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投资王道-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输公司的固定经营成本非常昂贵。以航空公司为例:国泰是最有效率的,若每程飞机载客量(Load Factor)不能达到65%的话,便会亏蚀;就算达到65%以上,利润亦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票价的升跌、头等舱与商务客位的载客分布情况等。2003年上半年,香港惨受SARS冲击,国泰载客量急剧下跌,公司只有大幅减价及送出机票维持经营。虽然,当时的载客量达到64。4%,但国泰仍出现12亿港元的亏损,这是减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粗略计算,由于减价幅度大,载容量要上升至72。8%,才可以收支平衡。    
    船方面也一样,虽然很多运作程序已经自动化、计算机化及机械化,但固定成本仍是十分昂贵。当船只到达某个港口上落货,最大的成本,就是支付货柜码头泊位及上落货的费用。无论是海陆空的运输都有风险,所以保险费用十分昂贵,尤其是中东局势一旦紧张起来,要经过中东水域的船只,投保时要缴交额外战争保险费,甚至有时无法投保。    
    运输公司的第二个挑战是要不停地运作。就像工厂一样,24小时3班运作便可降低成本,若只得8小时运作,其成本便会十分高昂。所以船队及机队的编排十分紧凑,是用人手去配搭班次的编排,例如国泰由香港直飞洛杉矶,机组人员到达后下班休息,但班机不会停下来,下一程可能实时由洛杉矶飞回香港,在洛杉矶有另一班机组人员接班继续行程。所以一个环球式的运作,需要很多人手配合,后勤支持是十分庞大的,因为除机组人员外,还有机上的用品支持亦需配合运作,而这是十分昂贵的。    
    船只也是要不停地运作,不能停下来的。由于船只体积庞大,空置时要停在安全的停泊位置,要支付泊位费;停泊其间,除了要继续支付昂贵的保险费,还要派人员继续看管及发动涡轮,以维持船只的运作能力。若船只长期没有运作的话,到重新启动时,是需要入坞维修一段长时间的。一艘“空置”轮船的维修成本和要付的银行利息,很快便会把“老本”吃光,而且新的环境保护条例,对船只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上每艘船应有30年的寿命。但新一代的船只无论在设计及运作效率方面,都有改良,空置的旧船只在低潮时会很快被淘汰,葬身于拆船厂。今时今日的科技,亦缩短了造新船的时间,船只的新供应可能很快充斥市场,压缩了航运的上升周期。众所周知,飞机维修费用昂贵。每次班机降落,与地面接触时的震荡,贯透全机每一环节,日积月累,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引致意外,飞机经过若干升降次数之后,便要进行全机X光测试。


第三部分运输业固定成本高(2)

    航运业与地产不同。自1997年,香港有很多负资产出现,但只要供款者继续有工作及还款,银行便不会收楼拍卖,亦不需长期付出庞大的维修费用,只是付出小额的差饷及管理费用而已。所以地产是一门能守的行业,不少过去7年的负资产,现时已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航运业并不拥有市场专利,处于完全公开的价格竞争,一定要做到最便宜、最优质及最迅速的服务。所以国泰航空未来的挑战,是来自着陆权的开放(Open Sky)及廉价航空公司的竞争:中国内地及香港都会开放天空,容许廉价航空公司加入竞争。香港的第五航权已经开放,中国内地日后相信也会跟随。航空权的开放会导致更多竞争,价格会继续下滑;但成本很难下跌,以占其成本20%的燃油为例,石油价格在可见将来很难大幅回落。美国的航空业已是投资界的诟话,因为价格竞争,令他们无法达到收支平衡,很多公司随时都会宣布破产。    
    在六十年代汇丰银行亦曾与会德丰及包玉刚合作,投资航运业务。但在七十、八十年代,汇丰将手上股权陆续出售。自从七十年代的航运高潮后,航运业便辗转走下坡,所以在七十年代后期包玉刚先知先觉,尽量减持手上船只数目,继而登陆收购九龙仓;而董浩云则坚持投资航运,结果金山船公司及东方海外,在八十年代初要进行财务重组。会德丰的船务在八十年代初亦几乎要面临清盘,虽然有其他业务支持,勉强维持下去,最后会德丰的股权,还是被九龙仓收购了。    
    在运输业中,笔者觉得比较有保障的环节,就是提供基建服务的上市公司。例如机场或货柜码头的经营商、系统供货商等,这些都有比较固定的收入。看看表14的数据,中远太平洋及招商局的纯利表现,会较中海发展稳定得多,后者只是纯粹经营航运业。至于航空股,东航、南航及国泰的纯利极度反复,而且变化速度之快十分惊人。就算专业投资者,往往也要损手离场。    
    表14:运输企业纯利一览    
    年份      东方航空    南方航空   国泰航空    招商局    中远太平洋     中海发展    
              (RMBM)    (RMBM)    (HKM)   (HKM)    (USM)     (RMBM)    
    1995        634                    2;978                                 38    
    1996        591          727       3;809                               …158    
    1997        635        1;143       1;694        313        123          …75    
    1998       …481         …544        …542        786        129           11    
    1999        151           82        2;191       705        134           127    
    2000        176          502        5;005       878        143           282    
    2001        542          340         657        800        154           325    
    2002         86           576        3;983       883        155          591    
    2003       …950          …358        1;303     1;466        154         1;024    
    


