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大丈夫-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京城申奥成功,将举办2008奥运会,圆了我国的百年梦想,我国实现了向体育大国的跃迁;这一年,我国成功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此后几年的发展将再上一个台阶。

    这一年,对于华语娱乐圈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一年。

    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第73届奥斯卡上,大获包括最佳导演等十项提名,最终拿下了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最佳摄影(鲍德熹)和最佳配乐(谭盾)四项大奖,破了华语电影在奥斯卡舞台上取得的成就记录。此前最好也是唯一的纪录,是1993年顾长卫靠《霸王别姬》摘得的最佳摄影奖。而导演李安更是靠着本片,成功夺得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和导演工会奖最佳导演,只是最终惜败于奥斯卡。

    而这一年,在华语娱乐圈中,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成为在九十年代末港产片低潮下最成功的一部华语电影。2001年在亚洲、欧美等地上映,红极一时,好评如潮,票房口碑双丰收,仅香港就取得6;070万元的票房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一年,又有一位特殊的新人进入了娱乐圈,他奇特在于他是以写作出名的,在短短半年时间,这位年轻人出了三本小说,两部成为畅销书,一部造就了一本畅销杂志。这个年轻人,名叫姜成,笔名当年明月。

    靠着一手不俗的文字,这位年轻人成功挺进娱乐圈,并在之后又自编自演了一部名为《下一站,幸福》的电视剧,使他短短时间内人气飙升,成为80后一位超人气新星。

    只是最近他的行为有些让人摸不准是不是有些狂妄过劲了,居然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名为《长生不老》的电影,还号称是一部科幻片,据调查全片只有八个演员,而拍摄周期更短到最多只有二十天!

    我们不清楚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只是从这些行为上来看,这个年轻人真是有些不脚踏实地,让人担忧。只是希望这位年轻人能早日清醒,不要成为娱乐圈里的一颗流星,一位过客。

    ——摘自2001年12月31日发行的《世界电影》杂志。

    对于媒体的评价,姜成一概不理,因他又有要忙的事了——他已经想出下一部电影应该拍什么了!

    2002年元旦到来,新一年开始!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我为歌狂》的启发

    一月份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离寒假不远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期末考试要到了,真是痛苦并快乐着。当然作为影视类的院校,上戏的期末考试肯定会有些不一样,但是考试就是考试,都是很让人紧张的,挂科可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不过这对于此前一直很用功读书的姜成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不敢保证门门都九十分以上,但八十分以上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并没有紧张复习。

    不止姜成,这几天胡歌他们三个也都没有拿着书本埋头苦背,而是天天捧着一本厚厚的剧本在宿舍里看着,还不时阴阳怪气,哦,不是,是抑扬顿挫的朗诵着剧本中的台词。

    原来,经《长生不老》的宣传,胡歌三人最近也是人气飙升,被远近所熟知。这不,一个话剧团找上门来指名要他们去演一部话剧,名叫《我为歌狂》。其中胡歌是演男一号楚天歌,袁弘是演另一个男一号叶峰,而孙晓则是出演其中的活宝盖世爱。而且“楚天歌”的原形甚至就是胡歌,可见他现在的人气。

    本来,那个话剧团还想找姜成的,不过被姜成婉拒了。

    《我为歌狂》,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宝莲灯》之后的又一部动画大制作,也是中国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的动画片,影片以青春、节奏和崭新的视听形象开辟了中国动画片历史的新篇章。在不少大人眼中,《我为歌狂》一书和电影《哈里-波特》一样,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

    去年夏天在上海,同名卡通片热播,该片同名小说也在短短几月中加印6次,销售30万册。在温州的情况更有些特殊,卡通剧尚未播放,前期也未有对书进行炒作,但书却先热起来。

    当时甚至有些人说以《我为歌狂》为代表的中国动漫开始觉醒,不过姜成却不以为然,并非是姜成有意偏袒日本漫画。事实上,中国动漫无论在画工、人物构造、声优还是故事情节都和日本有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是画工,这点是姜成最奇怪的地方,难道中国就没有好的动画师吗?看这几年,《西游记》、《宝莲灯》、《我为歌狂》,都是不错的动漫作品,可再待几年呢?什么《哪咤传奇》、《大耳朵图图》、《天眼》、《美猴王》、《围棋少年》有的画风画工上就是在吃老本,有的甚至不如《西游记》,怎么回事?这进入了,别的行业都在进步,怎么这中国动漫行业还在倒退呢?像2009年中国内地版的《三国演义》,不说画风是否老旧,也不说剧情是否雷人,就说这人物塑造,基本上就是完全照搬原著《三国演义》的描写,像青脸的吕布,矮挫胖的曹操倒是挺尊重历史,可这有什么美感吗?

