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乾隆韵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夫?”月凤沉下脸来呵责,“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栓子脸上依旧挂着撒赖的笑容,“敢情没有姑夫啊!”他退后两步,作好避免挨揍的准备,“怎么大姑对这档子事儿,倒是挺内行的呢?”    
    这一下将月凤惹恼了,大步撵了上去,栓子吃亏在手里捧着东西逃不脱,让她抓住了膀子,伸手狠狠地在他头上打了两巴掌。    
    里面的金桂听得很清楚,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对月凤自不免亦有歉疚之感,因而等她进来点亮了蜡烛以后,陪着笑说:“那班小猴子真淘气!月凤姊姊,你可别介意!”    
    “我介意什么?”月凤问道,“这会儿怎么样?”    
    “一阵一阵地疼。”    
    “受得了,受不了?”    
    实在已疼得不能忍受了,而金桂还是咬紧了牙说:“受得了。”    
    “那好!你也干点活儿。没有小衣服,只能拿布包一包。”月凤说道,“怪我不好,只说全要新的,实在,毛孩子的农服,要旧的才软熟。这块上了浆的新布,会把孩子的皮肤都擦破,你把它揉一揉!”    
    “好,我揉。”    
    金桂将一方五尺来长的新布接到手里,很仔细地一寸一寸地揉,腹疼手酸而乐此不疲。她一面揉,一面想像着这条揉软了的新布,裹在婴儿身上是怎么个样子。    
    月凤的手也不闲,一样一样地检点用品。到底不是熟手,一面检点,一面得回想,这样就越发慢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又听栓子在外面叫:“大姑!”    
    “干什么?”    
    “替你送饭来。”    
    “好吧,你送进来。”    
    草席掀处,月凤才发现暮色满天,快要入夜了。不由得有些发愁——如果金桂是在半夜里分娩,那时大家都在梦乡,万一是个难产,求援不易。    
    “大姑,饭可是摆在这儿了!”栓子交代,“一共两份,连产妇的都有了。”    
    “好了,多谢你。”月凤突然想起,“栓子,你跟康大爷去说,还得派两个人给我。”    
    “男的,还是女的。”    
    “自然是女的,你这不是多问?”    
    “不是我多嘴,我是好意。”栓子说道,“女的可要现找。若说男的,要多少有多少,就不必麻烦康大爷了。”    
    “这是怎么说?”    
    栓子看一看金桂,欲语不语地终于只报以莫名其妙的一笑。月凤有些猜到了,也不便多说,只挥一挥手,让栓子退了出去。    
    草席掀处,月凤又望了一下,她的眼力很好,发现远处聚着好些人,心知猜对了!不知有多少人在等消息:要看金桂生下来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怪胎?    
    尽管隆科多下令戒备,康敬福全力管束,无奈地区辽阔,若要将这座马棚包围得严密,至少也得三五百人,康敬福只调了十来个人来,如何看守得住?尤其是入夜之后,三三两两,悄声地从叶底林间溜了过来,方便得很。    
    八月十二日的天气,照说应该月华如水,这夜却怪,天色阴异,难得有云破月来的时间。到得夜深露重,看看还没有消息,有的人意兴阑珊地走了,而留下来的,仍还不少。    
    三更过后,马棚外面的炉火,忽然旺了,显然地,是在烧热水——产妇分娩的时候近了。    
    于是,看热闹的人的倦眼大张——看是看不见什么,只有侧着耳朵听消息,听更锣一遍一遍地敲过。交进午夜子时,隐隐听得马棚中有洪亮的啼声。这天刮的是西风,大家都拥向东面,啼声越听越清楚。但见栓子奔来报信:“一个大白胖小子,一个大白胖小子!”    
    不是怪胎,看热闹的人未免失望,但多想一想,又感兴趣了。因为有个有趣的疑问:金桂的“大白胖小子”到底算不算四阿哥的儿子?如果算,又如何处置这个皇孙?不算可又怎么办?总不能扔在水里淹死吧?    
    “四阿哥,你可要说实话,到底是不是你的骨血?”德妃提醒他说,“这可不是能随便的事,假的不能当真,真的也不能作假。”    
    “教儿子怎么说呢?有是有那么回事,可挡不住别人也跟她有来往啊!”    
    德妃沉吟了好一会儿说:“只要有那回事,就是真的了。她那模样儿未见得有人要她,她自己也决不敢胡说!”    
    胤低着头不做声,心里只在想,自己该不该要这个儿子?如果不要又怎么办!    
    “这是喜事!”德妃说道,“你到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多一个不挺好的?而况听说是个大白胖小子,哭声真不像刚下地的毛孩子。说不定将来倒有点福分。”    
    “娘!”胤终于说了他的心事,“孩子我不是不想要,就怕说出去难听,再说,那个金桂——”    
    德妃懂他的意思,不想要那个金桂,但这是没法子的事,金桂只能养在他府里。所要顾虑的是子不离母,胤如果厌恶金桂,连带疏远了他们父子之情,却非所宜。    
    “好了,我们有个主意。不过先得奏问皇上,才能作数。你下去听信儿吧!”


