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385-地球一奔-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月光下,舍巴、东升、宝东他们来向我们告别,我送了一盘丽江VCD给舍巴,尽管我知道这里没有放VCD的机子。但我希望舍巴珍藏着,等有一天他会放给孩子们看,或许他的儿孙们有一天会来丽江。


《地球一奔》第一部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六)

    ⒍吹个影灯    
    1998年9月17日 晴 新渠——库尔代    
    10时,全团到马古拜会长家吃饭,算是为我们饯行。他家很宽,分为前后院,占地至少有娜佳家的两倍大。后院有一个供客人休息的凉台,如同戏台一般,四周搭成一个凉棚,长青树爬满了凉棚,一片绿荫,凉快极了。    
    在前院,会长拿出收藏的苏联硬币一大盒送给大家,我去时已快没了,会长的儿子抓了一把给我约有十枚,有20、10、15、5、3、1的。我们写了明信片准备托会长寄,会长说,你们要到下一个城市寄,若在新渠寄,等明年都不能收到。    
    饭后,我们来到小学校的操场,小学生们围着看稀奇,我们操着老回话招呼小孩来“吹个影灯”(照相),大多数孩子跑来吹影灯了,只有一个孩子缩在后头,招呼他过来,他说我不吹影灯。为啥?没钱。吹影灯不用钱的。啥?吹影灯能不要钱?不行,吹影灯就是要钱,没钱怎么吹影灯?小男孩一百个不理解,不相信的样子,我们谁也没法说服他来吹个不要钱的“影灯”,只好掏出一个泡泡糖递给他:这个“嚼牙”是送给你的。    
    他倒是爽快地接过去了。    
    大家问他,你家有铁马吗(汽车)?有,有两匹。你们每天上学要步对吧(走操)?嗯。你每天早上用洗牙粉洗牙不?嗯。你……,我们再也想不出其它的老回话了。    
    12时,我们挥手与陕西农庄的老乡们告别,再见了,大清国娘舅家的人要走喽,我们要步对到更远的地方吹影灯。画家张宝华带着李鑫、小吴到阿拉木图取下一国的签证了,团长决定不返回阿拉木图,按会长提供的路线,沿着楚河到乌兹别克斯坦。    
    车行到一个叫库尔代的地方停了下来,今晚准备在此宿营,实际我们离开新渠不过几十里地,我不知为何团长不在新渠等张老师一行。    
    1998年9月19日 晴 库尔代——哈马    
    昨天我们在库尔代等待,大家都在车里睡觉,但很多人都睡不着觉,我更是三个晚上没睡好觉了。山东电视台的张维刚说这是神经衰弱,我不信,但也说不出是啥原因,尽管每天都很累,但没有睡意,白天又想睡觉。    
    我做了一个凉拌茄子,一个柿子椒、洋葱炖猪肉罐头,每人两个煎蛋,把昨晚的剩菜做成汤。大家都没有食欲,一天的两顿饭全团才吃完一电饭煲的饭。大家说,再吃茄子我要吐了,等寻访团回国后,我发誓永远不碰茄子。    
    是啊,出国半个月来,几乎顿顿都是茄子:炒茄子、煮茄子、炖茄子、煎茄子、烧茄子……大家哪能不厌烦呢?    
    无所事事的我们,跟放学的小学生们玩开了,请他们爬上宿营车,又开始用老回回话问什么吹影灯、步对、铁马、风船、洗牙粉之类的开心,这些机灵的孩子发现了我们的意图,竟英语问,你会说英语吗,我们用英语交谈好吗?这下我们傻了眼。在车下的几个小姑娘打了圆场,她们是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的孩子,临了她们把名字写给了我们:玛金娜、热娜、古莲、婕木列别克。    
    晚上11:30时,猎豹回来了,车队出发。一直开到第二天,中午12时我们到达哈马海关。团长召集开会说:办乌兹别克的签证用了4000美金,照这样算,每个人环球完要花3万美元,所以每增加一个人就增加一份费用,大家还不理解,擅自出境到吉尔吉斯斯坦。我去别什凯克是人家会长安排的,你们能跟我比吗?    
    大家都明白在说我,我也明白有人告状。但我能到李白出生地碎叶城一游,不要说骂,就是打一顿也值了。管他呢!


