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6024-唐诗故事   -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知道吗!他对这位郡妓有感情,你为何还这样不识好歹,却去把她召来,以至使我也铸下了大错!”韩公当即命手下人把那乐将揍了十大板子,这才罢手。同时还给了这酒妓100匹好布料,让她跟戎昱成亲去。戎昱他俩便极为高兴地拜谢;而戎当时所写的诗说:    
    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恋,欲别频啼四五声。    
    另有一次,戎昱这事也跟上文曾提到过的于頔有关。当时有人从湖南零陵回来,对于公说起戎使君手下有一名能歌善舞的漂亮歌妓,作为上级的于公就命人把她召唤过来,戎当然不敢抗命了。尽管他也拖延了一月,这歌女最终还是被送了过来。在宴席上,大为兴奋的于公便让她唱首歌听听,这歌妓当即唱起戎专门写给她的歌词:    
    宝钿香娥翡翠裙,妆成掩泣欲行云。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阳台梦使君。⑥    
    这诗用当年楚国大文人宋玉文章里的故事,说明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为她再做什么了,只希望她好好去伺候新主人,也不必在往后的欢乐生活中再追忆起自己。这固然只是戎诗人极为无奈的话头而已。    
    但于公听了此歌,当下不由感叹道:“大丈夫不能在世上建功立业,为将来的人们所称赞;现在却为了自己一刹那的娱乐,去夺取别人所爱着的女人,这怎么能行呢!”他当即赠给该歌妓许多钱币和布帛,让她回到戎的身边不算,还特意亲手写了一封书信让她捎去,真诚地向戎诗人表示了他自己那深切的歉意。    
    按:① 此据《英雄传》及《云溪友议》,而《唐诗纪事》则认为该婢女原即归崔郊自有。② 《直斋书录解题》卷16认为他是扶风人;而《唐才子传》等则以为“荆南人”,恐怕不确。③ 此据《唐才子传》等,而《云溪友议》卷下及《唐诗纪事》则以为是李銮,俟考。④ 此据《唐才子传》等,因《旧唐书·颜真卿传》固然未尝记载颜曾作过征南将军。⑤ 将、为,均为平声。⑥钿,平仄两读,此为仄声;音“甸”。


《唐诗故事》 第三部分势盛杨家真炙手

    ——杜甫愤斥奢靡无耻的皇亲国戚    
    唐王朝,尤其是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无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王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    
    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韩休等忠心爱国者为丞相,大力整顿相应弊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增,以至被后世称之为“开元盛世”。然而,玄宗后来居然任用了奸诈成性的李林甫为相,政治便开始出现腐败的苗头。天宝四年(745年),他在封杨玉环为贵妃后,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遂越发腐败了。此后他还依次封赠玉环的姊妹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及秦国夫人。她们出入宫廷,肆无忌惮,可以想见她们那“势倾天下”的吓人权力了。①    
    而杨玉环的堂兄杨钊也由于杨贵妃的得势而平步青云,在他担任御史时就被玄宗赐名“国忠”,以示恩宠。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死后,原本是武则天面首张易之的儿子而其后却冒姓杨的杨国忠,居然做上了丞相;而玄宗也竟然把全国的军政事务交给杨国忠处理。此时的杨家,由于他们兄妹“势倾天下”,遂开始了结党营私,专干些非法的事情,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终于导致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正像所有腐败现象的前期一样,杨家兄妹之间不但花天酒地,而且杨国忠还毫无廉耻地跟虢国夫人通奸。他们如此淫乱的生活,居然也得到了玄宗皇帝的纵容;而老百姓则固然是有苦难言。    
    古历三月三日这个作为传统节日的上巳节,人们为了除去不祥气氛,便又到水边去“修禊”。天宝十二年,杨家一帮人不但去参加了这样的活动,而且还大张旗鼓地到曲江附近游春野宴,喧闹异常。大诗人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这些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全诗云: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②    
    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按:① 语本《旧唐书·杨贵妃传》。② 我国诗歌史上把那些每句押韵的诗作称为“柏梁体”诗,而此诗几乎每句都用韵,似乎也可称为该体中的一个变格。


