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淑嘉贵妃传-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寅不由得齿寒,此子自私自利,难当大事。如果大梁交给他,才真的是永无宁日。自此辛寅暗中跟淑佳夫人来往密切,帮扶三皇子一脉对抗二皇子是后话,姑且不提。

    尘埃落定,辛寅上折子,整理战后奏报,命杜九率部接应北道口的良郡王、陈松,务必把俘虏三千安全带回凤城。

    之后皇帝的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到军中,将率三军,命陈松率部一万留守北道口、凤阳一带,其余人马包括还在南锣安抚民众的良郡王,全部拔营回京,不得有误。

    三月初十,大军回京,在京郊驻军。皇帝派了八王亲临,奖赏三军。三军统帅慕辛胤率良郡王、二皇子、杜子诚和昆桑的莫库一起进宫面圣。

    慕辛胤被皇帝由兵部调入京畿大营带兵,封为京畿营督统,正二品武将,兼任骁骑营教官。在京畿大营训练新兵。

    二皇子在凤阳一战中骁勇善战,斩杀凤阳王与北荒山,被封为英亲王。

    良郡王在南锣十三郡救护百姓伤兵,守护城池,重建战后灾区,安抚百姓民生,晋为亲王,重赐字为“泽”,取润泽万物之意。人称泽亲王。

    杜子诚,在凤阳一战中,屡立奇功,被封为正四品都司,掌南锣十三郡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

    昆桑右使莫库,率昆桑与凤城一战中助大梁良多,赏赐白银万两。昆桑大梁亲如一家,开放西北边境云城为通商口,两国互相贸易往来,共同发展经济。

    陈松也被封为从三品游击将军,待杜子诚到任后,即可动身前往南疆军中效力。

    其余众人俱有封赏。

    当夜,皇帝在昭阳殿大宴,奖赏三军将领。

    宴酣,瑶华宫来报,淑佳夫人与亥时三刻产下皇子,是为十皇子。帝大喜,赐名为忠,晋夫人为正一品贵妃。人称淑佳贵妃。

    三月十一日,睿帝驾临麟趾宫,第二日,嘉奖德庄夫人教子有方,晋为德庄贵妃。

    自此,正一品贵妃位上两个人正式开始了对峙。

    后宫中代掌凤印的依然是淑佳贵妃,而管理的十二宫的依然是慧敏夫人。

    熙嘉二十五的三月,经历了种种大事后,选秀的日子如约而至。

第53章 共谁赢得岁月白() 
熙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新一届的秀女入宫。本届选秀,人数不多。比起熙嘉八年六百人过初选,留下三十六复选,再到那一届秀女六人入宫的惨烈,应当会容易不少。

    睿帝十七岁开始选秀,到现在他四十岁,二十三年间,已经经历了七次。对于这第八次,自然不会有多大兴趣。

    且他本身就是严谨自律的性子,在后宫也多宠信有子的高位嫔妃。是以他的后宫,实在说不上丰盈。

    他的子嗣上不算少,皇子十人,皇女十人。皇子中年长的二个已经封王,开始上朝参政。

    世家势力被他整治的不敢多言,世家的家主也大多清楚,这位主子是念旧的人,倒也不提再送女入宫固宠这茬。

    世家出身的贵女,大多是奔着选秀后指婚而来。要知道,今年两位封王的皇子和已经是贝子的五皇子,都还未娶亲。

    虽说皇家都是先纳侧妃,在娶正妃。但也有例外的不是,当年八王爷就是直接娶了八王妃的。

    退一步说,被选为能入玉牒的侧妃,也没有什么不好。将来的事,鹿死谁手不也是各凭本事?

    看看如今后宫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淑佳贵妃,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是熙嘉八年入宫的,比起同为贵妃的德庄贵妃和二位夫人,入宫要晚六年。却愣是后来居上,有宠有子还有权势。

    没道理他们家的女儿在侧妃位置上还不能搏杀出一片天来。

    世家夫人,为着女儿的婚事和家族未来的恩宠,纷纷递牌子进宫,想要拜见二位贵妃。

    不巧的是,淑佳贵妃还在坐月子,自然除了娘家人,一律不见。

    倒是德庄贵妃,对于世家夫人的上门,有理的接待,不偏不倚,倒是搏的了一片叫好声,都说德贵妃待人和气,教子有方。

    这消息传到后宫,后宫中的女人私下没少笑话。这德贵妃是想要好名声想疯了吧,就她那个嚣张跋扈的性子还待人和气?

