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红色旅游-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江狗肉,原产于关岭县的花江镇,由三国时期流传至今。花江狗肉既是一种食品,又为一种文化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为闻名全国的小吃,在花江镇有“花江狗肉”一条街。花江狗肉,西部一绝。    
    气候:黄果树景区,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度,最低为3度,最高28度,景区内由于植物茂密,空气中富含较高的负氧离子,对人的身体极有好处。    
    如有兴趣,还可游一游黄果树景区内的盆景公园,据说不错。    
    


第五部分风花雪月的城市—大理(1)

    大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城。大理古城背靠巍峨壮阔的苍山,面朝妩媚秀丽的洱海,气候温暖湿润,四季百花飘香。徐霞客也曾感叹此地“松荫塔影,隐现于雪痕月色之间,令人神思悄然”。    
    红色印记:    
    红二方面军由镇南转向西北行,穿过宾川向丽江方向挺进。在洱海东岸紧邻的鸡足山西麓,矗立着纪念红军长征经过的纪念碑。    
    用心去扣击大理古城    
    早晨六点半钟,东方升起一片红霞,一缕阳光在浓重的云罅中露出,洱海还在蓝幽幽的晨曦中沉睡,苍山上飘着厚厚的白云。大理古城的南城门楼,威严耸立在浓云之中。整个大理古城,依着苍山,傍着洱海,像一个裹在襁褓中熟睡的婴儿,那么安静、恬淡。    
    我穿过南城门洞,走进古城。脚下是青石板大理石铺成的街面,身旁流淌着从苍山东麓流淌下来的溪水,溪水清清,在用大理石砌成的河道中流淌。河道仅80公分宽,你可以任意在上面迈来迈去。南北最繁华的街道为“复兴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溪水靠右几乎贯穿复兴路,使街道两旁的店面充满生机。    
    凡到过大理的人,都要去逛逛“洋人街”,我当然也不例外,倒不是为了凑凑热闹,只是想看看,聚在那些五颜六色的皮肤的人群里,从完全不同的心理角度,去感受同一个大理是一种什么滋味。当我看到那些白皮肤、棕皮肤、黑皮肤的,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在大理这个小小的角落,却都像在自己的家中一样,一副安然自若的神态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反而成了一个异国客似的。我深知,大理已经融入世界了。    
    整个大理古城被三纵四横的大街分成棋盘样的方形。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顶,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淡雅、别致。南北两城门隔着五华楼遥遥相对。而东门,也称为洱海门,俯视着辽阔的洱海;西门,也称苍山门,仰望着巍峨耸立的苍山。    
    走进大理城,脚步会变缓,心情也会变舒展,你不得不轻踱步子,沿着一家家林立的店铺左打右探,踱进踱出。店主也不招呼你,任你来去自由。你会闲适得心里发虚。如果你在店铺中穿梭烦了,不妨折头向东,沿着人民路一直走向洱海门,这里店铺渐近稀少,有的只是一种宁静,那些老房子在悄悄地对你诉说着久被遗忘的历史。那些老房子虽年代久远,却非常整洁,白白的墙壁,两边翘起的飞檐,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是只有在大理才有的特殊感觉。    
    大理人爱养花,爱种树,已成为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杜鹃,争奇斗艳、各种红花绿草伸出墙外,铺满了街巷,馥郁的花香四季不败,弥漫着全城。清澈的泉水,穿街绕巷,流经一家家门前,叮叮咚咚,不绝于耳。古城大理的石头路,石头墙,家家流水、户户植花的美景,怎不令人陶然。你就在这花街之中,背着太阳走下去,身后是蓝幽幽,巍峨耸立的苍山,被古老街道的飞沿描成一个“V”字形;面前是一泓洱海,在阳光中成一条蓝色的墨线。身边没有人去和你争路,你就一个人随意地走,随意地看,随意地想。在这里,你会感到寂寞也是一种幸福。你会在寂寞中想起很多往事。    
    在大理,我又结识了一位朋友,在我住的“三友客栈”,就是那家紧邻大理南门城楼的小客栈。黄昏将至,在这儿,在敞开的雕着细致花纹的木窗前,前可以遥望苍山,后可以眺望洱海,在这房间里,可以品“三道茶”。    
    我没有喝茶,邻座的一个人也没有喝。我在写东西,他在翻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店主人也不管我们,仿佛这儿就是阅览室。    
    那人听出我是北京人,便主动和我搭讪,原来他也是北京人,真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来大理已经3个月,而且不知还要住到什么时候。他在南城边租了一间房子,月租金80元。每天就是在城里走走、转转,读读书、想想事,过得很悠闲。    
    我说请他喝“三道茶”,他摇摇头,说那太破费了。“三道茶”他早已喝过,他说许多事情尝尝也就罢了。    
    那么他在大理,品出些什么滋味了吗?他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背着苍山,走向洱海。    
