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善待自己:改变命运的n个人生哲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正奇怪老太太去哪儿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她眼含热泪。  虽然还在清理桌子,服务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又坚持下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她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乔躺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乔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第三部分人性的光辉

  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既表示他理解正确,又表示他胸襟光明磊落。  ——休谟    特加很容易动情。有一次,基罗夫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落幕时,特加泪如雨下。每次在纪录片里看到罗查·班尼斯达创出“不可能打破”的纪录,不到4分钟跑完1英里时,特加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特加想,他一看到人们表现人性光辉的一面,便会深深感动,而他们不必是伟大的人物,做的不必是伟大的事。  就拿几年前特加和妻子去纽约市朋友家吃饭那个晚上来说吧。当时雨雪交加,他们赶紧朝朋友家的院子走去。特加看到一辆汽车从路边开出,前面有一辆车在等着倒进那辆车原来的停车位置——这在拥挤的曼哈顿区是千金难求的。可是,他还未及倒车,另一辆车已从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据的位置。“真缺德”!特加心想。  妻子进了朋友的家,特加又回到街上,准备教训那个抢位的人。正好,那人还没走。  “嗨!”特加说,“这车位是那个人的。”特加打手势指着前面那辆车。抢位的人满面怒容,对特加虎视眈眈。特加感到自己是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他那副凶相也就不以为然。  “别管闲事!”那人说。“不,”特加说,“你知道吗,那人早就等着那个车位了。”话不投机,他们很快吵了起来。不料,抢车位的人自恃体格魁伟,突施冷拳,把特加打倒在他的车头上,接着便是两巴掌。特加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心想前面那个司机一定会来助特加一臂之力。令特加心碎的却是,那人目睹此情此景后,开着汽车一溜烟地跑了。  抢位的人“教训”了特加一顿以后,扬长而去。特加擦净了脸上的血迹,悻悻地走回朋友家。自己以前是个海军陆战队员,身为男子汉,特加觉得非常丢脸。妻子和朋友见特加脸色阴沉,忙问特加发生了什么事,特加只能编造说是为车位和别人发生了争吵。他们自然知道里面定有蹊跷,也就不再多问。  不久,门铃又响了起来,特加以为那个家伙又找上门来了。他是知道特加朝这里走来的,而且他也扬言过,还要“收拾”特加。特加怕他大闹朋友家,于是抢在别人之前去开门。果然,他站在门外,特加的心一阵哆嗦。  “我是来道歉的”。他低声说,“我回到家,对自己说,我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事来?我很羞愧。我所能告诉你的是,布鲁克林海船坞将要关闭,我在那里工作了多年,今天被解雇,我心乱如麻,失去理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  事过多年,特加仍记得那个抢位的人。特加相信,他专程向特加道歉,需要多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他身上,特加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至今特加还清楚地记得,那天他在向特加告辞时,特加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第三部分信任

  你信任人,人才对你忠实;以伟人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人的风度。  ——爱默生    一天,约翰从宾西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前往本州80里外的莱韦斯堡。天色已晚,约翰急着赶路,不料有好几次约翰开的车被迫跟在缓缓行驶的大卡车后面,约翰紧握着方向盘,焦急不安。  车子总算驶在了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当约翰即将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约翰急忙把车刹住。他四下看了看,路上没有一辆车,至少1里之内没有第二个人,而约翰却坐着,等着红灯变成绿灯。  约翰开始对自己为什么没有闯红灯而感到懊悔。约翰当时并不担心被拘留,因为那儿根本就没有警察,他的车开过去一点事也不会有。  当晚,约翰来到了莱韦斯堡。晚上12点钟上床睡觉时,这个问题又一次在约翰的脑子里出现。约翰想他之所以停住了车,不但因为这是大家彼此遵守的条约,而且也是大家彼此遵守的合约:大家都彼此信任,决不闯红灯。  人们一直彼此信任做正确的事,听来很让人惊奇,是不是?人们确实这样做了。信任是人们的首要愿望。人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不信任别人,疑虑满腹或相互猜疑,这种态度不是人们天生应具有的。  彼此信任真可谓一桩好事,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结构取决于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人们现在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都会因为人们在大部分时间里彼此不信任而变得混乱不堪。在意大利,向政府纳税真是件可怕的事,有许多人只是牢骚满腹而不得不交所得税,因为国家税务局使用了人们应该支付的税款。  人们言而有信,说来就来,说交付就交付,说付款就付款。在这些事情上,人们都相互信任对方所言。如果人们言而无信,就是违背了常规。人们做事也常有不认真或不可靠的时候,这些都被视为背信弃义的行为。假如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辜负了人们的信任之心,就会遭到唾弃,失去信誉。    

