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音乐江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那些新歌手更能领略音乐的精髓的,如果真能成为常青树的话。我对此深信不疑。    
    陈琳越来越火。后来张亚东也给她做了一张。据说,林忆莲听了她的新歌,主动表示要翻唱。这在当年是很难想象的,体现了国内流行乐的重大进步。当然,他们有市场的考虑,也有对作品本身的喜爱。范炜琪后来翻唱了朴树的《那些花儿》,刘德华表示要翻唱刀郎的新歌,这些都值得国内音乐人自豪。    
    世界文化正在走向一体,新的潮流席卷而过,带起一大批新的弄潮儿,也成就了无数的有心人。在风口浪尖上,陈琳正在成为国际化的歌手,我衷心希望她走得更远,希望当年我和王晓京从四川带过来的那个小姑娘,有朝一日成为歌坛大姐大。如果陈琳好好唱,如果她的运气好一点,这未尝不可能。    
    在一层淡淡的怀旧情绪中,我经常想起,陈琳还给我带来过很多个第一次。    
    九三年,《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的签售,定在西单的音像大世界。我们在二楼开新闻发布会,黄燎原正在煞有介事地演说,下面听众和FANS已经闹翻了天,把店铺包围起来。


《我的音乐江山》 天才及疯狂的冷漠十二个第一次(6)

    我们急忙下去。人们是那么踊跃,令我吃惊。大众文化的力量是那么直来直往,不可捉摸,以至于我本能地想排斥;但当它降临到我头上时,那种直上云霄的快乐和虚荣,又令我难以推辞。    
    我们护着陈琳,生怕她被挤坏了。还好,保安维护了秩序,她一张张飞快签着,就像帮我们大家签着一张张通向名利、世俗的通行证。    
    有人喊了一嗓子:王晓京!洛兵!顿时一大帮FANS猛冲过来,把我和晓京团团围住。我们被人浪推过来,挤过去,人头在我面前攒动,他们脸上的兴奋,对偶像的好奇和崇拜,带着群情,带着盲目,令我感到幸福的同时,也感到害怕。    
    几十秒钟后,我在一位满头大汗的十岁小姑娘的唱片海报上,第一次签下了我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名字。    
    九三年,黑子在工人体育馆搞了两场庾澄庆的演出,嘉宾是苏芮。王晓京带着指南针和旗下所有歌手观看演出,当然,也有陈琳。    
    陈琳一看到苏芮,就像个天真烂漫的小小姑娘一样,缠着王晓京,一定要跟苏芮合影。    
    我和指南针们相视而笑。我们都知道,当年她在成都,被人称作“小苏芮”,唱了无数的苏芮作品,她无比喜欢苏芮,从小的偶像一下子真真切切出现在她面前,她满脸都是幸福,快乐。    
    整场演出,我被安排给庾澄庆的吉他手江建民调试吉他。我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和精妙高亢的演唱中频频登台,在灯火明灭中听声辨器,调着弦,把着调,感受着擦肩而过的他人的辉煌。    
    终于,演出结束了,江建民冲出化妆间,把调音器送给了我。    
    王晓京突然出现:走,给陈琳拍照!    
    我拎起王晓京的相机,冲向走廊。陈琳已经拉着苏芮,有点小鸟依人的可爱劲儿。我一瞬间很感动。我也非常喜爱苏芮,她在我的记忆中,决不仅仅局限于几首歌曲,而是陪我渡过了感性,浪漫而无助的一段日子。    
    她们就那样,自然,松弛,快乐地站在过道里。我摁下快门。定格。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已经蜚声歌坛的歌手,如此赤裸裸对另一个歌手追星。    
    还有一次,我们去济南演出,同行的还有陈红。我们遇上了韩磊,张蔷,尹相杰等人,大家聊了很多,也很快成为了朋友。    
    陈琳一唱起《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体育馆全场就沸腾了。陈琳被观众的热情感染,情不自禁地冲下舞台,冲到场边,和观众频频握手。    
    我还来不及扑过去阻止,一个观众大叫大嚷着,突然从看台上探下身来,抓住了陈琳。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么突如其来的疯狂事件。我愣了一下,猛地全速奔过去。但那个人一只手抓住陈琳,另一只手伸过来,抢下了她的话筒。    
    陈琳在猛烈挣扎,保安全部围上来,要把她从那个人手上救下来。但那个人力气很大,他对着话筒,用深情的,疯狂的,浓重的山东口音大吼:陈琳,我爱你!陈琳,我爱你啊!    
    全场顿时更加疯狂起来。欢呼声,掌声,口哨声,夹杂着无数的闪光灯,全都炸响了。    
    在这其中,最刺耳的是陈琳一声尖叫,接着是一声撕心裂肺的:救命啊——    
    我想,陈琳和我并不是知心好友,我们有各自不同的世界,而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彼此尊重,并吸收对方的长处。    
    我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她的机智,她的聪慧,她如何维护自己利益,让自己的才华得到现实的合理报酬。    
    除此之外,她还让我认识到,流行音乐并非纯粹的艺术,而是搀杂进了许多的其他因素。她让我更加接近现实,不再躲进象牙塔,追逐那些虚幻的自由。她让我用另一种方式来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修炼自己。    
    我经常在CD店,在大街上,在网上见到今天的陈琳。她变得愈发年轻,愈发迷人。在我心目中,她依旧是当年那个娇小的丽人,在混浊的夜晚,盈盈一闪。我希望她永远保持着状态,一直有新歌,一直火着,一直这么年轻下去。    
    我很怀念九三年冬天的那个黄昏。    
    陈琳的专辑刚刚问世,她回四川了,指南针和王晓京去演出了,我一文不名,守着三元桥下的几间房子,每天去农贸市场上吃点面条包子。那个时候,一切都在迷雾之中,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境况才能变得好一点。    
    那天很冷,我一个人孤单地走过一排排卖菜的摊子、水果摊、杂货店和肉铺,走到一家小面馆,叫了几个包子,一碗热汤。我无聊地吃着,看见对面肉铺有条五大三粗的汉子,袒胸露腹进来,瞥了我一眼,要了一碟牛肉,一瓶小二,左脚往条凳上一撂,拆盖,嘶地一口,夹起一片牛肉往嘴里一扔,哼哼唧唧地唱起来。    
    我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窝。我低下头,假装喝汤,不让别人看到我脸上的表情。    
    我清楚地听到,他哼的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他一句句地哼着,摇头晃脑,十分投入,享受。    
    天空很模糊,周围都很模糊,但我的心头却一片光明。市井屠夫在哼我的歌,很快就该轮到全国人民了。我就要火了,这是真的吗?我是不是该出人头地了呢?有些坚韧的力量在我血液中苏醒,还有些遥远的雄心在我血液中滋生,我想,我该放开手脚,干些大事了。    
    这是我颠沛流离,多年坎坷之后的第一次;也是许多个第一次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回。    
    2004…9…22