    不过是装出来,为着她儿子选妃的一张□□。也知道哪家能傻到被她所惑,送女儿来给她当儿媳妇,让她磋磨。

    说起来,佳贵妃坐月子,倒是消沉了下来。虽然她掌着凤印,但宫内大多事务还都是慧敏夫人在处理。

    当然这选秀的大事,却是少不了贵妃的。复选定在四月底,到时候佳贵妃也就出月子了。所以皇上还是把选秀交给了佳贵妃和慧敏夫人负责,德贵妃和端贤夫人从旁协助。

    秀女依然按着初选时的规矩,乘骡车,着统一服侍,在日落时分从地安门前发车,由神武门入内。再有接引太监引导按顺序进内宫顺贞门进行三场初选。

    这一届秀女依然经过初选过后,留下的人比原先少了一多半。原先三百人的队伍,初选过后就剩下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将在宫中生活一段日子,等待复选殿选。

    这一百人里,世家送进宫女子,尤其被各宫关注,这些世家贵女少不得就是皇家的儿媳妇,能提前送给人情也不错。

    世家中,黎家、陈家、陆家、柳家、纳兰家和杜家今年都有嫡出小姐入宫,只是其他家入宫选秀是为着指婚和皇子而来,柳家、纳兰家怕是想要继续送女入宫博宠了。

    毕竟大柳氏和小纳兰氏一死,两家在宫中的势力受到打击,宫外家族再无力回天,只能寄希望与女儿入宫有宠后,再提携家族。

    但他们的如意算盘八成是不会如意,睿帝和淑佳贵妃费了大力气才扳倒了这两家大半势力,再给她们挽回和谋划的机会,岂不是太傻?

    新秀女依然按例在茗湘苑内生活一月,等待复选。而这内宫中生活的一个月,才是秀女们展现真本事的时候。

    到时候不仅仅是秀女间的相互争斗,还要提防高位嫔妃动手。要知道上位的人动动手指头,就能让她们悄无声息的在后宫中消失。

    花名册现下在四个主位手里被翻看,各宫的表现和重视程度也各不一样。

    先来看看两位贵妃处。

    麟趾宫,德庄贵妃处。

    德庄贵妃翻看这手上的名册,在世家女子的名字上查看逗留。

    让德庄贵妃在意的女子不过那几家的。她儿子英亲王,今年要选妃,她是打算先选出侧妃的。儿子刚得封亲王,让德庄贵妃恨不得在宫内横着走。

    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值得最好,世家女子给儿子当侧妃,都是抬高了她们的身份。

    在这些人里,她最看好的是自家侄女和陆家本家的嫡出小姐。

    德庄贵妃黎氏的侄女,是她四哥的最小的女儿。她嫂子也算是老蚌生珠,在快三十二的时候生下了她侄女。

    黎家的小姐今年才十三岁,看着一团孩子,可在娇宠着长大,家中庶姐庶妹众多,这嫡出小姐手段也是不了得,也没办法压过她们,得到全家上下的喜爱,从而选秀入宫。

    这位嫡出小姐的亲祖母,不顾自己年迈,亲自到宫中求了自己的女儿,为的就是能给亲送女求一门好亲事。而最好的亲事,可不就在刚刚封王的两位上。

    更何况,英亲王是自己的外孙,亲上加亲,对黎家和英亲王都好不是。

    而陆家的嫡出小姐,是端贤夫人的侄女。虽说贤妃陆氏自入宫起就跟她不对付,但她家是为数不多手里兵权的人。她儿子曾无意间透露过,兵权对于皇位争夺至关重要。

    且陆、黎、陈三家中,只有她有儿子,能拉拢一家是一家,对儿子有好处的事儿,她不介意去伏低做小。

    当然,陈家和杜家也是有部分兵权,有能带兵打仗的将领的。但比起陆氏,她跟杜氏之间才是不死不休。

    陈敏娴已经跟杜十娘结盟,两家联姻已经连成一片,她想下手都无处可下。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舍弃陈家,取陆家。

    比起陈家本家和分支互惠互利,关系较好;陆家本家和分支因为一尚文一尚武,总是不如陈家关系融洽。

    而操心了儿子,还要防备着那两家送人进宫博宠,好不容易趁着杜十娘有孕,皇帝歇在她宫中的时间多谢,可不能让小妖精给搅和了。

    这边黎氏左右操心,瑶华宫里却要看淡很多。

    做到当朝正一品贵妃的位置上,十娘也清楚,她也是做到了最高位,到头了。

    皇后虽然在感业寺不归,但在皇帝心里,皇后依然是他的妻子,大梁的国母。皇后跟皇帝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不单单是夫妻那么简单了。他们还是盟友和亲人。

