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今天是本月最后一天,晚点会加更一章~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二十一章 离别

话说昨日鱼儿向小栓子表明心意、给小栓子吃了一颗定心丸后,便寻了个机会向刘氏提了提小栓子,并委婉的表示还是想找个知根知底、且家也在惠安的人嫁了,这样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夫婿人选。

而刘氏先前对小栓子的误会早几日便已解开了,加上这几日发觉秦衡临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后,刘氏和杨大柱也没少悄悄的背着鱼儿商讨,最终也一致认为小栓子算是较为合适的人选。

因此鱼儿这么一提,刘氏自是马上表示赞同,于是一家人也无需再费尽心思的挑选人选了,等着林氏上门提亲就行。

而杨家眼下家中有客在,鱼儿等人以为林氏会等秦衡临这个客人走了再来提亲,没想到全家人才刚刚统一了意见,第二天一大早林氏就拎着一些小点心登门拜访了。刘氏虽觉得意外,但还是客客气气的把林氏迎进了屋里,并马上吩咐自家媳妇儿赶紧沏杯热茶过来,并大方的拿出许多瓜果来招待林氏。

因先前林氏被刘氏拒了一回,因此这回两人再打照面、彼此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尴尬,林氏也不好一见面就再提结亲一事,只能先拣些无关紧要的话来说:“大柱媳妇儿,我今儿是专程来同你说一声———过几日我家要摆几桌席面宴请乡亲好友,到时候你可得一定要来,记得把大柱和你家几个孩子也一并带来!”

小栓子金榜题名一事刘氏早就听说了,因此一听林氏说要摆席面宴请乡亲好友,便猜到是因为此事,于是刘氏赶忙开口恭喜了林氏一句:“恭喜赵嫂子,你家小栓子眼下可算是有出息了,这几日上你家恭贺的人有不少吧?”

“还行,左不过是些亲戚和乡亲好友,”林氏笑眯眯的应了句,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家不像你们家出了两个有出息的小子,只有小二一人勉强算是有点出息……”

“不过这也是我们家头一遭有了这样的喜事,因此我家当家的说一定要好好的摆酒庆贺一番,不但上城里拖了一板车的好酒回来,就连那请回来做菜的厨子、也是请了四乡八里最有名的!日子定在三天后,到时候大柱媳妇儿你可千万要来凑热闹啊!”

刘氏见赵家竟如此舍得花钱,心里不由一怔,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能:“赵嫂子,你这般大肆摆酒庆贺,可是你家小栓子已经谋到好差事了?”

“可不就是这样!”

一提起小栓子的差事林氏马上就神采奕奕,口沫四飞的介绍道:“正巧我娘家那边有个亲戚在东京当大官儿,我们小栓子及第后便去托他找门路,虽然钱花了不少、不过最终好歹也算是有了个差事,就等那什么正式批函一下来就前去上任!”

当初杨大郎也是靠着岳家的关系,才能谋得一官半职,因此刘氏听了林氏的话倒没感到惊讶,也没显得无知,而是淡淡的问了句:“不知你家小栓子谋到什么样的差事?”

林氏一脸笑意的答道:“也不是什么肥差,但却胜在离家近能经常回来看望我们!本来还有别的差事可以让我家那小子挑选的,可我家那小子却偏偏要选这个不算肥的差事……”

躲在里屋偷听的鱼儿,听了林氏的话才知道原来小栓子通过殿试后,因有那在东京当官的亲戚帮忙四下打点,最终被分到离惠安不远的泉州府来当知州。

说实话,其实鱼儿的家乡泉州惠安一带,在北宋并不是个富饶繁华的地方,比不上江南那些州县。而听林氏先前的口气,似乎小栓子本是不必被派到泉州这被称作“蛮夷之地”的地方当知州,他是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的。

不过当时小栓子却第一时间考虑到鱼儿和家人,考虑到鱼儿一定不愿意背井离乡随他到任上去,至少新婚的时候鱼儿应该是不愿意离家的。加上小栓子也想留在离父母近的地方尽孝,于是最终才会选择回到泉州当知州。

这些小栓子都没和鱼儿提过,甚至具体有哪些人想招小栓子为东床快婿、他也只字不提,只是同鱼儿打趣时略微说了那么几句。而小栓子也的确是很了解鱼儿,眼下鱼儿才刚刚归家没多久,自是不愿意再离开家乡,希望即使出嫁了也能留在离家近些的地方。

因此鱼儿知道小栓子这般替她着想,为了她甚至愿意放弃肥差,心里自是十分感到,同时也为自己没选错人、做错决定而感到欣慰。

刘氏显然也被小栓子的体贴举动所感动,因此这一次她不等林氏开口,就主动递给了林氏一个软梯子:“赵嫂子,上一回是我糊涂了才会不愿意把两个孩子凑成一对儿,你若是不恼我、不气我,我们今儿再好好的合计、合计两家结亲一事?”