第一章诞育皇孙(3)

    原来德妃所想到的是移花接木的办法。说起来一半也是疼孙子——清朝的家法,皇子皇孙特重母亲的出身,金桂身份不高,所生之子将来在封爵时就会吃亏。如果将那个“大白胖小子另外找个身份高的母亲岂不甚妙?    
    等胤一走,德妃随即找她的心腹宫女来商量。这个宫女名叫福子,忠心耿耿,足智多谋而且烧得一手好菜——原来宫中的规矩,位至妃嫔,便可自设小厨房,由内务府按月按日致送食料,各为分例。如果有太后在,自皇后至各宫妃嫔,经常要孝敬自制的佳肴。妃嫔之间亦常互为宾主,今天你邀,明天她邀,轮流做主人。若得一个好手艺的宫女掌厨,不仅易为“主子”增光荣,而且也为“主子”争得了友谊。    
    德妃在宫中颇得人缘,皇帝亦常眷顾,一半归因于她为人厚道,一半亦正由于福子的那一手好菜。    
    “今晚上我要请个客,这跟平时不同。”德妃很郑重地说,“要让她们吃好了,她们才会替我说好话。”    
    “倒是让哪几位主儿,说些什么好话呀?”    
    “嗄!”德妃很伤脑筋似的,“还不是为了四阿哥!”    
    “那可真得让人家吃好了才行。”福子问道,“打算邀哪几位?”    
    “不多,贵妃之外,就是惠、宜、荣三位。”    
    原来皇帝前后三后,皆已崩逝,如今统摄六宫的是孝懿仁皇后的胞妹,也是隆科多的胞妹,三十九年十二月才册为贵妃。“惠、宜、荣”指的是三位妃子;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与德妃同时由嫔晋妃。以年龄来说,应该是荣妃居首。    
    荣妃是汉军出身,姓马,照例加个佳氏,称为马佳氏,她比皇帝还大两岁。在十六岁那年,她为皇帝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承瑞,其时皇帝只有十四岁,在皇长子胤出生以前,皇帝已经有过四个儿子,只是生来即夭,未曾以字辈排行而已。她生过五个儿子,但养大了的只有一个,即皇三子胤祉。    
    其次便是皇长子胤的生母惠妃,姓那拉氏;再次是宜妃郭罗氏。她有三个儿子,老大皇五子胤祺;老二皇九子胤;老三皇十一子胤禧。这宜妃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跟别的妃嫔都不甚合得来,惟独对德妃是例外。    
    宫中位分最高的,就是这五个妃子。德妃的想法是,只要取得贵妃与惠、宜、荣三妃的支持,皇帝即不能不格外宽容。福子了解这一顿饭,关系重大,自然放出手段来,整治得既精且洁,客人无不大快朵颐。    
    “吃是吃了!”宜妃笑着对福子说,“只怕你主子的这顿饭是鸿门宴!”    
    “宜主子说笑了,奴才主子从不摆鸿门宴的;果真是鸿门宴,各位主子看哪里肯赏光?”    
    “强将手下无弱兵!”宜妃对贵妃说,“这福子好会说话。”    
    “那!”佟妃也是忠厚人,对德妃说道,“我也猜想,你有话就说吧!”    
    “还不是为了四阿哥闹的那个笑话。”德妃皱着眉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有请示贵妃,也要请各位姊姊帮着包涵。”    
    “包涵可是太严重了。”宜妃接口,“倒是得想个法子,请皇上包涵。”    
    这正是说中了德妃的本意,连连点着头说:“只求皇上不生气就好办了。”    
    “我想皇上不会怎么生气。孙子越多越好,而况听说小孙子长得挺体面的,”荣妃说道,“请贵妃求一求,包管没事。”    
    “只怕我一个求不下来。我倒有个主意,不过,”佟贵妃笑道,“我得借福子用一用。”    
    借福子自然是借她的易牙手段,德妃即答说,“贵妃差遣福子,是她的造化到了,说什么借不借的。”当时便喊一声,“福子!”    
    等将福子唤来,佟贵妃说:“明儿晚上,皇上在为嘉州赏月,我想找你办一顿消夜请皇上。你可得好好放点儿手段出来。”    
    听这一说,福子既兴奋又惶恐,“不知道该预备些什么?”她说,“奴才怕一个人照顾不了。”    
    “我派人帮着你,只要你出主意掌握就是。皇上向来饮食都少,而况是消夜,只要精致,不必太多。”    
    “是!”福子觉得有点把握了,“奴才的手艺,瞒不过贵妃,可得求包涵。”    
    “你别客气了,”佟贵妃环视着说,“明儿等皇上兴致好了,我提个头,大家帮着替四阿哥求个情,不就结了!”    
    三妃皆诺,德妃称谢,她恭谨地说:“我得寸进尺,还有求情,不知道贵妃能不能格外成全?”    