《唐诗故事》 第三部分绿叶阴中怅杜郎——风流大诗人的凄美人生

    晚唐大诗人杜牧跟著名诗人张祜极为要好。一次,作客淮南的张到官府赴宴时,看到杜也在座。而当时,两人都爱恋座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于是决定索取骰子用赌输赢的方式来决定谁有权去继续爱恋。以诗作的杰出成就比肩于大诗人老杜杜甫而被后人称为小杜的杜牧(当然也可称之为杜郎,如宋人姜夔《扬州慢》中“杜郎俊赏”云云,所指便是杜牧),当下遂开始悠然吟道: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张祜一听,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续吟着:    
    但须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因露指尖。①    
    语音刚落,两人就不觉大笑着,反而把原本赌酒取妓的事儿给忘了。    
    这无非只是杜郎香艳生活的一段小小插曲。而自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的小杜,据《杜牧别传》记载,在扬州时,由于他的高远抱负未能如愿,便纵情于声色之好,所谓“每夕为狭斜游,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即是对他这段生活的真切记录。然而,这眠花宿柳之事一旦多了,自然不能不引起他的上级、时任淮南节度使后来又成为宰相的牛僧孺的关切。牛暗中叫人收集了大量关于杜郎“狭斜游”的资料,一天下班后把这些资料交给他。杜郎知道这是牛的好意,心中委实感激牛相的不尽关爱,为此他也曾自励发愤要有一番作为。但当时社会并不允许他的救世抱负得以实现,所以他便又回到了纵情声色之中。尽管他为人“刚直有奇节”,②可知他本质上乃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的诗人。    
    后来杜郎以御史官的职衔出任洛阳时,正碰上司徒李愿罢官闲居在家;杜获悉他家的声妓之妙为当时第一,而且李又喜欢宴请朝中的名士来附庸风雅。许多在朝做官的也罢,诗人名流也好,没有不受到邀请而参加宴会的。但李担心杜这专门视察官员行事优劣的御史,一旦临场会搅乱他家宴会的场面,就不敢邀请他;尽管杜早已是声明卓著的诗人和社会名流。然而,杜遂通过朋友表明自己并不想为难李,只是希望也能参加他家的盛会而已;李不得已同意了。一到现场,杜郎对着酒菜独自豪饮,一副旁若无人的神态。此时,歌妓一百多人已在翩翩起舞了,这使得众多来客也不由心醉神迷。而杜则独坐在那里,偶尔也看到有他中意的,便站起来往南面走过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忽然他瞪着眼睛注视着前方,接连喝完满满三大杯,转头问李道:“听说您家有一个叫紫云英的,不知是哪一位?”李心神不安地指给他看。杜又是一阵子凝视,赞叹道:“嗯,果然名不虚传!那就把她送给我好了。”李一听,顿时把刚才还担心杜捅娄子的那种忧虑抛到了九霄云外,当即大笑起来,并连连说道:“您要是喜欢,只管将去得了!”说到这里,李笑得连腰都快直不起来了;不明真相的众声妓跟着主人的笑声也都娇笑了起来。    
    不用说,整个宴会就这样地喧闹开了。杜郎又接连满饮了三大杯,然后站起来朗吟道: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吟罢此诗,杜郎这闲宕散逸的神态,在场的一干客人都觉得没人能赶得上他。    
    这说的都还只是杜激扬意气中的事儿,而下文所说的这桩情事却是他心中永远难以消释的痛。    
    文宗大和末年(836年),杜凭着侍御史的职衔又到江西宣州出任幕僚。只是他行踪所到之处,都没有碰见心中想要找的女人。后来他心想浙江湖州历代都是著名的州郡,那里不仅风景奇美,尤其是人文荟萃,同时还蕴藏着许多美女,于是他便极想去游历一番了。况且,当时在任的崔姓刺史又是他所欣赏、并曾予提拔过的;而崔也很明白杜的用意,所以等到杜到来,崔尽其所能地将那些美丽的歌姬舞女提供给杜选择。但杜凝视一番后,竟一个劲儿地摇头,并叹口气说:“美矣,未尽善也!”崔一听,也不觉有些失望了,只得竖起耳朵听他有何高见。杜沉思一下说:“您能不能搞一次水上游玩活动?届时全州士民将都会来观看,我也出来走走看看,或许能找到心中比较满意的。”    