这林氏正为怎么开口提亲一事而犯愁,眼下见刘氏主动给了个梯子让她下,自是十分欣喜、马上就从善如流的答道:“乡里乡亲的,又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哪会因那一丁点小事恼你?再说了,哪家的父母挑女婿不是看了又看、挑了又挑?你这般小心谨慎的择婿,一点错儿都没!”

林氏先是乐呵呵的说了一堆话儿缓和了气氛,随后才说出重点之处:“大柱媳妇儿,那你现下是想让两个孩子凑成一对了?”

刘氏也不提先前让她拒绝的原因,而是带着一脸笑答道:“对,我们家八娘和你家小栓子打小一块儿长大,也一直处得很好,他们凑成一对应该能把日子过好!我们这些做娘的,可不就只想着儿女能把小日子过好?他们好了,我们心里自然也就会觉得舒坦欣慰……”

“大柱媳妇儿你说的没错,”林氏先是附和了刘氏一句,随后叹气说道:“哎,做娘的有哪一天没在替儿女操心?希望我们这些心没白操,将来他们的日子能过得胜过咱们!”

林氏先是感慨了一番,感慨完也没忘了正事,只见她趁热打铁的说道:“既然你也同意我们两家结亲,那我这就回去请人准备‘求婚启’,回头再请个媒人正正经经的把求婚启送过来。大柱媳妇儿你放心,这些该守的规矩我们一定都会照着来,一定会让你家八娘风光大嫁。”

说话间林氏已起身告辞,刘氏赶忙亲自将她送了出去,一路上两人就着两家结亲一事又说了不少话儿了,一直到把该说的都说了,林氏才一脸高兴的回了自个儿的家。

而刘氏送完人折回来后便把自家媳妇儿唤了过来,开始同她商量该如何筹备鱼儿的婚事,二人一边说一边往里屋走去,俱没觉察到暂住在杨家的秦衡临、无意中听到了她们的谈话,立时知晓鱼儿马上要成亲了。

知道鱼儿快要和小栓子成亲后,秦衡临顿时有些魂不守舍,一直在门边呆站了许久,才默默的转身回到屋里。抬眼扫了屋子一眼后,最终默默的收拾起行李来,不一会儿就把随身带的几个包袱都收拾好了。

秦衡临收拾好包袱后便去同鱼儿和杨家人告辞,鱼儿见他突然告辞离去心里觉得奇怪,不由问了句:“秦大哥,你不是和我小哥说好了,过几天要去观音山玩吗?怎么突然急匆匆的告辞回乡?”

“出来这么些时日了,我有些想家、想早点家去了,”秦衡临说完自己也觉得这样的说辞有些太没说服力,于是便又补了句:“再说了,我现在也算是有孝在身的人,总在外头游玩总归有些不好,若是遭人诟病日后仕途之路恐怕也会受到影响。”

不知怎么的,秦衡临的话让鱼儿鼻子一酸,忍不住喊了声:“秦大哥……”

但喊了后鱼儿又不知该同他说些什么,毕竟秦衡临提前离开的缘由他们彼此都十分清楚。而在这样的情形下,鱼儿很怕自己说的话会再伤害到秦衡临,因此鱼儿张了张嘴、最终没了下文。

反倒是秦衡临大大方方的冲鱼儿爽朗一笑,道:“八娘子你放心,我没事,我就是真的想家了,想回家好好的替我阿母守孝。”

“你也别觉得难过,以后你若是得闲了,欢迎你随时到建州来找我玩。不过你若是要来,记得让你以后的夫婿一路陪着你,这样路上才不会出什么意外。”

秦衡临的语气很轻很柔,让鱼儿听了终是红了眼眶,和秦衡临相识、相处的画面开始一幅幅的在鱼儿的脑海里回放,让她最终无语凝噎、只能对秦衡临点了点头,并郑重的给秦衡临鞠了一躬,让千言万语都换成这一躬。

秦衡临微笑着受了鱼儿的礼,随后规规矩矩的同杨大柱、刘氏等人一一告别,也邀请了杨三郎和杨六郎,让他们得闲到建州、让他尽一尽地主之谊。

该说的话都说完后,秦衡临便头也不回的登上了马车,一上车就让赶车的车夫快马加鞭的离开小岞村,并狠下心不去看还站在远处目送他的鱼儿……

马车开始在村里泥泞的小道上颠簸起来,有几次秦衡临都想撩起帘子再看鱼儿一眼,可最终他都硬是忍住了这股冲动,似乎怕一回头他便会改变主意,不想成全鱼儿想自私的把鱼儿一并带走。

一直到马车疾驰出村子,秦衡临才让车夫把车停下来,但车停下来后秦衡临却又没有任何动作,就那样静静的坐在马车里,坐了良久之后才一脸惆怅的对车夫吩咐了句:“走吧。”

…………………………………………………………………………………………………………………………………………………………………………

今天第二更~~撒花~

PS:好吧,秦衡临就这样退出了~大家伙儿希望他也有个好归宿吗?如果大家希望就踊跃留言吧~大家也可以提建议啥的~

第二十二章 喜庆洋洋(一)