《我的音乐江山》 永远认真的梦游者永远认真的梦游者(1)

    雨很大。一出车门,身上很快就湿了。举目望去,满天满地像一个湿漉漉的梦,把我们笼罩在昏黄的路灯,黝黑的小巷和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中。这很像我当时的生活,一次次地感觉要云开日出,却总是浓雾弥漫,看不清去路。    
    这么远啊?我问。    
    快了快了,王晓京不耐烦地说,你以为我愿意这么跑来跑去?他是个大人物,是这张专辑的制作人!制作人,你懂不懂?算了,不懂我也不教你,到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    
    胡同曲曲折折,门脸很破旧,没有人。屋檐下吹起一阵风,背上几滴冷流顺着脊柱缓缓淌下。我突然有种感觉,这个人对我来说,可能非常重要。    
    终于到了一幢老楼。过道很窄,很黑。我闭眼,又睁开,王晓京已经怦怦地砸门了。    
    灯光很鲜亮,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王迪像头高大,孤傲而温柔的狮子,这是第二个。    
    快进来吧,他的声音听上去有种很浓的鼻音,洛兵吧?晓京总说起你。欢迎欢迎。    
    过了好一阵,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制作人。    
    王晓京拉着我,一次次找到王迪,把北京广州上海搜罗来的一百多首作品摊在地毯上,一首一首仔细挑选。我发现,王晓京绝对信任王迪,因为他是制作人。我听了初选出来的东西,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就央求指南针乐队的郭亮把我的一首歌做了小样,得意洋洋交了上去。这首歌叫《我的泪不再淋湿你的心》。    
    很久都没有音讯,我去问,王迪委婉地说,你有才,但还需要磨练。    
    为什么?我很委屈。    
    那个时候,我的境遇还很差,做音乐或许才是立足的最快方式。所以我不想去招惹任何大腕,但是骨子里的清高,以及急于求成的心态,促使我追问到底。    
    王迪凝视着我:你不能这么急功近利,要进入这一行,最好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我一身冷汗。我亲眼见着,他是怎样严肃,认真,接近于虔诚地对待着工作。所有作品他都编撰了详细的目录,所有歌词和小样都精心收藏在一起,而在追求每个和声,每个音符,每句歌词方面,更是严厉无比,尽心尽力。    
    很久以后,我看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美国小孩,从小到大,对每件事,无论巨细,都非常认真,毫不懈怠,比如补自家的篱笆,比如帮邻居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慢慢地,他长大了。到后来,我们知道了他的名字——比尔•;盖茨。    
    而在王迪开导我的一九九二年,Windows刚刚开张,百业俱兴,比尔正在认真写着每一行程序,而在遥远的中国,我们一边快乐地使用着Dos和Wps盗版,一边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听着崔健,王迪,田震和孙国庆,他们并称为北京四大摇滚天王。    
    那还是个摇滚的年代,跟现在不同的是,男孩女孩崇尚的是摇滚,男的养头发,女的当坚果。摇滚是那个时代最前卫,最光鲜的事。傍上一个牛逼乐队的歌手,有如十年后嫁给一个千万富翁。    
