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71-连战大陆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表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的看法。国民党访问团返回台湾之后,会积极促进台湾当局来积极地作准备,以便早日推进。一旦两岸有了军事互信,台湾人民所关心的军事安全问题应该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解决。    
    连战祖父连横    
    1914年恢复中国籍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4月29日将连战父祖当年申请回复中国籍的资料,致赠连战纪念。    
    连战的祖父连雅堂是在1895《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19年、民国三年(1914年)1月31日,呈请北京政府恢复其中国国籍,并改名为连横。这份源文件材料仍存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连横在呈文中写道:“具呈人连雅堂,原籍福建龙溪乡马崎社……兹依中华民国国籍法第十八条及施行规则第六条所规定,呈请许可复籍……”在领到中国国籍后又呈文内务部,申请将连雅堂之名更正为连横。2月14日,北京政府内务部按手续批准。    
    至于连战的父亲连震东于民国廿年(1931年)受父命到南京国民政府追随张继,当时,张继就要连震东办理回复中国国籍,连震东说,“我本来就是中国人,还要回复什么?”但连震东在西安工作时还是办理了回复中国国籍的手续。    
    连战在上海    
    与台商餐叙并发表演讲    
    连战在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会面后,5月2日中午前往东方滨江大酒店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与从各地赶来的台商代表餐叙并以“经济双赢,互惠互利”为题发表演讲。    
    谈到上海此行的感受,连战说,我是不到12岁的时候,跟我的家人从黄浦江离开大陆到台湾,转眼之间,已经59个年头了。世事沧桑,很多朋友问我,我的印象怎么样?我说,60年前的印象和现在的一切完全不吻合了,完全不相同了。他说,今天,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之珠”突飞猛进,带领了地区、带领了整个大陆各地的发展,我们非常地钦佩。    
    连战说,到上海来还不到24小时,看到种种的发展,使我想起一首诗:“苍官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是古人描述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崛起,使泉州出现繁荣的情形。他说,今天我们在21世纪看到的上海,已不知比那时候的境界扩大了多少倍。他说,前途是非常光明的,未来是非常亮丽的,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掌握当前,开创未来,共创和平,共谋发展,共享繁荣,双赢胜利一定能够完成。    
    当天的餐叙由上海台商协会会长叶惠德主持。上海台商协会和北京、深圳等8个城市的台商协会共同发起,邀请全国各地台商协会会长参加。邀请得到热烈响应,有的还自己出钱,跟随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的行程,见证一个个历史时刻。    
    举办此次餐叙的东方滨江大酒店上海厅,面积4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0人,是上海目前最大的无柱型多功能厅,曾出色地完成了APEC会议、财富论坛等重要会议的接待工作。此次台商聚会共设席32桌,300多人出席。    
    


第六部分:上海之旅经济双赢 互惠互利 1

    连战演讲    
    经济双赢,互惠互利    
    叶会长、张会长,各位领导、来自于上海以及各地大陆工商企业的领导、朋友们,来自于大陆各地台湾工商企业、台商协会的会长和各位会员,女士、先生们,各位好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     
    这次应邀携同内人以及国民党三位副主席,率领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访问团到大陆来进行访问,已经拜访了南京、北京、西安,昨天下午来到上海,今天又承蒙各位这样热烈的欢迎,我们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    
    昨天天候不是很理想,温度也稍微偏低,尤其看到在机场好多位工商企业界的朋友冒雨久等,在那里欢迎我们,我今天一定要借这个机会再一次地谢谢大家,希望大家都没有受到风寒。    
    我是在11岁多一点,不到12岁的时候,跟我的家人从黄埔江离开大陆到台湾,转眼之间,已经59个年头了。世事沧桑,很多朋友问我,我的印象怎么样?我说,60年前的印象,有印象的、没印象的,和现在的一切完全不吻合了,完全不相同了。今天,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之珠突飞猛进,带领了地区、带领了整个大陆各地方的发展,我们非常的钦佩。    
    今天午餐之前,希望能够就两岸相关的问题,“经济双赢、互惠互利”这个题目来向各位简单地报告一点我的心得。    
    两岸分隔56年,在这期间,我们自己都推动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有它的困难,但是基本上都是迈向成功的。台湾的经验,我在这里不必跟大家重复了,但台湾的经验简单来讲,就是在稳定中间求发展。    
    从早期农业以及劳力密集的产业到后期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到现在高科技的产业;从进口到出口保障,我想这一路走来,重视人才的培育,强调开拓贸易和出口,尤其在创造财富的时候,重视分享均富,这些都是台湾经验,这都是让人肯定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关键的时刻,我们做了关键的决定,也产生了关键的效果。但是毫无疑问,今天台湾又面对一个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刻之所以出现,基本上就是因为两岸的关系,我们何去何从?    