    萧家只剩下了一个皇后萧梦真,皇帝外家的亲人也就只剩下了她。而且皇后年少时是在宫中,圣母皇太后身边长大。为着那点对亲娘的缅怀,皇帝也不会把皇后弃之不顾。

    皇后也是真的看淡了这宫中的岁月,对皇帝的冷漠无情也是怨大于情的。皇后自嫁给皇帝起,就一心为着慕家,为着大梁江山,为着皇帝辖制母家萧家。

    萧家却在母后皇太后的调动下,心大到妄想废去皇帝,另立新帝。皇帝对皇位有多在乎,皇后是知道的。

    却没想到皇帝当真能心狠到把萧家上下全数诛杀,一个不留。是以这后宫,这个男人,有没有她都无所谓了。

    皇后为了皇帝和这个身份活了太多年,不愿意在为这所累,老死宫中。是以,帝后默契的谁都不提回宫之事。

    但皇帝在一天,就不能再次废后,也不愿给他表姐难堪。是以虽然萧家没了,但后位上坐着的只能是萧梦真。

    十娘入宫十七年,从小小的选侍爬到了后宫初皇后外的第一人,实际上的掌权者。早不是当年那个对皇帝的爱还有憧憬的小姑娘,她知道什么对她来说是最重要。

    她这办辈子有宠爱,有权势,有子嗣。唯一得她看重的也只有子嗣,因为她所能倚仗的只有子嗣,能一直陪伴她的也只有她的孩子。

    三皇子晋为泽亲王后,她对皇帝的感觉可以说就更淡了。加上女儿回京,小儿子的出生,她更多的精力是放在照顾孩子上。

    前些日子出嫁的大女儿静涵被皇帝挟持入京,一直待在她的瑶华宫偏殿。

    女儿怀孕了,虽然两人可以说是站在对立的阵营里,但能照顾的还是愿意多说几句,多提醒几句的。

    眼下凤城终于尘埃落定,小黑也回到了玉京。十娘便让她照顾女儿孕中的身子,好好养胎。

    之后莫库带着人辞行时,慕静涵也要跟着回昆桑。十娘和私下召见了莫库,说了什么无人得知。只是知道,静涵身边从此多了一个暗中相帮的右使。

    送走了女儿,幼子有些着凉,又忙着照顾孩子。是以今日才把过了初选的秀女名册拿在手上翻看。

    她杜家今年初了要给杜子诚说媳妇外,就是三哥杜子田的小女儿也要说人家。进宫选秀后过了初选,她还未召见过这个小侄女。过些日子,等小侄女适应了,在宣召不迟。

    过早的把那孩子推倒众人眼前,反而不美。

    除了杜家,她还留意了下陈家,陈家今年也慧敏夫人的侄女入选,慧妃倒是透露过一丝想给侄女说亲的意思。被十娘拒绝了,慧妃的女儿刚指婚给了自己侄子,陈家分支的女儿也要指给九弟。

    在来个陈家女,就过了。

    当然陆家今年那个姑娘,也是各宫关注的对象。

    最起码德妃和和容仪那边就有为了这个姑娘隐隐互掐的苗头。这陆家姑娘虽好,家里父兄太多整齐,也不是泽王妃的人选。

    是以,十娘最早就把她排除掉了。

    比起世家女,十娘对朝中大臣的女儿要关注的多。

    她看好的几个都是南边的几个地方大员的女儿。其中有一家,那秀女和她哥哥也是龙凤胎。她哥哥是个举人,要参加今年的春闱。

    十娘只所以会注意她家,也是因为她家在南边沿线,暗中有不小的势力。作为地方大员,那姑娘爹的后院也不会多干净,但难得的是她娘把后院管理的很好,那些庶子也争气,都在念书。

    这个姑娘性子被她娘养的很是机灵活泼,对上遥儿有些阴郁的性子,倒是互补。

    当然其他几家的姑娘,也是不错的。所以十娘不急,有的是时间慢慢调。

    她也看出来了,皇帝对于子嗣的婚事有自己的考量。但自己的儿子,皇帝应该已经不打算给他配高门贵女了。

    所以她不妨先挑选着,岳家不要求多么势力庞大,但能在关键时刻帮衬一把,就好。

    南锣十三郡的势力,捏在儿子手中,没有个稳妥的老人儿帮衬着,终归是不妥。

    所以十娘既要给儿子挑个合心意的,又挑个有用的。

    两宫贵妃为了儿子的婚事发愁的时候,有两人也在为儿子的婚事发愁。这两人是真的愁,只因为人选大多不愿意给他们家结亲,而皇帝也不愿意给太多的权势。

    所以,一场选秀,真是几家忧乐在心头。

第54章 入则孝悌出则教() 
钟粹宫偏殿,和容仪的小院子。

    “家里怎么说?”一身淡青色衣衫的和容仪,问刚打探消息回来的贴身侍女。

    她是熙嘉六年入宫的,跟她一起入宫的还有已经死去的曦容华大柳氏,以及如今压下自己,排在三贵仪之首的白婕妤白氏等人。现在只余下了她和白氏还在三贵仪位置上。余下的人在已经在这吃人的皇宫中烟消云散了。

    因为之前妹妹的事情,二十四底的大封后宫,她并未晋位。除了白顺华因为二公主之事被迁怒降位外,她算是唯一没有晋封的高位嫔妃。

    可是她的妹妹平充华,已经被赐死了。再多的埋怨也随着她的死,散去了。她的妹妹原本是为着自己固宠才入宫的。

    为了家族和她,妹妹被迫抛下了自己喜欢的恋人入宫,才有了后来的惨剧。

    其实看着四皇子越发像之前那个跟在妹妹身后的人时,她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