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国庆欠的章节补上,(*^__^*)嘻嘻……

第二十章 温情(三)

第一碗药汤没效果,让王书生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第二碗药汤,只见他把孙氏扶起来靠在床头后,小心翼翼的勺了一调羹药汤送到了孙氏的嘴里,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将药汤送了下去。

鱼儿和小栓子、李二妞见了这副情形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紧紧的盯着屋里的孙氏、希望下一刻她便会突然转醒。可一直到王书生把整碗药都喂孙氏喝下了,孙氏依旧紧紧的闭着双眼一点苏醒的迹象都没。

初始王书生也不着急,重新扶着孙氏让她平躺下去、并替她盖紧了被子,随后耐着性子陪在孙氏身边期望药效能早点发挥作用。但王书生等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见孙氏依旧没有退烧的迹象,终于有些按奈不住了。

王书生先是把手放在了孙氏的额头上,放了一会儿依旧觉得滚烫便把手伸到了被子下,但他很快就发觉孙氏身体也如同额头那般滚烫,这让王书生马上急了起来、背着手来回在屋里踱步,像是在想着解救孙氏的法子。

而屋里发生的那一幕、同样紧紧的揪住在屋外偷看的几个小萝卜头的心,鱼儿其实很想帮孙氏一把的,可鱼儿没穿越前感冒发烧也只会到医院打针吃药,压根就没什么别的法子可以把感冒发烧治好啊!这北宋哪有退烧药给孙氏吃?

于是鱼儿也只能和王书生一起干着急,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孙氏快点好起来,一旁的小栓子和李二妞比鱼儿还要垂头丧气些,在他们心中王书生和孙氏可是一定要幸福相守一辈子的人,怎么能就这样生离死别呢?

尤其是小栓子更希望孙氏能好起来,他甚至心里有了这样的想法———马二婶和马二水那样吵吵闹闹、天天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的夫妇,看着都像是会长命百岁、一直吵到老,王书生和孙氏这对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怎么能这么快就经历生离死别呢?!

就在鱼儿几人正替孙氏暗暗着急时,屋里的王书生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脱衣服!

只见王书生一脸坚决之色,正一件接一件的把身上的衣服解下来,看样子像是要把穿在外面的厚实衣服都给脱了般。让躲在屋外偷看的鱼儿和小栓子、李二妞顿时面面相窥,一时间不能明白王书生此举的用意。

眼下已是寒冬、屋外一片天寒地冻,村里的人个个都巴不得把棉被裹在身上御寒,王书生怎么反倒把身上的衣服给都脱了?难道孙氏病情一直不能好转,把他的脑子给急坏了?

只见王书生把裹在外头的棉袄脱了去,紧接着再把比甲和外衫也一并脱了去,脱完外衫后王书生稍微犹豫了下,但一看到卧病在床的妻子,他最终还是狠下先把中衣也脱了去、让身上只剩下一件单薄的内衣。

这王书生一把衣服脱完,立马就猫着腰出了房门躲到了正房和耳房的缝隙间,似乎还刻意避开王老太太般。王书生这样的举动让鱼儿见了心里十分不解,于是悄悄的拉着小栓子和李二妞移了移位置,换了个能清楚看到躲在墙角的王书生一举一动的地方。

但这鱼儿越是往下观察就越是觉得疑惑不解,那王书生脱去外头的衣服后、竟只着一件单薄的内衣一动不动的蹲在墙下,好像就是专门出来蹲在那里挨冻受冷似的。这南方的冬天虽然不似北方那般冷、也不会落雪,但若是不多穿几件衣服出来行走,还是很容易感染风寒冻坏身子的……

这王书生不可能不知道这最简单的常识,但他却依旧一动不动的蹲在墙下,任凭冷风刮过他的脸也不挪动身子,脸上的神色更是丝毫未变、眉头皱都没皱一下。但这样的天气不穿衣服、不活动筋骨的站在屋外,就是铁人也会受不住啊!因此挨着墙角蹲的王书生很快就冻得脸色铁青、牙齿上下打颤。

但即便如此,王书生依旧紧要牙关的蹲在墙下,一直蹲到手脚已被冻得僵硬没有知觉了,王书生才歪歪扭扭的起了身、一刻不停的往孙氏躺着的耳房奔去。鱼儿看到这一幕已隐约猜到王书生此举的意图,为了证实心里的猜测自是飞快的回到了耳房后窗下,一站稳就看见王书生正飞快的钻进孙氏躺着的被窝里。

小栓子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只见他满是震惊的神色中带着小小的一丝不自在,想要开口问鱼儿王书生这是在做什么、但却又突然问不出口,倒是没心没肺的李二妞、直截了当的问出了心里的疑惑:“鱼儿,王书生这是在做什么?先是把自己冻了好一阵,然后就飞奔回来钻进被窝里睡觉?”