    尤其是国际上重要的国家,几乎所有都已经瞄准大陆、进军大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假如我们还是以一种封闭的心态,我们很可能就会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    
    今天,两岸的经贸关系,由台湾的角度来看,已经不是一个像早期那种“输血”、“救护”那种的关系,实际上今天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抢市场、抢商机、抢出路的一个重要的当口。    
    大陆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看到各方面蓬勃的发展,在经济的发展方面,“改革开放”,“改革”就是改变经济的体制,我认为“开放”就是和世界接轨。两个方面,可以说都发展,可圈可点,都取得可以喝采的一些结果。    
    经济发展方面,假如没有记错的话,1990年,大陆是俄罗斯GDP的60%,10年之后,因为所采取的路线不同,结果整个翻转过来。在10年之后,俄罗斯成为大陆的GDP的60%,而过去十几年来,整个平均GDP的成长接近10%,遥遥领先,名列前茅。    
    到今天,我们了解大陆GDP已经占到全世界的第六名,这是惊天动地的一个发展。“开放”就是跟国际接轨,大家看到,贸易是最好的一个指标。从过去那样的一个形势到现在,我记得在2003年到2004年间,进口5000多亿美金,出口6000多亿美金,让大陆已经急速成为世界贸易国家,现在已经在第三名,或者是更前。而国际的投资,过去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基数来做比较的,12年来都是世界第一。而最近联合国世界投资的报告,2004年的报告里提到,2003年以530亿美金的数字,让大陆成为世界的第一名,超越美国,包括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无论怎么算都是第一名。    
    这些实际的发展,让我们除了钦佩以外,也应该加以深思。深思的目的,就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台湾、大陆经贸的关系应该怎么样努力,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简单提供给各位做以参考。    
    第一,大陆过去这一二十年来,辉煌建设的发展成就,我想台湾工商企业,也就是我们的台商,他们的参与“也与有功焉,也与有荣焉”,过去由于资本技术、人力等等,人才参与,我想在这样的方式之下,正是可以代表双赢这个政策的先锋部队,台商就是双赢代表。    
    但到了一个程度,除了在既有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于行销、对于品牌,对于金融事业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我想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产业部门,我们觉得今天台湾经济的发展,实在是令人惊讶的。比如说IC,在几年之间就出现了三四百家的工程。而在世界占80多亿的美金,占世界第三名。而在晶圆待工更是不得了,现在占在世界的3/4,已经是世界的第一名。对设计,28%的占有率,也是世界第二名。    
    所以,台湾的经济发展、高科技的发展,这是世界所注目的事情。而在其他领域,我觉得在产业本身,两岸的合作也有很大的一个空间。比如说,产品的制造、开发,我们应该思考共同的开发和制造,比如说产业规格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共同来制定规格的问题。比如说关键性的零组件开发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进行策略的联盟。这些都提供我们未来合作的基础。    
    


第六部分:上海之旅经济双赢 互惠互利 2

    第二,我们两岸经济的合作目前还有若干障碍,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些事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到台北公开,以及私下和我会谈,都提出来一个看法,他说“两岸经济的活动非常密切,假如不是政客把事情搞糟的话,两岸的工商企业者绝对有能力来解决所有相关的问题,相互依存就是整个情势的一个基础”。    
