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音乐江山-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这个了,我说。    
    说嘛。    
    不了,我要走了,你要好好养伤,一会儿小耗子要来接我的班。    
    小耗子是指南针对鼓手郑朝晖的昵称。    
    好的,你……亲我一下,罗琦有点忸怩地说。    
    我轻轻拂了拂她还有些发烧的额头,低下脑袋,用嘴唇在上面轻轻触了一下。    
    我看见罗琦剩下那只眼睛中流露出来一种温暖的目光。    
    这太少见了,在我认识她的十来年里,也许就见过这么一次。    
    一九九三年的“奥运——中国之光”摇滚音乐会,对指南针来说,是一件大事。    
    北京摇滚圈谁都不知道,罗琦居然能站起来,居然能上台演唱指南针的新歌。    
    大夫说过,罗琦不能上飞机,否则,气压一低,她的义眼就会从眼眶中爆出来。    
    大夫又说,不能用力唱歌,尤其是高音,一唱,就会飞出去。    
    我们已经可以跟罗琦开一些眼睛的玩笑了。这其实是让她及早接受现实,放松自己。    
    台上,一阵烟雾弥漫,王迪风采依旧,引吭高唱《幽灵重现》;窦唯也在唱,女子眼镜蛇,还有蔚华的“呼吸”,唐朝,黑豹……    
    然后,罗琦上去了。


《我的音乐江山》 天才及疯狂的冷漠天才及疯狂的冷漠(4)

    我们要演唱我们的新歌……    
    她轻言细语地说着,这么多天,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会用更精彩的表演来报答你们!指南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风停了  雾散了    
    一颗泪在血中飘    
    嘈嘈切切,如泣如诉,然后是穿云裂帛,气贯长虹。她好像完全恢复了,不仅有我第一次见她那般天才和生动,还有一种渐渐成长的深厚。我欣慰不已。    
    那个晚上令人激动,不仅是继崔健一九八六年摇滚演唱会之后又一次北京摇滚大联展,还因为我们在申办一次超凡的运动会。王晓京说,只要申办奥运成功,什么都会松下来,经济会发展,政治会改革,咱们会越来越好。    
    可惜那次没有成功。    
    那年冬天,上海一家电视台要搞一个盛大的节日晚会,找到了王晓京。指南针都很高兴,但电视台说,想多要一些歌手,少要乐队成员。王晓京只好撇下乐队,带着我,陈琳,陈红和罗琦去了。    
    上海正在拼命建设,到处都是工地。即便如此,也已经跟两个月前我来的时候有所不同。我不知道以后它会怎样的亮丽迷人。就像我的事业,正在处处逢春,却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是永远写词作曲,还是会有什么变化,我说不清楚。    
    我们住在五星级宾馆里,足见这次演出招待非凡。每天排练,跟一些大牌明星,有的已经很老了,像潘虹。我们便暗暗叫劲,一定要演好,要表现出水准。    
    那天下午彩排,轮到罗琦的时候,一个副导演模样的过来,对她挑三拣四,我们一一照办。突然,他看见罗琦有一绺头发垂下来,遮住了额头,就说,把头发撩上去!    
    罗琦撩了上去,露出左眼上一块雪白的纱布。    
    这又怎么了?导演很不耐烦,把纱布摘了!    
    别价,伤口还没好呢,王晓京急忙说,她眼睛瞎了……    
    什么?!导演一蹦三丈高,她是瞎子?你们怎么搞的,给我找了个瞎子!    
    我们都傻了。我看着罗琦,她脸上又出现了那种久已熟悉的冷漠,只不过,这次带着一点嘲讽。    
    去去!下去!你取消了!导演毫不客气地推着罗琦,王晓京很尴尬,我急忙上去阻止他,也被他推了一个趔趄。    
    台上台下所有大腕小腕,工作人员,全都眼睁睁看着。    
    我怒火上冲,要跟他急。    
    王晓京急忙拉住我,算了,唉。    
    我甩开他的手,回头看,罗琦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场。    
    演出很成功,但是我高兴不起来。我是在酒店看的电视,我没去现场,我恨导演,也恨王晓京。这个时候星碟文化已经成立了。傻逼导演,这是对我们公司不恭。我们应该撂蹄子就走人,或者等到临头突然罢演,给他一个好看。    
    我抓起床头的电话,拨号。    
    罗琦?    
    是我,你……怎么想起给我电话?    
    没事儿,突然想给你打了,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轻松,没事儿吧?他们是傻逼,咱不理他们丫的,啊?    
    没事儿,你放心吧。    
    有空吗,出去逛逛夜景?    
    不去了,冷漠的语调传过来,我累了。    
    那好吧,记着明天别晚了啊,还有电台采访。    
    嗯,知道了,罗琦小声说,谢谢你,真的。    
    王晓京很快回来了,也并不是很高兴。    
    我冷眼看着他,不说话。    
    别那么看着我,王晓京说,咱们除了罗琦,还有指南针,还有陈琳,还有陈红。我不能因为罗琦被拒绝,就甩手走人。    
    我知道,我说,我就是气不过。    
    唉。王晓京说。    
    我给罗琦电话了,我说,我劝了她,她还不错。    
    她没问题,王晓京松了口气,你丫才有问题,呵呵。    
    我回到北京,告诉乐队这一幕闹剧。大家听了都沉默不语。还能说什么呢?都明白,必须拼命录好专辑,拿点真东西出来,让导演发现自己是狗眼看人低。    
    《选择坚强》是对罗琦的一种纪念,也是对我们共同岁月的总结。罗琦在当时的坚强是女孩甚至男孩难以企及的,她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贪玩了,也不像从前那样漠然,而是眼睛放光,咬着牙,和乐队一起熬更守夜,成天泡在一起。    
    但凡她要在录乐队,而不是录唱的时候偷偷跑出去,乐队就要骂她,你丫没记性啊?忘了怎么把你赶出场的了?    
    每个监唱都非常严格,不管是周笛,还是郭亮,还是我。圈里都知道,这样的状态能出东西,对于我们这些靠实力,而不是手腕在音乐圈混的异乡人来说,更是如此。    
    荣誉很快就铺天盖地而来,对于指南针,对于罗琦,对于我,都是如此。我们一直保持着平静的本色,也保持着初衷:做音乐,而不是炒作,或者混饭吃。我们有热情,包括王晓京,也是如此。他并不只是个商人。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但是,这个圈子总在不断运动之中,也在仓促地变化着,让我们难以把握。    
    因为诸多因素,先是乐队,然后是罗琦,离开王晓京各自发展。关于离别的过程,我不想多说。我会在一个合适的机会重新回忆,并且分析那个具体的年代对一支很有希望成为超一流的乐队的负面影响。我现在只能叹息,不过没有太多的忧伤。毕竟,我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