且先不说秦衡临一路上如何,却说林氏从刘氏那儿得了准信后,回家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栓子。随后除了三日后宴请亲朋好友一事外,其余事宜林氏都吩咐暂且先搁下,一心一意的准备起小栓子和鱼儿的婚事来。

因两家都有当官的儿子,因此林氏认为这桩亲事不能有丝毫马虎、也不能办得太寒碜,一定要办得体体面面才行。并早早就打定了主意,打算就算不能让小栓子和鱼儿的婚礼成为小岞村里的独一份儿,也得办完后让村里的乡亲称赞谈论上一年半载才是。

于是林氏亲自带着小栓子去城里走了一趟,备了厚礼去拜见了州学里有名的先生,那位先生文采极好、又极有名望,请他来替小栓子写一封才情洋溢的求婚启,自是再有面子不过了。

那位先生也是位热心肠的人,知晓了林氏和小栓子的来意后,当下便铺纸研墨,挥笔替小栓子写了一封求婚启。待从那位老先生那儿得了求婚启,林氏才转而去请了位在城里小有名气的媒婆,请她帮着撮合这桩亲事。

那媒婆有媒婆钱赚自是愿意随林氏跑一趟了,因此杨家门外很快就多了个穿红戴绿、打扮得花枝招展,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妇人。

那妇人笑容灿烂的站在杨家大门外,远远的见院子里有人走动,便扯开嗓子喊了句:“杨嫂子在不?我给你们家送好姻缘来喽!”

刘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才意识到那媒婆是林家请来说媒的,于是赶忙让林氏把那媒婆请了进来,又是请坐又是看茶,忙乎了半响两人才坐定说话。

那媒婆早先已从赵家得了准话,知道两家早就合议过亲事、没什么需要商量的了,剩下的便是按照规矩走一遭就成了。

因此那媒婆一进屋坐下,茶都没顾上喝一口、就心急的把林氏给她的那封求婚启掏了出来,一把塞到刘氏手里、说道:“这是赵家托我送来的求婚启,杨嫂子你且先仔细瞧瞧!”

这刘氏又不识字,因此接过求婚启后脸上顿时有了一丝尴尬的神色,不过刘氏虽然不知道求婚启上头写了什么,但却知道它的用处———在北宋,婚约称之为帖,有草贴和细贴(也称定贴)之分。

一般两家有了议亲的意向后,便会率先由媒人把男方的求婚草贴(求婚启)送到女家。如女方同意这桩亲事,就会回一封写有女方生辰八字的草贴给媒人、由她递给男方。

而这些求婚草贴上,除了一些简单的男女双方状况外,无非就是写着一些赞美男女双方的词句,赞美完最后再说一些男女双方乃是天作之合、珠联璧合的一对儿等好话,总之就是走过过场而已。

因此刘氏不识字看不懂求婚草帖上写了什么也不打紧,她只要按照规矩把杨家事先准备好的草帖给媒人就行……

不过刘氏却不想让那媒人小瞧了去,只见她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眼赵家送来的草帖,随后才对林氏吩咐道:“去,把我们家准备好的草帖取来,让这位媒婆带去给赵家。”

林氏应了声“是”后便进了里屋,躲在里屋的鱼儿见林氏进来了,连忙凑到她耳边、哭笑不得的叮嘱了她一句:“三嫂,你快让阿母别装模作样的看那赵家送来的草贴了,她都把草贴拿反了!”

林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便捂着嘴儿笑了起来:“我们阿母是紧张阿妹你的婚事,才会连草帖拿反了都没觉察到!阿妹你放心,兴许那媒婆她也不识字、压根就不晓得阿母把求婚启拿反了!”

说话间林氏已开了刘氏床头的百宝箱、取出一封大红洒金的草帖,示意鱼儿稍安勿躁后才出了屋把草帖递给那媒婆。把媒婆得了草帖后当下便识趣的起身告辞,出了杨家门便直奔赵家。

而赵家得了杨家送来的草帖后,接下来便按照规矩进行合婚,顺利合完婚又请了位算命先生合八字,这些规矩赵家都一一照办了,才请媒婆把小栓子的庚帖送去杨家。而杨家接到庚帖后,还要再合一次婚才行。

两家顺利的交换过草帖后,接下来的步骤就开始递送细帖、也就是定贴了。这媒婆十分尽职,一把杨家的合婚结果带到赵家,就仔细的把细帖上需要写明的事项一一对林氏明说……

而在北宋,议亲时的细帖也十分讲究、一点都不能马虎,光是男方这边就要在细帖上写明祖、父及本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他本人的出生年、月、日,兄弟排行第几,父母健在否;如无父无母则要写明谁是主婚人,他本人有哪些田地、财产以及送什么聘礼给女方,这些都要一一在细帖上写清楚,且不可作假。

林氏听了媒婆的话后丝毫不敢马虎,马上按照赵家的实际情况,把小栓子的情况一一仔细填写了,写完才将细帖交与媒婆,一边塞了把铜板儿给她、一边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