第三部分建立市场经济专利

    中资综合企业的业绩参差,广州市政府的越秀投资、广东省政府属下的粤海,过去都出现问题,最近才略为好转。就算国务院派来的光大系及中信泰富的表现也强差人意,其间中信泰富的业绩也非常反复,原委就是投资在港龙及国泰等航空事业,忽略了航空事业的循环性影响所致。其他的企业例如上海实业、北控的业绩也乏善足陈。主要原因是综合企业,往往分散投资,没有专注建立市场的经济专利。它们的长处,只是筹集资金,投资在经营者身上,本身并不是经营者,而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因时制宜,无法投放到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例如中信泰富,曾尝试进入中国的电讯及电力业务,但规模有限,无法取得市场经济专利。北控是北京市政府旗下的公司,它可利用北京市政府的关系,发展多个在北京的业务,但被局限在地区的发展上,一旦要离开北京市,这种优势便荡然无存。上实也是有同样情况,上实2004年上半年纯利大幅度上升至9。3亿港元,超过6亿港元是来自出售刚上市的中芯国际,撇除这项收入,实际上经常性业务反而出现倒退。    
    华润创业是国务院属下的国企。虽然在香港有经营移动电话业务,但在国内却无法取得大型经营权,纺织业的亏损,可能抵消华润电力的进帐,投资太广泛反而容易出问题。综合企业忙于分散投资,忽略了发挥自己的长处,无法建立市场经济专利,不符合“千里马”的要求。    
    


