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淑嘉贵妃传-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娘看着神色不太好的大儿子,拉着儿子说话,只留下了若敏在一旁伺候。

    “这是怎么了?”十娘询问儿子,她这儿子这些日子练就的一副面无表情脸还是很能唬人的。

    “儿子的人传了消息过来,杜国公府的老太太身子怕是不行了。”慕遥也不兜圈子,直言不讳。

    听到杜国公府,十娘一时没反应过来是娘家杜府。杜府作为世袭的子爵,五代后已经降位云骑尉府,直到她被封为贵妃,家中的子弟又以军功得封高位,家中大伯才又被封为国公。

    咋一听到老太太不好,十娘端着茶盏的手一抖。那是她的亲祖母,年少为着家族没少算计她,为了让她入宫,没少逼迫她;可是真听到老太太快不行的,她还是觉得心里堵的慌。

    老夫人今年已经是七十三高龄,作为老封君,子孙孝顺,生活和乐。两个孙女,一个嫁入宫做了正一品贵妃,一个嫁入八王府做了正一品王妃,她们的帮衬下,家族的爷们也争气,杜家是尽享鲜花锦簇,荣华富贵。

    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老太太寿数真到了,也拦不住。生老病死,无可阻拦。

    “这么突然?”十娘被这消息弄的有些无措,老太太这时候去了,杜家就有些麻烦,儿子身后的势力就要大打折扣。

    家中长辈过去,没有特殊情况,是要丁忧的。从她大伯父开始到她亲爹,都要守孝三年;下一辈的作为孙子的,也要守孝一年。

    作为在好不容易进入内阁的杜贤雨甚至慕遥来说,不是好事。杜家新书院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在读书人之间的影响力下降,也就意味着在民间给泽王慕遥造势有影响。

    而刚在京畿大营站稳脚跟的杜子田和被皇帝调到南冥捞政绩的杜子青,甚至是在南锣掌握军政大权的杜子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一旦老太太过世,杜家就得全面退出朝堂,泽王一派就只能靠着白家和纳兰家以及陈家分支支撑着。而纳兰家只是慕遥私下的势力,并未暴露于人前,做起事情来,自然会不方便很多。

    “今日午膳,老太太贪嘴,吃多藕蟹酥饼,人就一直不舒服。恶心、呕吐、腹泻,大夫开了方子,也没太大的起色。老人家上了年级了,怕是不好。三爷爷让您早做打算,他们现在都守着老太太。”

    “早做打算?这位子让本宫如何打算?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把咱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遥儿你可有什么主意?”十娘有些气急,老太太怕是真的不行了,一向行事乖张的三叔都这么说。

    “一旦老太太过世,杜家的人都要丁忧,全族守孝,包括母妃和八婶。儿子想,这虽然对咱们来说有些不便,但从好的方面看,这么一来就能极大的打消父皇的顾虑。”

    “白家那边,你有几成把握能拿捏住?”十娘以手指按压额头,别的倒是好说,南锣和南冥那边,杜家最好的牌,甚至说是慕遥最大的保障就会消失。

    “阿娘是想让白家从回凤城?这不成,先不说,慕云冥是否有野心,单是他曾经是凤阳王世子,父皇就会放他回去。咱们要的是南锣十三郡,既能保住咱们的势力,又能跟我岳父形成制衡,只有这样,父皇才放心。”慕遥顿了顿,方才慢慢道,“有个人倒是正合适,就算他忠于父皇,但也不会容不下我和南锣十三郡的势力。”

    “慕辛胤!他不成。”十娘一转念,就明白了儿子的顾虑。慕辛寅出自辛部,身为皇族得皇帝信任,又是大梁建朝百年来,第一个从暗卫转到明面上来的人。此人带兵也好,处理政事也好,都是一把好手。

    杜子诚离开后,由他接手南锣的军政,倒不失为最好的人选。但辛寅现为从一品镇南大将军,南冥初定,百废待兴,实在是离不开他。

    而辛寅的副手,作为布政使管理行政人事的杜子青,也会丁忧,从哪里去找一个能同时镇守边境和处理政务的人?

    “初了他之外,儿子想不出,还有谁能保证咱们的人脉不受牵连。”

    “南冥,镇南将军,文治武功,等等,有个人倒是可以!”十娘脑子里散过一个人,随即心脏不受控制的蹦蹦直跳。

    这个人,真要是能谋划如愿,将来倒也少了她许多顾虑。

    “阿娘是想?”慕遥摇头,“父皇是不会让他出京的,也不敢让他出京。”

    “本宫有法子,你让你媳妇儿上你六姨母那去一趟,告诉她,别让八王重蹈覆辙。摄政王不是那么好当的,皇帝没有那么大的肚量。”十娘意有所指,“要不是陆容静,我原也想不到这些,你父皇早年吃够了摄政王叔的苦,定不会让他的儿子重复同样的过程。”

    “八叔那边,可留下静姗和大堂弟在京为质,父皇应当就会放心。倒是辛寅堂哥那,还是安插个咱们的人为好。万一他要是对父皇愚忠,不跟咱们合作,咱们也好通过安插的人劝着些。暗卫的那一套,在他那行不通。一般人也进不了他的身,于是儿子倒想了个主意,就是不知道母妃舍不舍得人?”