    “你说,只要办得到,我无有不依的。”    
    “我还想抬举抬举那个孩子!”    
    “怎么抬举法?”    
    “我想给他另外找个娘。”    
    “喔!”宜妃脱口说道,“是这么回事!那一来不就成了四阿哥的嫡子了吗?”    
    原来宜妃以为德妃想将金桂所生之子,作为胤嫡妃马纳那拉氏所出。胤原有四子,长子弘晖,即为马纳那拉氏所出,八岁而殇。次子弘盼,三子弘昀,四子弘时,皆为侧妃所生,弘盼、弘昀,皆未养大,如今只剩下一个弘时,倘或金桂之子作为嫡出,则后来居上,委屈了弘时,自然是很不妥的一件事。    
    这一层,德妃早就顾虑到了,“当然不能那么办!”她说,“我想让钮祜禄氏去养。”    
    这钮祜禄氏在胤府中的位号称为格格。她的出身很好,是开国元勋弘毅公额亦都的曾孙女。今年二十岁,很得德妃的宠爱。如果金桂之子作为她之所出,在身份上就比弘时还高些了。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佟贵妃笑道,“不过我不明白,你这是疼孙子,还是疼钮祜禄格格?”    
    “两样都有,”宜妃看着德妃问道,“我猜对了没有?”    
    德妃报以微笑。佟贵妃却又有话要问:“疼钮祜禄格格,还有可说,那孩子我见了也疼。可是,你那个孙子,连什么模样儿都还没有见过,何以这么疼他?”    
    “这是因为——”宜妃话到口边,突然咽住。她原本想说佟贵妃没有儿女,不知道父母之心,更不了解祖母对孙儿女的感情,但这话会引起佟贵妃不快,所以机警地缩了回去。    
    “说实话,”德妃很快地接口,“我老觉得那孩子可怜,他娘也是一样!唉!”她叹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第一章亲侍天颜

    中秋赏月,就皇帝来说,是对文学侍从之臣慰抚亲近的一个好机会。也是文学侍从之臣惟一在日没以后犹能“亲侍天颜”的一天。因为珍惜此日难得,皇帝在“烟波致爽”这一处近水得月的楼台,召宴文学侍从之臣,直到三更过后,方始传论散去。    
    而月到中天,正是一年月亮最好的时候,因此听得近侍奏报:“贵妃在如意洲等着万岁爷赏月”时,皇帝欣然应诺,由“烟波致爽”迤逦而来。    
    在皇帝,这是很新鲜的经验。七八年来,年年在避暑山庄度中秋,年年亦都是以召宴文学侍从之臣,作为度中秋的惟一点缀,实在也有些倦了。如今听说以佟贵妃为首,召集各宫妃嫔,奉请皇帝开筵赏月,自是欣然嘉许。    
    就在这时候三阿哥胤祉,与四阿哥胤、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带着成年的弟弟、妹妹,来陪侍皇帝赏月。一等太监传报,许多年轻的妃嫔慌忙走避——清朝的家法,妃嫔需年过五十,始得与成年的皇子相见。所以只有德、宜、惠、荣四妃仍然留在如意洲。但佟贵妃虽只四十四岁,因暂摄六宫,身份同于母后,是惟一例外,跟年过五十的妃嫔一样,不须回避。    
    这所谓陪伴赏月,其实只是尽一种礼节。妃嫔与皇子难得见面,彼此拘束;皇帝要摆出做父亲的款派,亦觉很不自在。因此,一番周旋之后,诚亲王胤祉领头,跪安退出。这一下,反倒造成了佟贵妃与四妃便于进言的机会。    
    “皇子皇孙不厌多,圣祚绵绵,万世无疆。今天花好月圆,更有添孙之喜,奴才略略备了皇上喜爱的膳食,请皇上开怀畅饮。”    
    佟贵妃说完,随即有太监抬上食桌来。这是私下小酌,不比正式的御膳,所以样数不多。但也有十六品,分摆了两桌。明黄五彩龙凤的细瓷碗,一律加上银盖子,在清辉流映的皓月之下,显得格外华丽。    
    “打盖子吧!”    
    佟贵妃一声吩咐,套着白布袖头在侍膳的太监,立即以极迅速的手法,将银盖子揭了开来。皇帝闻到一种香味,不由得便有了食欲。    
    这味有意摆得最近的佳肴,原料是穷家小户用以佐膳的豆腐,但配料极其讲究。全用香蕈、口磨、松子、瓜子、鸡肉、火腿,细切成丁,入极嫩的豆腐片中,用浓鸡汤制成,起锅上桌,名为“八宝豆腐”。    
    提起“八宝豆腐”,大有来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驻跸苏州织造衙门。织造是内务府出身,名叫曹寅,极意办差,以重金觅得苏州最好的名厨,名叫张东官,供应御膳。上方玉食,自然珍贵非凡,但驼峰、熊掌之类的八珍,亦仅是肥厚而已;若论精致,输于民间富家,皇帝极其赏识张东官的手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