  约翰讨厌看什么某某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伪造账簿的事。因为约翰信任银行,所以约翰不会每天都走进银行,让职员把约翰的钱拿出来,给约翰看看钱是不是还在银行里。买一罐咖啡或一瓶牛奶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不会把它们买回家里后,再称称看是不是够分量。生活中没有时间去猜疑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或与你做生意的每一家公司。  仔细观察人们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把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与他们在生活中的成功大小相比较,真是件趣事。从长远的意义上说,老实人,涉世不深的人,那些认为别人都像自己一样诚实的人,比疑心重重的人的生活更加美满,更加充实。即使他们偶尔受了骗,也同样比那些谁也不信的人幸福。  约翰为自己在红灯路口停车而感到骄傲。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从哈里斯堡到莱韦斯堡的路上约翰的表现多么出色,约翰非得一吐为快不可。


第三部分永远向前

  光明与黑暗两个自我无时不在争执、拉扯,你必须小心谨慎,才能保住光明的自我,而不让黑暗面得逞。  ——奥格    一个寒冬的夜晚,约克镇的琼生饥寒交迫地栖身在一个破工棚里,外面风雪交加,而他却独自窝在一张破床上,屋内没有生火,他蜷缩着,进入半昏迷状态。接着,也许是一场梦,也许只是幻象,他看见一扇窗,窗内有火光跳跃,火炉边坐着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这人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充满自信,他示意他过去取暖,琼生怯生生地照办了,当着他的面,琼生自惭形秽。接着他示意琼生见见屋子里的其他人,琼生躲在墙角偷看,发现那些人都是琼生以前的雇主、朋友和相识的人,他没有勇气见他们。  接连几天他都被邀请到那个温暖的屋子里,那些他无颜相见的人也都在屋里坐着,然而他始终没有勇气见他们。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屋子的主人:“你究竟是谁?”  “我是你的过去,也是你的未来。我们曾经住在同一个身体里,虽然偶尔有争执,大致上还是相安无事地共处着。然而你渐渐变了,我们再也无法相容了,我只得黯然离开,每个人的体内都存在两个自我:一个光明,一个黑暗,现在我被你赶出来了,你的身体里只剩下黑暗。”  “你为什么逼我见那些人?”琼生又问。  “是你在逼我。我走后,你领着身体坠落,你知道终点是死亡吗?现在你已经走到死亡的边缘了,再往下走一步,我们便同归于尽。用点脑筋和意志力,你只要往上走,我就可以回来。”  “我已丧失意志力,头脑也不管用了。”  “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是光明的,只要你有勇气要求,就能得到你要的东西。”  等琼生醒来,他的人生观有了极大的转变,他又看见耀眼的阳光,又听到虫鸣鸟叫,他的身体依然虚弱,但充满斗志。他四下张望,寻找那个神采奕奕的自我,但显然他是隐而不见了。  琼生回想梦境中的一切,暗下决心要寻回光明的自我,当这个念头浮现时,光明的自我其实已经回到他的身体里了,只是他当时毫无知觉罢了。他不去回想过去,昨日种种不再,只有今天才是实在的东西,他决定重新开始。  他走进以往常去的餐厅,向他的旧识点头问好,然后找到以前的房东,请他让他租个房间。接着他回到以前的工厂,要求老板让他在那里工作。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埋头苦干,像过去刚起步时一样努力。  朋友对他的转变都感到惊讶不已,他们起先抱着怀疑的态度,不久便转而恭贺他找回自己。他知道他的光明面抬头了,更知道如果稍不谨慎,他随时会离他而去。他的下半生很快度过了。琼生很骄傲地说,一直到现在他都在往上爬,再没有坠入生命的深谷。


第三部分珍贵的评语(图)