    其次是人物的构造,这点姜成很无语。好人就必须是帅哥OR美女,而坏人不管本身是美若天仙还是帅得乱七八糟的,一律面目狰狞,一副吃人的样子。这样的动画根本没有悬念,让人索而无味。就不知道多注重一下心理描写吗?看看《EVA》,人家那心理描写是多么的细致!怎么中国就没有呢?东方人的细腻都跑哪去了?

    再次是非常致命的缺点。缺乏现象力和过于保守!都是从小看到大的那些崇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像《哪咤闹海》、《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闹天宫》等等,翻来覆去的拍,翻来覆去的播,就不能换点新的?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学著作犹如恒河沙粒不可计数,随便挑出一个,再旧瓶装新酒地加工一下不就成了?像《功夫熊猫》,那剧情有什么新意吗?还不是老套典型的那一套,一个平凡少年追逐梦想、寻找自我,从普通人成为神龙大侠的一个成长过程,最终击败大坏蛋,找到了自信勇气,明白了责任,当然这个少年是一只废物般的胖熊猫。怎么人家就能迷倒全世界,而我们就做不到?仅仅只是技术不行吗?最让人羞愧的,人家还是用的我们的东西!

    再来是声优,这点中国差日本九条街都不止啊!人家有专门培养声优的学校,而中国呢?动画片配音都是影视明星客串的!不是说不行,只是没有人家那么专业。人家可以同一个人在同一部动画片里配好几个不同人的音,中国人有这能耐吗?古时那口技都传哪去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动画面对的对象太低龄化,基本都是五岁以下的小朋友,完全没有面对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而日本动漫呢,基本上面对的是所有年龄段的观众,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所以难得碰到一个青少年可以看的,江城当时是非常喜欢《我为歌狂》的,不说动画片看了N遍,就是它里面的歌曲他也听了N遍,他当时还得意了一把,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他对流行什么的一向都不怎么敏感,经常比起其他人要慢上一拍,但是这一次他可是被青春闪了一把腰,走在流行当中。

    《我为歌狂》动画电影、卡通片姜成都是看过的,但是胡歌他们几个有没有出演这部话剧他就不知道了,究竟是本来就有呢,还是自己重生以后的蝴蝶效应?真是没想到《我为歌狂》竟然还有话剧版!姜成不知道的是,不止是话剧版,还有歌剧版,甚至在今年夏天还会开拍电视版的。

    不过《我为歌狂》倒是给了姜成启发。他想了一下,《我为歌狂》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无非就是扣住了时下年轻人的喜好而已——流行音乐,年轻、流行、叛逆、好听的音乐,还有乐队间的对决,无一不让时下的年轻人觉得帅呆了,酷毙了。

    一个想法隐隐在他的脑中形成,是不是可以拍摄一部歌舞电影出来?

    歌舞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西方曾风行一时。中国歌舞片的发展与世界同步,但又有别于好莱坞类型的歌舞片。中国歌舞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歌唱片、音乐片,以1948年的《歌女之歌》为代表;第二阶段:独特的样板戏形式,以《东方红》为代表;第三阶段:剧情片+音乐唱段,以香港老歌舞片《三笑》为代表。只是汉民族的性格偏于深沉稳重,对礼仪的重视使得歌舞方面历来受到限制。

    但是无论在哪里,人们都是喜欢歌唱,喜欢跳舞,喜欢在此之间释放自己的热情,其中尤以青少年为甚。年轻人就像朝阳,总是青春洋溢,到处散发着青春阳光,喜欢表现自己,将自己“秀”出来,也许虚荣,但这是年轻的专利,这让会让青年人更加的成熟自信,而歌舞正是最好的途径。君不见,虽然家长都不允许,但还是有很多青年人喜欢去迪厅跳舞吗?而KTV更是年轻人们的游乐场!

    而事实上,中国一直就缺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电影。

    不过这并好做,因为一些传统观念的作祟,很多家长都认为唱歌跳舞是一种不误正业的表现,偶尔为之还行,可要是以此为追求,那就是反主流了,这也是为什么歌舞片在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

    所以要拍的话,就不能拍摄那种文艺性的歌舞剧情片,因为他们在中国没有市场,无论大人小孩都不会去看。所以只剩下了第二种选择,青春类、校园类的歌舞片。这类歌舞片没有什么沉重的主题,主要就是讲述那个时代里年轻人的心态;或者是对梦想的执着;或者是对爱情的追求。这种电影一旦拍好,就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潮,瞬时席卷全球的学生阶层。

    如果此时有一部像《我为歌狂》这样的青春时尚的歌舞电影出现,想必一定会吸引一大堆年轻人!