    我非常赞同。事实上也是因为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在三四个礼拜之前,我们请国民党江丙坤副主席来到大陆,缅怀过去、策略未来,非常感谢陈云林主任和江副主席日以继夜,研商达到“十二项”的共识,这其中包括两岸“三通”的问题,客运、货运如何再进一步“常态化”“节日化”,包括农产品开拓大陆市场,也包括台商权益保障的各项问题,当然也包括金融、交通等服务业的开放问题,包括台湾学生在大陆念书奖助的问题,包括台湾地方乡镇工作人员来大陆参访的问题等等的这些共识,一共有十二点,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    
    前天、大前天,我和胡锦涛总书记坦诚地交换意见,他也再一次提出这十二项,其中大陆可以单方面来做的,将积极规划、予以落实。实际上农产品销往大陆,乃至于观光事业的开放,还有其他文化的交流,相关方面都在积极规划,也会在近期之内做一个宣布。我相信这些事情都是对我们非常切身的问题,我也相信在台湾方面,由于大家共同的努力,无论是民间,乃至于执政当局,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民意心声,一定会尽数地落实。    
    第三,我要和各位报告,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是一句口号,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路。基于当前两岸的形势,我们觉得一方面绝对有建立经济合作这个所谓“机制”的一个必要,有专业的、长期的、深入的规划和推广。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够不顾到很多实际面的问题。我讲这个话,各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了解,那就是我们建立这个机制是什么样的机制?我们在和胡锦涛总书记讨论的时候,提出“共同市场”的理念,我非常的高兴胡总书记也给予正面的回应。    
    但我必须要讲,合作的机制真是一步一步要走的,而不是一蹴可及,一步到位的,大家看看从二战之后欧洲的共同体,经过了单一的市场,到了现在,形成统一的欧盟货币,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两岸要真正在经济、贸易等各方面双赢,必须要加紧脚步,加快我们的速度。    
    但是,今天有各种不同的机制,有所谓“关税”等问题。所有自由贸易体制,开放经济下大家所走过的路。我们要避免这些顾虑,提到“共同市场”,而我们的共同市场,我们要和各位讲,走所有自由贸易体制、开放经济体制之下大家走过的路,走过的这条路是什么路?各位都晓得,最初肯定是排除贸易的障碍,再有就是“关税”的降低或者是豁免,再有就是生产要素、生产因素自由的流通,包括人员、资金、货物。再过来技术的转移、资讯的转移,再过来我们知道就是货币的统一,乃至于文书,各种政见的一致。再后来就到了整个经济贸易的协调。    
    建立经济合作的体制,在这次大家能够有正面的看法,头一次公开地做到彼此的承诺,我觉得这是两岸关系真正的向前迈了一大步。    
    第四,台湾这几年,因为我们对外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工作推展的不是很顺利,它的原因各位也很清楚,所以我们觉得当前尤其是东协10+1、东协10+3,很快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假如台湾被搁置在外,我们将真正在关键的时刻做个错误的行动。    
    我想,今天台湾要尽快完成FTA的建构,我们希望大陆能够以一个乐观其成的方式来给我们鼓励。    
    这个看法,我也非常坦诚的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共同发展,基于双赢、和平的架构,因为它不只有利于台湾,不只有利于两岸,不但是双赢,还是多赢的格局。    
    最后,我要跟各位报告,谈了这么多,谁来做?谁来推动?必须要有人念兹在兹,在那里埋头苦干。最理想的当然是官方的、高层次的,双方面的所谓经济合作的制度。如果每一年经贸负责的人见面,一次、两次、多次,幕僚的人员、技术的人员、专业的人员,但目前这是一个盼望而已。能够做到当然最好。我想,能够做到一念之间,但在这个一念之间没有转向的时候,也不能平白地让时间过去。    
    因此,我们希望国民党能够率先来推动两岸经贸的论坛,当然还有一个和平的论坛,那是另外的事情。但经贸的论坛,我们可以由民间推动,在执政者当局还没有推动的时刻,我们不能让时间过去,所以国民党推动的经贸平台已经成立。    
    由我们的林秘书长和陈云林主任做对口的单位,还可以不只是党的工作人员,还可以邀请学者、专家以及我们工商企业本身,以积极的态度来推动两岸经贸的论坛。过去也用这种方式多次完成两岸经济合作,所以我们基于殷切的期盼。    
    以上这几点,是我今天针对大陆也好、台湾也好,各位工商企业界的领袖,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