《我的音乐江山》 天才及疯狂的冷漠天才及疯狂的冷漠(5)

    罗琦的音讯渐少,然而在我这里,始终留有一份对她的挂牵和担忧。她的天资,她的任性,她的孤独,最终会带给她什么呢?    
    九七年,波丽佳音从王晓京那里买走了罗琦的合同。他们找我,要我给她写歌,还说要制作她的专辑,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中文那一半由我来当制作人。    
    我正在上海给电台当评委,罗琦说高小姐要找我,聊她的歌词以及专辑制作。我很高兴,她还在唱歌,我就真的很高兴。    
    高小姐飘然而来,我们在一家灯火浪漫的餐厅聊得很仔细,很深入。我从港台到大陆分析了一番市场,又点评了一番罗琦的歌路,然后说,现在只是纸上谈兵,等我回到北京,会列出一份详尽的企划,正式开始合作。    
    我再也不会认为你只是一个词人,高小姐美丽而成熟地笑起来。我突然对她负责罗琦感到非常欣慰。    
    本来就不是,我说。    
    到了北京,我很快实现了我的许诺,传给高小姐。佳音很满意,决定让我制作她的半张专辑。    
    紧张的找歌开始了。一段时间,我把北京音乐界搅和得鸡飞狗跳。大家听说我在给罗琦找歌,都很兴奋。能给这样的歌手写歌,也是每个音乐人的梦想。    
    什么都有了眉目,直到有一天,高小姐说,我明天到北京跟您签约。    
    很好,我等你,我说。    
    但是,第二天,我接到高小姐一个语气沉重的电话。    
    非常、非常的对不起,出了点意外,暂时不能签约了。    
    为什么?我惊异地说。    
    昨天,罗琦在南京毒瘾发作,冲出酒店,抓住一个出租司机,非要人家拉她去买海洛因,高小姐说,司机很有社会责任感,直接把她拉进了派出所。    
    戒毒期间,罗琦更有名了。各种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都纷纷报道,跟踪不断。这种事才是罗琦的超级新闻啊,我有些悲哀,我仿佛看见她那冷漠的眼神,甚至知道她会满不在乎地摇摇头,然后走掉。她总是这么冷漠,内心可能也是,她热情过吗,除了在台上?她激动过吗,除了在音乐上?    
    在她去国外的那个冬天,我还给她录过音。那是王晓京给她做的三首单曲。要和以往的歌放在一起,再发行一次。我写了两首词,老实说,已经没有当初那种激情。可能是我对这个圈子产生了厌倦,也可能朋友渐渐远去,能够说得来的也很少了。    
    罗琦录几分钟就要去趟厕所,我问她是否彻底戒掉了,她向我保证,绝对如此。    
    那次还有徐天。我录了两首,他录了一首。后来王晓京把这盘带子新旧混杂在一起,卖得很不错。    
    我理解他。辛辛苦苦培养半天的乐队,走了。辛辛苦苦培养半天的歌手,也要走,而且要去国外。我在想,罗琦离开中国,会不会成为一条新闻?肯定不会。有段时间我认为跟全国媒体都成了兄弟姐妹,但在对待罗琦的问题上,几乎所有人都说她叫好不叫座,所以她从未得到过应有的荣誉。这也许并不重要。但对于我,却是一种警醒。风花雪月固然好,大红大紫固然好,却只是一种过眼烟云,稍纵即逝,而我,犯得上再为了它们天天苦恼、时时绷得那么紧,活得那么累吗?    
    我在那个时候意识到的东西,可能会对我一辈子都有好处。因为那时候我很红,很该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罗琦在遭难,陈琳在沉默,陈红在唱晚会,而我,号称洛一半。全国所有排行榜上,经常半数以上的词,或者曲,或者词曲,都是出自我手。那又怎么样呢。    
    罗琦去德国后,很长时间没有音讯。这让我更加热爱我们过去那段艰难而快乐的时光。想必罗琦也是如此。我曾经应宋小明的邀请,写过一篇怀念她的文章,真心希望她能保持一种活力和激情,学会在最困苦的时刻,尽力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才华。    
