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朝鲜女人的柔情-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此就不能下地干活了,卧床了。
  孩子还小,当家男人还不能干活,日子还要过,怎么办?
  怎么办?拉帮套。 什么叫拉帮套? 好,听我给你解释。
  〃拉帮套〃,在过去由于丈夫患重病,不能抚养妻室、赡养老人时,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另外寻找一名心地善良的男人担负全家生活,过夫妻生活,无夫妻名分,所生孩子归帮套男人所有。这个男人也姓鲁,两年后又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名字同样响亮。
  叫什么? 鲁迅。 这两口子,不,这三口子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九十年代初,两个丈夫都相继去世,好在孩子也大了,日子也不是那么难过了。
  算学NO1绝对是王老婆子,但王老婆子的算命通常都要很长时间以后也能见分晓。
  鲁有脚的算命当场就见效,被人传为美谈,笑谈。
  有一次鲁有脚在家哄孩子:孩子不听话,老哭,怎么也哄不好。鲁有脚就用了中国人祖祖辈辈相传的法宝:别哭啊,再哭赵老四就来了。
  话刚说完,咣,咣,外面有人敲门。
  “谁啊”
  “我,赵老四。”

日期:2008…11…10 7:53:47
  (36)
  鲁有脚有两个特长。一个是脚,名副其实,一个老太太,穿38码的鞋。
  一个是嘴,能说会道,但也就是靠这张嘴,作了一个光荣的职业:媒婆。
  十里八村提起有脚媒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因其良好的信誉,骄人的战绩传名于十里八村,深受青年单身男女所爱戴。
  当时东北农村的习俗,做媒成功送猪头,每年鲁有脚家都会受到很多猪头,最多的一次厦子里一下子挂了十多个猪头,霎是吓人。
  当时农村经常丢猪,丢猪肉,小偷怎么也抓不住,警察也迟迟破不了案。
  小偷还相当嚣张,作案后还会留下字条:“千瓢水,万瓢糠,留个猪头尝一尝…”
  有时候实在没偷到猪,就偷鸡,鸡也偷不到就随便偷点什么东西,反正不能空手回去,因为如果空手回去,一来坏了规矩,二来坏了运气,行话叫:贼不走空。
  后来这个案子终于破了,破的轻而易举,小偷晕倒在鲁有脚家的厦子里,吓晕过去了,估计这个小偷一辈子都没有一次看见过这么多猪头。
  小的时候我也见过鲁有脚的说媒,当时我还不懂,只是知道鲁有脚很能说,说的对方连连说是,好像如果说个NO是自己多大的过错。
  当我上了大学选修了心理学,我惊喜地发现,有脚媒婆居然是无师自通的心理大师阿。
  试列举鲁有脚辉煌战绩之一:普通女喜嫁俊俏郎。
  当时有一个姑娘到了适嫁年龄,可惜家境普通,长相更普通,却偏偏看上了邻村一俊俏小生,求助于有脚媒婆。有脚媒婆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几天后来到姑娘家,笑着应下这件事,并说等着吃姑娘的猪头。
  又过了几天有脚媒婆到了小伙子家,说要给小伙提媒,一共有三个候选人,而且都准备了照片,第一个相当俊俏,看的小伙子都傻了眼,鲁有脚淡淡的说了一句“可惜这个姑娘就是说话有点不利索”小伙子一听泄气了,又准备看第二个也就是姑娘的照片,“这可是好姑娘啊,对不起,我拿错了,这是准备介绍给乡长侄子的”,小伙子一听急了,非要把照片抢过来,看了看相貌一般,没什么感觉,就没说什么。最后鲁大脚拿出第三张照片,小伙子看了头上都冒汗了,心道:这是女人吗?
  末了,鲁有脚问了一句:你看上哪个了?
  注意,不是“你有没有看上的?”。
  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大了,一个选择疑问,一个设问,选择疑问的意思就是你必须要选择一个,结果小伙子赢着头皮选了第二个,也就是求助于有脚的姑娘,好在姑娘确实很贤惠,结婚后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杨丽娟想嫁刘德华,苦苦等了盼了多年,还搭上老父一条性命也不得其果。
  如果,如果只要杨丽娟能够做到一下两点,那么她应该早就嫁入刘门。
  1 求助鲁有脚
  2 准备好木子美,芙蓉姐姐和自己照片。
  3让鲁有脚见到刘德华。
  但是鲁有脚有个原则:不负责汉族与朝鲜族人之间的婚姻,或者叫不愿意负责。
  鲁有脚属于非常排斥朝鲜族的人,走路遇见小金是绝对不会打招呼的。
  过年的时候小金送去打糕,鲁有脚也是坚决不收的。如果小金硬放下去,那么随后鲁有脚就把打糕扔进猪圈。大白或在百家讲坛惹怒小金,小金悲愤着感慨着说了一段朝鲜语。
  “高丽棒子”鲁有脚低声骂了一句,离开了人群。
  为什么鲁有脚这么讨厌小金,这么讨厌朝鲜人,只是因为鲁有脚的爹死在第一次械斗?