    “说来听听,本宫帮你参详一二。”

    “把静玥身边的黑姑姑嫁给辛寅做续弦,母妃可以问下姑姑。姑姑当是愿意的。”

    “他们两个?你是知道什么?”十娘倒是没听儿子提起过这茬,她身边信任的宫人都都是有大造化的。

    去了西北昆桑陪着七女静涵的入画,嫁给了昆桑右使为夫人;小黑如果能嫁给辛寅,就是正二品夫人(续弦降级获得诰封)。

    “攻打凤城的时候,辛寅亲自把姑姑带出了凤阳城;打南锣的时候,又是两人一起研制的各种解□□丸。儿子瞧着,姑姑是有那意思的;至于堂哥,只能说对姑姑很欣赏。有没有男女之情,儿子就看不透他了。”

    “等会儿,本宫稍后把她叫来问问。”十娘转而又想起京中的势力,“你三爷爷从内阁退下来,你三表哥也会从京畿大营退下来,你父皇定会抬起柳家给你打擂台,你心里有个数。”

    “母妃,父皇想抬起柳家,也得看我们母子答不答应。父皇老了,真以为自己还是那个能一手遮天的皇帝?您就是太过于忍让,才会让那些人嚣张。您把小柳母妃发作了,父皇还能罚您不成?”

    “那是你父皇,顺着他吧,没得让他生气。”十娘叹了口气。皇帝这些日子倒是越发的抽了,儿子对他父皇可是怨气不小。

    “那母妃就撩开售,交给儿子吧,纳兰家留了这么久,养了这么久,可以放出来,跟柳家玩下去了。柳家有八皇子,纳兰家可是也有七皇子的人。”

    “这成么?你父皇对七皇子可是有成见,他会相信么?”七皇子生母是和四皇子私通的小纳兰氏,皇帝一直怀疑七皇子的血统。

    “父皇信不信不要紧,让他相信欧阳家有那心就行了,没有哪一个男人能忍受着事的。”

    “那柳家岂不是更加势大?”

    “母妃,父皇会看着两家想斗,然后把剩下来的势力连根拔起的。他一向最恨世家,儿子把上好的局面布好给他得好处,他不会错手的。”

    “遥儿长大了,母妃老了,也不想再猜你父皇的心思了。”十娘自嘲的笑笑,她对皇帝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已经说不清楚了。

    进来想到他会先一步走向死亡,总是会下意识的让着他,不愿意惹怒他。但今天,儿子的一番话让她也开始思考,皇帝是不是明知道自己的在意,还在利用自己的在意布局,打压儿子的势力呢?

    果然,对着慕云澜,不能心软。

    “母妃是关心则乱,既然关心他,不妨多去看看他。儿子听说这届要入宫的秀女中,有一人跟母妃长得很像。”

    “本宫知道了。”十娘的心在一瞬间凉了下,之后才稳定下来,皇帝这一手真的玩的不会腻么?把那些像元后的人收集起来,养在身边,□□起来,满足自己越来越扭曲的心理。

    “遥儿进宫有些时候了,回去吧。让你三爷爷亲自给皇上递折子,本宫想回趟杜府。”

    “儿子知道了,今儿就把话传到。八叔那边,要阿娘多费心了。”

    “见到你六姨母,本宫在细细跟她说。”

    “那儿子告退了。”慕遥行礼后匆匆离开,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下去。

    而她,能做的,就是帮儿子把艰难的局面打破,摄政王叔,倒是个好靶子。

第75章 风雨飘摇鬓欲丝() 
养心殿,皇帝寝殿。慕云澜的手抚上滚在纱帐中睡的香甜的六皇子慕靖的额头,帮着孩子擦去额角的汗水后,继续摇着手中的扇子。

    这些日子,他把慕靖带在身边,限制慕靖和他母妃接触,孩子心中还是有忐忑的。今日白天的时候他还曾小心翼翼的问是否是他母妃做错了事,他可以代母妃受罚。

    慕靖出生的时候,十娘已经内宫第一人,正二品四妃之首的淑妃。等他记事了,他母妃就已经是正一品的贵妃,他的哥哥也已经封了郡王。他从小到大,一路顺风顺水,他母妃和哥哥替他铺好了一条锦绣的道路。可是作为皇帝,作为一个父亲,他总是觉得他这个小儿子,还太过稚嫩。