《地球一奔》第一部分乌兹别克斯坦(一)

    ⒈访塔什干东干村    
    1998年9月19日 晴 乌兹别克斯坦国塔什干    
    下午5时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对于这个名字,也许中国人更熟悉一些,因为有个塔什干国际电影节是很有名的。因为找中国大使馆,我们在街上转了很久,街道宽阔、整齐、树木成荫,与阿拉木图不同的是,它的公园中喷泉更多,而且形状各异,千奇百怪,一见到水及那么多的绿荫,酷热也似乎减退了不少。    
    街上人很少,这里的人看上去很严肃,一板一拍的样子,见不到有笑容或嘻笑的人,这与阿拉木图有很大不同,我们在阿拉木图办乌兹别克的签证就办得很辛苦。    
    中国驻乌兹别克大使馆位于果戈里大街29号,这一带是使馆区。大使馆的屋子是中国自己盖的,后院是一个花园,靠房子有一排石榴树,绿绿的叶子中藏着上千个红红的石榴,有些已经裂开了,里面的石榴子更是红得要滴血似的,祁云已把三角架架好开始拍摄了,他说这样漂亮的镜头不好拍到。    
    大使李景贤是一个老外交官了,但思想很开放,与参赞鲁桂成一起分别对我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情况。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土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多万,沙漠和山地占60%。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内陆型国家,它是中亚面积第二,人口第一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在前苏联中算是富裕加盟国,现在为中亚富国,它号称有“四金”:乌金——石油,已探明储量120亿吨,年产800万吨;白金——棉花,年产400万吨,占世界第五位,出口第二位;黄金——年产量80吨,储量占世界第五位,产量占第七位;蓝金——天然气,年产量520亿立方米(中国为199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四之分一。    
    1998年9月20日 晴 塔什干    
    今天我们将去访问东干村。由大使馆及我团组成十余辆的车队过闹市区,警察忙着维持秩序让我们的车队过红灯,街道上的车辆及人都驻足观望,作为中国人,大家都感到很光耀。车行17公里,来到塔什干州乌尔塔州乌尔塔夸尔夸克县拉苏农庄第二村。这个村也是中国清代陕甘回民起义军迁居来的,当地人也叫它东干村,村中约有800多老回回。由于在马三其学会了几句老回话,我们已能用老回话与回民们打招呼了。大使馆的人是第一次到这里,以前他们听说过这里有东干人,有的人则听都未听说。由于与回民协会会长事先没通上电话,我们找到村中的阿訇,他早知道我们要来,因为马三其的马会长给他们来过电话。    
    村庄与中国较边远农村几乎一模一样,大家都有一种没出国的感觉。    
    车队在村庄中扬起了很大的黄雾,这里的村道都是毛土路,尘土自然很大,不像马三其,一条三公里长的柏油宽阔大路贯穿全村,时时都有车辆呼啸而过。这村中大部分住宅都较简陋,家家都是半人高的土围墙,住房是土木结构的,格式与马三其村的差不多,但比马三其大部分住房都要简陋得多,可以说比马三其村差着一大截,唯一共同的就是,待我们如亲人,热情、好客。庭院中树木花草繁茂。    
    全体人被安排在回民协会会长萨乌洛夫·白的姐姐家吃午饭。天气很热,我们四人驾猎豹到田野里采访,出了村口,我四处搜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突然,河边田野中似乎有人影晃动,我刚要说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似鹤的鸟。“白鹤!”我叫了起来,大家连忙下车,架好摄像机,祁云说:“这不是白鹤而是白鹳,全世界尚存不足一千只,中国也有几只,我拍过。”    
    这种被列为世界濒危保护动物的珍禽正在做南迁的准备,大约30多只白鹳见我们来了,哗地飞上天空,向南飞去,我们心里一阵失望,还未来得及摄下它们,可能是它们怕被捕杀。从哈萨克斯坦到这里,我们沿路见到的野生鸟禽很多,特别是在哈乌边境一带,成千上万的乌鸦黑鸦鸦的一片,一片,又一片地在田野、路边,村庄歇、飞,时起时落,这景象使我真正知道为什么要用”鸦鸦”一词作为黑的形容词,我甚至奇怪它们以什么为生?这些食腐动物,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的死牛烂马供它们果腹呀。但也许是荤素掺半吧,中亚地广人稀,一望无际的田野庄稼地里,有的是吃的食物。还未等我们上车,白鹳们从远处飞回来了,它们警惕地在我们上空低空盘旋了好几圈后终于落到了原来的田野里。那是河边的芦苇地,只可惜相机的镜头不够远,只能见几个小白点,于是只好放弃拍它们的打算。白鹳还是飞走了,我们继续驱车向庄稼地里挺进,一直到几公里外的一大片棉田,见有好多农民正在收割水稻,棉花正含着棉蕾还未绽,要不,看一看机器采摘棉花也算开开眼界,以往在电影中见到的只是中国农妇两只灵巧的手摘棉,而这里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加之劳动力不足,所以普遍使用摘棉机。    
