的。    
    大盛魁人在大年三十晚所吃的年夜饭不是大家都要吃的象征团圆美满的饺子,而是每人喝一碗小米粥。平时,每当大摆酒席时,也总有一道独特的食物,那就是小米粥!大盛魁之所以对极普通的小米粥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晋地产小米,晋人都有喝小米粥的习惯,而且是由于小米粥曾救过大盛魁的命!    
    在大盛魁创业最艰难的时候,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三位患难兄弟辛苦一年,分文未赚不说,刚创办不久的商号也面临倒闭的危险。他们窘困到了极点,连大年三十吃饺子都不可能。三人只好围坐在一起,喝小米粥充饥。试想,在万家团聚、鞭炮齐鸣的除夕,屋外风雪交加,屋内三人相对而泣,是何等的凄凉!    
    度过这次苦难后,王、史、张三人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终于使大盛魁这家专做蒙俄贸易的商号,达到了员工6000余人,商队骆驼近2万头,年贸易总额上千万两的规模。他们不畏艰辛,走过草原,穿越千里沙漠。他们走过烈日炎炎、灼沙遍地的酷暑,走过朔风凛凛、白雪皑皑的寒冬。他们踏出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至俄境西伯利亚,东达扶桑,南到东南亚的国际商路。由于信誉卓著,成为公认的对俄蒙贸易的第一大商号。    
    没有昔日先辈用扁担创业的艰辛,何来后来大盛魁的辉煌!大盛魁人都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们长期供奉三件“硬东西”于财神像前的目的,就是以此传家宝来教育后代不忘艰苦创业的传统。    
    勤俭既是经商的一种美德,也是商业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晋商经营的范围包括盐业、粮食业、棉布业、丝绸业、煤炭业、铁货业、木材业、干鲜果业、饮食业、典当业、铜业、洋货业、账局、票号等等,这种百业经营,需要具备的是百业的知识与经验。而晋商正是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从而成为这些行业的行家里手。    
    2晋商“克勤克俭”的借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今中外但凡成功的企业家,都经历过创业之苦,有些甚至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付出过血泪乃至生命的代价。创业之难是尽人皆知的,守业不易就不一定是人人会明白的。晋商先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真是空前绝后,而晋商后裔骄奢淫逸而败家更是令人扼腕痛惜。    
    许多晋商后代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名噪一时的晋商因后裔奢糜而衰败者,屡见不鲜。在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则衰败得快,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视家规家风,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败家子弟也多。    
    当初乔贵发与秦姓在包头经商发迹后,秦某是在原籍筑房置地,过起财主生活。结果坐吃山空,加之秦氏子弟吃喝嫖赌,样样都全,挥霍浪费,入不敷出,逐渐从包头商号内抽股出去,又全部花光,秦家抽出的股全由乔家补进,最后乔秦二家的复盛公十四个财股中只有秦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