    几年很快就过去了。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缅怀罗琦的文章,是个叫做牧云人的家伙写的。    
    ——献给中国摇滚第一女歌手、吸毒者、与纳粹同居者、地球上的流浪者、被歹徒打瞎左眼的、许多人牵挂着的失踪者罗琦    
    你知道罗琦吗?你听过她的歌唱吗?     
    不管你愿不愿意听,我就是想说说她,就是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愿意就行。     
    有时候,站在六楼的窗前,温暖的阳光打在我身上,有时候我报纸看累了,或者什么理由也没有,我就喜欢站到窗前,看城市的一座座高楼,我就想到高楼真像人们为自己打造的棺材,矮一点的是躺着放的,十层以上的看起来就像站着放的,许多活物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棺材里忙忙碌碌。有时候就看楼下永远车水马龙的大街,问自己,他们来去匆匆为了什么呢?有时候骑车路过一家大学的门前,我总是向一棵喜欢的桂花树说声哈罗,当然,那是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     
    这时候,就忽然想起罗琦。    
    你听过《我是一只小小鸟》这首歌吧?最早是台湾一个丑男人赵传唱的。我非常喜欢,并认为人人都是一只可怜的小小鸟,谁不想飞高一点呢?但飞着飞着几十年就没啦。我听罗琦唱过。说到罗琦就要说到指南针乐队。请允许我引用这么一段介绍文字:     
    指南针乐队成立于一九九零年,原名为“黑马乐队”。九一年,这支乐手全部为四川籍的乐队由成都来到北京发展。成员为主唱罗琦、吉他手周迪、键盘手郭亮、鼓手郑朝晖和萨克斯手苑丁。进入北京摇滚圈后,罗琦以一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在一次地下摇滚Party中脱颖而出,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后来,洛兵写词,周迪郭亮谱曲,指南针有了自己的音乐。    
    指南针的音乐像清新的空气冲入久在都市奔波的人们的大脑,风格真实而自然。然而,在九二年一次地下Party中,罗琦被人刺瞎了左眼,沉陷在一片惊慌与黑暗中。但乐队并没有沉沦,随着《选择坚强》的呼声,指南针变得成熟起来,在中国摇滚乐坛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的音乐江山》 天才及疯狂的冷漠天才及疯狂的冷漠(6)

    你知道九一年罗琦多大吗?十六岁!还没成人的一个小女孩,七五年在南昌出生,父母离异几乎抛弃了她,于是她初中没毕业就把自己抛到社会上。她那时就用一种非常特别、几乎是超人的高音唱歌,十六岁就赤手空拳闯天下,唱响北京,让人震撼。     
    你十六岁时在干嘛呢?     
    罗琦音乐简历:1975年出生在江西,91年北京担任指南针乐队主唱,1993年指南针推出专辑《选择坚强》,1994年罗琦离开指南针谋求个人发展,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快乐机器》。曾经一度担任过Channel 'V'“非常中国”的主持人。98年因吸毒丑闻遭受重大打击。99年推出第二张专辑《新天》。     
    98年罗琦在南京毒瘾发作被出租车司机拉到派出所的时候,从媒体知道她已跟一个纵容她的德国男友很久了。人们都在非议她甚至唾弃她。我理解通俗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