第三部分中国的服务性行业

    所谓服务性行业:包括了零售、酒店、地产发展等。地产发展是一门地区性的专业投资。香港人当然十分熟悉香港的地产发展,但要用外来人身份,进入中国内地发展地产,却要面对很大的困难。过去20年,有不少香港公司到国内投资地产,但能真正赚大钱的却是绝无仅有。除了因为法制不完善外,经营中国地产最大的困难,就是“地大勿搏”,意思是中国土地很多,所以发展的机会太多,供应大而令到楼价无法持续地稳步上升,发展商很难获取暴利。香港公司很难在中国建立市场的经济专利;反而土生土长的中国发展商,在过去10多年,却成功地在珠三角发展了碧桂园及祈福新村等,大赚香港人的钱。    
    表15:综合企业纯利一览    
    年份     中信泰富      越秀       粤投      华润创业      北京控股    上海实业    
             (HKM)    (HKM)   (HKM)   (HKM)      (HKM)     (HKM)    
    1990   135    
    1991   323    
    1992     1;040       219     160         15    
    1993      1;887       304    331         105    
    1994      2;570       352       437         185    
    1995      3;073       415       578         285    
    1996      6;860       438    604         597                      360    
    1997      7;376       319      750        1;560      811     1;016    
    1998      2;808       100   …2;012        1;268       475     1;154    
    1999      2;966       19   …2;393        1;443       485     1;011    
    2000       3;430        54    …1;356      1;657       516       1;135    
    2001       2;110        40      286       1;205       578     1;203    
    2002       3;902     …989       281       1;403       410     1;126    
    2003       1;305        301      1;107      1;455       453       1;259    
    中国改革开放,容许外商投资酒店,不过只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便要将酒店交还,送给祖国。这个限制令到酒店的回报不理想,酒店的投资回本期特别长,需要一段时间建立声誉才能获得客户支持。30年的经营权并不足够,有不少的酒店经营商在其他地方经营,经过一段长时间后,就算运作上没有获利,但仍可赚取土地涨价的利润,将酒店重建或出售仍会获取暴利。但这种运作模式在国内行不通,因经营者不能拥有土地的业权。酒店是一个人手密集的行业,要有良好服务,每一房间需要1。5个人负责,所以工资成本高。就算入住率偏低,空调也是停不了的,否则空置的房间会发出一阵阵发霉的气味。有如运输业一样,酒店的固定成本是很高的。    
    中国的零售行业:如超级市场等,竞争非常大。这个市场已完全开放,容许外资参与,现时以法国的家乐福规模最大,即使香港的百佳也有所不及。可以预见中国的超级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华润在中国经营多年的超市业务,最近才出现微利。在剧烈竞争下,长远前景仍是未知之数。香港公司金利来,曾经在国内零售市场叱咤风云,现在又归于平淡。由于版权保障不足,在中国经营零售,往往要面对大量翻版及抄袭。    
    香港零售业和饮食业的经营窍门是什么呢?这两个行业都是公开竞争的,利润并不吸引人。就算是有品牌的经营商,竞争仍然是无法避免。世界最大的名牌公司LVMH(Lousis Vuitton Moet Hennessy),已经是集中了不少世界名牌在手,包括名酒、名牌服装及手袋等,但在香港同样有数不胜数的牌子加入竞争。所以,有品牌并不等如有市场经济专利,经营商仍要面对无限的竞争。另一方面看,商铺业主出租商铺的收入,却是稳定得多了。大业主甚至可以利用租金与营业额挂钩的方法分享利润。所以如果有兴趣投资零售饮食行业,可以考虑投资在商铺身上,只要商铺位置好,有人流,其租金的议价能力便会不断提升。    
    


第三部分公路股有市场经济专利

    成功的收费高速公路,往往是位处于两个大城市之间,令大城市间的人流、货流畅通无阻,这是自古以来最好的经营方式。但在中国这种专利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经营权一律只有30年,30年后要无条件把公路交回给政府。所以投资在这些公路股,一定要计算这30年的回报,是否高过其他可投资选择的回报呢?这是问题的重心所在。    
    我们用浙江沪杭甬作为例子,高速公路连接了3个经济高速增长地区:上海、杭州及宁波,交通流量一定会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而且协议准许每3年加价一次。但能否加价则视乎很多因素,例如1999年的入场费没有上涨,只是两吨以下车辆的里程费由4港仙一公里升至4。5港仙一公里。2002年沪杭甬甚至没有加价,因为当时中国出现通缩,在通缩情况下加价是绝对会影响流量的,驱使车辆使用免费的国道。所以投资公路股,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收费关卡多往往引起政治风波,能否真如招股书中所列明般加价,恐怕有时会事与愿违,最近安徽皖通接获安徽省政府的指令,须于2005年1月将若干车辆的里程收费,作不同幅度下调。理论上,公路企业可以不停兴建新的高速公路,来延续公司的寿命,但是偏远地区的流量不足,无法取得合理回报,发展快速的地区,收地的工作定会遇上地方上的阻力。    
    从下列4家高速公路股来看,其收益比起其他行业稳定得多,他们现正享受市场经济专利的效益。但并不代表永远持续,到某个阶段连老本也会失掉。所以你要计算未来剩余经营年份的收益,是否足够覆盖投入的资本,利用现金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计算其回报,是否比其他可供选择的投资更有吸引力呢?笔者将于稍后第十篇中详细剖析。    
    表16:公路企业纯利一览    
    年份            安徽皖通         深圳高速        江苏宁沪       浙江沪杭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