    崔照办了。活动举行的当天,来观看热闹的市民真可谓人山人海;热浪与江水齐飞,心情共红妆一色。然而,杜仍没有找到一个使他中意的。就在活动正要收场时,蓦然间他发现在靠岸的船只上,有一个老太太手拉着一位红妆少女在张望着什么。该少女年纪约摸十来岁,杜火烧火燎地跑过去定睛看着,然后他欣喜若狂地喊着:“啊!这可真是国色天香的人儿啊!以前的无非都只是摆设罢了!”于是他便使人邀请这母女俩到大船中来坐谈。她们由于不知要干什么,心中都很害怕。杜郎对老人说:“我并不是现在就要纳娶您女儿,我是为以后做准备的。”老太太和她女儿这才放下了刚才还悬着的心。而老太太则颇为沉稳地问询:“如果将来失信,那又将怎样?”杜说:“我用不了十年时间就要来这里担任地方官的,你就等我十年好了。如果届时我还不来,那么你就是嫁人,我也决不会责怪你们!”听罢这话,老太太便答应了;于是杜遂用十分丰厚的礼品下了聘礼,然后高兴地同这母女俩作别。    
    回到朝廷后,杜心中常常惦念着这湖州女孩,但由于他的官职仍还很低,所以一直未能去成。后来他又做过诸如黄州、池州、睦州等处地方官,但都没有中意的,心中便越发想念她了。直到他朋友周墀当上了宰相,杜便一连写了三封信,要求能调到湖州任太守。等到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终于如愿以偿的他急忙派人去寻找当年跟他订有盟约的那母女俩。然而,此时距离他们初次见面已有14年了。    
    那女子终于被找到。手下差役禀告说,对方已经出嫁三年了;而且,她也已成了三个小孩的母亲。杜郎刹那间便愣住了,许久才醒悟过来的他便急切召见她们来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太太担心杜会夺走她女儿似的,就把她三个小外甥也一同带上了。杜郎伤心而且不无懊恼地问道:“我们不是订过盟约说好让你女儿嫁给我吗?那为什么还反悔把她嫁给了别人?”这老太太镇定地答道:“老爷,您上次同我们约的可是十年时间啊;您还说过,如果十年不来,我们便可以出嫁了的。我现在就是按照咱们约定去做的,所以小女出嫁也已三年多了。并且,您请看看,她现都已有了三个孩子。”说到此处,老人便禁不住齐刷刷地流下一大把浑浊的老泪;原本被惊吓着的美少妇也低着头跟着默默哭泣。而此时,她们身旁那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看到大人一哭,就更是使劲地哇哇哭叫开了。    
    杜郎心里固然难受之极,但觉得老妇人的话句句在理,遂不觉叹息道:“您说话也够耿直了,不过那也确实在理。咳,我也就不再勉强你们什么了。俗话不是也说‘强扭的瓜儿不甜’么?事到如今,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唉!”于是杜郎拿出一份厚礼赠给她们,并亲自把她们祖孙三代送出了府衙。    
    黯然神伤地回到寓所的杜郎,就再也禁不住地痛哭起来。他感到造化真是弄人,悲伤自己的功业难以建立,身世尤其令人难以捉摸。哭够后,他便写下一首题名为《叹花》的绝句,来作为这桩使他痛悔交加但又极富哀感顽艳的际遇的记录。后人知道这事的,也不由深为嗟叹不已。该诗道是: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③    
    按:① 《全唐诗》以此诗全属李群玉,题为《戏赠姬人》;唯文字则颇有异者。 ②  具见《唐书》本传。③ 此从《唐阙史》。“较”,一作“校”,其义实同;然与杜牧《樊川外集》不同。《外集》称此诗题目一作《怅诗》,其全篇则曰:“自是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诗故事》 第三部分蜂蝶哪容侵瘦菊

    ——坚贞自守的女人怎不令人礼赞    
    想想现在的人们也真是幸福,任是相隔着万水千山,也能以一个电话抑或就是一个短信息便能解决各自的相思之苦。而在古代中国,由于一些外在的阻隔,人们即便再怎样相互思念着,也往往是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