    水稻的穗子又长又大,沉沉地,把腰弯得很低,有的挤倒了前面的稻子,睡倒在地上。在收割水稻的是乌兹别克族的几对夫妇,独立后,农田也分给了各家耕种。女人的脸晒得和男人一样黑,她们飞快地飞舞着镰刀,男人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女人们,女人们不时把拖地的肥大连衣裙掠起来别到腰上,以免妨碍工作,她们的衣襟也是擦汗用的。太阳很毒,空气很干燥,因为中亚几国都是少雨的。我们想与他们交谈,但发现我们没有翻译,我们的老回语也只会几句,于是只好怏怏而返。回到村中,已经开饭了,饭菜没有什么特别的,与马三其的差不多。会长姐姐家的女子有好几个,都是大姑娘,长得很俊,摄影师九江自然不放过好机会,挤到厨房朝着做饭的女人们叭叭地拍着。    
    阿訇介绍说:我最近到比什凯克的东干村去了,他们在繁殖蘑菇。我们这个村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几方面的,一是教育,塔什干2千多回民中有一个女的教书,四个副教授,几千人中有20…30名大学生,我们村却这么多年一个大学生也没有,请大使馆帮助我们派个老师让娃娃们学习中文,以不忘根本。再一个就是就业问题,地还是那么多,但人口越来越增加,姑娘、小伙闲着的很多,空房子很多,不搞副业增加收入,冬天来了没事干,喝酒、打人,会出大问题。庄稼地每公顷粮产量可到8-9吨,但要交8吨的公粮。    
    李大使当场决定在这里设一个扶贫点,帮助这个村的回民种蘑菇,发展副业。    
    结束了东干村的访问,我们回到塔什干,访问苏夫日霍兹戈斯合资公司,陪我们去东干村的洪援朝是总经理,这是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中国投资企业,总投资300万美元,占股份72%,成立于1993年,主要经营煤气、水表及设备安装,占领了中亚煤气、水表市场的90%。还在阿拉木图和别什凯克设有分公司。从1994年到现在,公司在乌的销售额达3。6亿苏姆,折合800多万美元。副总经阿赫麦德是一个双眼有神,个头很高,体格健壮的乌兹别克人,是原苏联拳击冠军,现在任国家柔道协会主席。他说自己的任务就是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因为乌的外汇管制很严,换汇非常困难,而阿赫德看来很有经验和门道。他们高薪聘请了著名律师和审计师。他们以质量、诚信和包退包换等售后服务一直立于市场不败之地,使韩国、法国、捷克等国一直无法挤进市场。阿赫麦德让我们参观公司里陈列着的一个有洗脸盆那么大的干馕,说是这个馕是200多年前的,在中亚,只要有馕就不怕饿死,馕是一种用麦面烤制的食品,是阿拉伯世界的人们的主食,品种好多。    
    晚餐是在塔什干的中国饭店由洪总公司宴请,大使馆全体人员都到了,按本地习惯分两排坐定,又是一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欢宴。我和大使夫人王一秘坐在一起,席间她告诉我,乌兹别克斯坦的华人华侨没有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多,但这里有80多家中国企业。为把自己的空间腾给兄弟姐妹,华人华侨丢家抛口来到这里创业,很不容易,最典型的要数洪氏的公司,这个公司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工业公司。    
    王一秘是一个很和蔼的中年妇女,她看我不断地问这问那,便讲起她很喜欢格鲁吉亚和外高加索,没有哪个国家像他们那样对中国人友好了,文化、音乐都很有特点,姑娘们也是中亚各国长得最漂亮的。它们在苏联时期很富裕,盛产茶、水果。他们的文化素质也很高,家家都有钢琴,使馆有个清洁工,很穷,但一拿到工资就先给她的孙子付音乐学院的学费。


《地球一奔》第一部分乌兹别克斯坦(二)

    ⒉丝路古城塔什干    
    1998年9月21日 晴 塔什干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州首府,中亚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也说自己是中亚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奇尔奇克绿洲上,在东北部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谷地。是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驿站,公元前二世纪末它已是城市,六世纪起即以商业、手工业著称,为古代东西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不仅如此,它还云集了众多的学者、诗人、建筑师。Zaynitdin Vosifly写道:是到过此城的,都不想离开它,也不想向往天堂。    
    它现有面积260平方公里,230万人口,是前苏联第四大城市,也是中亚唯一有地铁的城市,为此我们专门跑去拍摄。全国有案可查25%的商品来自塔什干,它也是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国际航空站。塔什干有许多12-16世纪古建筑。特别是离使馆不远的一座东正教教堂,使我们很快就感受到它的历史。    
    1966年4月26日,一次7。5级的地震使塔什干只剩少数几座建筑,其中,唯一毫毛未损的是德国战俘修建的一座剧院,震后,苏联政府决定由15个加盟国帮助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