    二零零二年,我在网上搞到一张王迪当年风光无比的专辑,叫做《冲击波》,王迪在里面翻唱一首激昂凶猛,豪气四溢的摇滚歌曲,即使在今天听来,也让人为之一震。那盘专辑里还有王虹,一个早已消失的歌手,还有王路明,一个短暂辉煌的前辈,还有现在依然活跃的常宽,田震,还有我非常喜欢的老崔,老崔那首歌也是我喜欢的——《最后一枪》。    
    王迪的声音非常独特。他那种很像外国人的鼻音,跟刘欢的有些类似,而他在高音区汹涌激越的迸发,则是他的金字招牌,雄浑,浓厚,一种铁骨铮铮的大老爷们气息。我能想象出他们当时录音的情形:那个革命歌曲垄断一切的时代,几个风华正茂,先知先觉的青年,踌躇满志而又略带紧张地忙碌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这里面有很多人坚持到了今天,比如崔健,田震,常宽,也有很多人消失,比如王虹王路明,还有些人,比如王迪,一直在探索,在艰难地行走,一切在他眼中宛如一场大梦,不知道何时能够醒来,也不知道何时希望自己能够醒来。    
    《冲击波》在中国摇滚史上的地位,一点也不逊色于《让世界充满爱》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    
    王晓京眼光很毒。虽然国内词坛方兴未艾,却也有几个成名的家伙,他却要用我,可见他的胆量和决心。而在王迪的问题上,他更是异常得意,有机会就要拿出来炫耀一下。    
    用了王迪,这盘专辑就是十拿九稳了。    
    为什么?我当时还不知道,也没听说过《冲击波》。    
    嘿!要讲这个,得几天几夜。    
    得了吧,现在就讲给我听听,我说。    
    你慢慢就知道啦,王晓京意气风发地说,那帮傻逼,谁也没想到找他当制作人。他绝对是全北京最好的。    
    为什么最好?你能不能具体点?    
    他是最能干,也最有才华的,王晓京嘿嘿笑了一下:他还是最认真的一个。    
    那时候,王迪的夫人是眼镜蛇女子乐队的王晓芳,是个姿容俏丽,亮眼如星的英豪女子。我后来跟眼镜蛇乐队打过很多交道,还应她们队长于静的邀请,给她们写过一些词,虽然最后没能被采用,却也算是老朋友了。再后来,我还邀请她们的吉他手肖楠为我演奏过手风琴。    
    我们在百花录的《摇滚北京》,收录了她们的一首《自己的天空》。王晓京看我跟她们比较接近,就消遣我,说我有一次身着藏族服装,露出肌肉发达的膀子,阴沉而坐,一言不发,不时紧紧腰边的藏刀。所有人都犯怵,交头接耳:这丫谁啊?我不做声,喝一口酒,闷一口烟,再喝一口酒。于是满堂静穆,气氛沉闷。终于有个家伙沉不住气,小心翼翼问王晓京:这位……谁啊?王晓京豪气大发,仰脖吞下一大口二逮子,轻蔑地看看我:他啊!嗨,不就一写词儿的吗?    
    还有一次过中秋,一大堆人齐聚百花外的小饭馆,我喝得晕晕乎乎,见郭亮抖抖索索不敢喝,就拈起一个落到我杯中,还在挣扎的小虫,对郭亮说:你信不信,我把这个生吃了!


《我的音乐江山》 永远认真的梦游者永远认真的梦游者(2)

    郭亮当然不信。    
    我说:打赌?    
    好!郭亮来了兴致:怎么打?    
    这时候,周围的人们,包括王迪,已经大声鼓噪,加油添醋了。    
    这样,我也不难为你,我故作大方:你看这虫子,足有绿豆大吧?我把丫嚼碎了,生吞!你就得连干两瓶燕京,怎么样?    
    郭亮哈哈大笑:好!你先吃!    
    我心头有种纵情的快乐。我已经加入了这帮哥们,事业也一帆风顺,生活更是不成问题。而我内心隐藏更深的渴求,梦想,到什么时候才能现身呢?    
    我冷哼一声,把虫子放到嘴里,活活嚼碎,又摊开舌头,让他们都看见,我是怎么吞下去的。    
    郭亮脸色惨白,但还是英勇地抓过两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