  不是,因为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到什么程度?惹怒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
(37)
  港口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雄伟的政府大楼,宽阔整洁的道路,公务员的奖金;每年元宵节的秧歌大赛,钱都来源于此。逢年过节运钞车更是一次次穿梭于当地最大的银行,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水产品业也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之一,而作为水产品产业链之一的捕捞业更显得尤为发达。90年代造船,捕捞形成了一股热潮,码头随处可以看见正在修造的船只,农村随处可以见补网,修网的妇女,市场随处可以看见新鲜的海鲜,饭店随处可以看见海鲜为主的可口饭菜,路上跑长途的汽车80%运输的是当日海鲜。运到大连,沈阳等地大酒楼,身价又将翻倍。越多越多的热钱涌入造船业,捕捞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更带动周边的房地产业,餐饮业,服装生活用品业。。。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东平县。很多人家养船,说起船可千万不要还挂帆,摇橹,那个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停泊在码头,航行在海里的都是现代化的船队,配有蓄电池,指南针,对讲机,起网机,卫星定位导航…。船只一般分为 25马力,36马力,50马力,80马力,甚至有退役下来的小型舰艇。。。如果在18世纪拥有这样的装备,绝对可以走遍世界战无不胜。我家曾经养过36马力与50马力的船,我也驾驶过,说实话比开车过瘾。汽车烧汽油,船烧柴油,养车和养船一样费钱。船上人员的组成,船长一名,大车也就是司机一名,厨师也就是做饭的一名,其余人员按照船只大小酌情配备,一般25马力3…4人,36马力4人,50马力5…6,一人可身兼数职。船一般是股份制,一般又是几家亲戚控股,请人。90年代初期一个50马力的船可以卖到10万元,90年代末期由于近海水产资源严重枯竭,可见利润急剧下降,一个50马力的船出价6万都鲜有人问津。
  请一个工人一个鱼季,4000—10000之间,根据作业的辛苦,鱼季的长短以及所在船只的大小上下波动。根据个人意愿不同,又可以签订固定工资,提成工资,固定提成结合工资几种方式。虽说是合同,但基本也都是口头约定,虽然是口头约定,但也极少有不遵守合同的,这就是东北人的实在。
  如果不愿意签订长期合同,也可以走潮,就是在码头等着,有出海的船只缺人,双方就可以就地雇用,一般一潮报酬100左右。因为要腾出船舱装捕获海产品,所以随船所带淡水很少,捕鱼归来,男人们一个个都蓬头垢面,睡眼惺忪却透露出丰收的喜悦。
  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一个人在驾驶船,其余的人在舱里睡觉,畅想稍后丰收的喜悦。所以电视剧里拍摄渔民捕鱼归来一定要引吭高歌,纯属扯淡。到了码头,买主早早的等在那里,卖包子,早点的人也挤在那里,这个时候是生意一般会很好。讨价,卸货,分钱,渔民们各自回家或者回舱里继续睡觉。随后水产品一部分流入市场,一部分进入冷库加工,一部分被运往外地。从船上到陆地,这是类润来源最大的部分,最高的时候竟然可以达到100%,100元收购母活螃蟹一只,转手200元一只出售。这只是一只螃蟹,如果是10只,100只,1000只呢?一般人控制不了,也控制不住,牢牢控制这个流程渠道的人,大家应该已经不陌生了,前面提到过好几次了。谁?赵老四。恭喜你,都会抢答了。不过这个传奇人物的人出场还要稍微等待一下。另外再介绍几个常识,或者叫做禁忌:
  女人不能上船,尤其是捕鱼期间。
  正月十三,海神娘娘生日,必须庆祝。
  螃蟹逆流而上,鱼顺流而下。
  蚬子在泥里,需要用特殊的网才能捕捞,大的海蜇可以覆盖一个篮球场,捕捞上来需要马上加上明矾,KAl(SO4)2?12H2O、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不然一会儿就化掉。
  由于长期捕捞,更加上休渔期间一些人非法捕捞,近海的水产资源严重枯竭,聪明的海洋生物都跑到了深水,以及捕捞业尚不发达的朝鲜海域。在中朝海域的交界处,朝鲜有重兵把守,巡逻艇来回穿梭,想要过去异常困难,经常有在边境附近海域作业的渔民受到朝鲜士兵的警告,但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有人开始铤而走险。
  问题:想要降低风险,增加成功机率,应该怎么做?