  赞美是构成自信的重要元素,一个人之所以自信往往是因为他征服了别人的眼光。  ——曼德拉    马克·爱克朗德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而玛丽正是他的老师。班上有34个学生,他们活泼可爱,而马克又是百里挑一的。他总是衣着整洁,总是乐呵呵的,偶尔来一下恶作剧,也能令人愉快。  马克上课时总爱讲话,玛丽不得不再三提醒他,未经老师允许而讲话是不对的。每次玛丽指正他的错误时,他总是真诚地对玛丽说:“谢谢您的指正,姐姐!”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话,玛丽不知所措,但不久玛丽就习以为常了,而且一天要听好几次这样的话。  一天上午,马克上课时又讲话。这一次,玛丽真的生气了,她犯了一个新教师易犯的错误。玛丽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你再说一个字,我就把你的嘴封起来!”  不到10秒钟,班上的察克叫道:“老师,马克又讲话了。”玛丽并没让谁来监督马克,但既然玛丽已宣布要惩罚他,玛丽不得不遵守诺言。玛丽走到讲桌前,从容地拉开抽屉,取出一卷胶带。她二话没说,走到马克桌前,撕下两条胶带,将他的嘴封成“X”形,然后,返回讲桌。  玛丽扫了下马克,看他怎么样,他也向玛丽眨眼。这下可把他治住了!玛丽忍不住笑了。她走到马克身边,替他撕下胶带,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这时,全班同学欢呼起来。马克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您的指正,姐姐!”  那年年底,玛丽被安排教初中数学。过了几年,马克又恰巧分在玛丽的班里。他比以前更英俊、更彬彬有礼。九年级的他,已不再像三年级时那样爱上课讲话了,而是认真听玛丽讲“新数学”。  有一个星期五,玛丽发觉事情有点不对头,一个星期以来,同学们似乎在为什么事情闹别扭,并在相互抵触。玛丽想,她必须结束这种不正常情况,使大家重新团结起来。放学前,玛丽让学生们将班上同学的名字写在纸上,想一想每个同学的最大优点,填在名字的后面。他们写完后都将纸交给了玛丽,然后离开了教室。马克走到玛丽面前说:“谢谢您教我功课,姐姐!祝您周末愉快。”  星期六休息那天,玛丽将班上学生的名字分别写在纸上。然后,分别抄上学生们给每一个同学所写的优点。星期一上课前,玛丽将评语发到学生们的手中。不一会儿,班上的一张张小脸如花儿开放般地笑了。“真的吗?”玛丽听见有人小声说,“我从来不知道别人会认为我那么好!”“原来同学们那样喜欢我!”看得出来,这特殊的评语使每人都感到出乎意料。  后来,再也没有人提起过那些评语,他们课后是否谈论这件事、是否与他们的父母谈起过这件事,玛丽无从知晓。其实,对玛丽来说,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达到了目的。


第三部分化暴力为祥和

  信任思想本质的力量,你便能对任何危机了然于胸,勇于面对一切困难。  ——波普    皮特的朋友蜜雪儿自幼就是个小管家,父母在她5岁那年离婚了,父亲情绪不稳,经常愁眉不展,她因此必须在家扮演开心果,可惜仍不管用。父亲心情郁闷,母亲也好不到哪儿去,在蜜雪儿5岁到10岁这几年,她发现妈妈原来是个酒鬼。  这种情形造就了蜜雪儿总得替别人操心。这些童年经验,深深影响着她日后的个性。  长大以后,蜜雪儿成了个工作狂,下了班,她还得照顾酒鬼男友和父母。如此一来,她的经济情况几乎是囊中羞涩,她经常在律师事务所一天工作12小时,没有例假日,她情绪紧绷,生活压力使得她惶惶不可终日,有时她的思考完全麻木,甚至脑筋混沌的时候,连选择穿哪件衣服都做不到。  蜜雪儿个性独立,总把所有的事情搅在身上,试图自己解决难题,因此她根本没想过要找心理医师。最后她和酒鬼男友分手,埋首工作。终于有天她打电话给皮特,说她正处于崩溃边缘。  “我需要帮助。”蜜雪儿说。  皮特向她保证:“蜜雪儿,我知道现在对你来说是有点糟,可是只要经过适当的指引,这也可能是你人生的转折点哦!我认为你该去看专业的咨询医师。”  “现在我什么都愿意去做。”她决定。  自这次通电话之后,有6个月蜜雪儿都没和皮特联络,直到最近她才告诉皮特治疗的结果。  “刚开始我不太清楚治疗师说的那些,”蜜雪儿说,“我很生气,因为她竟然知道我不知道的事,而我又总想学习了解一切。不管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