    慕靖的性格不像慕遥,有些黑白分明,手段凌厉,他还像一块急需吸收养分的土地,可以容纳很多东西。要学的也还有很多。

    自大慕靖三岁开蒙,他就有意无意的把儿子带在身边,对于慕遥对慕靖的教养也不干涉。他希望他将来的继承人,能守好这江山。

    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不是不知道,甚至他比十娘他们更早的知道。二十四年在洛城行宫中他怒极攻心之下吐血,宣召了太医诊治。当时太医院医正郑太医就直言,他的寿数上怕有折损。需要静心调养养,不然不出十年必积劳成疾。他瞒下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凤阳亲征时,也避开了辛寅的诊脉。之后郑太医被他调入了皇后那,年龄到了就准了他告老。

    他以为自己还有十年,可以慢慢布置,对于慕靖的教养也不急于一时,务求稳扎稳打。可这回大意,栽到了自己儿子和大女儿手里。

    大丫头的手段确实是毒,对于自个的父亲,也能下了狠手。倒是他错估了她对自己的恨意。

    这回他挣扎着醒来,心里就有数了。敏娴在他身子稍微有起色的时候,就实话告诉了他。三五年,原来时间已经这么少了。

    之后他把慕靖带到了身边,日夜教导。并隔绝了他们母子经常见面,就是为了培养他性格中的坚毅,撇开那些软弱和依赖。

    他打压杜家,抬起柳家;宣召顺充华伴驾,冷着佳贵妃。这桩桩件件,都是在言传身教。教导儿子为君之道,为君者,切忌感情用事,切忌大权旁落,要懂得制衡之道,懂得心怀天下。这些帝王心术,他都一点点的教导儿子。就盼着将来这六儿子能扛起大梁的江山,把从他父兄手里接过的基业发扬壮大。

    说起来,先前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靖儿的母妃;但当他活过来的时候,他就只能是大梁的皇帝,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只想着儿女私情。

    慕靖还这么小,他母妃佳贵妃又是个能耐的女人,对于政务的处理也渐渐上手。他怕将来主幼母强,也怕外戚专政,才会打压杜家。他不想他的儿子走他的老路,跟母族对抗。他当年被母后皇太后压制,不得不依靠摄政王分萧氏的权。才造成了后来的悲剧,血洗摄政王府。

    他放任三儿子慕遥培养势力,因为他知道三子光明磊落,可以把幼子和国家托付。但三子到底也年轻,只能再把八弟放在他二人身边摄政,同时也可以防着佳贵妃和杜家,这样一来,幼子的位置总能坐稳。

    他就是这么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谋算,都在试探的人。他知道佳贵妃风轻云淡的眼底有些受伤,可他不能心软。

    他硬着心肠,把母子两分离。教导慕靖亲近他王叔和王兄,渐渐的跟他母妃隔开距离。

    这些日子,他宣召八王进宫时,多不避开慕靖,慕靖对他王叔多了敬爱。一切都向着他预期的方向走着,但杜家的老太太出了事,打破了他的布置。而对于下手的人,他微眯眼睛,有些人手伸得太长,不收拾不成了。

    老太太前日去世了,贵妃带着大儿子、儿媳和八闺女回去奔丧。而皇家愿意给杜家这么大的殊荣,不过是安抚老太太被牵连后杜家的心情。他的把这事压下去,不是不动那些人,是时候不到。

    老太太出事,杜家在京里任职的爷们便上了丁忧的折子。南边的那两位也上了折子,要回府奔丧。他却没有准,南边的局势,他还想在看看。

    他知道慕遥和佳贵妃的打算,调辛寅去南锣,把八王送去南冥。一来可以保住南锣十三郡的势力,二来就是隔开八弟和慕靖的距离。

    不得不说,杜十娘是个聪明又能顾全大局的女人。她会为了自己谋求利益,但同时不会损害帝国的利益。

    确实比起辛寅来,八弟更适合镇南冥。离京藩王有封地,南冥地广人稀,又正在休养生息。也不怕八王手握重兵后,再生二心。

    可比起这些好处来,他更放心把暗卫交到弟弟手中。他们兄弟同甘共苦三十多年,自然比儿子更能信任。

    他弟弟早年就透漏出想出京就藩的意图,但当时天下战乱,朝中和暗卫也离不开他,遂不在提及。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且他弟弟为了表忠心,怕是接到遥儿的传信,就会入宫找他请求。

    是以小儿子早已睡熟,他还未入眠。他就是在等着弟弟前来,听听弟弟如何劝说自己同意。

    他理智的清楚,这次不得不放人离开,但心底到底意难平。

    八王在王府的书房中静坐了很久,到底是心中难安。今日去杜府吊唁,对着杜三那双看透一切的眼睛,他心里不是没有震惊的。

    老太太走的不安生,虽然他皇兄派人动手进行了收尾,但到底杜家也不是吃素的。

    老太太前几日贪吃了几块藕蟹酥饼,就开腹泻呕吐不止而亡。表面上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