正文 第四十九章 中国版《歌舞青春》

    实际上如果不是要为了自身发展和电影票房考虑,姜成真有心拍一部剧情歌舞片出来。(最稳定,)虽说中国是歌舞片的荒漠,但姜成可是知道,现在歌舞片在欧美实际上已经缓慢复兴了,在未来几年更是兴起了蓬勃的发展。

    事实上,好莱坞歌舞片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萎缩期后,来到90年代,其实并不是没有佳作,像迪斯尼在1995年推出的《风中奇缘》,就叫好又卖座,但它是动画片;而真人歌舞片,拿得出手的《贝隆夫人》,仅仅只是能收回成本而已,而且主要的原因是那部电影的女主角是麦当娜。

    为什么现在只有《风中奇缘》这种“伪歌舞片”才会大卖?

    很大原因是歌舞片发展到了现在,和“黄金时代”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歌舞片也开始注重剧情,而不是弄一个简单的内容,然后全程载歌载舞就行了。在未来,歌舞片能够复兴,正是靠着剧情和歌舞两者融合在一起,让人看故事的同时看歌舞,让歌舞为剧情服务,而不是两者生硬地分离。

    最近及未来几年歌舞片是怎么复兴的?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以黑马姿态惊艳了电影界;接着2001年一部《红磨坊》让妮可-基德曼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2002年《芝加哥》名利双收,票房大卖的同时,获奖无数,包括了第75届奥斯卡(2002-2003)最佳影片。如果再说远一点,未来还会有一部《黑天鹅》。

    其实这些电影都不是单纯的歌舞片,他们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剧情,在于电影本身表达出来的话。像《芝加哥》、《黑天鹅》等,它们探讨的是人性的美丑,歌舞只是为此服务而已。

    如果不在乎国内市场,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出来,拿到国际上去,跟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奖项考虑,这类影片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不过那些对姜成来说还太早,而且他现在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这类电影不是他现在的选择。

    那么便是第二类了,青春类、校园类的歌舞片。这类的歌舞片由来已久,1978年的《火爆浪子》、1983年的《闪电舞》都是经典之作,这类歌舞片没有什么沉重的主题,主要就是讲述那个时代里年轻人的心态;或者是对梦想的执着;或者是对爱情的追求。这种电影一旦拍好,就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潮,瞬时席卷全球的学生阶层。

    而歌舞片的下一波热潮,正是在2006年,由一部电视电影《歌舞青春》全面引爆,同年《舞出我人生》不期而遇,然后青春类、校园类的歌舞片全面复兴,其后充斥着整个市场,出名的有《摇滚夏令营》、《美少女啦啦队》等等,而没什么名气的片子更是不计其数。

    《歌舞青春》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好片,它找准了青春校园歌舞片的命脉,也就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励志主题;还有符合时代的音乐和歌舞;吸引着学生阶层的俊男美女演员。这些方面都做好了,获得来自学生阶层的巨大反响也就不出奇了。

    所以姜成若是想拍摄一部青春校园歌舞电影,《歌舞青春》无疑是不二选择。

    姜成认真地分析了一下如果他拍《歌舞青春》的难度,拍摄的场景集中在高中校园里,是他熟悉的地方,没问题;拍摄过程中没有复杂的镜头,没有特技,没有特效,没有问题;在演员上面,他、胡歌、袁弘、韩雪、刘亦菲等都是很适合的人选,再说中国缺影帝影后,就是不缺年轻的、有些演技的俊男美女。

    他拍《歌舞青春》存在的几个的问题就是首先这是一部美国电影,还是一部电视电影,想要在中国拍摄就要将剧情改编的符合中国人的品位,还要将其改编得适于大屏幕。其次就是编曲和编舞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做。

    原版《歌舞青春》的故事,其实内容结构很简单。(最稳定,,)男主角特洛伊-伯顿是个篮球天才,自小以篮球为目标,他的父亲兼教练,指引着他。女主角加布里埃拉-曼提斯则是难得的理科奇才,又有“爱因斯坦”的称号,而且她取得了不少惊人的成绩而且心地善良。他们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