“你仔细看下去就知道王书生在做什么了,他绝不是单纯的想钻进被窝睡觉。”

鱼儿这话一说完自个儿便觉得有些怪异,好像自己这番话听着像是有另外一层意思———绝不是单纯的想睡觉,那是想做什么?OOXX?

一想到这儿鱼儿下意识的看了身旁的小栓子和李二妞一眼,见他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才暗暗的松了口气,同时马上在心里把不纯洁的自己狠狠的鄙视了一番,这王书生定是想用另类的法子来救孙氏,自己怎么能邪恶的把他的所作所为往歪处想呢?!

深深的鄙视了自己一番后,鱼儿赶紧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屋里二人身上,只见王书生钻进被窝后把身上仅剩的内衣也给脱了,随后开始脱昏迷中的孙氏身上的衣服,这一幕差一点让喜欢胡乱YY的鱼儿又想歪了……

不过幸好小栓子和李二妞眼下的年纪都不大,对男女房中所行之事还只是一知半解,见到王书生的举动也只是感到好奇、并未往歪处想。因此他们见王书生脱孙氏的衣服倒是没觉得难堪,只是略微受到一丁点启蒙的小栓子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眼神也忍不住往鱼儿那儿飘、生怕鱼儿看出他的异样来。

但鱼儿这个伪萝莉此时也正忙着伪装自己呢!

怎么着也得装出一副什么都不懂、天真无邪的纯洁样子不是?

再说了,孙氏都危在旦夕了、王书生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刻做那种事不是?王书生若是那种没心没肺的色狼,也不可能和孙氏成为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了。

这个念头让鱼儿一边努力的装纯洁小萝莉,一边硬着头皮继续观察屋里的情形,只见王书生把自己和孙氏的衣服都脱光后,立刻紧紧的抱着孙氏、将自己在屋外冻得冰冷的身体贴在孙氏身上,一直贴到孙氏持续受到冰冷刺激、下意识的呻吟了声,王书生才放开孙氏、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

王书生放开孙氏后先用手探了探孙氏的体温,见她体温有所下降心里立刻一片欣喜,再摸摸自己的身体见还有些冰凉,赶紧再贴了上去、一心一意的用自己在屋外冻得冰凉的身子替孙氏降温。

鱼儿怕小栓子和李二妞看不明白王书生此举的用意,连忙压低嗓音细细的解释道:“王书生先前义无反顾的到外头把自己冻得浑身冰冷,是想进屋后脱了衣服、用自己冰冷的身子来替孙氏降温呢!我记得大夫说过只要孙氏身上的烧热能退下来,她就有救了!这王书生这样一冰孙氏、再加上先前那碗药汤的药效,孙氏退热便多了一分希望……”

鱼儿说着扫了屋里满脸欣喜的王书生一眼,补了句:“看样子王书生这样做很快就有了效果,否则他也不会一脸欣喜。”

小栓子和李二妞听了鱼儿的解释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小栓子当下就感慨了句:“原来王书生宁愿挨冻也要咬牙在外面呆着,是为了牺牲自己替孙氏退烧热……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

鱼儿听了点了点头赞同了小栓子的感慨,随即也有感而发的补了句:“是啊!古有‘卧冰求鲤’、今有‘挨冻救妻’,王书生对孙氏的情意真真是叫人感动不已,若是天底下的夫妻都能像王书生和孙氏这般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过日子,那世间该变得多么美好。”

鱼儿的话小栓子和李二妞自是都听了进去,而此时屋里的孙氏已经转醒、正由王书生小心翼翼的扶起来,看样子王书生用了那与众不同的法子后,孙氏的烧已经退了不少、只要再吃几副药就能痊愈了。

这样的情形自是在王家后窗下趴了几天的鱼儿几人最想见到的,孙氏的转醒让小栓子和李二妞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三人更是一扫前几日那沉甸甸的阴霾、开开心心的离开了王家,不再做那偷窥别人恩爱的小萝卜头了。

鱼儿知道眼下应该是引导小栓子的最佳时机,于是三人并肩在黄土小路上走了一会儿、鱼儿就特意寻了个机会问了小栓子一句:“小栓子,看了四娘家的情形和王家的情形后,你今后会选择过什么样的日子?是让自己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还是只娶一个贤妻同她好好的过平淡、但却幸福快乐的小日子?”

鱼儿的问话当下就让小栓子不满的绷起了脸,气哼哼的说道:“难道在八娘你心里我是个傻子吗?这两家的情形这几日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哪家日子过的好、好哪家日子过得坏我心里也是一清二楚,!既然我已看得一清二楚、将来又岂会做傻事,放着好好的平淡幸福日子不过、娶些妾回来闹得家无宁日?”

小栓子说完还一脸鄙视的扫了鱼儿一眼,认为鱼儿问他这个问题是在蔑视他的智慧!要是换做平常,小栓子敢这样鄙视鱼儿、鱼儿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他一顿,但今天鱼儿却觉得自己被小栓子鄙视了还很欢乐,心里更是满当当的都是欣慰和喜悦……

看来又是在马家小住几日掺和马家妻妾相斗、又是到王家偷窥王书生和孙氏恩爱情意,终于让一心一意想着调教小栓子的鱼儿如愿以偿、调教出一个绝不纳妾的完美老公候选人了!