    我邀他第二天一起游大理,也可给我做个向导,他说别,要是一起去赶集可以,可是做导游不行。我也只好作罢。    
    我虽然酷爱旅游,大理却是第一次来,在我的想像之中,大理遥不可及,倒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多么遥远,而是从心理上感觉有一种距离,一说到大理国、南昭国,就使我想到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的一个清远神秘的南昭古国。看来神秘能诱发人的想像。其实大理的神秘中,更带有一种亲和,不然,我怎么一下就喜欢上它了呢。我喜欢它悠久的历史,喜欢它“文献名邦”的美名。当初,汉武帝是怎样把大理国和南昭国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的?我不得而知,一定是汉王朝的繁荣与兴盛,使得天下众望所归。可到了唐朝,这里也出现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在从下关至大理古城途中的太和村,我见到了一处“南诏德化碑”,它立于公元766年。碑文记述唐天宝年间,唐3次派兵讨伐南诏的史实。南诏德化碑坐落的太和村,实际上是太和城,为南诏国都城,是南诏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城面积3平方公里,如今尚存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已破败,历史却是完整的。    
    当你踏着清风残雪,踱出苍山门,迎苍山西行的时候,你会在一公里外的苍山龙泉峰下(现在已成为三月街广场),看到一块石碑,《元世祖平云南碑》,粗石为框,立在一个大石龟上,俗称“乌龟碑”。碑高4。44米,宽1。65米,碑额上书“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左、右雕刻着双龙捧日图,背刻三坐佛。碑文刻载的是元大德年间,主管云南的官员追颂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云南的丰功伟绩,还刻录了忽必烈在云南各地设立郡县的行政区域划分。    
    碑立处,就是当年元军破城会师之地。    
    虽然有纷争,但大理依然是平静的,在明朝以前,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创造了大理的文明。当我走进大理城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感觉到了迎面扑来的那股气息。那城门楼的雄伟,城垣的壮阔,风光的优美,让人尽可以沉浸其中。    
    都说大理是“风、花、雪、月”之地,(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话一点不假。在过下关时,我就纳闷,怎么树都歪向一边?大理人告诉我,那是被风吹的,因为下关风大,而且风多,几乎都是沿着一个方向吹。那夏天到此避暑一定很爽了。下关的风我没赶上,上关的花却看到一些。蓝蓝的天空底下,花团锦簇,映衬着白族人家的白房子,显得那么清新明快,高丽淡雅。值得庆幸的是,我还看到了洱海的月,那月亮确实非同凡响,亮亮地倒映在银波浩荡的洱海上,至今那半轮明月,还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第五部分风花雪月的城市—大理(2)

    关于“风、花、雪、月”这四景,当地白族人是这么说的:“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游过大理古城,我便去瞻仰大理三塔。大理三塔,在古城西北1公里处,与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遥遥相对,为古城增添着灿烂的色彩,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在我的印象中,大理只是这三塔的形象。    
    三塔的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结构,与西安大、小雁塔同为唐代的典型建筑。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杆,栏杆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塔的东面正中有石照壁,照壁上的“永镇山川”4个大字,庄重雄奇,气魄非凡。    
    观赏大理三塔,最佳的位置是三塔倒影公园,在那可看到白色的三塔,倒映潭中的婀娜多姿的形象。有时天上有云,倒映在水里,与三塔相依相伴。    
    大理三塔,很多人又叫它崇圣寺三塔,因在三塔旁,原有一规模宏大的崇圣寺。苍山与洱海在古城里,你随时仰首即可看到苍山,但我还是去登了登。    
    苍山,它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19座雄峰逶迤而卧,海拔一般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为4122米,山顶上终年积雪。    
    我乘着缆车来到山上,跳入眼帘的,马上是清碧溪三潭的碧水。据说,苍山有一个奇妙的景致,在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潺潺流淌,顺着山麓东去,一直注入洱海。这19峰18溪构成了苍山独特的自然景观。所以在山上,你会看到很多瀑布。    