日期:2008…11…11 17:50:33
  (38)
  当地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当地会说朝鲜语的朝鲜族人帮忙沟通,当然提前要许诺朝鲜族人一定的报酬,这个报酬在九十年代末期一涨再涨。之前还要准备好酒,好烟,贿赂把守的朝鲜士兵。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专业术语:负责联络沟通的朝鲜族人被叫做“二高丽”,贿赂朝鲜士兵越境捕捞被叫做“傍艇”。
  90年代末的行情是,36马力的船傍一次艇1500,50马力一次2000。
  有人会问:那25马力,80马力傍艇费需要多钱?
  25马力?对不起,船太小,跑的太慢,没人带你玩儿,等你跑过去天都亮了。80马力目标太大,你是来捕捞的?还是来打劫的,所以也不带你玩。所以傍艇的主体是 36 ,50这些非超级马力。
  这就是市场,市场就要抓好提前量,又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
  市场上的螃蟹,海对虾又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价格也比较稳定。
  表叔使船,也曾傍过艇,据表叔转述,朝鲜兵尤其是水上巡逻兵都是一水儿的十六七岁的小兵,稚嫩,却不纯朴,收起东西来一点都不手软,不喜欢收钱,因为收了回去也不敢花,所以就收烟,收酒,收大米。。。 表叔的原话是:那些小兵崽子,收钱真TMD黑,要是动手,我一个人TMD能打他们三儿,傍一次艇,那些兵崽子大米,烟酒就对付了,钱都让二高丽赚了”虽然钱赚的容易,但万事开头难,尤其初步的沟通更是困难,在克服困难的道路上充满了风险,充满了挑战。但是这个困难一旦克服,后面的大路都将敞亮。
  “站住,什么人?你们现在在朝鲜海域”
  “同志,对不起,近一步说话”
  “你们已经越境,根据相关规定,请退回你们的海域”
  “兄弟,抽烟不?这里还有好酒,好大米”
  “这个,这个,你们把船停下来,我们,我们要检查你们的证件。。。”
  于是船就贴上来了,船老大也早就命人抬出香烟,美酒还有优质大米,朝鲜兵傻眼了。
  “这个,这个。。。”
  “来,抽一口,喝一口,兄弟,这大夜晚的,还站岗遭这个洋罪”
  “以后可不兴这样了啊,对了,你怎么会说朝鲜话,你是中国朝鲜族?你叫什么名字?”
  “我啊?我叫金三顺”
  “姓金啊,和我们连长是一家啊”
  “嗬嗬,还请多多关照啊。”
  “下次来还带这个烟啊,这个烟味道真不错 斯米达”
  于是朝鲜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吞云吐雾,傍艇船只开始疯狂捕捞。
  上百斤的螃蟹,上百斤的对虾,都是值钱货。
  在数以万计的船只中,有一只很特别,这是一个36马力的渔船,按常理应该由4个人组成,但是长期人员却只有三个人。适逢出海,就在码头临时雇用一个渔工,这三个长期人员分别是:鲁班,鲁达,鲁迅兄弟三人。三个人都是孝子,即使在螃蟹价钱高涨的日子,每逢出海归来也必带回三只母活螃蟹孝顺母亲鲁有脚。鲁有脚这辈子吃的最多的东西有两样,猪头和螃蟹。因为鲁有脚的威名,鲁有脚的骄人战绩,所以尽管家境不算富裕,但是兄弟三人都讨到了十里八村出名的贤惠,勤劳的好媳妇儿。在小金出现以前,或者叫小金成名以前,村里老人征求单身适龄小伙儿想讨什么样媳妇儿的时候,80%的小伙子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鲁家三个媳妇儿那样的任何一个都行”。
  下面我就开讲鲁氏兄弟越境捕捞的事情,很刺激,很具有传奇色彩。目前为止我只说给过大学同寝室的三个人听。
  一个深信不疑,一个嗤之以鼻,一个不听酣然入睡。
  深信不疑的人现在在美国南卡留学深造,嗤之以鼻的人现在在中国银行作代理科长,不听酣然入睡的人在大连一个小公司做一个异常辛苦的小程序员。
  所以如果你信,那么你可能会去美国留学深造,如果不信,那么你可能去中国银行做科长,如果你不听,那我就没办法了。 
(39)
  鲁班,鲁达,鲁迅的船是众多“傍艇”船的一只,船跑得不是最快的,水产产量也不是最高的,兄弟三人除了脾气偶尔有些暴躁之外,也并无太多让人关注,记忆深刻的地方。但这一夜之后,他们将在随后的很多年被后人记住,成为东平县人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傍艇”并不是每只船都配有一个负责沟通的朝鲜族人,通常是一个中介朝鲜族人同时带几只甚至十几只船越境捕捞。金钱利益的急剧增加,“傍艇”的船只越来越多,中介能照顾的范围越来越少,就出现了浑水摸鱼的情况,因为每次越境捕捞,需要交纳的“傍艇”费用也在急剧增长,如果不能捕获更多的水产,再扣去柴油费用,雇用费用,个人分配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