连日来的这些心思没有白费,让鱼儿心里十分满意和很有成就感,一路上不但笑眯眯的接受了小栓子的所有鄙视、还心情愉悦的哼起小曲儿来,搞得身边的小栓子和李二妞一头雾水、觉得鱼儿的喜悦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第二十一章 北宋科举制度

花开花落、春去冬来,匆匆时光如白驹过隙,才见梅开腊月底、转眼又见桃满枝,这一转眼鱼儿便又大了一岁、是个九岁的小姑娘了。

这一年来杨家靠着种黄豆、卖豆腐乳赚了不少钱,家里的状况也慢慢的有了好转,于是再度迎来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时,杨大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那期待已经的笑容,才刚转入五月就开始没日没夜的苦读,誓要一举通过八月举行的秋闱、获得参加春闱的资格!

其实也怪不得杨大郎如此重视这次秋闱,毕竟以杨大郎的年龄和学业状况来说、早就有实力参加秋闱了。但先前因家里穷凑不到考试的路费,杨六郎一直没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已错过了两个三年了,一直到杨家靠着种黄豆、卖豆腐乳攒了些银子,十八岁的杨大郎今年才能有机会参加秋闱。

因这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关系着杨家几兄弟、乃至杨家一家人的命运,所以鱼儿一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把和科举考试有关的各种事宜都打探清楚了。知道杨大郎即将参加的“秋闱”,其实是北宋科举制度三级考试中、第一级考试“州试”的通俗叫法,因北宋科科举考试第一级设在秋季八月,因此这秋闱也被称作“秋试”、“解试”。

这州试其实就是州郡进行的考试,通过州试将本地考生选拔到朝廷礼部贡院参加省试。每三年各地考生人数都多少不等,差距大者乃至上百倍,但鱼儿知道无论每年有多少考生,朝廷分配给各州郡的录取指标———选拔送到开封参加省试的“解额”,在一定时期内却是相对固定和有限制的。

因送到开封参加省试的解额有限,所有当地学子报名时必须向州府递交状纸,上列姓名、乡贯、三代直系亲属情况等内容。地方官据此进行审查,其中乡贯的户籍要求很严格,但凡在贱籍之列的冒名报考者一律严惩不贷。

鱼儿当时一听科举制度和北宋户籍紧紧联系在一起,顿时生出了一些兴趣来,于是便从村里老秀才那儿借了本《贡举条例》,从上头查阅到考生仅有户籍还不行,必须实际居住在该贯才有资格在当地参加考试,虽有该贯户籍但久离该贯者,则要有命官担保方可在该贯参加考试。

这点规定还只是针对地方,北宋都城开封府的考生应举、户籍规定更加严格,要求考生须有户籍七年以上、并实际居住在开封才允许投状报考,户籍不足七年、不居住在开封者不在接收之限。

像杨大郎这种在州学里读书的学子,状纸通过地方官府审查后,还需有州学教授的保荐、才能最终获得参加州试的资格。而能受到州学教授保荐的、自是课业成绩达到一定水准的学子,毕竟每位教授都希望自己保荐的学生能金榜题名、替他们争光。

鱼儿把北宋的科举制度仔细研究了一遍后,才发现这古代的科举考试各种规定、一点都不亚于现代的高考,考试规定也同高考一样严格谨慎。虽说各地都有限制名额,但每一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还是多得如过江之鲫,也难怪眼下才五月初、还没入秋,杨大郎就已经开始日日苦读到深夜,生怕自己一不用功就会被人给挤下去。

鱼儿倒是十分明白杨大郎此时的心思,也知道这考生用脑过度最需要补脑,于是鱼儿每天都会向杨大柱要一条鱼,变着法子做各种各样的鱼汤给杨大郎补脑子。

鱼儿更是深知参加秋闱的杨大郎,只有顺利通过州试、成为“举子”,才有资格参加下一次的省试、也就是春闱,通过殿试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而殿试被录取的举子才有资格为官。

~奇~也就是说,秋闱是北宋朝廷弄的一个门槛儿,目的是想试试各地学子们有没有本事考到一张通行证!鱼儿了解后觉得和现代的中考、高考差不多———中考是为了考到一张能够上名牌高中的通行证,高考则是为了考到一张能上名牌大学的通行证,这和科举考试一对比、显然是换汤不换药一种考试。

~书~这鱼儿没穿越前自是按部就班的经历了中高、高考,因此十分能够理解杨大郎眼下的心情,也知道秋闱对杨大郎这种、一心想要通过科举出仕的贫苦学子有多重要,因此每每杨大郎每天苦读时、鱼儿总是乖巧的陪着一旁。

~网~这北宋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