    沿清碧溪三潭而上,道路崎岖,峭壁悬崖云遮雾障。这就是著名的苍山大峡谷。这还有七龙女池、凤眼洞、中和寺等景观,因时间匆忙,未去成。    
    在苍山观洱海也很漂亮,但远观不如近临,还是身临其境的好。    
    洱海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972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至大理市下关,面积为248平方公里。据说从空中看洱海,宛如一弯新月。洱海共有3道、4洲、5湖、9曲。    
    我身临洱海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魅力所在。只见洱海湖水清澈,波光荡漾,鱼儿在水草间游来游去。远处渔帆点点,白云衬着蓝天,和湖水交相辉映,一派湖光山色,风光绮丽。我们乘上船,驶向洱海深处,船工说要带我们去附近的白族渔村看看,那里有“金花”在等待着我们。    
    蝴蝶泉边好观蝶    
    在大理,还有一处胜景——蝴蝶泉。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云弄峰下。因为路途有些远,司机不太乐意去,她告诉我蝴蝶泉已经没什么看头了。可我还是坚持着要去。    
    蝴蝶泉在一个山沟里,进得沟来,便见一块由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的石碑,碑的背面,是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时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前行五、六十米,可见古树参天,浓荫蔽地,面前一泓清泉,青石铺底,泉水清澈。这就是蝴蝶泉了。可只见“金花”们和人们合影拍照,却不见蝴蝶。    
    据说每当春末夏初,蝴蝶交尾产卵的季节,就有无数只蝴蝶到此交配,它们汇集在树荫下、花丛中,翩翩起舞,欢聚一堂,使这里变得花团锦簇。特别是在蝴蝶泉上,顺着那倒垂水面的树枝,无数蝴蝶,一只咬着一只的尾部,形成千百个蝶串,构成一幅奇观。徐霞客就曾这样描写到:“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块蝶,须翅拥然,…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绽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当地白族青年,生性浪漫,在蝴蝶相会之时,也纷纷来到泉边,表示着彼此的爱慕之情。蝴蝶泉,又因电影《五朵金花》而闻名天下。    
    可惜的是,我来的时间不对。据大理人讲,这几年蝴蝶盛会不像从前了,人们已很难看到那一盛况,看来司机真的没骗我。据说在蝴蝶泉边,原有一蓬枝叶茂密、开白花、发清香的茨蓬,花枝缠在横斜泉面的树干上,招来了成群的蝴蝶,如今,茨蓬已除,泉面树干干枯,蝶就少多了。但愿能有什么办法,使这蝴蝶泉重放异彩。    
    如粉似画的白族民居    
    早就想见识一下大理的白族民居,听说是最令人过目不忘的,于是,我去了周城。周城是白族民居最典型的村落,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具典型意义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白族民居。    
    在这,我看到有的民居独成一院,有的一进数院。几乎都是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成一体。外墙面多为白色。    
    白族民居,最耀眼的是照壁、门窗、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墙体,照壁正中用石灰粉刷,或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间用水磨或彩粉绘画。门窗多用红椿、楸木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喜鹊、麒麟之类的图案。大门就更加气派,多采用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凌空翘角的木制门楼。    
    走进白族民居,你的感觉就像进了一个民俗博物馆。    
    贴士:    
    交通:    
    乘列车从昆明到大理,一宿的车程,打张卧铺票,睡个好觉。    
    景区内交通:    
    下关至大理古城有公车直达,票价1。5元;    
    大理古城至蝴蝶泉有巴士直达,票价4元;    
    大理古城至洱海有私人巴士,票价1元,也可乘马车至洱海边,价格可与车主面议;    
    大理古城至崇圣寺可步行,只需半个小时,也可乘马车,4元/人,还可乘坐至蝴蝶泉的巴士,票价1元;游苍山可乘索道,大索道60,小索道35元;也可骑马上山,每匹马100元。    
    住宿:如果不是旅游旺季,大理住宿较便宜,卫生条件好,住个体客栈,双人间40元。    
    特色饮食:    
    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原是南昭、大理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